买车后,发现哪些配置是鸡肋?
现在汽车上的配置五花八门,有些车型价格上去了,配置表能拉二张纸那么长。不过,配置多了,一些鸡肋的配置也多了。开车几年,对于一些鸡肋配置实在无力吐槽。
点烟器点烟器这东西,有车的都知道是什么东西。简单,就是用来点烟的。这点烟器用的时候,需要将随车配送的点烟头塞到点烟口里面去,塞进去后还要再按一下,确认卡到位。卡到位以后,正负极接通,利用电阻发热的原理,点烟器的头头就会变得很烫很烫,然后拿烟往上怼一下,点烟成功!
但是,本人不抽烟,这点烟头一点用都没有。而抽烟的人,哪个不是自带打火机,咔嚓一下就点着了,那个有耐心等点烟器花几秒钟热起来。既浪费时间,也没有排面。同时,车内也不建议抽烟,因为二手烟的味儿是非常大的,会沾染到内饰以及座椅,顶棚上面,味道久久不散。
其实,点烟头不用,丢掉即可,像我那点烟头,早不知道掉哪去了。但是,因为有点烟头这个鸡肋存在,所以还得配上点烟器,也就是捅进去的那东西。
这东西在大部分车上是标配,既可以点烟,也可以取电。但是有句话说得好,样样全不如一样精,这点烟器也是如此。因为要适应点烟头的造型和原理,所以点烟器采用膜片弹簧做负极,凹点做正极。开口也做的非常大,大拇指都能塞进去。
这样一来,很容易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比如短路,我曾经在自己装行车记录仪走线的时候,一根电源线一不小心就掉进了了点烟器里面,然后点烟器的保险丝直接就烧了。最后跑了几十公里去4s店才弄好。以后也没少掉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进去,弄出来费劲,而我,居然学会了自己换保险丝[耶]。
第二便是容易坏。膜片弹簧这东西,跟女生发夹的造型差不多,这种膜片弹簧,用久了就会出现回弹不到位的情况,然后接触不良,直接坏了都有可能。修起来很麻烦的。
第三便是因为造型的原因导致点烟器不好放位置,直接苦了喜欢DIY的车主。像我,在车内后装了右侧盲区摄像头,行车记录仪,LED氛围灯,冷光氛围灯,都是走的USB接口。
因为车上USB接口不够用,所以买了个一拖三点烟器加四USB接口的超大杯点烟器,但是,原车点烟器的位置在档杆区域,加装的多接口点烟器没地方放,既塞不进扶手箱也塞不进手套箱,只能塞在旁边。再加上四条路线要走,真的非常乱。
建议以后的车企,把点烟器这个鸡肋配置PK掉,发个打火机就好了。多做几个USB不好吗?就点烟器占的那块地方,做四个USB口都够了。
天窗/全景天窗天窗,是车企用来做配置分级的的好东西。有天窗的,基本是中高配,价格就上去了。但是,天窗这东西,很多人买来,一年都开不了几次。除了刚买车新鲜了几次,以后就不再开了。
天窗原本的作用,第一是加大采光面积,让车内更通透。第二是负压抽气,方便高速通风以及抽烟的司机。但是,第一点加大采光面积,很多人表现没啥用,四个车窗加前挡风已经够亮了。第二个负压抽气,市区用不着,直接开车窗。高速用不着,风燥太大直接开空调。
而副作用就比较多了。第一便是加大故障率。天窗一般是有排水口的,水从天窗直接漏到车门直接到地上了。密封靠的是橡胶件。但是,橡胶件是存在老化现象的,一旦用来密封的橡胶件老化,密封不到位,天窗就变成了“漏水窗”,外面下大雨,车内滴滴答答。有的人加油站送的免费洗车都不敢要,就是因为天窗漏水。
第二便是影响车辆整体的安全性。我们知道,车辆安全,靠的是车身骨架。骨架之外,是车身蒙皮,基本对安全不起作用。如果有了天窗,在天窗那块的架构件,会因为天窗的干涉改变布局,导致结构强度降低。
第三便是费油。对于一些配备全景天窗的车来说,费油这点尤为明显。真的是太阳当空照,照的车内热烘烘的。薄薄的遮阳挡,根本不起作用。在冬天还好,就当嗮太阳了。夏天的话,总感觉空调制冷不给力,需要耗更多的油制冷。
自动启停自动启停,很多人已经到了上车就关掉的地步,堪称鸡肋。
自动启停,指的是发动机自动启停。当车辆怠速等待的时候,发动机自动熄火。当需要起步时,轻点油门,发动机重新点火,车辆正常行驶。
这么高大上的功能,主要是为了省油。省得不是车主的油,是车企为了满足油耗标准做出来的。理论来说,装备自动启停的车,比没有自动启停的车,百公里油耗会低0.4~0.6L左右。别小看这点油耗,对于车企来说,可能就符合油耗国标了。
但是对于车主来说,百公里省半升油,折合开一百公里节约三块钱,至于吗?有时候不小心油门给多了这三块钱就不见了。
好处不明显,自动启停负面效果挺多。第一点,便是影响车主的用车舒适度。熄火时,悄无声息。点火时,点火噪音,发动机瞬间的震动全部传到车里了。同时,夏天开空调时,发动机熄火了,空调也会跟着不制冷,不知情的人还以为空调坏了。
第二点,便是加大维护难度。带自动启停车辆的蓄电池,是加强版的。容量更大,可以承受更高频次的点火,但是价格更贵。蓄电池总会坏,换一个得多花钱。
一些开车开的少的,跑短途多的,这种蓄电池维护起来更难。因为车辆用的少,蓄电池不满电甚至亏电,开着自动启停会加剧电瓶亏电,直接影响蓄电池寿命。为了保证蓄电池能支持正常使用,维护方面要多费心。
此外,这种鸡肋的配置还会增加故障率,简直是鸡肋中的战斗鸡。
买车后,发现哪些配置是鸡肋?
关于汽车的鸡肋配置的确有很多,有些看似科技感爆棚,实则用处不大,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那些鸡肋配置有哪些!
一、全景天窗
第一次买车基本上都把全景天窗作为必须配置选项,车顶大面积玻璃的使用,大幅增加了车内采光量,想象着坐在车内就可以仰望星空欣赏美丽的夜景,想象着打开天窗就能呼吸更多的新鲜空气,但想象终归是想象,现实却给了你一记响亮的耳光!买车后全景天窗的使用频率非常低,也就刚提新车那会儿,开开关关满足一下好奇心,以后基本不怎么用。并且隐患很多,比如夏日高温暴晒玻璃容易爆裂、密封条老化车顶渗水,最头疼的是烈日阳光下的暴晒,车内温度非常高。
二、自适应巡航
对于一年也跑不了几趟高速的司机来说,这个配置简直就是摆设,平常市区开车用不着,即便上了高速,打开自适应巡航的机会也寥寥无几。虽然能够减轻右脚负担,可以不用一直踩油门,但是总感觉没有自己开着心里踏实,反正提车一年多,我是一次没用过。
三、自动启停
自动启停的初衷是为了节油,市区拥堵路段确实能够降低油耗,避免怠速停车耗油。但实际非常影响驾驶感受,汽车启动的一瞬间,车身震动让人很不爽,另外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对电瓶冲击较大,并且发动机容易产生积碳,所以很对司机上车习惯把自动启停给关闭了。
四、自动泊车
这个鸡肋配置看似很高科技,实则使用环境局限性很大。如今开车上街找停车位是件很头疼的事情。对于新手司机来说,侧方停车很难,很难!自动泊车可以一定程度解决难题,但也是在两车间距较大的停车位可以顺利停车入位,车位空间较小的话,自动泊车也停不进。而老司机凭借丰富的经验,不用自动泊车系统,也能把车稳稳当当停好。
五、车载地图载导航
车载导航在前几年确实是件神器,特别是走一些人生地不熟的路段,只要输入始发地和目的地,地图就自动规划路线,免去了迷路绕路的麻烦。但如随着今手机功能日益强大,加上发达的网络支持,手机地图APP比如高德、百度等,定位精准度高,地图信息更新快,使用操作比车载导航方便的多。
六、记忆电动座椅
电动座椅使用非常方便,简单调节按钮即可调整座椅位置,保证驾驶员一个舒服的坐姿,但是记忆电动座椅这个配置的使用频率确实不高,毕竟借车给别人的次数不多,即便座椅位置改变,那么随便再调节一下即可,大可不必把这个配置作为买车必选项。
七、大灯自动清洗
大灯自动清洗是为了除去车头大灯表面的灰尘,提高亮度,从而保证行车安全。但实际情况是,日常行车大灯根本不会脏到看不见亮光,即便有浮尘,洗车时候一起就洗了,没必要对大灯进行单独清洗。
总结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配置是越来越丰富,操作也是越来越便利,但作为新手买车,真的没必要去追求过多的配置,够用就行,多了用不到反而有些浪费,性价比不高不说,还要多花冤枉钱。
以上便是我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创不易,点个关注呗!)
买车后,发现哪些配置是鸡肋?
如今汽车的配置越来越高,各种五花八门的舒适性便利性配置越来越多,但同时,你也必须为高出的配置付出额外的金钱成本,那么哪些配置看似高大上其实是鸡肋配置呢?今天我们就带来十大鸡肋配置排行榜!
对于一个非常理性的汽车自媒体来说,我们不搞人云亦云,不一棒子打死一群人。只从体验出发,因为即使鸡肋的配置也有极少数优化的特别好,稍微有点用的,大家理性讨论,不要骂街。
TOP : 10 智障的智能语音控制买之前,你想象的智能车机是这样的:
你:你好XX,打开空调,并调到24度智能车机:好的主人,已帮你打开空调并将温度设置为24度。买之后你才发现,原来是这样的:
你:你好XX,我要听周杰伦的好久不见智障车机:你说的我没有听清你:我说我要听周杰伦的好久不见。智障车机:确定导航到好久不见足疗馆吗?或说你几个?你:NMD!不是要导航,老子要听歌,听歌!智障车机:暂不支持此功能。你:.......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以为智能车机真的很智能,没想到却是个智障。
TOP 9:看起来很高级的真皮座椅大多数人买真皮座椅的理由仅仅是一个,真皮的看起来更高级。但是他们却不知道真皮座椅需要和座椅通风和座椅加热搭配使用,否则冬天冰屁股夏天烫屁股的感觉,谁用谁知道。再说了,很多人买了真皮座椅回家立马就包上了座椅套,那么我就想问,你买真皮座椅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TOP 8:全触控的车机屏幕也许是iphone砍掉实体按键的风气吹到了汽车界,现在的新车上的实体按键一个比一个少,似乎要比谁更简洁。但是你说导航什么的放到触控大屏里我还能接受,你把音量调节、空调温度调节这种非常常用的功能都弄成触控,非常非常的反人类。开车过程中想调个音量调个温度,还得在大屏上点点点,设计师这就是你要的科技感吗?
TOP 7:不能联网的车载导航如果车载导航不能联网,它就连鸡肋还不如,简直是辣鸡中的战斗鸡。地图不能实时更新、实时路况无法获取、封路堵车一概不知,很可能就把你导到死胡同或者到严重拥堵的路上,到时候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你就是把这个弱智导航锤死也没用。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买手机支架吗?车载辣鸡导航就是最重要的原因。
TOP 6: 非运动性车上的换挡拨片如果你是台思域TYPE R或者高尔夫GTI再或者宝马3系运动版,我都不会觉得换挡拨片是鸡肋,相反如果没有换挡拨片我反而会觉得你这车不够运动,不够有驾驶性。
但是你一个买菜车,或者非运动性车搞个换挡拨片是干嘛?我去东门菜市场买个菜还要切到S档,用换挡拨片红线区切换档位?你不扯呢吗?具体车型就不说了,懂得自然懂。
TOP 5: 大轮毂+扁平胎国人就是喜欢追求大,车大、空间大就连轮毂都要大,但问题是大轮毂+扁平胎除了看起来高大上而已,对于家用弊大于利。首先扁平率低导致舒适性下降,遇到颠簸路段减震效果也会越差。其次大轮毂意味着轮胎的价格更高,换胎的成本更高。最后,低扁平率的轮胎易鼓包易爆胎,又是一大笔开支。
TOP 4:没有自适应的定速巡航没有了自适应的定速巡航,就像是没有了雷达的蝙蝠,没有了头的苍蝇。它只会按照设定的速度行驶,你稍微碰一下油门或者刹车就会退出定速巡航,又要重新设置,而且前方发生危险不会自动减速。
所以很多人开定速巡航,却发现除了不用自己踩油门以外,反而要付出更多精力时刻注意前方后方的路况,并没有减轻多少驾驶的压力。而且没有自己驾驭放心,所以干脆不用。事实上,自适应巡航的可用性要比定速巡航高得多。
TOP 3:识别不了车道的自动泊车这是一款价值不菲的配置,但同样是一个比较鸡肋的配置,在国内的停车道环境,简单的给你总结一下,很多情况下它是识别不了的,比如停车线不清晰、比如前后都没车的侧方位,或者前面或者后面没车的侧方位。偶尔有几个能够识别的并且能够自动泊车的,有那功夫早自己停进去了。
如果你是新手,别指望自动泊车能够代替你完成泊车的动作,国内车位这么紧张,你得去找一个它能识别的并且能停进去的,特别是在城市里,非常困难。如果你是老司机,压根不需要这玩意。
TOP 2:绝大多数的自动启停除了少数深踩刹车触发自动启停的车型,大多数自动启停都是垃圾,很多车主上车第一件事就是关闭自动启停,因为这玩意完全是为了排放法规设置的鸡肋配置。
首先就是市区走走停停非常影响体验,启动的时候总是一哆嗦,对于敏感的人非常难受;其次影响安全性,有些车型还没停稳就把你发动机关了,像窄路会个车、避让个行人、拥堵路段挪车体验极不友好;最后费钱,自动启停需要用到专用电瓶,这电瓶比普通电瓶可贵多了。
TOP 1:大灯清洗功能铛铛铛铛~接下来就是我们的鸡肋之王——大灯清洗功能,为啥这项功能是鸡肋之王?听起来不是很牛逼吗?你可能不知道这项功能最开始是给拉力赛的赛车用的,因为赛车经常被泥污溅到大灯,导致大灯照射能力下降,所以车企发明了大灯清洗的功能。
但是对于家用来说,这真的是一项鸡肋功能啊。同学们,你们的车会开到泥污把车灯蒙住了也不洗车吗?你不洗车,拿块抹布把大灯擦一下也行吧。那这个功能除了装下B还有啥用呢?对了,还能在你身上多薅点钱。
以上就是我心目中的十大鸡肋配置榜单了,真没必要为了这些配置加钱上高配,更没必要花钱选装,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不同意见呢?欢迎和谐讨论。
买车后,发现哪些配置是鸡肋?
1、大灯清洗装置——估计很多老司机都不知道这是个啥吧(当然,法规要求必装的那还是得装);鸡肋指数:☆☆☆☆☆
2、后排杯架——家用车应该很少有人放下来使用;鸡肋指数:☆☆☆☆☆
3、自动启停——随便采访几个老司机,99%应该是上车就关了;鸡肋指数:☆☆☆☆☆
4、温度分区控制——车内空间就那么大,真的有效果么;鸡肋指数:☆☆☆☆
5、真皮座椅——冬天凉、夏天烫,除了显档次没有优点;鸡肋指数:☆☆☆☆
6、全景天窗——头顶的视野更好,但头顶一般看啥呢?鸡肋指数:☆☆☆
7、中控超大屏——驾驶过程中司机不能玩,副驾驶玩?鸡肋指数:☆☆☆
另:再来列一个非常实用目前绝大多数车都没有的配置
行车记录仪——就像一个移动的监控系统,很实用;希望可以成为标配。
买车后,发现哪些配置是鸡肋?
我听了销售的话,买了顶配车型,有些配制真是鸡肋,还增加了故障率,奉劝买车时要三思,这些配置不仅没有改善驾驶体验,还增加了行车负担。
汽车上很多看似很有用的配置,在实际使用过后就会发现,好的体验可有可无,差的体验让人无法接受,总体就是缺点大于优点。
2019年准备买人生中第一辆车,当时经验不足,听了4S店里销售的话,他告诉顶配车型有很多配制非常好用,非常适合新手司机,可以带来完美的驾驶体验。
如今车子已经开了3年,对于汽车的一些配制感触颇深,想着买车时加这些配置多花了很多钱,现在经常陷入后悔和自责当中。
通过我实际开车时的体验,告诉还没有买车的朋友,有些配制真的很鸡肋,别再花冤枉钱增加这些配置了。
自动启停,严重影响驾驶体验买车时销售告诉我,自动启停可以省油。在城市拥堵街道上,自动启停确实起到了省油的作用,但是实际体验过后,这个配置严重影响了驾驶体验。
我开车曾经遇到过几次坡道,发现自动启停系统反应迟钝,竟然出现了几次溜车的情况,要不是反应迅速,就可能造成与后车追尾了。
在夏季天气炎热的时候,自动启停开启后,空调只能出自然风,不一会儿就感到闷热,只要暂时停车,空调就不能制冷,要是怕热的人,在车里就开始流汗了,影响驾驶体验。
修车的表哥告诉我,自动启停增加了起动机使用频率,容易造成起动机过热损坏;频繁使用电瓶,增加了电瓶充放电的次数,会减少了电瓶使用寿命。
自动启停主要为了节能减排,其次才是为了让车主省一点油钱,可是使用后却发现维修起动机或更换电瓶要花更多的钱,最后钱没有节省,倒是增加了修车车本。
现在我上车的第一件事就是关掉自动启停功能,这完全就是个鸡肋配置。
定速巡航,容易走神,易发生交通事故定速巡航打开后,可以按照车主设定的速度行驶,驾驶员就不需要踩油门了,在跑高速时解放了双脚,可以比较轻松的驾驶,而且车辆保持匀速行驶,还可以节省油耗。
在我看来,定速巡航的优点就是太舒服了,我曾经使用定速巡航跑过高速,第一次使用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没有发生任何危险,但是习惯了定速巡航后,注意力就开始下降了,特别容易犯困,差点与高速防护栏发生了剐蹭。
定速巡航在市区实用性非常差,道路情况稍微复杂一点,交通稍微拥堵一点,功能就完全使用不上了;要是遇到了雨后湿滑的道路,开启定速巡航后,发生车辆不好操控了,容易发生打滑。
曾在车友群里听人说自适应巡航比较鸡肋,说是不相信系统的判断,总是绷着一根弦。
这点我倒是不赞同,自适应巡航要比定速巡航好用多了,无论是跑高速,还是复杂拥挤的街道,自适应巡航表现得很完美,系统预判准确,是非常实用的功能,所以定速巡航和自适应巡航,只需要后者即可。
全景天窗,优点可有可无,缺点无法接受有没有和我一样想法的人,抬头即可仰望太空,可以和心爱的人一起躺在车里遥望星辰大海,真是无言的浪漫,这是我对全景天窗所有的憧憬。
发现全景天窗现在成了很多女士车主的标配,估计都认为全景天窗可以带来美好的体验,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在实际使用中,全景天窗带来的都是不好的体验。
车子刚买回家,还在新鲜期的时候,我曾把车子开到了乡下,躺在车里通过全景天窗数星星,可是车里不一会就出现很多蚊子,咬得我无处可逃,简直太扫兴了。
在新鲜期过了后,全景天窗一年都没有开过5次,除了让车内空间显得宽敞、不压抑,增加了明亮度,剩下的就都是缺点了。
全景天窗在太阳暴晒下,车里温度极高,阳光直射车内,车内温度最高可达90度,造成了内饰老化、脱色、开裂;全景天窗的密封条,在长期暴晒下,容易老化,还增加车顶渗水的概率。
在实际行驶过程中,全景天窗阳光太足,经常是阳光直射车内,一是经常感觉到刺眼,影响驾驶安全;
二是晒黑了驾驶员的肤色,没有全景天窗的车,只需要加个车窗帘即可,有全景天窗还得再加个天窗帘,又多了一笔开销。
毫无用处的点烟器首先没有抽烟的习惯,其次车内不允许别人抽烟,最后配置点烟器很贵,而打火机只要一元钱一个,这笔账谁都会算。
可是很多男士车主,在买车时都会加一个点烟器,我朋友就加了点烟器功能,可是实际上他还是习惯性使用打火机,多花钱增加的配置,完全成了鸡肋。
现在车里的点烟器基本没有任何用处,我认识的很多车主都是把点烟器改成了USB充电口,在我看来,再过几年点烟器这个配置将要淘汰了。
鸡肋的大灯清洗功能很多人车子买回家开了很多年,都不知道自己的车子还有大灯清洗功能。在一项对大灯清洗功能的调查中,有67%的车主表示基本没用过。
大灯清洗功能比较适合玩硬派越野的车主,他们的车灯更容易脏,需要大灯清洗更能,而在城市里开车的车主,经常会洗车,大灯基本不会脏,完全用不上。
不实用的自动泊车自动泊车刚出来的时候,感觉是这个世纪汽车上伟大的发明,成功地解决了女士司机停车的难题,再也不用担心看见车位反复停不进去而焦急了。
可实际体验过后,发现看似高科技的自动泊车功能,却是完全鸡肋的功能。
自动泊车可以解决侧方停车和倒车入库的难题,但是它对车位环境要求很高,稍微环境复杂一点,比如有行人和车辆路过、车位比较窄,它都会出现走走停停,人坐在车里,真的容易被顿挫感搞晕车了,体验感不好。
自动泊车能轻易停进去的车位,我自己也能轻易停进去,它停不进去的位置,我慢慢地开也能停进去。
随着停车技术的成熟,发现自动泊车一点用处也没有,花了大价钱增加的配置,最后只能成了摆设。
中看不中用的360度全景摄像头360度全景摄像头刚出来的时候,真的觉得这个技术好厉害,走复杂道路时可以看清车身周围详情,倒车入库时可以看清车辆四周间距,感觉360度全景摄像头真的非常好用。
可是这个功能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使用的频率很低,基本上可以被倒车影像和倒车雷达所取代,这是个好配置,可是实用性却低了点,如果这个配置不是标配,并不建议大家花钱增加这个配置。
被人忽视的座椅记忆功能现在私家车基本上就一个人开,很少出现多人开同一辆车,于是这个座椅记忆功能基本用不到。
我的车被人开过几次,座椅记忆功能倒是使用过几次,可是发现座椅自动调节用时很长,还不如自己手动调节得快。
有人说这个配置很方便、很有用,也许经常好几个人用一辆车的比较适合吧!对于汽车只有自己开的车主,这个功能完全可以被忽视了。
不够智能的自动空调自动空调好像用处真的不大,首先自动空调并不智能,温度需要自己来设置,还不如自己手动打开空调快。
其次自动空调经常出现乱跳档的情况,不知道是不是一个故障,导致温度不是很稳定。
最后自动空调在运行时不够安静,声音会出现忽大忽小的情况,不如固定温度运行时安静。
基于以上三点原因,认为自动空调还不够智能,是可有可无的功能。
说完比较车内比较鸡肋的配置,说一下我认为比较好用的配置。让人不迷路的车载导航以前老款车型的车载导航非常不好用,表现在屏幕小,导航系统一般,价格还不便宜。
现在的车载导航不一样了,新款车型的中控大屏非常大,导航看得很清楚;现在的车载导航都是基于高德导航开发的,使用非常方便,甚至有的车型还可以将导航路线投射到前挡玻璃上,再也不怕开车迷路了。
改善舒适度的座椅通风功能以前在夏天乘坐没有通风功能的座椅,乘坐久了会感觉裆部闷热、出汗、黏糊糊的,非常的不舒服,影响驾驶体验。
自从有了座椅通风功能的座椅后,夏天开车再也没有出现过裆部闷热、出汗、黏糊糊的感觉,开车好几个小时,全程都非常的凉爽,非常推荐大家选装座椅通风功能,完全改善了驾驶体验。
证明清白的行车记录仪买了车后,行车记录仪一定要第一时间安装,因为它可以完全记录行车时发生的所有意外情况,包括交通事故发生的起因和过程,有助于交警在第一间做出判断,还有利于保险公司走保险的速度。
关键是可以避免碰瓷,大家要知道,现在这些碰瓷的就喜欢新车司机,一是没有经验,二是在关键容易紧张,三是容易被他们讹钱,所以只有行车记录仪能在关键时刻证明自己的清白。
写在最后现在汽车的配置是越来越丰富,高科技让开车变得更加轻松,有些配置可以带来好的体验,可有的配置在使用中却可有可无,还增加了车的故障率,并不是所有配置都适合拥有。
我认为买车时应该明确自己的需求,不要盲目追求高配置,一味的追求高配置,只会浪费金钱,明白那些配置是自己需要的,明白那些配置是自己用不上的。
以上我所说的不好用的配置,仅是我自己用车感受,每个人对配置的追求不同,感受不同,所要求不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我认为有些不常用的配置,如果是标配,那就值得拥有,如果需要花钱去选配,那就要三思而后行了。
买车后,发现哪些配置是鸡肋?
比较鸡肋的配置,
1,天窗的确比较鸡肋,新鲜不了几次,最主要的是降低车内高度,据说还有可能漏水,也不太敢让娃把脑袋伸出去。
2,超大屏,超大屏太张扬,开车过程中其实没有多少精力去鼓捣大屏幕。副驾驶也不用,有个手机啥都有了。
3,车载导航,不是在线的更新不及时,也没有手机导航方便。
4,连手机的car什么,反正安卓手机搞起来一万种不方便。
5,自动大灯,远近光灯,不是太灵敏就是一直给我近光灯。还不如必要的时候自己拉一下远光。
比较有用的配置,
1,无钥匙进入,很方便,走过去直接开门。
2,自适应巡航,开高速太爽了,跟着一辆开的好的车,不用太操心了。
3,车道保持,这个跟上面配合使用的,
4,预碰撞,主动刹车,怎么说呢,很多老司机认为没有必要,但是我觉得关键时候保命,至少可以减少损失。开车两年,触发主动刹车两次,期中一次是行人鬼探头,刹停了,把我吓得不行,搞不好要出大事。
5,胎压监测显示,这个是比较实用的,没什么争议吧。
6,蓝牙电话,音频,连手机打电话听歌还是可以的。打电话不怕被抓,听音乐的作用可以压制车内噪音,哈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