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骏性价比很高,但质量真的能放心吗?

宝骏作为五菱旗下的子品牌,还有着半个合资车的身份,毕竟宝骏车的尾标上都是写的上汽通用五菱。

宝骏旗下的车,给人的印象就是价格便宜,在价格便宜的同时,宝骏车的三大件也是主流水平,同时车内空间,车身配置也是同价位的佼佼者。

这么一款具有极高性价比的车,很多人就怀疑它华而不实,打着性价比的旗号玩偷工减料的勾当,质量肯定不好?其实这种看法是非常片面的,宝骏的车不但价格便宜,其质量也是不错的。

我个人是宝骏560的车主,对质量是比较满意的。这台车是我在16年以裸车价84000元买的,因为全款加上自己上牌,落地价只花了9.4万左右。

这台车使用的是一台1.5T 147马力涡轮增压发动机,主要技术来自于通用,所以底子还是不错的,变速箱是爱信的6速手动变速箱。这套动力用起来还可以,踩到1100转就能感觉到发动机发力了,加速并不拖沓。只要配合好档位,超车提速爬坡都没问题。

在日常使用中,这台车的油耗也算合理,城市里油耗偏高,但是跑高速跟国道油耗很低,曾经跑出过4.7l/100km的油耗。每年回老家600余公里,大概加260块钱油就能跑回去,油耗表现还是不错的。要知道,这台车拉了四个成年人还有二个小朋友,后备箱还有一大堆行李,绝对满载。

这台车除了油耗低,空间表现也非常好。这车的后排非常大,按我170,130斤的体型,我可以蹲在后排过道里都不觉得挤。平时我家的小家伙跑高速就是在过道里滚来滚去,一点也不觉得挤。

这台车目前已经使用了四年,一切都还好,没有生锈也没有掉漆,三大件也没有出现故障,避震漏油也没有遇到。但是因为后摄像头进水起雾换过一个摄像头,目前中控锁也开始抽风,时好时坏,据说这是通病,准备找时间解决掉。

很多人觉得宝骏价格便宜用料肯定很差,比如宝骏撞树被劈开二截那事给宝骏的口碑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我本人没有撞树,但是曾经被一辆十六轮的大挂车在高速上撞过。

当时砰的一声闷响,我这车就被顶出去了,车子还算稳,并没有被顶的侧翻,只是被推着从大车道跑到了中间车道。然后等我反应过来车子还能正常行驶。后来检查发现车子被大货车撞出了一个大凹陷,玻璃,尾灯也碎的稀里哗啦的。

从我的切身使用体验来说,宝骏的车并不存在价格便宜质量不行的问题。宝骏的车前些年卖的很不错,像宝骏730,宝骏510,宝骏530,宝骏560都是各大排行榜的常客,用户基数非常大。这么大的用户基数,综合起来的故障率也不高。

这其中的原因在于宝骏作为五菱的子品牌,用的技术都是五菱经过充分验证的技术,底子都是通用,五菱用烂了的那些东西。虽然说参数比不上各大车企的拳头产品,但是胜在稳定可靠。

同时这些旧技术也可以用更低的价格获得,再加上五菱庞大的出货量带来的采购议价能力,可以进一步压低成本价,零售价也可以更低。

其实对于那些觉得国产车价格低质量肯定不好的人来说,价格低是因为看到合资车价格高,所以生出了国产车价格低所以质量肯定不好的错觉。其实换个角度来看,是不是因为合资车的利润太丰厚了呢?

宝骏性价比很高,但质量真的能放心吗?

这些年宝骏还是很受到国人关注的,像是性价比极高的510,还有一些MPV像是730都是有着不错的销量和口碑。但是有一句老话说得好,一分钱一分货。

宝骏的"哥哥”五菱宏光,这些年凭借出色的质量和口碑被消费者列为“神车”,作为他的弟弟也是继承了优良传统,但是也因为价格和配置,所以质量方面肯定是会存在一些问题的。

如果大家有看之前的美国IIHS碰撞试验,就会发现其实在这个价位汽车的质量还是很不错的,本来就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几万元的汽车做到这个程度已经是很好的,像是之前十几万的“网络红车”在碰撞试验里面,B柱都断了,但是宝骏510没有断,也是可以看出品质还是可以的,整体的一个框架强度很不错。

但是在一些拼接方面则不是很好,汽车的异味较大,悬架减震较硬,音响和导航也是反映不佳,同时在隔音方面也是不好。本身就是有价值成本的产物,即便性价比再高,但也要是在压缩成本的情况下。在使用体验方面肯定还是有所不足的。

小智很喜欢一句话,如果你在乎的是品质,就请尊重它的价格;如果你想要的是便宜,就请接受它的品质。

宝骏这款车是好车,亲民的好车,但是你也不能要求它全部都是好的,价格摆在那里,综合使用来说,家用可以,最多费点心!

喜欢的朋友可以点波关注!

宝骏性价比很高,但质量真的能放心吗?

大家好!

我作为一个宝骏的车主,我也没有专业人士说的这么好,我就说说真实感受吧!

1:大家都说宝骏有异响,但是宝骏车在我手里也开了五年了吧!我买车的时候还没有现车只是一张照片,我就定了!关于异响我开这几年还没有过!

2:大家都说宝骏是面包车的梁,说不结实,我想说的是,真正出了事故,哪个车子都一样都是不堪一击,自我感觉宝骏还是可以的,

3:又说发动机不好,又是什么有异味,等等……

最后我给大家说说,都说它不好,但是还有很多人入手,毕竟我们用的实惠,油耗低,空间大,人舒服,价格最亲民,我开了五年的宝骏没有感觉哪里不好,

谢谢大家,纯属个人看法!

自己的车子

宝骏性价比很高,但质量真的能放心吗?

第一:五菱,宝骏的车的共同点就是动力没劲。动力差反映了发动机的内在品质。五菱宝骏又想让用户省油最终导致动力的不作为。第二:任何客观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比如汽车就是内在品质和外部配置的对立统一体,宝骏靠配置打天下,一些华而不实的配置应用到汽车上,厂家不生产配置只装配配置,借用的外在的东西越多说明自己的东西越少,行驶品质,底盘、发动机、变速箱、这些反映汽车内在的品格素养的标志和内容在我们的宝骏汽车上面没能得到体现,相反我只看到宝骏披上了华丽的外衣:一键启动、无钥匙进入、全景天窗、电动坐椅、导航、倒车影像、雷达、胎压监测、定速巡航、马牌轮胎。这些一眼就能看的东西全部给你配齐了,他这样做掩盖了他内在的短板。第三:买车不要有太多的虚荣心,宝骏车迎合了许多消费者的虚荣心,买一台国产6----8万的车不正好证明自己的社会属性和阶级地位吗?穷人:这个不好听的字眼被一辆车来揭示和证明。第四:回归客观事物的本来:汽车只是代步工具如同电动车,摩托车一样。只要能代步就好,宝骏车的配置再高,能带你去中国任何地方,却不可能带你跨越社会阶层流动,穷人还是穷人。抛弃宝骏带给你的虚荣心,提高自己的个人实力,买真正的好车。

宝骏性价比很高,但质量真的能放心吗?

宝骏汽车「性能价格比」逐渐走低-原因在于质量表现较差且产品盲目冲高

宝骏汽车质量表现如何?似乎在上汽通用五菱三大车企的技术支持下,大部分关注汽车领域的人都会给予宝骏好评;然而真实用户的评价却普遍不够积极,即使是初期性价比很高的选项也不例外。

原因自然是质量表现不够理想,这点可以从「PPH·500」左右的百车故障率得出答案,省心车辆的数据是不应该如此之高的。但客观解析这一数据,其中很多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故障,而是过于糟糕的用车体验带来的“差评”,说白了就是把“通病当成毛病”看到了,那么宝骏汽车有哪些通病呢?

基础结构
  1. 暴漆
  2. 生锈

早期的宝骏汽车真的很有些性价比,只是提高评价的基础不是性能而是「低价格」。参考510/560两车,在≥A0级SUV还有超十万选项的阶段,至少510的已经打入了入门级;不错的设计感和够用的动力,在短时间内就吸引力大批的用户。

然而以低于行业平均价格标准的投入去制造汽车,且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以控制制造成本的能力,那么车辆就得从方方面面缩减制造成本。其中问题比较突出的喷涂工艺和钢材标准,宝骏汽车有很多车型都有暴漆的问题,在车辆没有剐蹭或撞击的前提下,清漆层会异常的起皮并剥落,这会严重影响车辆的视觉效果哦。

【生锈】也是宝骏汽车比较突出的缺点,底盘两侧、悬架结构、中控框架甚至车漆都大量出现过。不能否认生锈是正常现象,百万级的豪华汽车也有底盘生锈的问题;但是能达到“内外兼顾”且漆面时常出现印痕的车辆就很少了,似乎除了宝骏这个自主合资品牌以外,第一阵营的国产汽车很少出现此类问题。

这就是没有技术支持又要“以价换量”的必然结果,而后期用户的普遍差评也是必然结果,这会严重影响销量。

技术水平
  1. 发动机
  2. AMT
  3. CVT

选择宝骏汽车的用户,绝大多数都是首次接触汽车;购车之前是不具备分析车辆品质能力的,能够参考的只是“网评”。而上汽与五菱汽车都是营销领域的大师,五菱卖的不是面包车而是文案,真实的五菱面包车品质是难以给出好评的。

但是“秋名山”“神车”的标签印在了宏光上,又拿品牌总销量为宏光贴金,结果形成了五菱热销的假象;宝骏汽车作为三方合资品牌且有美系技术的支持,想来水平肯定会更好吧……事实与想象往往都是相反的,宝骏汽车也不例外,因为五菱汽车也只能用到通用淘汰的技术,宝骏依靠的是五菱。

参考车型:360/730/RS5。这三台车分别装备「L2B&LJO」型号的发动机,前者为1.5L-自然吸气机型,是很多年前通用小微型车使用的低端产品;这台机器在国五标准阶段尚可接受,>80kw/145N·m的水平用于紧凑级轿车,或者小型SUV不会有明显的加速迟滞感。

但是到国六阶段后的水平就要大幅下探了,因为机器本身几乎没有升级的空间,依赖排气系统的升级则要加大催化器滤芯目数,结果会造成的进气效率(扭矩)的下降。新款L2B系列发动机最低达到77kw/135N·m,同排量发动机中几乎找不到更差的选项了,那么这台机器驱动MPV的体验会如何呢?

宝骏360·综合路况平均油耗可以达到10L/100km左右,毫无疑问是偏高的;原因正在于动力储备过低,低转速扭矩爆发力过差,想要正常驾驶则要频繁拉高转速。高转速等于更高的喷油做功频率,自然吸气发动机本就是转速越高喷油量越大,到高转速区间喷油量才会开始下滑,但是喷油频率又会提升,所以这台车的动力体验平平且油耗难以控制。

剩余的宝骏730与近期推出的RM-5等车问题相当,而宝骏汽车用户是奔着省油省心才选择了这个品牌,事实与想象完全不同则会给出很多负面评价了。

【AMT·电控机械自动变速箱】体验足够差。这种机器的本质是手动变速箱的自动化升级,机器通过加入电控单元,以电机电磁阀控制离合器和齿轮组,实现RNDM四个挡的驾驶模式。

但是因换挡原理和执行动作完全与MT相同,换挡的速度又比较慢;结果则是因换挡前后较大的转速差,导致切入前进挡后的瞬间“发动机制动”。直观感受是每次换挡时都会有顿挫感,有美系技术的宝骏汽车怎么该这样呢?

于是差评项目又多出了一项,可是任何使用这种变速箱的汽车都有顿挫的问题,只是宝骏用的比较多而已。而且客观评价AMT并不是没有优点,因其基础结构与手动变速器相同,换挡积极性与效率不高可保护离合器,齿轮组结构的耐用性也是很高的,所以商用车型普遍用这种变速箱。

那么因AMT给予宝骏差评就显得不客观了,但是谁让五菱宝骏的牛皮总是吹的太大呢?客观一些的为用户描述其特点,宝骏汽车的好评率会高得多。

【CVT·无级变速器】远没有想象中的理想。不针对上汽与博世联合研发的机型,而是所有无级变速器都是低端机型,适合装备的车辆仅限于6/8万的代步汽车,为什么这么说呢?

  • 加速平顺
  • 减速顿挫
  • 耐用性差
  • 低温保护
  • 传动效率低

所谓无级变速是种不够准确,或者带有引导性的解释;准确的描述应当是「连续可变传输」,指加速与换挡同步执行,不用像使用齿轮结构的AMT一样,在换挡时切断发动机与变速箱的连接。实现连续传输的基础是换挡不用分离,也就是CVT特殊的锥形轮与钢带的组合传动方式,传动的基础是滚动摩擦。

CVT变速箱的加速是平顺的,因为速比是线性的变化;但是在滑行减速时就会顿挫了,因为钢带锥轮不能分离,滑行减速的车轮仍与发动机连接,这种状态是要带动发动机被动运转的;也就是所谓的发动机制动,滑行瞬间产生的拖拽感会是顿挫感。

而到车速低至≤30km/h或其他标准时,拖拽制动力消失会让车身闯动一次,于是第二次顿挫又出现了。绝大多数进口合资与国产无级变速器都有这种问题,说这种机器体验好是不客观的。

重点:锥轮钢带的滚动摩擦是存在磨损的,或者说任何物体的摩擦都会磨损;所以这种机器的使用寿命比较短,行驶里程超过10万公里而报废总成的车辆比比皆是。

为了延缓磨损则要对锥轮钢带进行充分润滑,但是低温启动车辆时的变速箱油流动性差,也就是无法正常润滑;解决方式是启动后原地加热变速箱油,时间长短不一(以环境温度决定)。在此之前变速箱无法换挡,但是这些问题往往是宝骏用户不了的,所以差评类目又多出了一项。

总结:宝骏汽车的核心技术的落后是硬伤,早期文案给用户留下的印象过于理想也是硬伤;不够客观的包装产品总有被看清真实水平一天,人设崩了的五菱宝骏真的是够呛了。

至于标准品控水平倒还算中规中矩,只是产品的性价比越来越低;比如LJO型号的1.5T发动机是多点电喷技术,这种落后机型在国产汽车中很少用于10万以上的汽车,但是宝骏却以这台机器匹配CVT推出了一些10/15万区间的选项,结果会如何呢?想一想吧。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授权发布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宝骏性价比很高,但质量真的能放心吗?

我是宝骏730车主,说句实话,宝骏车子在前几年确实性价比高,但是现在几乎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快沦落成冷门品牌了。

从目前的销量就可以看出,560早早停产,530半死不活、360已经基本完蛋,曾经的销量王510勉强活着,依然还是靠着老大哥730硬撑着。

如今的年总销量还抵不过前两年一款车的销量,已经快到了无人问津地步了,提起宝骏人们就觉得是低质低价的廉价车。

宝骏汽车大问题没有,小问题确实一大推,我的16款730买了三年多了,刹车盘异常磨损换了一对,减震漏油换了一根,车门内测生锈,发动机舱生锈,中控锁换了一个,方向机换了一个,左侧异响,现在就是这么多问题。

宝骏已经不再是曾经那个热门的宝骏,如今没有一款车热销,推出的新宝骏也没人认可,如今比起其他国产车也没性价比可言,但是质量稳定性还是可以的,只是小毛病实在是太多了,体验感比较差,把名声搞臭了。

宝骏已不再是以前的宝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