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轿车在质量上跟韩系车有没有差距?
汽车质量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毕竟一辆车质量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车主以后用车的舒适度和糟心程度。一款质量好的车,用起来正常保养,换换易损件是最理想的。如果质量不好,小则生锈掉漆影响观感,重则三大件各种异响,跳故障码,开起来胆战心惊,生怕被撂在半路上。
目前市面上按国家划分的车系非常多,有国产车,美系,日系,韩系,法系,德系等。各车系下面的品牌又非常多,质量水平也参差不齐。按我的看法,国产车跟日系这种以质量取胜的品牌比,质量确实有差距。但是拿国产车跟韩系车比,大家都是半斤八两,彼此彼此。其实在某种程度上,韩系车还不如国产车。
这里要先说明一下,韩系也就现代,起亚二个品牌的车拿得出手。简单来说这是韩系里面的二个尖子生。作为对比,国产车自然不能拿某些三线的品牌做比对,比如众泰,力帆,汉龙这类。怎么也得拿国产一二线品牌来比,比如吉利啊,比亚迪啊,长安奇瑞之类的。
评价一个车系的质量好不好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各大品牌的质量排行榜。这种榜单都是依据大数据得出来的结果,可信度高,误差很小。
根据J.D.Power(世界权威机构)发布的2020年最新汽车质量报告可以发现,韩系的起亚(kia)的百辆车故障数为132个,整体表现处于中间水平。可惜的是这个报告没有收录国产车品牌,所以不好对比。好在,国内也有自己的一份汽车质量排行榜。
参考国内19年上半年的汽车质量排行榜,从百辆车故障数来看,国产品牌WEY,东风启辰,吉利领克,长安上榜。韩系的现代及起亚都跌出了前十的榜单,实际水平跟国产车差不多。
如果说榜单是死的,消费者的选择才是真的,实打实的销量更能说明韩系车在国人心中的印象。
韩系车最火的时候,大概是“韩流”登陆中国的那个时间段。那时候国产车刚刚起步不久,一没技术,二没资金,导致买到的都是次等货,装配工艺也不行,质量确实不咋地。韩系车就好得多,各方面吊着国产车打。单市场份额来看,韩系车在2013年的内地市场占有率达到了8.8%。
随着这些年国产车的迅猛发展,抓质量搞创新磕技术,拼命跟合资车抢市场。虽然抢日系德系等老牌车企有困难,但是韩系这种“虚胖”的车企还是可以抢一抢的。
在2019年,韩系车的市场份额还在4.8%,到了20年的上半年,韩系车的市场份额已经掉到了4.4%。
就这,还是现代集团将中国市场放在战略首要位置的情况下。现代集团在2020年提出了一个核心方向,名为为“ChinaFirst,GlobalPres-ence,Innovation”。
作为对比,来看看19年的各车系市场份额。从1-4月的总销量规模所占市场份额看,国产品牌40.5%,德系23%,日系20.7%,美系9.5%,韩系4.8%,法系0.8%。
国产品牌对韩系车的优势是压倒性的。如果韩系车那么好,市场占有率会那么低吗?
具体到各车系的车型,也有大数据的榜单可以参考。
这个榜单内,国产的东风启辰D60,吉利博越,长安CS55,吉利领克03,吉利缤越,缤瑞,长安逸动,吉利帝豪,领克02,荣威i5,奇瑞瑞虎8,长城WEY VV6,吉利帝豪GL,吉利领克01,比亚迪唐新能源,吉利星越,上汽名爵6都表现不错,百辆车平均故障率低于183的平均值。
巧了是,平均值内没有一辆韩系车。
所以,无论从大数据榜单来看还是从市场销量看,韩系车的质量跟国产车是差不多的。不要以为合资车就是好,那是没根据的。
国产轿车在质量上跟韩系车有没有差距?
虽然我是国产轿车车主,但是却不得不承认,国产轿车在质量上跟韩系车得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并没有大家想像的那么大,如果是从数据来看,相差也不是很大了,其实最主要的差距,不是制造工艺上,而是一些调教上,甚至在用料上,有的比起合资车还要好,所以说各有优势。
变速箱调教开过合资车和国产车的自动轿车的司机就会发现,国产轿车的油耗会比韩系轿车高,但是如果是手动档的话,两者相差不大,其实这就是变速箱和动力的匹配调教上,国产车企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所以油耗高并不是国产发动机真的还差多远的问题,而是变速箱的差距和调教。
用料上在用料上,国产车更厚道点,这个其实从隔音效果就可以看出一点,比如说日系车的隔音特别弱,防撞钢梁减配等等,而国产车的话,基本都做的比较厚道。
很多人把日系车的轻薄称为吸能,也说车身材质硬度和厚说成除了油耗高外,没有任何用处,然而事实是,碰到像大货车压顶的时候,国产的帝豪轿车,奇瑞艾瑞泽5这样的10万以下的轿车也能撑住,而大众帕萨特的A柱估计就断了。
至于隔音上,同样10万级别的车,韩系车中的现代轿车,坐在里面,会感觉到噪音特别大,而国产车则控制得比较好。
百车故障率2020年的百车故障率上,国产轿车表现得也很好,比如说吉利帝豪只有87,和本田思域是同水平,而大家赞誉的丰田卡罗拉却是90,虽然比起宝马5系的73来说,差得比较远,但是至少不是大家印象中的和合资车差距很大的那种了。
所以同样价格区间的国产车,只要一线品牌,都挺不错的,比起同价位的合资车,会更地道,所以如果是买代步车的话,十万以下,也还是国产车更地道,你们觉得。
国产轿车在质量上跟韩系车有没有差距?
差距是肯定的
作为一个开了10年韩系车的车主,可以肯定的说韩系车还是很皮实耐用的,我的伊兰特悦动10年购入,今年年前置换了新车,10年间基本没出过啥毛病,只换过一次电瓶,一个刹车开关,火花塞和点火线圈,其他都没动过,同期很多韩系的车子也都在正常的开。现在大马路上仍然有好多的伊兰特,悦动,赛拉图,起亚k2,福瑞迪等,都是当年的热线车型,尤其是伊兰特,几乎占据了中国好多城市的出租车市场。就皮实耐用这一点,国产车就和韩系车存在着差距。
其次,就现代汽车集团来说,全球销量基本年年都在前五,三大件,零部件基本都可以自己研发,这一点差距更大。虽然国内的韩系车不能和国外的相比,确实简配,不可否认的是,几乎所有品牌进入国内都简配了。
国产车这几年的进步非常大,也真是因为国产车的进步,才导致合资车的价格一步步下探,尤其是韩系车,基本和国产车价格区间一样甚至更低,但仍然不能忽略之间存在的差距。
认清差异,才能更好的进步,也期待国产汽车能不断进步,提高品质,为老百姓提供更好,更可靠的汽车。
国产轿车在质量上跟韩系车有没有差距?
比亚迪汽车真的就是“陆地坦克”!
这句话是我一位非常要好的兄弟说的。这句话是在一次朋友聚会聊天中说出来的,他的车子我们是比较熟悉的。他的车子也经常被我们嘲笑,因为购买的是比亚迪S6车型,倒不是说比亚迪的车不好,而是因为这辆SUV开了没几年,整个车型都停产了。我们都说他被割了韭菜,而且买的时候花了约10万元,现在在二手车市场几乎不值啥钱。
我们的兄弟,对于他自己的车子评价还是不错的。因为他本身是做户外光缆的,这辆比亚迪S6,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国产版本的“陆地巡洋舰”随便开,随便造,一点都不心疼。而且空间真的很大,上班工具随便带,甚至有时候还带切割机,大捆光缆。车子刮了蹭了,他也一点都不心疼,用他来说,就是犯不着去修,工具车而已。
这一款2.0L的比亚迪S6,被他开了估摸着有12年的时间,硬是没有大的问题。当然了,这辆车子的车况也是惨不忍睹,外观,内饰到处都是伤痕。到目前为止,这辆比亚迪S6已经开了约30万公里,依然是质量杠杠的,这说明了国产品牌其实可以将质量做得相当好的。
我们再说韩系系品牌。
韩系品牌最出名的肯定是现代汽车了。现代的车企已经发展了100年左右的时间了,而自主品牌也就是不足30年,所以从时间积累上来看,确实没有和韩系相提并论。看到这里,很多朋友说我妄自菲薄。
举个很简单的道理吧!我在北京,上海,南京等等,很多一线,二线,三线的城市经常去出差,经常会遇到现代的老款伊兰特车型,还有老款索纳塔,在北京尤其更为明显了。这些出租车跑个50万公里都特别的正常,油耗低,而且没有什么大问题。这也足以说明韩系品牌的质量确实是不错的,远非现在的自主品牌可以比拟的。
现在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无论是韩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都一味地加强配置以及外观的设计,比如现在的伊兰特车型。现代新车都强调自己拥有参数化的车身设计,钣金的设计相当的凌厉,这其实带来了一个非常让人头疼的问题,就是后期维修费用非常的高昂,而且一碰就要修。而且车内采用了较多的电子元器件,高清悬浮屏幕,这些都增加了后期的故障率。
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现在绝大部分的一线自主品牌的产品稳定性,和同价格的韩系车已经是旗鼓相当了,当然我这里指的价位区间是在15万以内的新车。再高价格的韩系品牌,依然是相当的强势!
让我们再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国产轿车在质量上和韩系车有没有差别?我的观点就是,新车价格在15万元以内,基本上没有太多的差别了。至于15万及以上价格的,自主品牌的新车在质量上和韩系还是有着比较大的差距的。这其实有相当一部分的技术专利壁垒的关系,你看看国产品牌是不是特别喜欢使用双离合变速箱呢?因为AT变速箱被这些国外企业所垄断了。
最后韩系车里面,我们购买的最多的肯定是现代以及起亚车企了,在产品稳定性能来看,现代的质量明显要比起亚更好。而曾经一些红极一时的韩系车企,有些已经很难见到了,比如双龙汽车!这说明啥?
国产轿车在质量上跟韩系车有没有差距?
近几年,韩系车在国内每况愈下,销量一年不如一年,而国产车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很多人就在想,国产车是不是已经赶超韩系车了,买韩系车是不是还不如买国产车?我只能说,你想多了,无论在哪方面来说,国产车和韩系车之间依然差距巨大。
首先从质量稳定性上来说,国产车距离韩系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J.D. Power 2019中国新车质量研究豪华车品牌排名来看,东风悦达起亚以100辆车83个故障数位列第一名,要知道身为豪华品牌的雷克萨斯,这个数据是76个,可见韩系车的质量稳定性。国产车方面,传祺是排名最靠前的国产品牌,每一百辆车故障数是91个,差距明显。
韩系车的很多车型,比如伊兰特,在很多城市都是作为出租车车型,很多伊兰特的行驶里程超过了100万公里,但是依然在服役,对于韩系车你可以说它的底盘松散,动力一般,但是省油、稳定、耐用,这几点真的没得黑。
除了质量稳定性方面,韩系车在技术水平上也要优于国产车,比如说从发动机来说,韩系车是沃德十佳发动机的常客,旗下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氢燃料动力、电动动力总成,都曾多次获得沃德十佳发动机的称号,而自主品牌的上榜记录是零。变速箱方面,韩系车是全球屈指可数的可以独立研发生产DCT、CVT、AT三种自动变速箱的车企,而国内的汽车品牌,连一台像样的AT变速箱都造不出来。
只不过很多韩系车没有把最好最前沿的技术和产品带到国内,导致我们有了韩系车技术落后、较为廉价的品牌印象。就像马上就要引入国内的Palisade,配备3.8LV6发动机+8AT变速箱,一次加氢能够行驶600km以上的氢能源汽车——现代NEXO,配备2.0L的双涡管涡轮增压发动机不到6秒就能破百的VELOSTER N。
从销量来说,没有一个自主品牌可以和韩系车相提并论,现代汽车全球累计销量超过了一亿辆,2019年全球累计销量达到了743万辆,在中国的销量只占其全球销量的10%左右,其中现代品牌453万辆,这个销量成绩在所有汽车品牌中位列第六名。作为对比,2019年销量最高的国产汽车品牌吉利汽车卖出了136万辆,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国内的销量。
之前很多人对于韩系车的印象就是便宜、配置高、设计好看,但是相比同级别的日系、美系、德系车型,在品质感上稍差,特别是底盘显得较为松散,不过随着起亚K5、十代索纳塔的上市,这种印象可能会得到扭转,其隔音、滤震表现都不错,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试驾下。
总的来说,国产车距离韩系车的差距依然是全方面的,国产车可能在配置、价格方面有一定优势,但是在质量稳定性、技术水平、上距离韩系车还有很大的差距,掩耳盗铃无益于国产车的进步,只有实事求是地看清楚差距,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国产轿车在质量上跟韩系车有没有差距?
品质管理应该没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