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为什么会有西瓜这种bug一样的存在?
夏天到了,吃西瓜的时候到了。西瓜汁多味美,除了瓜皮就是可食用的果肉。吃起来也不像芒果那么脏手。关键价格便宜,产量高,全国都能种植。
西瓜似乎是专为供人食用才进化成这样的,那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西瓜的来源中国有“吃瓜群众”,但是西瓜却不是中国的本土作物。
西瓜的原产地是南非。在南非的卡拉哈里沙漠极其周边地区,有着大量的野西瓜。
这些野西瓜,跟我们现在的西瓜可不一样,切开来看,里面大部分是不可食用的瓢,可食用的只占1/3不到。
除了果肉不多,这西瓜还是苦的。
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许勇说,“西瓜是葫芦科,含有大量葫芦素,这是它苦味的来源,野生的西瓜大部分是苦的。苦味有一定的预防病虫害的功能,所以从防御的角度看,苦味是有利于野生西瓜生存和繁衍的。”
这样的苦西瓜,经过人工培育,变成可食用的西瓜。四五世纪时,由西域传入中国,所以称之为“西瓜”。我们那里也有叫“喜瓜”的。
西瓜是如何变得可食用的在野西瓜被发现后,人们把那些微微有点甜的拿来吃,不甜的拿来喂牲畜,苦的就直接丢掉。
有些瓜农就刻意留下有点甜的西瓜的种子,种下后再把有点甜的瓜的种子挑出来,一代一代的筛选,西瓜变得越来越甜,果肉也变得越来越多。
这是人工培育筛选的结果。
时间进入现代,科技发达,人类开始探索基因的秘密。
科学家借助基因技术,给西瓜基因绘制了质量精细图谱,获得了与果实含糖量、瓤色等多个重要农艺性状关联的基因组位点,为西瓜培育建立了直观可靠的科学数据支持。
到今天,已经出现了黄肉西瓜,无籽西瓜等,这就是科学的力量。
2016年,世界西瓜总产量1.17亿吨,中国产量近80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68.4。
占世界人口20%的中国人,凭借一己之力种出了近70%的西瓜,又独自吃光了它们。”
我们能在夏天吃着西瓜,得感谢第一个吃苦西瓜的人,对西瓜不抛弃不放弃,一代一代培育,才有了今天美味可口的Bug级水果。
自然界为什么会有西瓜这种bug一样的存在?
你说对了……就是方便别人吃它……你没发现每次吃完蹲坑都能看见西瓜子吗……?
自然界为什么会有西瓜这种bug一样的存在?
植物长出果肉包裹种子的果实,就是为了动物们能吃果肉,顺带能把种子带到各个地方,分散出去,这样利于下一代的生长。
植物这也是在“利用”动物。
自然界为什么会有西瓜这种bug一样的存在?
人工培育的,以前西瓜不长这样。但是味道一定不错,不然不会想着培育这种方便食用的品种。
可以看看上面这些油画,是当时的欧洲人画的西瓜,可见当时的西瓜跟现在的西瓜有这很大的差别。
如今的西瓜不仅红瓤多水分足,更是出现了三倍体无籽西瓜,这能是西瓜的本意么?当然不是,这是人工培育的结果,注意了,是人工培育,通过嫁接等一系列方式实现的,不要扯到转基因上面去,跟转基因一毛钱关系都没有,柠檬,橙子,柚子等等很多一系列水果都可以通过嫁接实现,天然的。
所以不要想着自然界为什么会有西瓜这种bug一样的存在,也许只是你还没有涉及到这方面的知识。
自然界为什么会有西瓜这种bug一样的存在?
西瓜最早不是这样的,并不甜,也不大,水分也不多,是经过几百年不断嫁接优化的结果。苹果什么的也是这样,我记得小时候苹果95%都是酸的,只有一些熟到快烂了的苹果才没有酸味,记得84年第一次在香港吃到“红蛇果”的时候非常惊讶,怎么会有这么红这么甜一点点酸都没有的苹果!十几年后红富士诞生,我儿子01年出生,在他的印象里苹果就是甜的!玉米什么的也都是,以前玉米哪有味道,现在才有甜玉米。。。
自然界为什么会有西瓜这种bug一样的存在?
这属于想当然了,西瓜当然不是自己想长成现在的样子,而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其实,绝大多数人认为,纯自然的更好,更健康,恰恰相反。常见的农作物,水果,甚至家畜,宠物,都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进化论,核心是自然选择,那是在没有人类之前,自从有了人,就多了一个不可忽视的人工选择。
以西红柿为例,圣女果是初代的西红柿栽培品种,为什么普通西红柿🍅要大的多,因为人工选择,通常让稍微大一点西红柿作为种子,这样每一代都比上一代大一点,经过千百年,差距就像圣女果和普通西红柿一样明显。
西瓜也同理,西瓜祖先远没有今天大,红瓤,而是籽大肉少,类似于今天的籽瓜。而人类根据用途,将西瓜向两个方向培育,一是水果,多汁个大方向,另一个就是籽多,当做瓜子来用。
原始香蕉是有种子的,原始的狗就是狼的后代,原始的农作物都和今天人们所熟悉的品种,相去甚远。而作物栽培史,是一个专门的学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