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印象中“最没见过世面”的人是什么样的?

我是70后,来自于贫困的农村,我就是那个没有见过世面的人。

第一次逛商场:

第一次走进上海第一八佰伴,是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们饭店每个礼拜一生意是最差的,我就打算去逛逛。

零几年那会儿大型综合体还不多,每天早上八佰伴门口都有乐队奏乐,工作人员列队欢迎顾客。

我以为是欢迎哪位重要人物,在商场外面踌躇不前,愣是不敢进去,观察了半个多小时,看别人都随意进出,我才小心翼翼地跟在别人的后面。

左转右转找不到电梯,不得已才去问化妆品专柜的柜姐,柜姐很热心,说我可以先试试他们的样品再上楼选衣服。

一套好的衣服也需要合适的妆容去搭配。我问柜姐试妆要钱吗?柜姐说姐姐你真幽默,你喜欢我们的产品,认可了我才给你开单去收银台付钱啊!

你当我们是孙二娘开黑店啊?我也是打工的。

我那会儿又不认识那些英文品牌,在我的认知里,200块一瓶的面霜,50块一支的口红就已经很贵了!

柜姐给我抹了一款面霜在手上试,我皮肤还算细腻,毛孔不粗大,抹上面霜看着挺喜欢,我就畅想着抹到脸上美美哒。

柜姐给我满脸做了保湿,涂了肌底液,抹了面霜,涂了淡淡的橙色口红。

帮我修了修眉毛,用眉笔随意添了几笔。她把镜子移到我面前,哇哦!感觉气色好多了!

我就“豪爽”地说,来瓶面霜,刚才试的口红,还有这个色号的眉笔。

她开单告诉我收银台在电梯下面,收银员说女士,一共986块,现金还是刷卡……

什么?986块?

嗯嗯是的,你买的是迪奥专柜的面霜口红和眉笔。

我管你什么奥,太贵了我就不要……你给我便宜点我就买。

女士我们商场专柜统一价,不讨价还价的,柜姐看我半天没回去拿收银条领东西,就突突跑过来了!

说价钱不能少,但是可以送我小样。我说你得多送我几包……。我猜柜姐当时会想,哪里来的乡巴佬。

咬牙买了提着东西乘电梯上楼。

打算买件衣服穿穿,一家主打黑色的服装店,上面全是英文字母,咱也看不懂。

有了买护肤品的经验,这下不敢轻易去碰人家的东西了,导购静静地跟在我旁边,商场放着沙克斯奏的回家。

那氛围很是舒服。

导购说如果我累了,可以坐下来歇歇喝杯茶吃点糖果。她可以拿她们品牌杂志上的样板给我挑选。

喜欢什么款式她给我找出来 然后我才去试衣间试一下合不合身。

我看中了一件黑色棉麻体恤和一条哈伦裤,搭在一起随性而不俗。

导购给我拿了M码让我跟着她去试衣间,告诉我有问题找她。

我穿好衣服在镜子面前端详自己,真带劲,要是再配双板鞋,嗯嗯,非常满意。

脱衣服的时候,吊牌划痛了我的脖子,我才想起来看吊牌。

上衣7980块,裤子4630块,妈呀!加在一起一万多块钱啊!我买不起也舍不得啊!

茶也喝了,糖果也吃了,人家导购陪着我转了半天,嘴巴都说干了,怎么办?

总得找个理由吧!说不喜欢,太假了,我喜欢得要命,说质量不好,你倒是给人家挑出点儿毛病来啊!

真的无从下手,无从说起啊!

我没吃早饭就出来了,肚子有点饿,有了,赶紧找厕所,就说肚子疼。

我提着刚在楼下买的护肤品落荒而逃。一个太阳帽落在那家店里也不敢回去取。

从此那套衣服成了我的心病,再后来买啥都觉得不如那套衣服穿着舒服。

逛到卖鞋的区域,我再也不敢进店里去看了,只敢在店门口的处理特价区域徘徊。

第一次坐飞机。

2006年还是2007年,记不太清了,破天荒的舍得为自己买张机票。当时不懂得机票要提前买。

正月初三还是初二带着我女儿去了机场,东航的人告诉我说没票了,当时是晚上6点多。

那会儿只听说过东方航空,居然没有去问问别的柜台有票没有。

然后定了第二天的票,第二天的票就算了,还是头等舱,人家给我说经济舱没票了,我就信了!

我和女儿二个人3000多近4000千块钱的机票。

深更半夜的总得找地方睡觉啊!

东航的人给我推荐了一家离机场最近的酒店,酒店前台告诉我,200多块钱的普通房间没有了!

只有一间家庭套房600块和一间情侣房400多块钱。

含泪选了400多块钱的,回上海的飞机是下午4点的,到时间有人送机。

周围的一切都很陌生,我带着女儿不敢出酒店的门,好在房间里有订餐卡。

我居然打电话订早餐,我居然不知道酒店有免费自助早餐吃。

送餐来的大姐问我,你们吃不惯我们酒店的早餐啊?估计人家心里得笑疯,这个乡巴佬,我送来的也是早餐部做的。

下午2点,送机师傅把我们送回机场。

我看到人多的地方我也牵着女儿去排。

两个安检员在嘀咕,这人真低调,拿着头等舱的票来经济舱挤。

登机口坐了好多人,我和女儿选了个空位坐下,我女儿口渴,我没带水杯,也不知道机场的开水该怎么接。

跑去超市给她买了瓶水,居然要6块。

登机时间到了,喇叭里喊着头等舱优先登机,我看到那几个人从头等舱休息室出来。

我居然不知道头等舱有免费咖啡饮料和点心吃。

尾随在那几个人后面登机了!

空乘态度特别好,接过我的行李放在行李架上。

一会儿空乘过来发毯子和拖鞋,我说我不要,我怕收钱,而且我怕我脚臭,那会儿我的皮鞋都是革的,舍不得买皮鞋穿。

一会儿空乘又过来问喝点什么?我女儿说想喝饮料,空乘说有橙汁雪碧可乐。问我喝咖啡还是喝茶水。

我想问多少钱一杯,始终没有说出口,因为我后面的人都没有问,我问有点尴尬。

飞机平稳过后就发晚餐了!

有面条有咖喱饭有炒饭可以选。我女儿问什么叫咖喱饭,她说她没有吃过,空乘说那我给你来分尝尝,我选了一份炒面。

肚子饿了,再贵也得吃,我估摸着两份100块差不多了!

牛肉咖喱饭我女儿吃不惯,她尝了一下我的面条,觉得很好吃,就要和我换,我说你自己选择的,你就得接受你选的结果。

空乘又拿过来一份炒面给她,我心里那个火啊,怨我女儿不争气,多吃一份炒面不得多花几十块钱吗?

为了不让钱白花,我呼噜呼噜把那份咖喱饭也给吃了,吃完还打了个饱嗝。

我女儿说炒面真好吃,改天还要来吃。

一路我就忐忑不安,不知道待会儿来收钱的时候会收我多少。

一直到上海浦东机场下飞机,居然都没有人来问我要餐费,我窃喜他们是不是忘记了!

第一次去吃牛排:

那天下雨,店里生意不太好,12点半了还没有几桌,阿姨家妹妹休息,就约我去吃牛排。

我说我没吃过,不会用刀叉,妹妹说一看就会了!简单得很。

那会儿我们没有多少选择,陆家嘴绿地中心又嫌不方便,96广场又嫌远,最近的就是八佰伴。

和她们去逛我都怕那个卖服装的导购看到我,怪不好意思的。

阿姨和妹妹肚子饿了,就打算先吃饭再出来逛,就当消食了,逛累了停下来喝咖啡,上海人对咖啡有很深的执念。

我没吃过牛排,也不知道要怎么点餐,也不知道几分熟什么意思,就觉得那玩意儿就一块肉,有啥好吃的 ,还那么贵。

妹妹点了瓶红酒,一人一份牛排,好像还有一份意面啥的。

牛排上来了,我就坐着不动,因为不知道怎么吃,该从哪里切,心里抱怨店家粗鲁,都不切成小块就端出来了!我们店的土豆牛腩还知道切成小块呢。

妹妹走到我身后,

示意我右手拿刀,手握刀柄食指伸直控制力度,左手拿叉按住牛肉的一端,按自己一口的大小贴着叉子往下切。

而且还要动作轻,不能碰出声响,这样会很不礼貌。

妹妹握着我的手让我感知力度。

我心里那个火啊!切成小块用筷子吃不行吗?怎么就不优雅了?

我觉得筷子用餐才优雅,木头筷子显得温暖方便灵活,刀叉总感觉冷冰冰的没有亲和力。

既来之则安之,不吃肚子会饿,我是不会浪费食物的,从小饿怕了,浪费食物有种罪恶感。

意面又粗又硬,一点都不好吃,不如我们成都的担担面甜水面渣渣面好吃。

关键是用叉子搅半天也缠不到叉子上。心灰意冷不吃了。

最后她们两个没吃完,我觉得浪费了,我端起盘子把意面全部扒拉到我的餐盘里,左手端盘,右手拿叉,一阵扒拉吃完了!

阿姨说我,你啊!还是改不了你的乡土气息,我问她为啥要改,本来就是农村人,就算在上海50年,我还是农村人啊!我骨子里就带着乡土气息。

我骄傲了吗?我自豪了吗?

结账的时候,服务生说1000多块,切,多划不来,我给阿姨说,在我店里你可以吃10顿饭,保证你吃的饱饱的。

阿姨骂我傻丫头。只差骂我没见过世面,不过她们就喜欢带着我,喜欢我这个对外界充满好奇,没见过世面傻傻的样子。

我还有很多第一次体验暴露了自己没有见过世面的样子。

第一次坐出租车才知道反光镜是看后面的

第一次喝功夫茶嫌茶杯小了

第一次喝咖啡嫌咖啡太苦了

第一次去健身房嫌人多了

第一次泡温泉嫌有男同志

第一次精油开背不敢脱衣服

第一次泡脚看到是个男技师吓得把脚缩回来了!

第一次去给豪华办公楼送外卖,直接冲进电梯被保安拉出来了,外卖员不能乘客梯只能走货梯。

第一次去银行办业务,和经理争论为什么后来的人先办理,不知道有VIP大户这回事儿。

你印象中“最没见过世面”的人是什么样的?

我曾经就是那种“最没见过世面的女孩子”,大学之前,没有离开过县城,没有见过专卖店的衣服。

高中时同班有个女孩都买专卖店的衣服,宿舍其他人说她的衣服一件都是几百块,我不相信,我说衣服哪有那么贵,后来才知道专卖店的衣服确实比较贵。高中的时候,同桌的妈妈每个周末都来看她,给她带好吃的,我印象里,我同桌高中的时候就开始吃泰国香米了,每周末打开饭盒,那个泰国香米真是好闻,我那是第一次听说“泰国香米”。高中的时候住校,用十块钱一瓶的洗发水,觉得那个味道特别好闻,每天都洗头,放晚自习上楼下楼的时候总是故意甩头发,想让路过的人闻到香味。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有时候,没有见过世面,并不是这个人想要的,只是,她真的没有见过那么多,就好像,没有见过世面的人是站在一楼看风景,见过世面的人站在五楼看风景,注定看到的景色,还有眼界都是不一样的。到现在,我仍然是一个很普通的是,不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至少我现在在这么做。

你印象中“最没见过世面”的人是什么样的?

我就没见过啥世面。

没出过国。

没用过超过三百的化妆品。

没穿过超过500的衣服。

没背过名牌包包。

没喝过星巴克。

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房。

机票只买经济舱

吃东西会考虑贵不贵。

网购淘宝拼多多来回对比。

不过我还是挺满足的。

我有爱我的父母。

可爱的儿子。

人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知足常乐。

有爱就幸福!

[看到很多朋友留言说我还坐过飞机。解释下,坐飞机是因为远嫁2000公里,我回家的时候还带着一两岁的孩子,又没有直达的动车,坐火车要3天。这种情况下,坐飞机更好些[泪奔]]

你印象中“最没见过世面”的人是什么样的?

面试过一个女孩,不会按电梯爬了27楼,迟到10分钟,人事要刷掉她,得知她是悬崖村的破格录用她,她除了智商正常,对新事物的认知跟幼儿园的小孩差不多,但是她只用一年时间就完成蜕变……

‬最特别的面试,是对未来无限憧憬!

部门缺编一个企划设计,我给人事提了需求,要求一周内要到岗,没多久收到一女孩投简历,叫张梅,大学专业学的平面设计,不过没有工作经验。

因岗位急缺人,我就让人事跟她约时间,有经验的容易上手固然好,白纸没经验也能带教,毕竟大学毕业学习能力应该也不会差。

到面试那天,人事突然跟我说:“这女孩态度有问题,面试都敢迟到10分钟,这样的人不要也罢,当然这是个人意见,如果你想聊聊,我也可以开绿灯。”

想着人都来了,就给她一次机会!

见到她后我傻眼了,黝黑的皮肤,干净的眼睛,眼神有点躲闪,额头上还有豆大的汗珠,当时我很好奇,大冬天我们都冻得手脚冰凉,她咋会流汗,难道是太紧张?

我告诉她:“第一次面试吧,不用太紧张,看你这汗水流得,这是纸巾擦一擦!”

她起身接过纸巾,然后深深的给我鞠了一躬,礼貌的说了声谢谢,冷静下来后说道:“今天不是故意迟到的,其实我早来公司了……因为……爬楼梯上来的”

她支支吾吾的说,手也在捏着衣角!

我当时以为听错了,27楼,爬楼梯?别说我以前爬过一次,上来后腿都不是自己的,我就很好奇的问她:“电梯没坏吧?你难道不会按电梯吗?”

她的脸瞬间红了,低声说:“确实没用过电梯,读大学的时候学校都是楼梯,大学4年除了学校,就是回老家悬崖村,哪里也没去过!”

听到她说悬崖村,原本内心还有歧视的感觉瞬间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好奇和同情!

如果她没见过电梯,那还有多少世面是没见过的呢?我更好奇的是,她没有实实在在的体验,怎么会选择平面设计这个专业?要知道这个需要技术和灵感,一个没见过汉堡的人,压根也不知道汉堡该怎么设计吧!

“你为何会选择平面设计专业呢?”

她回答说:“我就是在悬崖村待了太久,好不容易通过读书走出与世隔绝的大山,之所以学平面设计就是想把更多新奇的画面带回去,让更多村里人知道这个世界的美好!”

说到这我当场就破格录用她,并告诉她,一定会让她完成梦想。

‬出一趟差,才知道她是多么的单纯!

她入职后一个月,公司范围内的事情她没涉及过、见过的都会耐心的告诉她,好在她接受能力很快,什么打印机、传真机、电脑等很快熟练的使用。

后来有个客户需要公司企划支持,去现场和他们确认广宣画面,想着她从来没出过远门,我也不放心一个女孩出差,于是就带着她一起去见客户,当然全程我是司机。

在路上我就问她:“开车最怕什么?遇到豪车不要跟太紧,否则……”

她一脸懵的看着我:“什么叫豪车呢?”

看了看她,再想了想,如果我告诉她什么劳斯莱斯、宾利、保时捷等估计她也分不清楚,我就跟她说,如果不知道什么车是豪车,你就看他们的外形,凡是看上去高大上的,就离它们远一点。

她似懂非懂的开始在车上比划,别说用这种傻瓜式的方式,她猜豪车也八九不离十。

快到客户那里,我示意她简单画个淡妆,什么眼影,睫毛膏还是弄一下,这样也是对客户一种尊重,还告诉她头顶就是化妆镜。

结果她告诉我:“活了20多岁,都没化过妆。”

当时我一个急刹车,突然意识到这女孩真的是纯天然的单纯,尽管皮肤黝黑点,五官还是挺耐看的,如果要化妆,绝对是一个美人胚子,不过她不化过妆我也不能强求。

到目的地客户让我们先去酒店安顿好,再去处理工作,于是就去前台办理入住手续。服务员示意我们出示身份证,结果小张脸红了,一脸尴尬。

我想坏了,她不会没带身份证吧!

于是我跟服务员说,出门走得急,身份证忘带了,能否通融下,可服务员说没身份证不能办入住,客户说要不去派出所开一个临时证明,最后也只能这样,服务员才让我们办了入住。

张梅见状轻声跟我说:“要不就开一间房,偷偷溜进去,她可以打地铺!”

别说我还真没想过,再说这样就算她愿意,我也不能犯糊涂,不然到时候跳黄河都洗不清。

晚上客户招待,我贪杯多喝了点,回酒店感觉头有点晕,不过肚子还是饿的,手机那会也没电自动关机了,我就让小张帮我点个外卖。

结果她亲自出去了1-2个小时,全程靠跑的给我买了一份“外卖”,烤红薯,别说吃起来真香,不过真的是难为她了。她估计不知道手机可以点外卖,可当我看到她用的手机后,真不怪她,手机还是诺基亚那种蓝屏砖头机,不是智能机怎么点餐呢。

……

总之出了一趟差,尽管她什么都不懂,但是我压根没有嘲笑她的意思,反而遇到什么新鲜事物都会给她介绍,还举一反三给她列举。

‬就在这一年时间,她完成了蜕变!

从之前的什么都不懂,俨然成为百事通,她有个优点确实好,就是什么东西只要教一次,她就能懂,而且她自己也会琢磨,为何这个东西是这样的,有点十万个为什么的感觉。

她不耻下问,我也不吝赐教的给她讲解!这一年确实变化非常大。

以前从不化妆,如今到公司年会的时候,成为舞台的焦点。‬以前不知星巴克是什么的东西,现在偶尔也会犒劳下自己,小资的生活也都体验过。‬以前没坐过飞机,都不知道怎么过安检,现在飞机的工作原理都是一套一套的

……

总之她变得自信了,以前看什么眼神都飘忽不定,现在俨然就是一个成熟的职场女性,要知道这才短短一年的时间。

可好景不长,我们共事仅一年,她老家母亲突患重病,不得已辞职回家照顾弟弟妹妹和母亲,因为她是单亲家庭,母亲倒下了,她就必须撑起这个家。

给他践行的时候,我送个她一部智能手机,并嘱咐她多拍一些悬崖村的人和景,等下次见面我以第一视角体验下她们悬崖村的生活。

说到没见过世面,其实真没必要自卑,像我生在农村,长在城里,我也有很多东西没见过,曾经我也自卑,但是我现在很自信。

1、10年前我也没坐过飞机,没出过市,如今全国飞遍,也去过不少国家,但感觉哪里都没有老家好!

2、以前我没吃过快餐,不知道麦当劳、肯德基是什么,如今山珍海味都尝过,但都没有小时候的烤红薯香。

3、以前没穿过专卖店的衣服,看到美邦、真维斯都觉得是有钱人穿的,如今一件衣服大几千也不心疼,但也没感觉贵衣服哪里好,反而没有地摊货穿着随意。

4、以前住招待所睡得很舒服,如今住过总统套房,一晚几万块就花出去了,也没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反而没那种高低床睡得踏实?

……

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是一穷二白,走的时候也是一尘不染,区别在于,有的人含着金钥匙出生,见多识广,出入都是高端场所,使用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大牌,吃的都是奇珍异宝。而有的人就如同悬崖村的张梅一样,除了大山,什么都没见过,一切事物都是新的。

尽管这样,那又如何?

物质匮乏,没见过世面压根不丢人,以前是信息闭塞,没走出大山的人确实对外界知之甚少,但是随着信息化、智能化,天下万事万物越来越透明,只要网络覆盖到的地方,一切都能搜索到,就算没有吃过、看过、用过等,那也会在网上搜过。

物质的东西,没见过不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只要精神富足,一切都不是事。

‬写到最后!没见过世面,没什么大不了的,保持一颗谦卑的心,也不会觉得低人一等!

像张梅这样没见过世面的人,依然还有很多,因为国家太大了,但是这种知之甚少的人只会越来越少,毕竟一个封闭的村子,只要一个人走出来,慢慢的大家都会跟着出来。

不知道的时候,大家都不会向往,一旦打开探索之门,那么一切都会转变,因为每个人都有一颗好奇心。

当然人是渺小的,哪怕身处北上广深大城市,一样也有没见过世面的人。总之遇到身边有这样不懂的同事,请大家不要嘲笑别人,因为你懂的尽管比别人多一点,但也没有那么大的优越感,人跟人是平等的。

选择不了出身,但可以选择发现身边的美好,大家觉得呢?

你印象中“最没见过世面”的人是什么样的?

母亲25岁时带我进县城吃包子,不会用一次性筷子又不好意思问,但饭馆老板娘的做法让我一辈子都感激她,并让我立志以后一定要带母亲出去见大世面。

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家里一直很穷,虽然不至于食不果腹,但缺肉少油是经常的事。

在我5岁时,还有一个更大的愿望,就是想再进一次县城,不单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也想借机让母亲进城见见世面。

母亲虽然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了,但那时她也只有25岁,依然还是个女孩子,一直在田间地头间面朝黄土背朝天。

半年前外婆带我进过一次城,是去她在城里的妹妹家送东西,我叫幺外婆。

县城里熙攘的人群,平坦的水泥马路,清脆的自行车铃声,高大的大卡车,醉人的汽车尾气……。

这些在农村很少见得到的稀罕场面,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脑海中。外婆说,我只顾着坐在门口看过路的汽车,饭都不想吃。

那次回来后,我眉飞色舞地跟母亲说在城里见到的事物,她也很稀奇,说她只在12岁那年幺外婆出嫁时才进过一回城,现在都不知道还认不认识路。

从那时起,我就一直想着啥时候也能“带”母亲再进一次城。但进城就意味着要花钱,家里的条件我清楚,所以也只是想想,不敢抱太大希望。

到我五岁半时,村里学校说我可以上学了,这是件很高兴的事。

开学前有一天,母亲跟我说明天带我进城去卖米,好给我缴学费。那一晚上我激动得整夜都没睡好觉,第二天天还没亮就起了床。

母亲刻意给我找了一件没有补巴的衣服穿上,就像过年一样。她也很重视这次进城,竟抹了头油,还戴上了压发。

母亲的这身打扮,让我第一次发现原来母亲是很漂亮的,都和画报上的人有点像了。

去县城的路都是田埂山路,母亲也不太记得了,只能边走边问,她因为背着五六十斤的背篼,所以一路上走走歇歇。

我则既激动又紧张,激动的是又可以进城了,紧张的是我脚上的布鞋在大脚拇指处的那个洞已快破穿了,担心进城后破了被人笑话。

我们没有表,也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长大后我知道大概是23公里山路),在我和母亲走得浑身冒汗、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时候,总算来到了县城边上那高高的大烟囱下面宽阔的水泥马路上。

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琳琅满目的东西什么都有。我的眼睛又被来往的卡车吸引住,迎着它们由远及近,又目送它们由近及远,车轮卷起一股尘土夹带着尾气的“芳香”。

母亲找了一处人群集中的空地,放下背篼打开袋子口,露出白花花泛着清香的新米。

我从没卖过东西,也从没见过母亲卖,有种不好意思的感觉。

旁边那些挑着担子的“城里人”在大声地向来往的人群大声吆喝着:

“梨子梨子,买梨子不?”

“卖鸡蛋啰,仔鸡蛋!”

“包皮蛋,包皮蛋,两分钱一个。”

......

母亲看着来回过往的人们,一声也没喊,只是一手紧紧拽着我的手,一手扶着背篓。她显然也有些害羞,全然没有在家里时那风风火火又自信满满的样子。

这时我心里浮起一丝心疼和自责,感觉母亲的害羞和紧张是因我而起,就因为我想再进城一次,也由此我更加希望以后能有机会然她多进城见见世面。

母亲蹲下来问我累不累,扒拉着袋中的米:“新米就是香,等回去给你蒸顿新米干饭吃,吃了读书有劲。”

“再弄点胡豆和腊肉炒了一起蒸,好吃的很。”我接过母亲的话,回味起那诱人的味道,舌头舔了一下嘴唇。

母亲暖暖地看着我笑:“你就晓得吃!以后要好好读书,争取考100分。”

“嗯,我要天天给你考个100分。”我大声地回答。

我并不知道考100分是什么意思,但母亲总跟我说这事,所以我至少知道她很喜欢,这能让她高兴。

然而,刚才提到的胡豆腊肉蒸干饭唤醒了肚中的馋虫,本来肚子就饿了,马路对面的饭馆里飘出来的香味让我无法再把眼睛集中在人群和汽车上。

我直勾勾盯着饭馆门前笼屉里冒出的蒸汽,恨不得穿过橱窗的玻璃直接来到那些深红色的卤猪头肉面前,哪怕是看一看、闻一闻。

我忘记了母亲在身旁,只想着什么时候我也能进馆子吃一次,还要带着母亲,看着她大口大口地吃,一边自豪地跟她说:“我要好好读书,让你每天都买新衣服穿,每天都吃胡豆腊肉蒸干饭。”

不知道过了多久,母亲拍我的肩膀把我从幻想中拉了回来:“米卖完了,52斤,卖了41块6。“看起来母亲很高兴,“新米就是好卖些,县城里还是比赶场价格高点儿。”

我看见背篼底趴着一只软踏踏的口袋,母亲的脸上洋溢着一股轻松的喜悦:“这下你那29块5的学费就够了,以后每个学期都要给你凑学费啰。”

“走回去吧,这下城也进了,满足了吧?”母亲蹲下来看着我,带着故意逗我的神情。

“这么快啊?”我有些失落,人和车倒是看够了,但饭馆飘来的香味却牢牢地“控制住”了我的脚步,挪不动半步。

“肚子饿没?”母亲笑着明知故问,逗我的语气越来越明显,但我这时明显感觉到好事即将到来的气氛。

这种感觉就像每次母亲上山割草回来时,像变戏法似的从身后拿出一把红色的刺泡或地瓜子;

赶集回来时,会有一个带着余温的油锅盔;

去吃喜酒回来后,有几块纸包着的排骨和炸鱼;

早上还没睡醒,一个热热的剥皮煮鸡蛋被母亲塞进我嘴巴里......。

每次这样时,母亲都会故意逗我:“你饿了没?”

我蹭地抬起头,像是条件反射,张开留着口水的嘴巴:“嗯,饿了!”

“就晓得你又想吃了。走,给你买吃的。”母亲笑了,把背篼斜跨在背上,拉上我就走向马路对面的小饭馆。

“妈,那个蒸笼里面是啥?”我指着刚才看到的那冒着蒸汽的笼屉,这个在农村只有在办酒席时才能看见,里面全是最好吃的东西。

"那是包子,想吃不?"母亲带着我来到笼屉旁,一个大概比母亲大不了多少的的老板嬢嬢正好打开竹篾盖子,翻滚的蒸汽弥漫开来,一股葱油肉的香味扑鼻而来。

“想!”我留着口水回答。

“包子咋个卖的?”母亲拉着我问那个嬢嬢。

“包子两角钱一个,稀饭一角钱一碗,里面坐嘛。”老板嬢嬢一边忙活,一边热情地招呼。

“买四个包子和一碗稀饭。”母亲说完带着我走进去,找了一张空桌子坐下。

里面大概有四五张桌子,基本都坐着人,有吃包子的,吃面条,吃抄手的,还有两个人在吃炒菜。

母亲在靠门口找了一张空桌子坐下来,以避免放在地上的背篓挡住了别人的路,又从刚才的卖米的钱卷里面小心地抽出一张五角的和几张一角的,又悉数把剩下的卷好,放回到裤子贴身的钱表袋里。

很快,老板嬢嬢把一盘包子和一碗稀饭端了过来。

我立马被眼前的包子吸引住,这是我第一次在馆子里吃包子,个头没有母亲在家里包得大,四个包子才占了盘子的一半多,但更白,包的褶子更好看。

“快吃吧。”母亲把盘子和稀饭碗都推到我眼前。从早上到现在,我们都没喝过一口水。

“筷子呢?”我问。

“哦对,没筷子呢。老板,筷子呢?”母亲转头问老板。

“就在桌子上那个竹筒里,你们自己拿就行。”老板嬢嬢头也没抬,一边忙活一边回答。

我这才看见靠墙的桌面那头有个竹筒子,问母亲:“是不是那个?”

“应该是吧。”母亲从里面取出一根白色的不知道是竹子还是木头做的“筷子”,拿过来看了一会儿:“咋这么宽呢?”

我也拿过来研究了一下,这东西比家里的筷子要宽一倍,如果是筷子,需要两根,可是我的手握住了就动不了,没法夹东西。

“馆子里的筷子是这种?”母亲也不明白,偷偷地看了看旁边的吃饭的人,好像都在用这个吃饭。

但我们都不好意思问。

“你没法用两只,那你就用一只戳着吃吧。”母亲替我想了个办法,自己又拿起两根尝试看能不能夹起包子。

母亲的手大,但还是有些不顺手。

我也不管了,只能用筷子直接戳起一个包子,一口咬下去。虽然很烫,但包子扑鼻的葱香和肉香瞬间在口中爆开。

“好香啊!”我一边嚼一边赞叹。

“妈,你快吃一个。”我用一只手把盘子推给母亲,又赶紧回手在我戳着的包子下面接着,生怕掉了一点点。

“你吃吧,我不饿。”母亲又给我推了回来,自己端起那碗稀饭喝了一口,重新研究起手上的筷子来。

“咦?”母亲突然像是发现了什么,“这个筷子是不是破了?中间咋像有条缝呢?”

“啥?”我把剩余的一口包子全部塞进嘴巴里,接过那根筷子,也隐约看见了筷子中间的那条缝,一直延伸到尾部。

我以为这是个例外,又从竹筒里拿了两根比较,都有那条缝。

我试着掰开,但力气不够。母亲有些拿不准,但又不敢掰,怕万一掰坏了。

但我们不好意思再问,只能将就用起来。

“不好意思哈,我忘了把这些筷子换掉了。来,用这个筷子。”老板嬢嬢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我们面前。

她一只手里拿着几支和我家里一样的筷子,另一只手还拿着一盘小咸菜递到我们面前。

母亲接过来,还来不及说话,老板嬢嬢又问起来:“你们从哪里来的?”

“我们是金子坝六队的,”我抢着答道。

这是我们在进城的路上,母亲刚教会我的,让我一定要记住,这是此次进城母亲除了让我必须跟着她不准离身之外的第二个硬性要求。现在想想大概是怕我走丢了吧。

“哦?你们是金子坝的?我原来是张家湾的,很近的嘛。”老板嬢嬢高兴地说。

“你是张家湾的?是哪家哦?”母亲显然也很意外。两个人竟你一句我一句地聊了起来:

“就是那个张篾匠,张篾匠是我爸爸。”

“是他啊,我们屋头的垫子就是请他编的嘛。他手艺是真的好。”

……。

我傻傻地一边吃一边听她们说话,两个人竟然越聊越多,扯出了好多人名我都不知道,反正最后老板嬢嬢又拿来了两个馒头给我吃,我妈拒绝不掉只能收下。

“我跟你说嘛,现在馆子里都改用这个筷子了,叫一次性筷子,说干净卫生,城市人都用这个。我刚才看你们半天都不晓得咋用,所以故意拿来给你们换的。”老板嬢嬢低声跟母亲说道。

“我晓得……,”母亲说着,“我们在农村哪见过这个嘛,真是没见过世面啊。”

……。

“以后再进城就到我这里来耍嘛,都是一个村的,有事你说就是了。”我觉得这个老板嬢嬢越来越漂亮,和我母亲一样漂亮。

在母亲付饭钱时,老板嬢嬢怎么也不收,在你推我让中,最后勉强收了包子钱。

“娃儿,以后你要好好读书,只有读书才有前途,要多见世面,你看今天我们连筷子都不晓得咋用。”

回去的路上,母亲不断地感慨:“你看现在变化地好快哦!上一回我进城的时候马路还不是水泥的,楼也没那么多,这才多少年,就变了这么多。”

我不太能听懂母亲的话。我只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好好读书,读书是农村人唯一的出路。

“娃儿,以后你把书读成了,在城里坐办公室,莫像我们这样天天跟黄泥巴打交道,吃饭都吃不饱。”

这些话从我上学起,母亲就一直在重复跟我说,一直到我大学毕业。

后来我逐渐明白了那位老板嬢嬢的善意用心,我母亲也和她成了好朋友,母亲搬到城里后,她们在一起的时间就更多了。

我也一直很尊敬和感激这位老板嬢嬢,是她催化了母亲和我要走出农门去见世面、长见识、闯理想的愿望,让我明白了读书识字的直接目的,也是母亲和父亲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吃苦耐劳、省吃俭用要供我和弟弟上学的最大动力。

“只要你们想上学,我们砸锅卖铁,卖血也会供你们!”这是母亲和父亲给我们的许诺。

“我们吃点苦没事,只要你们认真读书,争气,我们再苦再累也高兴。”这是母亲和父亲给我们的安慰。

如今,我也为人父母,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尽全力带孩子们多出去见见世面”也是我们现在一直最重视并一直在努力的事情。

我们也带着已经变老的父母尽量多出去见世面:坐火车、坐飞机、坐轮船、坐轿车、住楼房、逛公园、进饭店、住宾馆、看大海、登远山……。

在我最近的计划中,正在筹划一件事,那就是带着他们俩和我的全家人一起去一次北京,看看天安门的宏伟和最大最耀眼的五星红旗。

站在首都向世界瞭望,让他们感受到我们正在向更大的“世面”迈进,我们不仅迈出了农门、越了市、跨了省,还要迈出国门,看看世界这个更大的“世面”!

你印象中“最没见过世面”的人是什么样的?

说实话,我觉得这个问题恶意满满,当然只是我认为。既然回答了这个题,我就说一下我的看法,我见过最没世面的人就是明明自己是半杯水的水平非得装作什么都懂,见识广大的人。

比如

你鄙视吃牛排八分熟的,

当你去农村,你居然连小麦和水稻都分不出来。

你嘲笑人家不认识胡萝卜丁,不知道YSL, 不知道supreme,

当你去农村,你发现你不会用土灶煮饭。

你讽刺人喝拿铁不加糖,讥笑别人坐飞机要开窗。

而你吃玉米,红薯的时候,殊不知这些都是农村用来喂牲畜的。

……

所谓的世面,只不过是人们的偏见,你说农村的本来就没有见过什么世面。

那么我想请问,你见过的世面是不是很多,你说这话是梁静茹给你的勇气吗?即使走遍五湖四海的人也不敢这样说,这只能说明你见识多。但是也有你不知道的地方,也有你不懂的知识。

你说什么是知识??

为什么栽种稻谷它就不是知识了?为什么生姜要防虫害不是一种知识?为什么养鸡不是一种知识?什么季节该种什么菜难道不是一种知识?

这些都是知识,“学无止境”这个词不是空穴来风。

其实,很多偏见并不是别人的偏见,而是你自己的偏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