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今年26岁了,一直在家啃老,不知怎么办?
我堂姐的儿子和堂姐曾经在我饭店里上班,堂姐儿子很拽的,做3、4天他要休息一个礼拜,最后干脆10天半月才回店里一次,有次还把堂姐打了。现在他儿女双全,自己开了一家饭店。
堂姐夫做切配多年刀功好,堂姐人勤快。但是聘用他们的条件是要带上他儿子,我想着20出头的男生,正是学东西的好时候,虽然人手够了,还是让他一起来了。
堂姐很勤劳的,她瞌睡少,早上6点多钟就起来去饭店开门打扫卫生,帮厨房烧开水,熬稀饭准备早餐。做完了所有事情我们都还没有上班。
她就帮洗碗大姐摘菜洗菜,大家对她评价很高,都很喜欢她。
她的儿子小波就在厨房做学徒,第一天是和大家一样9点准时上班的,第二天早上就9点半了才来,后来每天都是10点过后才来。
我和堂姐沟通,因为他这样迟到早退的,别人会效仿的,以后我怎么管理店里其他人,堂姐的话把我惊呆了,她说:我每天6点多就起来干活,前厅和后厨的都干了,难道还补不上我儿子少干的吗?
堂姐夫也特别勤快,是不是他的活他都抢着干,总希望大家不要计较他儿子干得少。大家说他这样教育孩子是不对的,应该让孩子多干,他就总是说:诶,没办法。
干了不到10天,小波就来找我预支工资,说他要买点东西,我让他签字给了他200,一会儿堂姐也来预支200,说是小波说想买身衣服,她手里有点不够了。
小波高高兴兴地拿着1000块出去了,堂姐叫他早点回来,别迟到了,小波头也没回,握着钱的手扬了扬骑着自行车跑了。
结果一个礼拜都没有回来。直到他把钱花光了,顶着对熊猫眼回来了,让堂姐夫给他炒了个回锅肉,吃饱了回宿舍睡觉去了,一直睡了一天一夜。
厨师长看到在厨房软绵绵的削土豆皮的小波,就骂他让他不要干了,饭店不是茶馆,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小波啪的放下削皮刀,不干就不干,谁稀罕。取下围裙就出去了,堂姐又追出去塞钱给他,还让他要记得吃饭。
后来厨师长就说厨房不能用他了,影响工作安排,堂姐夫不高兴,觉得他干得多,完全可以弥补他儿子的缺失。
有天下午他们都在午休,我女儿突然跑过来跟我说妈妈不好了,小波哥哥打姨妈了,拽着姨妈的头发让给钱,姨妈说没有,哥哥就打姨妈。
这还了得啊!我让厨房的人去看看,一会儿几个人扭成一团到饭店门口了。
小波铁青着脸,问堂姐:你给不给?今天你要不给我给你没完……
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居然这样对待自己的母亲。
堂姐坐在饭店门口的椅子上哭,说自己命苦,生了这么个不争气的东西。
我看不下去了,我说你不能在我饭店怎么闹,我也没有钱预支给你妈,我们店都是年底结账的。你们要觉得不合适,可以另谋高就。
我店里也请不起他这尊大爷,请他不要再来了,来一次我赶一次。
这小子真的没有来了,堂姐天天心不在焉的,一会儿念,我家小波有没有吃饭啊?我家小波有没有地方睡觉啊?我家小波会不会有人欺负他啊?
洗碗大姐听得炸了毛,说她烦死了,一吃饭就念,那么不放心就不要出来打工,领回家像祖宗一样供着吧!
堂姐就哭,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洗碗大姐欺负她,说自己命不好遇到这种儿子,大家还要落井下石说风凉话。
我啥也没有说,打开我的微信朋友圈,让她看了一下我修鞋遇到的一个女生,身高最多一米二,不能独立行走,只能拄拐杖。
她开皮鞋维修店10来年了,后来还带了很多同样身残志坚的徒弟。每个月还要拿钱孝敬她四肢健全能吃能动的父母。
堂姐不哭了,沉默了。
慈母多败儿、严师出高徒。
如果再不狠狠心,这娃真的要废了!
其实小波是个对做菜很有天赋的男孩,大部分原因是堂姐和姐夫的溺爱。
我们那年代苦,他们夫妻俩就小波一个孩子,真的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堂姐给他背书包一直背到初中毕业。
在家从来没有洗过一次碗,做过一次饭。堂姐和堂姐夫剥夺了小波成长的权利,所以到今天孩子成这样也就不奇怪了。
堂姐让我帮帮她,我说你狠得下心嘛?她说可以。
后来我把小波带到一家粤菜酒店去找厨师长,给他说明情况。先到后厨去参观了一圈。
小波看到后厨的凉菜房摆出来的菜很精致,热菜的做菜手法和川菜是如此的不同,鲍鱼公主可爱漂亮……
他被深深吸引住了。
他跟我说,想去里面做学徒,我说很辛苦的,你行吗?
他说我刚问了鲍鱼公主,她说她才19岁,我都24了。我可以,我和他击掌道别,摸了200块给他,希望他好好干。
我也相信他能学到技术,能脱胎换骨。
果然,这男孩一旦喜欢上一样东西,喜欢上一个人,他就会很专注。
为了配得上鲍鱼公主,为了在一个60多人的厨房脱颖而出,小波每天很忙,除了下班时间要练习刀工,休息的时候就去买食材来我们店里试菜。
大家一次次看着他进步,一个客家酿豆腐,从刚开始做出来没有一块完整的,到后面有点接近原创,他练了不下20次。
要要求他做到像酒店一样纯正是不可能,他已经做得很不错了。
我们大家都为他鼓掌,这时候我就让堂姐预支点钱给孩子,他要买烟和同事搞好关系,偶尔也要和同事出来吃吃宵夜,这些都需要钱的,而且他每天都买食材做菜。
堂姐说你不是说不要管他嘛?
管与不管也要视情况而定,他是在潜心学习手艺,我们当然要全力支持配合。
小波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了成就感。
我们店的所有人从当初的厌恶到今天的崇拜欣赏,小波看在眼里。
年底评优秀员工,小波就是其中之一,总经理亲自给他颁发的奖品,一把炒勺和2000块现金。
小波激动得获奖感言都不知道怎么说了,一个劲鞠躬感谢厨师长感谢同事感谢鲍鱼公主的鼓励。
小波在那家酒店由一个打杂的做到厨师的位置,整整用了4年。
这4年里大家看着他一点一点长大,一点一点变化。
他的执着,积极上进终于感动了鲍鱼公主,小波喜极而泣,他说小姨,我没有想到那么多优秀的同事和我竞争,鲍鱼公主居然选择了我。
我说这就是优秀的人魅力所在。
没有一个女孩喜欢好吃懒做,不学无术的男孩。是你的人格魅力打动了她。
后来这对小情侣啊隔三差五的买点水果或者做个点心来看我。
如今小夫妻俩自己开了一家小小的餐厅,装修得很别致,经营得很好。
堂姐夫在后厨帮忙做些简单的活。
堂姐就给儿子儿媳带一双儿女。小日子过得滋润得很。
题主问:我儿子26岁了,一直在家啃老,不知道怎么办?
任何事情都是事出有因
如果不是因为溺爱,就是他在成长过程当中受到过打击。
啃老的人他不是天生就懒的,也不是天生就厌世不求上进的。
作为家长首先要分析自己的原因。
反思一下平时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有没有恶语相向,冷嘲热讽。
当我们的孩子遇到困难,有颓废的苗头时,我们就要帮助他提升抗压能力,帮他重拾自信心。告诉他你相信他,也永远支持他,做他最坚强的后盾。
切忌贬低他,拿他和优秀的孩子比。
如果你家有这样的孩子,又束手无策,可以关注我,我们一起帮助他成长改变。
我儿子今年26岁了,一直在家啃老,不知怎么办?
这个问题我最适合回答了,我家里就有这样一个人,也是天天待在家里,不是玩游戏就是睡觉。父母总是哀叹:“我这是造了什么孽,生了这样的儿子!”最近,父母骂了他,他就离家出走,急得父母在家吵架,妈妈差点哭晕过去,以为他出事了,差点报警。
在我印象中,爸爸除了20多年前爷爷去世时流过眼泪,后来就一直没哭过,没想到老来还被自己的儿子气哭了。我弟弟今年刚好是26岁,从小不爱学习,尽管父母天天叮嘱,他依旧是我行我素,后来考了个大专。
弟弟大专毕业后,分配到和学校对接的江淮汽车制造的国企上班,工资不高,但是很稳定。公司每次在逢年过节的时候都会给员工发放不少的礼物,年终奖也有一万多。对于弟弟的这份工作,父母比较满意,虽然每个月4千多块钱,但是毕竟是国企,很多人想进去还去不了。
没想到的是,弟弟觉得自己的工作太无聊,没有意义,就瞒着父母,向公司递交了辞职报告,一下子就成了无业人员,回到了老家。
回到家里后,他天天在自己的小房间里,不是睡觉就是玩游戏,连一日三餐都得父母喊他来吃。左邻右舍经常笑着和爸妈说:“你家的公子怎么天天不出门?像个黄花大闺女一样。”爸妈只能苦笑着说道:“哎,没有办法,管不了他。”
弟弟在家待了几个月,一直是一个人在屋子里,感觉是与世隔绝一样。作为父母,哪里受得了自己的儿子竟然是这般颓废?于是,爸爸最先没有忍住,冲到他的房间。
那一天,太阳毒辣,天气很热,爸爸从田地里干活回来,浑身都是汗水。妈妈在厨房做饭,爸爸问妈妈:“那个鬼东西还在自己屋子里?他都待了几个月了,大门都不出一步!”妈妈只是一如既往地叹气,“哎,那又能怎么办?”
爸爸生气地吼道:“怎么办?都是你惯得!我就不信这个邪,还管不了他了!”话音刚落,爸爸直接冲到弟弟的房间,朝弟弟呵斥道:“你这打算是在家里待多久?难道要我跟你妈一辈子养着你?没出息的东西!”
爸爸之所以说出这样的话,肯定是内心压抑了很久。如果弟弟懂事的话,说一声“爸,别生气,我回头就找工作!”或许也就没事了。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爸爸是不轻易去呵斥他的。
可是,不懂事的弟弟直接怼了爸爸一句,“我要你管?”这句话一出,爸爸气得暴跳如雷,愤怒地说到:“还真是怪事,我养你这么大,按道理你到了18岁就该自力更生了,居然有脸天天待在家里啃老,你不要脸我还要脸!”
弟弟:“我在家不就吃你点饭,喝你一点水。邻居们七嘴八舌,谁让你去听,自找气受!”
爸爸气得脸通红,要是弟弟小时候这样,早就挨打了。但是现在,爸爸没有打他,而是朝他吼道:“你给我走!别待在这屋子里碍我眼!生了你这么个儿子,真是我上辈子造了孽,少活多少年!”
弟弟突然从床上跳了下来,把手机往地上一砸,大声地吼道:“走就走,我走了再也不回来!”当时我和妈妈听到轰的一声,立马就放下锅铲,跑到弟弟的房间,经过我的一番劝解后,弟弟和爸爸都冷静了下来,只是晚上在一起吃饭的时候还是互相瞪着眼。
弟弟从小不爱和人说话,性格特别孤僻,读了这么多年书,居然没有一个朋友,他的口头禅就是“无所谓”。大家劝他好好找份工作,他说干嘛那么累,快乐一天是一天。我问他:“你是爸妈的儿子,现在不工作,如果以后爸妈生病了,要钱治病怎么办?”
没想到他不假思索地回答:“爸妈如果生了小病,花不了几个钱。爸妈如果是得了癌症,哪怕是癌症早期,那也没有必要治疗,反正都是会死的。”听到他这句话时,我真想抽他,为人子居然说出这种不孝的话,这要是让爸妈知道,该有多么伤心。但是,我还是忍住了心中的怒火,继续心平气和地劝他。
后来弟弟跟着我去了南京,做过邮政快递员,在奶茶店上过班,也去电子厂当做流水线工人,一年的时间里换了好几份工作。由于弟弟不说话,性格孤僻,不管在哪里都不合群,总觉得别人对他不好。
3月份,他又把工作辞了,回到了老家。当时,爸妈还不知道他辞职了,以为弟弟在南京的电子厂里面安稳地上着班,考虑到弟弟已经26岁了,老大不小了,爸妈正托人找关系,给弟弟找未来的媳妇,准备过年让弟弟相亲。
没想到弟弟突然拖着行李箱回到了老家,让爸妈措手不及。原本孩子从外地回来,父母是高兴的。但是,弟弟回来时,爸妈是满脸的哀怨,一时间接受不了,因为弟弟又成为了无业游民。爸妈之前跟外人都是说弟弟在南京有份待遇不错而且稳定的工作,这下倒好,哪家姑娘瞎了眼,愿意嫁给一个懒汉?
弟弟回家后的每一天,家里都是笼罩着阴霾,爸妈再也没有开过笑脸。有一天午饭的时候,张叔刚好来到我家里,找爸爸借给稻田抽水的水泵。弟弟这个时候刚好上完厕所,和张叔碰面,张叔问他怎么在家里,他一句话不说直接走向了自己的房间。
爸爸在一旁苦着脸说道:“真是一脸礼貌也没有,见到长辈理都不理!”随后,张叔就和爸爸聊起了天,说到他家的儿子在上海上班,去年挣了有30多万,对待儿子从小就要管,棍棒之下出孝子…
爸爸听了张叔的话后,想到弟弟在家里除了睡觉就是玩游戏,越想越生气。第二天中午,爸爸直接冲到弟弟的房间,把弟弟狠狠地骂了一顿。弟弟这次什么话也没有说,午饭也不迟了,直接背着书包就走了,走的时候眼泪还在流。
弟弟走在路上,碰到在河边洗完菜,正在回家的妈妈,妈妈问他怎么了,弟弟哭着说:“我在外面打工,他们都对我不好,没想到我回到自己的家,父母居然这么嫌弃我,我活得好累。我以后再也不回来了。”
虽然妈妈拼命地拽着弟弟的手,但是弟弟还是一把将妈妈的手甩开,头也不回地走了。妈妈哭着看着弟弟背着书包在眼前消失,无可奈何,只好带着菜篮子回到家里,问爸爸怎么回事。妈妈得知是爸爸骂了弟弟,他才负气离家出走,于是拽着爸爸的衣服推来推去,哭哭啼啼,不停地责骂。
妈妈哭着对爸爸大声地说到:“都是你,克制不住脾气,把孩子骂走了!他再怎么没本事,再怎么不工作,至少他还活着,我们还能看见他。他好歹是我肚里出来的一块肉,如果他这次一个人走了,出事了,我跟你没完…”
爸爸坐在凳子上,一声不吭,任凭妈妈推来推去。爸爸整个人像被冰雪冻僵了一样,表情麻木,突然,爸爸的眼角流下了泪水,滑过脸颊。二十多年来,爸爸从没哭过,这次竟然忍不住流泪了,可能是他太伤心,可能是他真的怕儿子离家出走后在外面出什么事,到时候他作为父亲也会一辈子愧疚。
第二天,妈妈打了电话给在南京上班的我,将弟弟负气离家出走的前前后后,一五一十全部说给我听。所以,以上的描述全是妈妈告诉我,我写下来的。
听完妈妈的话后,我心里也很气愤,弟弟怎么这么大了还不懂事,居然一言不合就离家出走,让年老的父母担心,真是太不孝顺了。但是,听到电话那头的妈妈一直哭着,我安慰到:“妈妈,我来打电话给他,他没有朋友,要是离家出走,也只能回到他在南京的出租屋,他离职后短租了一个小房子。”妈妈说:“好的,那你快打电话给他!”
我立马给弟弟打电话,没有人接,开微信视频,也是没有人接,这下子我也慌了。因为这些年我看到太多年轻人想不开而自杀的新闻报道,因为弟弟也曾和我说过活得太累了,我害怕他有个三长两短。
我很着急,急着想要打110报警,但还是决定先去他住的地方看看。那天,下着蒙蒙细雨,我骑着电动车,来到弟弟的出租屋内,他竟然在屋内睡觉,手机调的静音模式。我压制住内心的怒火,小心翼翼地安慰他,劝导他。等他心情好点了,我就马上打电话向爸妈报了平安。
像我弟弟这种年轻人,性格过于内向,不善与人交流,而且又太固执,听不进别人的劝告。爸妈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了,害怕弟弟回家,但又担心弟弟在外面出事,爸妈的内心也是无比矛盾。
家里的叔伯告诉爸妈,男孩子一旦结婚有孩子了,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就会变得有责任心。所以,叔伯建议爸妈抓紧托人在家乡给弟弟物色一门亲事,让弟弟成个家,爸妈对于这个建议也是深表认同。于是,爸妈买了好的香烟,找了家门口人缘广的老人,给弟弟四处物色年纪相当的小姑娘。
周五我打电话回家后,爸妈将给弟弟物色相亲对象的事情告诉了我,我表示强烈反对。因为弟弟现在这样无所作为,连份像样的工作都没有,而且脾气不好,娇气任性,哪个女孩子嫁给了他都是倒霉。更何况现在的姑娘这么现实和物质,怎么可能看上弟弟?爸妈忙来忙去,花的时钱基本上就是打水漂了,时间也浪费了。
我认为第一要务就是要让他有份正经的工作,让他尝试着与人交流,只有他慢慢地改变自己,去适应社会,才会有未来,否则就是无药可救了。
我把弟弟的事情,告诉了我的闺蜜,她说刚好有份物流的工作,起始薪资7000元,工作两年后月薪能到13000元,不知道我弟弟是否愿意干?闺蜜的家在苏州,她老公比她小好几岁,刚好和我弟弟一样大,刚好学历也都是大专。在年龄和学历两个方面,闺蜜的老公和我弟弟完全一样,他们两个应该有共同语言。
于是,我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爸妈,然后我到弟弟那里,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苦心婆心地劝说,最终,弟弟同意去苏州那里上班。虽然这个物流工作一年到头都很忙,但能接触到不同的人,而且挣的钱也不少。
弟弟到了苏州之后,在闺蜜老公的带领和帮助下,踏踏实实地工作着,第一个月基本工资加上绩效大约有将近8000块钱。弟弟口袋里有钱了,人也自信和开朗了不少,还给爸妈买了夏天穿的衣服。
所以有时候,年轻人不愿意工作,待在家里,很大可能是因为他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觉得外面的世界不适合他,他才想回到爱的港湾-家。
这个时候,骂他说他都只会起到反作用,只会让他觉得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自己了,他会变得更加孤僻和颓废。相反,如果用合理的方式劝导他,让他找个肯干的工作,他就会因为发现自己的价值,而发生心态的改变,变得更加得自信和成熟,更加有责任心。
我儿子今年26岁了,一直在家啃老,不知怎么办?
儿子一直啃老,只能说家长缺少魄力,学学我哥们,他儿子高中读完后,他给了儿子3000的启动资金,然后逐出家门,任其自生自灭。哥们说,“你已经成年了,现在你自己去谋生,这3000不要你还,如果你能生存下去,你就还是我儿子,我会继续投资你,让你发展,如果你生存不下去,你去死,去犯罪,去坐牢,都是你自己的事情。”
我朋友的儿子,没考上大学。是个学渣,除了泡妞,花钱,啃老,一无是处,但小伙子也还算机灵,就是不干人事,没钱就找他妈要。朋友的儿子不敢跟他要钱,因为只要他儿子开口,我朋友就要求他说花钱的原因。
每一次,他儿子要钱,不是吃喝玩乐,就是玩游戏。朋友跟我说,“受够了。”然后,就断了他儿子的财路,不过儿子总是跟妈亲,朋友的老婆就总喜欢暗地里给钱。这让我朋友十分反感,因为教育的理念一直不在一条线上。
不过,我朋友家的经济情况很好,朋友会赚钱,也掌管家里的财政大权。后来朋友跟他老说,“如果我再发现你惯着他,你也不要指望从我这里拿一分钱了。”我朋友的意思是,这些年,他在外面拼命赚钱,老婆就在家里拼命惯着儿子,要不得。
到他儿子高中之后,我朋友觉得教育上大势已去。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很多性格,价值观都快要成型了。朋友急不可耐,非常强势地断绝了他老婆的经济来源,也断了儿子的经济来源。所以才出现了儿子高中一读完,他就开赶的局面。
他也不是完全放任自流,他给3000块钱他儿子的时候,也给了他一个出路。朋友在农业领域有很多关系,他本身也是做这方面的。于是,他在一个集贸市场给儿子物色了一个摊位,然后给了他3000块钱的本钱,叫他去卖菜。
第一,他儿子肯定觉得卖菜是个没出息的工作,如果儿子可以坚持下来,就可以锻炼儿子的精神韧性,磨练他的价值观。
第二,卖菜其实是个苦差事,起早摸黑,早上三四点就要起床去菜行批发蔬菜,天没亮就要赶到集贸市场为经营做准备,这可以锻炼儿子好逸恶劳的性格。
正是基于这两点,朋友才狠心赶儿子出门。他也想得很开,因为这年纪的孩子容易叛逆,但他不是没有教导,而是教导无效。在种种苦口婆心没效果之后,他决定来点猛药。如果儿子真的就是扶不起的阿斗,他只能认命,他绝对不会像其他父母一样,让他啃老,成为一个废物。
他儿子被赶出家门后,在外面租了个小房子,买了一辆三轮车。这都是我朋友告诉他的步骤,他儿子照做了。朋友曾经对儿子说过:“你觉得自己行,就证明一下,能证明自己还行,我的家产今后都是你的,否则,我跟你妈就会变卖家产,直接住到养老院,我们也不需要你照顾,不需要你养老了。”
他儿子还算识相,搬到外面后,消沉了几天,然后就跟其他的菜贩子一样,起早摸黑干活,天没亮就去菜行拿菜,来回二十多里地,全靠骑三轮车,白天就守在菜市场,日复一日。我朋友每天都会去照顾儿子的生意,买一斤白菜付一百元,然后说点鼓励的话,从未放弃。
这一招很管用,他儿子虽然感到被父母抛弃了,但同时又觉得没有抛弃,反而获得了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他儿子就这样,在菜市场熬了两年时间,白白净净的一个小伙子,硬是被磨成了一个汉子。
因为我朋友从事的是农业方面,当他发现儿子可以坚持在菜市场后,认定这小子还有救。然后他把儿子安排到农贸批发市场,不做零售,做起了批发。那时候,他儿子才二十多岁,但对于各种蔬菜的销售,保养,已经头头是道了。
在朋友的铁面无私的引导下,他儿子进步神速。除了可以独立的做生意养活自己,还自修了几个专业,也就是成教。这是我朋友没想到的,每当他跟我们聊自己的儿子的时候,总是掩饰不住的满意。但他从来在儿子面前都是极为严肃的,但严肃中也透露着慈爱。
也许,这就是父爱吧。
我儿子今年26岁了,一直在家啃老,不知怎么办?
你儿子现在的状态,大概是因为你从小的溺爱吧,小孩子的教育从小抓起,从小就要教育他,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人做事,从小不要让他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过于宠爱,那不是爱他,那是害了他,
我有两个儿子,大儿子22岁,小儿子20岁,从小随他爷爷奶奶在乡下长大,上学小的时候就开始自己赚钱,我们乡下其实也没多少可以赚钱的东西,就是去山上捡板栗,摘金银花,摘草药,每到有这些东西的时候,两个儿子就会跟奶奶去山上捡板栗,摘草药,然后让他奶奶去街上卖了,卖了的钱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
上初中的时候,因为在学校住校,再说学习紧张,就没有自己赚钱了,但是一直养成省吃俭用的好习惯,因为他知道赚钱不易,要用自己的劳动才能换取那微薄的收入,所以更加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更加懂得节约,
上职高的时候,那个时候流行做微商,自己开始做微商,赚自己的生活费,零花钱,自己赚钱买手机,买电脑,从没问过我要钱,我只给学费,其他都是自己赚的,能自己赚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他会更有成就感,也会越来越有感触,知道赚钱有多么不易,所以才会更加体会父母的不易,
现在学业完成,正式进去社会开始工作,目前有一份还算稳定的工作,工资虽然不高,但是他却很努力,周末还去打零工,他们现在能这样努力工作,勤俭节约,都是从小吃过苦耐过劳才会养成的好习惯,所以,自己儿子成年了,还不出去工作,在家啃老,主要取决于父母从小的溺爱,从小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才会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啃老式寄生虫生活,所以到现在再去报怨又能怨谁呢?又能怎么办呢?又不能从小再来,自作自受吧。
总结:想办法让他出去工作,哪怕他一个月赚500~1000块也好,只要能出去工作,打破最初,之后就会慢慢好点,要他自己知道自己赚钱的成就感,有欲望,就会有动力。
我儿子今年26岁了,一直在家啃老,不知怎么办?
现在这种不争气的儿子很多,父母都愁死,天天看着儿子抱着个手机,气就不打一处来,说轻了不管用,说多了就摔摔打打,爹妈回过头来,还跟宝贝蛋似的,总是在一种咬牙切齿的恨铁不成钢的纠结中。
穷养儿,富养女,摊上个不思进取的儿子,父母就得下狠心,轰出去让他自食其力,不要过分的溺爱,让他自己出去在社会上摔打几年,给他一个家里天天揭不开锅的感觉。
我就是这么管我儿子的,他高中没上完就自己逃学不上了,等我知道了,已经是半个月以后了,学校也不要了,回不去了,说实在的,儿子挺聪明,也很伶俐,就是捣蛋的太淘,在学校也不学,退学后,那年他16周岁,我就把他送去了一家建筑工地,干了几天就跑了,后来又送去了朋友的批发部做业务员,干了几个月又跑了,第三次又送去了交警施救队,不到一年又跑了,第四次到了18周岁,就让他当兵去了,正好是海军,这次他跑不了了,后来成了远洋海员,在那里他老实了,从他退学后,我没给过他钱,他要过,我就说了,不上学啥也没有,没钱就饿着,要吗自己去赚,要吗自己想办法去上学,就这样直到去当兵。
去年(28岁)回来娶了媳妇,钱是他自己赚来的,我只给他准备了房子,我让他把自己的钱全耗光。
今年春天,两口子去市里做生意去了,媳妇开直播店,儿子跑业务(化妆品),我知道他肯定得会赔钱,所以我早把他的钱全都用得差不多了,就逼着他自己去闯荡,不是当爹的心狠,是想让他自己活的像个人。等他有了孩子,我们还得管,先逼着他把路走好了再说吧,我们有储蓄也不让他知道,万一到了大难的时候,他就明白了,35以前就是逼着他混个人样。
我儿子今年26岁了,一直在家啃老,不知怎么办?
表弟一度是姑姑炫耀的资本,从小成绩优异,一举考上大学。然而,表弟大学毕业后的表现却让姑姑头疼的很。
姑姑早年嫁到了城里,跟姑父都是化肥厂普通工人。表弟是他们的独生子,表弟小时候姑姑和姑父双双下岗。
为了抚养这个表弟,姑姑在菜市场租了个摊位,姑父一大早去批发市场批发蔬菜,运到菜市场让姑姑卖菜,他自己跑去人才市场蹲点,找个零活干。
可能是太宠爱这个儿子,从小就不让他干活,姑姑的口头语就是:“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学习,其他活我们干就行。”
就这样,表弟被他们养出了废物般的感觉。
有一年过年,姑姑带表弟去看奶奶。饭桌上,表弟只顾拿着筷子吃菜,偶尔喊一句:“妈,我要吃虾。”“妈,我要吃鸡蛋。”
这时,姑姑都会宠爱的看着他,把剥好的虾和鸡蛋放在表弟面前的盘子里。顺手再递张餐巾纸给他:“宝宝慢点吃,别噎着了。”
天知道,那时候表弟已经14岁了!奶奶说:“这么大了,你不用管这么多了,让他自己吃就行。”
姑姑不以为然:“他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你不知道,人家天才都是除了专业领域之外,什么都不会的。俺家洋洋只要学习好就行。”
我们对此没敢再说什么,万一耽误人家一个天才怎么办?吃不了兜着走!所以,对此我们也只有摇头的份。
你别说,表弟的成绩一直挺好。重点小学、重点初中、重点高中,一路很顺利的考上了大学。虽然不是啥重点大学,但是能考个一本姑姑还是很满意。
那两年经常听她传授教育孩子的经验,她总说:“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任务,孩子小时候不就是学习最重要吗?以后找个好工作,家务活会有人替他做的。”
我们虽然不以为然,但是看到姑姑得意的神情,也不好意思泼她冷水。他愿意对儿子的生活全包,那是她的事。
以至于表弟上大学期间,每次回家不是给姑姑带礼物,而且带回来一大包一大包的脏衣服和脏鞋子。
姑姑总是一声不吭的帮他洗了、晾干,让他带回学校。大学四年,表弟除了要生活费时给姑姑打电话外,其他时间谁也找不到他。
好不容易大学毕业了,姑姑满心欢喜的说:“洋洋终于可以挣钱了,我那个小菜摊终于可以退休了。”
没想到,事实很快就打了脸。
表弟毕业后确实找了个不错的工作,在省城的一家科技公司做技术服务,底薪加提成一个月也一万多。
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已经很不错了,姑姑也对此挺满意。但是,表弟仅仅干了半年就辞职回来了。
理由奇葩的让人淬不及防,他说:“公司的双人间宿舍配的网络太差了,打游戏都卡的不行。同宿舍那个人的呼噜声大的吓人。”
“公司的食堂做饭真难吃,外面还没有好吃的饭馆,偏僻的城郊连外卖都不给送。”反正是各种不适应。
姑姑说:“那就回来找个工作吧,离家近还能在家住,我做饭给你吃。”
没想到,表弟自从辞职后,就天天窝在家里打游戏,工作也不找,家里的活也不帮忙。姑姑收摊后还得做饭、做家务,给他洗衣服。
这样过了三年,姑父终于忍不住火气,打了他一顿,把他赶了出去。姑姑偷偷给了他2000块钱,让他出去找工作。
结果他跑去参加同学聚会,三天就花完了。回家跟姑姑说:“小城市就是不行,找的工作工资还不如以前的一半。”到底是嫌工资低,没去上班。
那天我爸妈来我家,姑姑听说后也来了。跟我爸说起表弟的情况,我爸给她出了个主意,姑父听了直说“好”,姑姑想了半天最终还是答应了。
回到家姑父跟表弟说:“儿子啊,我在外地接了个活,可能要出去几个月。你妈不放心我,也要跟我一起去,你自己在家好好照顾自己吧。”
给表弟留了500块钱就走了。其实,哪里是找了活,只是找个借口离开家而已。
姑姑姑父跑去农村我爸妈家去住了。姑父怕姑姑心软,特意让我爸时刻提醒着她。
再说家里的表弟,除了没人做饭以外,前几天过的很潇洒,想吃吃、想玩玩。但是,毕竟只有500块钱,坚持了没几天就坚持不住了。
给姑姑打电话,姑姑关机。给姑父打电话,姑父总是借口忙,不等他要钱就挂断了。表弟没有办法只好出去找工作。
碰了几次壁后,垂头丧气的找我弟弟蹭饭吃。次数多了,可能他也觉得不好意思,问弟弟借了1000块钱,说这几天一定找到工作,下月发工资就还他。
果然,没几天就找到了工作,虽然工资不算高,但是养活自己还不成问题。姑姑知道后就要回家,被我爸劝住了。
我爸说:“你再等一个月,让他适应适应工作环境。你现在回去露馅了不说,说不定他又要辞职了。”
一个月后,表弟拿着1000块钱还给弟弟时,弟弟不小心说漏了嘴,表弟才知道这一切都是针对他的“阴谋”。于是,出现了开头砸门的那一幕。
我被他的怒气吓了一跳,火气立刻就上来了:“你发什么疯?谁惹你了?大清早来我家吵,想挨揍是不是?”
表弟看我发火了,赶紧说:“对不起,姐。吓着你了。我是来谢谢你的,你们密谋的那件事我都知道了,赶紧打电话让我爸妈回来吧!”
“我昨天打电话给他们,他们不信我。我只好来找你,你替我打个电话,我保证以后好好工作,再也不用我爸妈养我了。”
我半信半疑的看着他:“这事谁告诉你的?你说的都是真的?别骗我啊?”
他发誓这次是真的改了:“我以后再也不问爸妈要一分钱了,我还得赚钱娶媳妇呢!真的!这些道理哥哥(我弟弟)都跟我说了。”
看着信誓旦旦的他,我才半信半疑的给我爸打了电话,让我爸跟姑姑姑父商量商量。
姑姑第二天回来了,表弟也没食言,这份工作目前为止还干的好好的,工资也涨了。
通过表弟这件事,我来告诉你对付啃老的人要怎么办:
一、防患于未然,从小不要娇生惯养。
从小不让他参与家庭劳动,他会觉得对于这家他没有义务,只会一昧的索取,想不到付出。
就像表弟这样,从小姑姑就不让他干活,只让他学习好就行。结果,他就觉得这些都是他应得的,姑姑姑父就应该养着他。
丝毫不觉得父母年龄大了,他该扛起这个家庭重担了。说白了:就是惯的!
二、狠下心断了他的生活来源。
就像姑姑这样,一直怕儿子受委屈,当断不断才使表弟有恃无恐的啃老。姑姑走后没几天,他就知道没钱没法生活,就知道要出去找工作养活自己了。
三、找个父母以外的人,最好是同龄人。跟他好好沟通沟通男人的责任。
我弟弟跟他说了什么我不知道,从他来我家的表现,还有姑姑回家后的表现来看,弟弟应该跟他好好分析了我们苦心,和他应该承担的责任。
所以他才他真的改变了。我觉得我弟弟这个角色也很重要。如果想让他彻底摆脱啃老的心理,就要掐断他不负责任的心态。
总之,能有啃老的孩子,家里一定有一个心软的父母。他已经26岁了,早就成年了,啃老绝不是个好现象。
想要摆脱这个现象,只有重症下猛药,只有让他疼了,他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你放心,他绝对不会让自己饿死的!
慈母多败儿,这句话真的很有道理。母亲的心都是好的,但是,包办的太多了,往往也会适得其反。
愿天下的母亲都能意识到这个问题,爱孩子并不是替他做所有的事情。有时候,强迫他学做事,才是对他更深的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