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在上海有一套600万的房,但过得很艰辛,你愿意卖掉房去二三线城市当富人吗?

卖了到二三线也没法当富人呀!就成都都三四万一平了,卖了能买啥样的呢?

好不容易占个位置,说啥也不卖啊!上海最贵的就是房子,其它日用品开销真的差不多。

就业机会要比二三线多,而且只要你不懒,肯琢磨,赚钱的机会也是有的。

主要是城市的文化背景,格局,硬软件设施,很多资源,是二三线无法比拟的。

而且习惯了上海的生活氛围节奏,离开会不习惯。

在老家是人情社会,在上海不管你办什么,准备好相应的材料就可以了。

没有趾高气扬,拿卡吃要,很耐心。

想起我们哪里,一70多的大爷去给儿女交社保,让输密码,老人家看不清键盘,被一顿吼,我想上前理论,被同行人拉着离开了。

说我大惊小怪,小题大做。

老家的人啥都流行联络联络,疏通疏通。就我这一根筋,呆不下去,要被排挤。

所以我还是在上海窝着吧!自由自在,没有过多的人情世故,没有攀比。

人与人之间相处有边界感,各扫门前雪!挺好的。

所以即便我沦落到做钟点工,我也不会把家卖了去享受生活。

那将来我的孩子还是要拼尽全力去考。然后拼尽全力掏尽双方父母的腰包在上海安营扎寨,何必呢!

反正在哪里都要努力都要拼搏才有一席之地,好不容易站稳了,岂有退缩之理?

假如你在上海有一套600万的房,但过得很艰辛,你愿意卖掉房去二三线城市当富人吗?

这个假设其实没有什么意义……

在上海拥有600万以上价值的住房的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上海本地人,通过住房分配或者拆迁改善居住条件;一类是外地来沪工作,通过个人努力在上海买房。

如果是本地人,别管他拥有的是不是超过600万价值的住房,也别管他过的是不是艰辛,他卖掉住房去二三线城市生活的概率极低,这个要牵扯到上海本地人的情结了,老早有句话:上海人看所有的地方都是乡下……在本地人眼中,除了美国、日本或者中国香港,不会有其他地方会比上海更好,哪怕是在上海活的很辛苦,他们也不会去外地的……当然,近些年也有些上海人选择去苏州、南通等地买房养老,但这都是在他们有余力的情况下,一般上海的房子是不会卖的……

如果是外地来沪,那先要说明,在上海买房子其实并不容易,且不说各种复杂的限购条件,就说这个600万的房,能买得起的,那应该不会到“过得很艰辛”的程度……这中间也会有所区分,那些家庭年入几十万的所谓中产就不用说了,基本上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如果是早些年中有很多来上海打工的比如江苏安徽浙江等地,经过若干年的积累,他们也可能在上海购买了住房,但是他们的选择余地反而会比较大,因为惯于精打细算的他们不会一开始就冲着600万的大房子去买,反而更可能会量入为出地购买性价比更高的房子……比如买个200万左右的小房子……那买房之后,就一定能说他们过的很艰辛?也不见得,因为他们可能买房比较早,也可能买的比较便宜……

所以呢,就题主这个问题来说,能在上海买得起600万房子的人,生活还真不一定很艰辛……那如果真要是撇开“活得很艰辛”这个前提,那恐怕真没有几个人会选择卖掉房子去外地生活……毕竟上海这个城市的市场、机会和效率,比那些二三线城市要好得多……

假如你在上海有一套600万的房,但过得很艰辛,你愿意卖掉房去二三线城市当富人吗?

我是坚决不会这样的。。离开了,就回不去了。

我自己上海人。。想想我们的祖先,一穷二白来到上海,多苦多累留了下来。。。

我们得到了什么?特殊年代,上海没有饿死过人吧,起码。。

现如今,上海人都有一次拆迁机会,白送几百万吧。。

上个月我外出吃饭,觉得马路上人和车比以前更多了。我就问老公:说好的,逃离北上广呢?

老公说,经济不好,大城市的人只会更多。因为大城市抗风险的能力比小城市强。。

很多人,看大城市只能看到机会多。实际上,大城市红利也多,抗风险能力也强。。这对普通人,也很重要的好吧。

长江再怎么样,不会淹上海吧。。。连台风都有上海结节😁😁又没有地震。风水宝地啊,好不容易占了个位子,怎么能轻易走?

假如你在上海有一套600万的房,但过得很艰辛,你愿意卖掉房去二三线城市当富人吗?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正合适,我就是亲身经历者。

上海的奋斗

2003年大学毕业,做了北漂,在2008年来到上海,换过7次工作,从月薪3500一直到月薪35000.中间经历了结婚,生子,买房,买车,两次创业,于2019年末离开了上海,来到目前一个三线城市。其中经历的很多都是在上海人奋斗过的人共有的经历。而上面说得很艰辛。确实是很艰辛。有些人会说都有600万的房子了还艰辛吗?我是在15年最后一波房价大涨前买的房,之前因为限购我在外地买了一个小房做为退路,全款40万的房子。限购一放开我就卖了外地的房子凑齐所有还借了30万首付在上海买了两居。月供10000多,后来家里有孩子又买了一辆车,月供4000元。月平均工资2w,每月都没有赢余,一方面要还首付借的亲戚的钱,一方面要还月供,基本月月光,孩子的开支也多,前两年靠供积金余额就这么撑过来,到16年开始创业一年多公司不亏不赚,后来和合伙人分开,公司就没有了。18年开始计划考查了几个城市,准备卖房到一个三线城市,19年底被最后一个公司裁员,顺势回到三线城市,现在赋闲在家。

是否应该离开北上广的问题

其实在离开上海前两年我也一直在考虑,一直在寻找答案,走到我离开上海我才发现,其实这个问题不在于应该不应该,而在于事实上你不一定可以自己做主。为什么想离开?

1,工作压力大。上海这个魔都的魅力吸引万千的年轻人,这里有先进的科技,有无数的机遇,有公平的竞争环境,有着爆富的可能,每年有许许多多的年轻来,可有更多的人走。这个走不是自己愿意,一方面是自己承受不住压力,同时却也是这个城市在优胜劣汰。

2,收入达不到预期。上海生活便利的同时,昂贵的生活成本也让很多人透不过气,光买房一项,很多家庭都望而却步,所以上海的结婚年龄全国最高,生儿的年龄也是前列,我是33岁生的娃,在老家的孩子都要准备上初中了,我的孩子去年才上小学。

3,孩子的教育问题。有些人说为了孩子的教育我也一定要留在上海。可是就像我们这样已经在上海买了房子的,孩子其实还是和上海的一线教育有差距,而且你要供养孩子,在上海生活,做为父母除了上班还是上班,是没有时间陪孩子的,一个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将来就算很优秀,在某些方面的欠缺是补不回来的。

那是否一定要离开,我觉得这还是个人的问题,不是普适问题,我之前看过一个调查,离开不离开的比例是8:2,8成的人不赞成离开,我也投的不离开。可是有时候就是无可奈何,我在上海共换过7份工作,最长一份做了四年,最短一份就做了半年,我在孩子出生的前一个星期被公司开除,后来在疫情开始前被公司裁员,最后顺势离开了。如果在疫情期间我还在上海,我没有任何办法有收入,可是每个月的开销同样是要2W,顺便说一下在之前我卖房卖了近一年,孩子提前回来三线城市市中心上学,期间我在上海工作,供养两套房。

现在的上海职场对于35岁以上的人是没有什么容忍的,需要的是年轻,能加班,便宜的员工,35以上要退休了,这是为什么我要创业,而创业成功率有多少,不到10%的成功率,我算是幸运,就像后来没有成功也不算失败,成本比较小的创业,皮包公司,有业务才做。

最终就是说如果你工作稳定,收入稳定,房贷负担不是很重,那肯定是要坚持在上海,如果你实在坚持不了,甚至为了留上海要付出多得多的代价,

1,身体的代价,在上海没有在12点前可以睡觉的,加班熬夜是天天发生的,

2,生活的代价,很多时候为了还贷等,衣服好几年不敢买,出去旅游也是周边游,出国好几年一次。生活的日常就是上班,加班,孩子出生,上学,买房,有钱换大房,继续上班,加班。三十的人看着像50,只有低头赶路,从来没有时间看天。

3,家人陪同的代价,有的同学好几个月都不见的能陪孩子去个公园,幼儿园毕业了家长没有去过学校。所以退一步不见的是坏事,不要给自己设一个框架。而且为什么只有留在一线是成功,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呢?

送给年轻人

年轻时候一定要在一线拼一拼,没有努力过,你都不知道你的潜力有多大,而在中年后可以多看看其他的风景,也许多一种人生体验也不是坏事。

假如你在上海有一套600万的房,但过得很艰辛,你愿意卖掉房去二三线城市当富人吗?

个人而言,愿意。

说说我自己身边发生的事吧。15年的时候,具体几月不记得了,一个朋友看中了成都二环边某华润的二手房,89平小套三,售价为90万。因为房东在同小区有两套房,房东表示如果两套能同时出售的话,每套价格可以优惠一些,所以朋友就来问我要不要买。在跟父母沟通后,虽然父母表示首付和月供都他们出,但出于各种原因,我还是选择了放弃。最终朋友以总价89万(首付40万,贷款49万)的价格购入。紧接着16年年底成都的房价开始暴涨,该小区同户型的房子最顶峰时已涨到了2w8一平,朋友最后以230w的价格将房子卖出。卖掉房子后,朋友选择回老家生活,老家有现成的房子,不用再买房。回去后先买了辆A4,然后开了个店,现在她老公顾着店子,她在家做全职太太。

18年国庆回家跟她聚餐的时候,聊到了这件事,她给出了她的理由:

  1. 本就不是高学历、能力强的高收入人群,不想让自己活得太累。朋友高中学历,做过房产销售、服装销售、贷款电销等等,她老公专科毕业,做测绘方面的,两个人单月收入从未破过万。一边是每月幸幸苦苦还房贷,省吃俭用渡日子;一边是没有任何贷款,轻松自在过日子。自然是选后者。

  2. 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异,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大。众所周知大城市肯定比小城市好,但到底好在哪里呢?只能说因人而异。对于我朋友,在她看来除了教育和医疗,其余都没有什么区别。现在电商的迅猛发展,使得任何地方都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现在交通的高速建设,使得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来往变得更加容易。现在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得小城市获取信息不再闭塞。教育和医疗方面的差异,在如今的便捷生活下都不再那么重要。

  3. 父母已逐渐老去,能陪伴的时间不多。在成都的时候,基本只有节假日和过年才会回家,每年和父母待在一起的日子加起来不会超过20天,想趁着父母还算年轻,可以多陪陪父母。

我跟老婆很认同她的观点,我们都只是三本毕业,至今毕业四年了,尝试过几种行业,也自己创过业,日子虽说过的不算苦,但也一直都是不温不火,换大房子遥遥无期,购车计划一推再推,看着一年不到二十万的收入,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其实回到老家考个单位或者做点儿小生意,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也没什么不好。

所以如果我在上海有一套价值600万的房子,我会选择卖掉房子回到老家,在五线城市过无忧的生活。

假如你在上海有一套600万的房,但过得很艰辛,你愿意卖掉房去二三线城市当富人吗?

如果在上海有一套600万的房,过得很艰辛,是不是可以卖掉房去二三线城市当富人?笔者认为,需要从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600万在二三线城市也当不了富人,现在二三线城市的生活成本并不低,二三线城市的富豪多的是,可不是这点钱就能成为富人的。

其次,如果你是退休的老人,可以考虑卖掉上海的房子到上海周边的城市去享受退休生活,上海周边的城市坐高铁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都可以考虑,倒如,嘉兴等。

其三,如果你还是中青年,还有工作和事业在上海,还有小孩在上学,你还有上海的户口之类的,最好不要放弃上海。上海作为一线城市,收入肯定比二三线城市高,你到二三线城市去工作,收入会比上海低很多,结果还是一样的艰辛,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所有的城市竞争都一样激烈。

其四,如果你能在二三线城市找到更好的事业发展机会,这是可以考虑的,现在对于职场工作的人来说,选择哪个城市生活,主要考虑的是事业的发展。

以上几个问题考虑清楚了,你和家人商议后,你就可以做决策了。

你在现实中遇到任何难题都可以加盟皓脉财富生活联盟圈咨询。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有创业的难题,生活的难题,企业发展难题,产业升级的难题,资本运作的难题,理财投资或融资的难题也欢迎从我的首页导航条中点击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谢谢您们的支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