浒苔“围海”,山东江苏谁负责?

青岛自2007年以来连续15年爆发浒苔绿潮,爆发原因与江苏近海的紫菜养殖业有关,与江苏和山东近海水体富营养化有关,与季风洋流、海岸线,夏季气温水温升高,光照充足等不可抗的自然因素有关。这种事最好是两省合作解决。

《青岛近海浒苔暴发灾害成因探析》:江苏近海紫菜养殖筏架上生长的浒苔是青岛浒苔暴发的种源。在风场和洋流的作用下,江苏沿海的浒苔向青岛近海移动;夏季表层海水水温升高,人为因素引起的大气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导致海水碳含量升高,pH值下降促进浒苔的生长繁殖;青岛海岸线曲折利于浒苔在此聚集,春夏季节青岛近海水体富营养化,6-7月,表层海水温度15-25摄氏度、充足的降水和光照为浒苔快速繁殖提供了条件。

《黄海浒苔绿潮研究进展》:2008年青岛浒苔暴发时,专家根据浒苔中漂浮的竹竿推测浒苔源自江苏北部的紫菜养殖区,后来卫星遥感图片也证实了这一点。江苏沿海的滩涂适合养殖紫菜,连片的紫菜养殖筏架为浒苔等绿藻提供了极佳的生长场所,每年四月中旬回收养殖筏架时大量绿藻被丢弃在海滩,涨潮后回到海里。每年约有16000吨绿藻被从养殖筏架清理下来,其中约40%是浒苔。2008-2012年南黄海的无机氮浓度相比1985年上升了3倍,水体富营养化是浒苔暴发的重要推动因素。温度是影响浒苔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夏季风和表层流是浒苔向北漂移的动力。

综合一下,青岛浒苔暴发的原因就是:浒苔种源来自江苏沿海的紫菜养殖筏架,江苏山东近海水体富营养化、夏季水温较高、光照充足促进浒苔生长繁殖,夏季风和洋流使浒苔向北移动,山东海岸线曲折,胶州湾形状封闭,使浒苔在此大量聚集,导致青岛暴发绿潮灾害。

几年之前,就已经对浒苔暴发源头进行控制。

2016年江苏新闻《江苏部分海域出现浒苔潮,启动2016年浒苔打捞》:6月9日我省海域浒苔分布面积已达11600平方公里。我省迅速组织一支打捞队伍进行浒苔打捞和无害化处置,目前近岸海域浒苔发展势头得到有效控制。

2018年江苏新闻《护航青岛上合峰会,江苏全力防范浒苔绿潮侵袭》:我省今年将全力组织开展浒苔绿潮监视监测与打捞处置,重点加强紫菜养殖筏架附生浒苔和养殖区漂浮浒苔的清理工作。

2017年和2018年浒苔绿潮的规模确实下降了很多,但2019年又反弹了,2020年又大幅下降,最大覆盖面积比近五年均值下降54.9%,持续时间缩短30天,估计是受疫情影响。但今年又反弹了,自然资源部5月17日卫星监测在苏北海域发现成规模漂浮浒苔。截至6月26日,黄海浒苔分布面积达到60594平方千米,覆盖面积1746平方千米,为历史分布面积和覆盖面积的最大值。

今年青岛浒苔暴发上了好几天登上了热搜,引发了全国关注,希望两省能建立合作机制,共同解决问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