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森林中有老虎吗?
以前有,现在没了。
这是2009年发布在PLOS One上面的一篇论文显示的老虎历史和现存分布区。浅褐色是历史分布,大兴安岭、东北、外东北和朝鲜半岛都是老虎分布区,分布的亚种就是东北虎(阿穆尔虎、西伯利亚虎);深褐色为现存分布,现在远没有这么多了,尤其是东南亚,老挝、柬埔寨和越南的老虎基本灭绝;绿色的点表示老虎在正常分布区之外的历史记录,在巴尔喀什湖以北和贝加尔湖地区也有记录,连库页岛上都有一个点,但这些记录多数年代较远,真实性难以考证。带圈的绿点表示中世纪的记录,出现在南俄和乌克兰的草原上,年代更远,无法考证。
1986年《大兴安岭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成果通过鉴定》明确表示:本区过去有东北虎的传说,通过这次调查表明,大兴安岭已经没有了东北虎。
1987年出版的《中国动物志·兽纲·第八卷·食肉目》描述:虎东北亚种分布在黑龙江伊春、带岭、虎林、铁力、依兰、宁安、桦川、林口、密山、东宁、桦南、宝清、尚志、双鸭山、穆棱;吉林敦化、辑安、蛟河、安图、抚松、汪清、珲春、和龙、延吉、长白、漫江一带。没提到大兴安岭地区。
大兴安岭森林中有老虎吗?
大兴安岭是兴安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植被茂盛,仅林地就有73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更是高达74.1%,而且大兴安岭处于我国的东北地区,而东北地区恰好是东北虎在我国的仅有的分布区。但是,遗憾的是整个大兴安岭没有一只老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个问题。
在大兴安岭可能出现的老虎上面我们说大兴安岭在我国东北地区,这里说的东北地区其实是指位置,并不是东三省,因为从上图中我们也能看出,大兴安岭非常的长,约有1400千米,宽度平均300千米,其中有76.56%的部分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其余的部分大都在黑龙江省内。
虽然在我国有4个老虎亚种的分布(东北虎、孟加拉虎、印支虎以及华南虎),但是华南虎早已经野外灭绝,而且从历史分布上看,华南虎没有出现在我国的东北地区,而孟加拉虎和印支虎在我国都属于少量分布,而且它们均分布在我国西南的部分地区(比如云南、西藏等地),也就是说能够出现在大兴安岭的老虎有且只有一种,它就是现存最大的猫科动物-东北虎。
上图是现存老虎在我国的分布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即使在东北地区,东北虎的分布也极其稀少了,根据最新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境内分布的野生东北虎仅有30头左右,其中有27头在我国东北虎豹国家森林公园中。最关键的是,从图中东北虎的分布区看,它们如今的栖息地离大兴安岭已经非常的远。
当然,我们只是看了现如今的野生虎分布,我们再来看一下,历史上东北虎有没有出现在大兴安岭过?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先来看一组图:
上图图一是19世纪时的老虎分布图,图二是20世纪50年代的老虎分布图。从分布范围上看,与如今的野生虎分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比如现在已经野外灭绝的华南虎(图一红色的区域)在当时的分布是非常广的,它们除了分布在整个华南地区外,甚至已经越过了长江,与其他的虎种分布区相邻。但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图二绿色区域),它们的分布区就缩减到了不足之前的1/5.
而且东北虎也是一样的,它们曾经遍布整个东北地区,甚至有许多在内蒙古地区也有分布,但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它们的栖息范围就缩减到不足之前的1/2,再结合上一段落中老虎的当下分布图,东北虎比起上世纪50年代分布区更是缩减到了不足之前的1/10。不过,我们从老虎的历史分布图中发现了一个信息,那就是曾经的东北虎就在大兴安岭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过。(下图为老虎历史数量变化图)
那么,大兴安岭的东北虎是何时消失的?又是为什么消失的呢?大兴安岭地区的东北虎大致是在20世纪的70年代前后消失的,根据一些资料的记载,关于大兴安岭地区的东北虎最后一次目击是发生在1962年,曾经有猎人在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境内大兴安岭北段的乌玛河附近看到过一头成年东北虎捕杀一头雌性犴(也就是驼鹿)。
之后,在1974年到1976年间,我国的动物学家们曾经对东北地区的东北虎利用雪地足迹路线调查法,进行了长达两年的摸排,最终确定我国野生东北虎的数量为151头,其中大部分的东北虎已经退居到了东部山区之中,而大兴安岭地区没有发现任何的老虎足迹。
到了1988年,我国又组织了第二次大规模的调查研究,经过了长达3年的调查和研究,最终确定整个黑龙江地区仅有12头东北虎(吴宪忠,1993),其中7头分布在完达山,3头分布在老爷岭,剩下的2头分布在张广才岭。而这一次也没有在大兴安岭地区发现任何老虎活动的踪迹。
因此,从历史的资料记载以及20世纪50年代后的两次大规模的调查结果看,大兴安岭地区的东北虎大约是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彻底消失的。
东北虎的“退场之旅”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东北虎从大兴安岭“退场”是有一个过程的,而这个过程持续的时间也并不长,大约在60年左右(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在这期间,东北虎持续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就是人为的猎杀,从我国老虎历史的分布变化上我们就可以看到,在我国老虎并不是单一亚种的减少,而且全体减少。这与我国从古代开始“老虎全身是宝的认知”有极大的关系。除此之外,老虎曾经一度被当成一种不能与人共处且对人有极大威胁的动物,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多次的“打虎热”。
第二就是栖息地的破坏了。在这个的20世纪中,我国对原始森林的砍伐非常的严重,而老虎本身就是一种极其依托于森林生活的动物,大量的树木被砍伐后,老虎的猎物就会减少(植被减少和人为猎杀造成的食草动物减少),同时也会让老虎的栖息地碎片化,慢慢的老虎的生存几率就会降低。
虽然在开始我们说到大兴安岭的植被覆盖率很高,但是现如今大都是一些小的树木,原始森林早已经被破坏得七七八八,在这种环境中,东北虎只能被迫“转移”。
总结大兴安岭在我国如今的大力保护下,已经逐渐地恢复了原有的面膜,但是这里原本的东北虎早已经在上世纪70年代就因为植被破坏和捕杀消失殆尽。不过,从目前大兴安岭植被恢复以及生态重建的情况来看,这里在未来可能会是野生东北虎的“第二家园”,确切的说是让野生东北虎再次“回家”。
大兴安岭森林中有老虎吗?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大兴安岭的山中既没有老虎,也没有猴子。灵长类的动物在皮毛退化之后,已逐渐远离了像大兴安岭这样苦寒的高纬度地区,奔向更加温暖而且容易获得食物的低纬度地区。而在近七十年来关于大兴安岭的各种调查资料中也未见过有关于老虎存在的记载。
在此之前的一些方志或调查资料中,确实曾经有过关于大兴安岭老虎的零星记录。比如清末民初时曾任呼伦贝尔副督统的宋小濂和曾任珠尔干河总卡官赵春芳,在其相关的报告中都有过关于老虎的记载。赵春芳在其《边务报告书》中明确载录“珠尔干河流域兽则有虎”但“不多”。又在其一篇日记中写到“宣统元年(1909)五月初八日,至一分水岭……查此岭迤西有水流入珠尔干河转达额尔古纳河,迤东有水流入一克十木河(伊克沙马河),转入牛尔河……查牛尔河两岸草甸宽大,有宽长五六里者、有七八里者,因本年开冻至今无雨,干旱过甚,草为之枯。是日所行道路,每日泥泞处见有熊、狼暨犴达尔犴等兽踪迹,并有爪大似盘者则虎迹也,深入无人,司怖矣夫!”
珠尔干总卡官赵春芳
对照赵春芳所记,就是说,至少现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莫尔道嘎林业局、北部原始林区(莫尔道嘎河至阿巴嘎河流域),金河、阿龙山、满归林业局(牛耳河至激流河流域)在当时还可以见到老虎的踪迹。新中国成立后,在一些林野调查和前苏联的记录中依然有一些关于大兴安岭老虎的信息,一条是鄂温克猎人西班和阿列克山德称1962年他们曾见一只虎捕食母犴,一条是1967年一位前苏联学者记录有一只雌虎在石勒喀河口(北部原始林区恩和哈达附近)被猎杀。
民国本大兴安岭北部地图
此后再未见关于大兴安岭老虎的记录。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黑龙江自然资源研究所马逸清先生经调查在《我国的东北虎》一文中认定,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老虎在大兴安岭绝迹。
大兴安岭森林中有老虎吗?
从地理位置看,大兴安岭地区曾经有虎出现,是个不争的事实。六十年代铁道兵进入修铁路,以及随后大批森工和沪杭知青,参与开发森林资源的活动,极大地压缩了东北虎(或西北利亚虎)生存空间。目前大兴安岭以养林营林为主,随着生态系统的恢复,各类动物(包括老虎)在大兴安岭的出现和生存,是完全有可能的。
大兴安岭森林中有老虎吗?
东北大兴安岭肯定有老虎,哪里的虎叫东北虎!因离俄罗斯近,有时还过来几只串串门,觅觅食!然后天一热,又回去了!真有意思,难道动物们也走亲戚?听后让人无比高兴快乐!
大兴安岭森林中有老虎吗?
没听说过大兴安岭有老虎,大兴安岭开发50多年了,没有发现老虎的记载。鄂伦春族是生活在大兴安岭的游猎民族,也没有听他们说过见到过老虎。要说真有的话,估计也是开发以前,那时候没有人类活动,野生动物多,估计随着林区开发建设,也跑到一江之隔的俄罗斯去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