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庞统投奔刘备,为何刘备让庞统去耒阳做县宰?
庞统投奔刘备,刘备看也不看,把他放在耒阳做县宰。
庞统很不乐意,人说"卧龙凤雏,两者得一,可得天下。"你刘备厚此薄彼,不能一视同仁也算了,可不能就以叫化子般打发人啊!
庞统就每天到岗上亮亮相,然后就去喝酒了。一时间酒仙就传开了。
不久,张飞也听到了酒仙的传说,也非常兴奋,终于找到了对手,欲与比高下。
等张飞找到酒仙时,却大吃一惊,酒仙原来是庞统啊!
大名鼎鼎的凤雏,怎能甘心当当地方官?
三碗酒下肚,两人却酒逢对手酣畅淋漓,话越说越多。庞统问张飞,火烧赤壁最大功臣是谁呢?张飞当然是说孔明借东风、周瑜用火攻了。
庞统忙挥手:"将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不是我向曹操上`连环计',让其将船全部锁在一起做航空母舰,哪能让火攻霎那间一把火全烧起。"
张飞顿时心中油然而生敬意:"庞公,我代刘大哥向你一拜,火烧赤壁,立下奇功!"
张飞是个急性子,连夜醉醺醺地闯入刘备的卧室,将所知情况汇报给了刘备。
刘备次日,就将庞统招回:"耒阳县宰你干得不错,比我昔日做安喜县尉还出色。"然后一本正经地说:"你太会攀高枝了,先投孙权,再投曹操,最后才投到我刘备。"
庞统说:"主公,我是为了给你献大礼,先到孙权处建议火烧赤壁,再到曹操处建议打造航空母舰,待成功了才来拜见!"
刘备哈哈大笑"卧龙凤雏,我一个也不能少啊!"
…
三国时,庞统投奔刘备,为何刘备让庞统去耒阳做县宰?
刘备为什么一开始没有重用庞统,只让他当小小的县宰?
不是因为庞统长得丑,而是帝王心术!
不是因为刘备更重视诸葛亮,反而是借此打压诸葛亮,制衡诸葛亮。
听着有点绕口,好像前后矛盾是吧,然而,食堂并没有胡说。
这是怎么回事呢?且听食堂细细道来。
01、皇叔玄德刘备是汉末最出色的枭雄之一,曹操对刘备说的那句名言——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并不是恭维话。
《三国演义》曹操与刘备剧照
刘备说是说汉朝皇室后裔,也是个官N代,可他出身贫穷,靠卖草鞋为生。
但刘备志气可不小,而且他天生就是一副大哥相,一看就是干大事的。
“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三国志》
长大后,他网罗了两个万人敌关羽、张飞,三兄弟靠镇压黄巾起义出道,后来赵云又来投奔他。
可刘备坐拥三员绝世猛将,却混了个一事无成,地盘地盘丢了,老婆老婆丢了。
然后不停地颠沛流离、寄人篱下,最后还是刘表收留了他。
可刘表表面上对刘备挺客气的,两人跟亲兄弟似的,暗地里却一直防着这个大耳贼。
以至于刘备46岁这年,还当着刘表的面哭晕在厕所。
《三国志·先主传·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平常身不离鞍,牌肉皆消。今不复骑,牌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三国演义》刘备剧照
刘备痛定思痛,总结经验,终于找到了原因,自己缺乏顶尖谋士。
刘备混了大半辈子,身边就有糜竺、孙乾、简雍三个新手谋士不离不弃,他们基本没出过什么像样的点子。
可刘备直到《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隐沧,单福新野遇英主”才摸到了顶级谋士的影子,
也就是在这回,刘备听水镜先生说:
“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他终于知道诸葛亮和庞统的消息。
《三国演义》名场面
请注意,刘备是先听说庞统的名字的。
《三国演义》记载:
玄德曰:“汝师何人也?”
牧童曰:“吾师覆姓司马,名徽,字德操,颍川人也。道号水镜先生。”
玄德曰:“汝师与谁为友?”
小童曰:“与襄阳庞德公、庞统为友。”
玄德曰:“庞德公乃庞统何人?”
童子曰:“叔侄也。庞德公字山民,长俺师父十岁;庞统字士元,少俺师父五岁。一日,我师父在树上采桑,适庞统来相访,坐于树下,共相议论,终日不倦。吾师甚爱庞统,呼之为弟。”
不过,当时诸葛亮和庞统都不在,刘备只好先行回去。
然后在下半回,刘备结识了徐庶,得到了徐庶的辅助,但是下一回徐庶就被曹操给挖走了。
好在徐庶来了个走马荐诸葛。
刘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最终三顾茅庐,得到了诸葛亮的辅佐,从此刘备一飞冲天!
赤壁之战后,孙刘联军大败曹操,刘备占据荆州(借的)站稳了脚跟,三国鼎立局面逐渐形成。
02、凤雏来投在第五十七回“柴桑口卧龙吊丧,耒阳县凤雏理事”中,鲁肃向孙权推荐庞统,孙权没有用。
于是,庞统带着鲁肃和诸葛亮的推荐书,去投奔刘备。
肃曰:“某当作书奉荐,公辅玄德,必令孙、刘两家,无相攻击,同力破曹。”
统曰:“此某平生之素志也。”
乃求肃书。径往荆州来见玄德。
此时孔明按察四郡未回,门吏传报:“江南名士庞统,特来相投。”
玄德久闻统名,便教请入相见。
统见玄德,长揖不拜。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亦不悦,乃问统曰:“足下远来不易?”
统不拿出鲁肃、孔明书投呈,但答曰:“闻皇叔招贤纳士,特来相投。”
玄德曰:“荆楚稍定,苦无闲职。此去东北一百三十里,有一县名耒阳县,缺一县宰,屈公任之,如后有缺,却当重用。”
统思:“玄德待我何薄!”
欲以才学动之,见孔明不在,只得勉强相辞而去。
《三国演义》庞统剧照
凤雏皇叔初见面,可真是不太愉快,庞统见刘备,长揖不拜;刘备叫庞统长得丑,心中不悦。
最后,刘备让庞统去“东北一百三十里的耒阳县担任县令,随便将给打发了。
对比之前刘备三顾茅庐,恭恭敬敬的请诸葛亮出山,刘备对庞统的待遇可谓是天差地别。
现在问题来了,刘备为何不马上重用庞统呢?
是因为庞统长揖不拜无礼在先吗?不是!
当初三顾茅庐,诸葛亮摆的谱更大,也没见刘备生气。
是因为庞统长得丑,刘备是外貌协会吗?不是!
刘备作为一个枭雄又岂是以貌取人之辈?
后来在第六十回中,同样长得很丑的张松来投(张松其人生得额钁头尖,鼻僵齿露,身短不满五尺,言语有若铜钟),刘备的反应可不是这样的,先派赵云迎接,后派关羽迎接,最后刘备亲自带着诸葛亮和庞统亲自迎接,面子给得备足。
《三国演义》张松剧照
是因为刘备得了荆州,有了诸葛亮就满足了,架子也大了?不是!
刘备的荆州是借的,这点地盘根本填不了他的胃口,地盘和人才一样,谁也不嫌少,谁也不嫌小,就算有了卧龙,谁不想同时获得卧龙凤雏?
是因为刘备不知道庞统的才华吗?不是!
庞统和诸葛亮齐名,刘备还更早知道庞统的名字,况且庞统已经在赤壁之战中献了连环计,助孙刘联军大破曹操,刘备怎么可能不知道庞统的才华。
是因为庞统没有拿出诸葛亮、鲁肃的推荐书吗?不是!
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这就是最好的推荐,事实上庞统不拿还好,拿了反而更坏。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刘备开始不重用庞统恰恰是因为诸葛亮。
03、君臣失衡这事得从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开始说起。
关羽因为私情放了曹操,按军令状,诸葛亮要砍了他脑袋——
“遂叱武士推出斩之!”
关羽是刘备帐下第一大将,刘备在场的情况下,诸葛亮二话不说,说斩就斩。
最后还是刘备亲自求情,
“昔吾三人结义时,誓同生死。今云长虽犯法,不忍违却前盟。望权记过,容将功赎罪。”孔明方才饶了。
虽说这段诸葛亮有演戏的成分,但底下人怎么看?
军师太厉害了,二爷说杀就杀,最后还是主公低声下气求情才饶了二爷。
这样一来,诸葛亮地位和声望蹭蹭上涨。
《三国演义》诸葛亮剧照
接下来第五十二回,“诸葛亮智辞鲁肃,赵子龙计取桂阳”中,刘备大军拿下零陵。
接下来,有件事——
“孔明教刘度仍为郡守,其子刘贤赴荆州随军办事。零陵一郡居民,尽皆喜悦。”
诸葛亮居然在刘备在场的情况下,既无请示也无汇报,直截了当就完成一次重要的人事任免!
一郡之守,诸葛亮居然一言而定,这人事权大得惊人。
这事很急吗?
既然情况并不紧急,为什么不和刘备商量?
你让刘备怎么想?
长此以往,是不是什么人事任免诸葛亮都可以越过刘备自作主张?
虽说,刘备充分信任诸葛亮,这权力也是刘备给的。
可刘备身为人主,会不担心诸葛亮权力过大吗?
他就不担心君臣权力失衡吗?
果然,接下来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释黄汉升”中出事了,事情出在魏延身上。
云长引魏延来见,孔明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
玄德惊问孔明曰:“魏延乃有功无罪之人,军师何故欲杀之?”
孔明曰:“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
玄德曰:“若斩此人,恐降者人人自危。望军师恕之。”
孔明指魏延曰:“吾今饶汝性命。汝可尽忠报主,勿生异心,若生异心,我好歹取汝首级。”
魏延喏喏连声而退。
《三国演义》魏延剧照
关羽带着降将魏延面见刘备和诸葛亮后,诸葛亮二话不说,直接下令要斩魏延。 这已经不是诸葛亮第一次当着刘备的面,不经请示直接下令杀人了。
诸葛亮在刘备在场的情况下,不经请示喊打喊杀! 生伐大权,一手掌握!
在这种情形下,刘备还没有表态,诸葛亮就“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
就算魏延该杀,刘备的颜面,往哪里放? 你诸葛亮有没有问过刘备的意见?
刘备什么意见? 刘备的意见是,他亲自拍板,认定魏延乃有功无罪之人。
可诸葛亮还不服,众目睽睽之下推翻刘备的意见,说魏延不忠不义!
刘备都已经明确说了魏延有功无罪,你诸葛亮还说魏延不忠不义,你叫底下人听谁的?
按照诸葛亮的说法,刘备手下该杀的人太多了,是不是都要杀了? 你这叫刘备怎么想?
刘备当时给忍了,又低声下气地给魏延求情,可诸葛亮还当着刘备的面威胁魏延“勿生异心,若生异心,我好歹取汝首级!”
沃特?你还有完没完,究竟谁才是老大?
不是说此时刘备已经对诸葛亮心生嫌隙,也不是说刘备要夺诸葛亮的权。
此时,刘备和诸葛亮还是相互信任的。
但对于一个君主来说,诸葛亮的权力太大了, 诸葛亮再厉害再忠诚,他也只是臣子,绝不能越界,偏偏此时诸葛亮已经有越界的倾向了,这是刘备所不能容忍的。
刘备需要加强自己的威严,需要有人制衡诸葛亮。
既然如此,庞统不正是制衡诸葛亮最好的人选吗? 刘备为何不马上重用庞统呢?
04、以凤制龙问题出在第五十七回,诸葛亮去给周瑜吊丧那句话——“当以吊丧为由,往江东走一遭,就寻贤士佐助主公”。
不幸的很,庞统这时就属于诸葛亮在江东寻找的贤士!
没错,庞统是诸葛亮发现的人才,如果刘备马上重用庞统,那不又成为刘备重用庞统是因为诸葛亮的推荐吗?
因此,对于刘备来说,庞统要用,凤雏必须大用重用,但是在用之前得去掉凤雏身上的卧龙色彩。
刘备确实要用庞统,但不能是因为诸葛亮的推荐才用!
庞统必须得是刘备自己或者刘备色彩很浓的人发现的人才。
可能庞统正是看到了这点,所以他才没有拿出诸葛亮的推荐书。
但是,光这个还不够,还得另外想办法。 还别说,刘备是真的有招!
刘备帐下“刘备色彩”最重的人是谁?不是关羽就是张飞!
于是,张飞上场了!
《三国演义》张飞剧照
统到耒阳县,不理政事,终日饮酒为乐;一应钱粮词讼,并不理会。
有人报知玄德,言庞统将耒阳县事尽废。
玄德怒曰:“竖儒焉敢乱吾法度!”
遂唤张飞分付,引从人去荆南诸县巡视:“如有不公不法者,就便究问。恐于事有不明处,可与孙乾同去。”
刘备很清楚地知道,庞统这样的人才,一旦觉得怀才不遇,就会放浪形骸;
他更清楚地知道,关羽对待士卒很友善,对士大夫却很傲慢;
张飞不体恤爱护普通士兵,却敬重有才德的人。
于是,刘备煞费苦心地派出了张飞,还派出了跟随自己多年的谋士孙乾。
张飞和孙乾资历之深在刘备阵营中罕有人及!
如果不是刘备看重庞统,又怎么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县令,就派张飞、孙乾出场?
张飞是管军事的,什么时候要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了?
而且刘备还很细心,对张飞交代一句,“恐于事有不明处,可与孙乾同去”。
很明显,孙乾是带着特殊任务的。
孙乾这种心腹老班底就是一道保险!
果然,在刘备的安排下,张飞发现了庞统的大才,还知道了鲁肃的推荐书——
遂辞统回荆州见玄德,具说庞统之才。
玄德大惊曰:“屈待大贤,吾之过也!”
飞将鲁肃荐书呈上……
玄德看毕,正在嗟叹,忽报孔明回。
玄德接入,礼毕,孔明先明曰:“庞军师近日无恙否?”
玄德曰:“近治耒阳县,好酒废事。”
孔明笑曰:“士元非百里之才,胸中之学,胜亮十倍。亮曾有荐书在士元处,曾达主公否?”
玄德曰:“今日方得子敬书,却未见先生之书。”
孔明曰:“大贤若处小任,往往以酒糊涂,倦于视事。”
玄德曰:“若非吾弟所言,险失大贤。”
注意刘备最后一句话——“若非吾弟所言,险失大贤。”
大家可看好了,庞统是张飞发现的人才!
《三国演义》张飞剧照
在刘备的操作下,最终的结果是庞统是张飞发现的,而不是诸葛亮推荐的!
然后
“玄德下阶请罪……遂拜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与孔明共赞方略,教练军士,听候征伐。”
刘备这小玩得很漂亮啊,一举多得。
首先,借这事去掉了庞统身上的卧龙色彩;
其次,也给庞统敲了警钟,不要以为你是凤雏,你名气大,我就一定会重用你。
最后,也警告诸葛亮,哪怕是你想推荐凤雏这样的大才,我想用就用,不想用也能不用。
《三国演义》刘备剧照
结语、这才是刘备开始没重用庞统的的原因!
孔子有云:
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
能不能被重用,是你的事;想不想重用,也是我的事!
你再有才,我不用你,你也没有办法!
你是否被重用,有且只能由我来决定!
这就叫帝王心术,权谋之道,用人之法。
不是不信任诸葛亮,也不是不相信庞统,而是因为刘备是主公,主公的地位、威严、权力绝不可动摇!
PS:以上分析来自《三国演义》,与正史记载略有不同,都是食堂胡乱揣测,不知各位看官怎么看?
如果认同,食堂不胜感激;如有疏漏,请多海涵。
三国时,庞统投奔刘备,为何刘备让庞统去耒阳做县宰?
庞统投奔刘备,被刘备任命为耒阳县令,结果治理的不怎么样,还丢掉了工作(免官)。最后还是鲁肃、诸葛亮出面推荐,刘备召见面试后,才开始重用庞统,与诸葛亮并为军事中郎将。
在《三国志·庞统传》确实记载着这件事情,于是许多人将此作为了刘备不赏识庞统证据。
那么,事实真如大家想象的这般吗?这里,小生认为大家还是受到了演义小说的影响,存在一定的误区。在演义小说中,司马徽早先就向刘备进行了广告宣传,“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也!”这就变成了刘备事先知道庞统的才能,刘备能够重用诸葛亮,而不能赏识庞统,仅给一个小小的县令而已。
估计罗贯中老爷子也不好意思,最后在《三国演义》中变成了,庞统在投奔刘备是时候没有使用鲁肃、诸葛亮的推荐信,刘备见其相貌丑陋,很不满意,就给了一个小小的耒阳县令。刘备变成了以貌取人的老板,然而之前庞统在过江给曹操进献连环计的时候,曹操听见庞统前来相投,表现的非常热情,难道此时刘备就不如曹操了。
那么,事实真是这样吗?刘备真是以貌取人的吗?首先,我们先来看看给庞统耒阳县令这个职位到底屈不屈才。庞统在投奔刘备之前,先是在南郡太守周瑜的手下当差,后来周瑜去世,庞统前来投奔刘备。此时,刘备在赤壁之战后,地盘仅仅有南部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加之后来从孙权手中借得江陵(南郡一部分),满打满算也就五个郡;而且之前周瑜生前最高职务就是南郡太守,作为周瑜部下,刘备不可能直接给庞统一个郡守吧,那只能是郡守下的县令了。
何况,正如演义小说中刘备说的那样,刚刚得到地盘,好多人还没有地方安排呢,只能委屈你先干一阵子县令,将来有空缺了再给你补缺。根据刘备的一生,县令可不是一个随随便便就能给人的职位。刘备早年与关羽、张飞拼死拼活,征讨黄巾军,才换了个安喜县县尉,还比县令低上半级呢;结果不小心得罪了督邮丢了官,后来再次与盗贼血战,混了个下密县丞,不久又丢官了;之后不知怎么有当上了高唐县尉,勤勤恳恳,终于混到了高唐县令,结果再次被盗贼攻破县城,又丢了官。
综上,能够一下子给庞统一个县令,小生认为刘备还是很大方的。结果庞统干的怎么样,当然不怎么样,还为此丢了官。演义小说认为是庞统觉得屈才,才故意不好好干的,那么这样,庞统同志的工作态度就需要批评一下了,组织信任你,结果辜负了组织的培养。在《三国志》中,并没有交代庞统因为什么原因没有治理好耒阳县,但从之后鲁肃的说情来看,小生还是怀疑庞统的才能有问题。
鲁肃是怎么说的呢?大致意思是:术业有专攻,庞统这个人不是百里之才,刘皇叔您给他一个县令,他当然干不来;如果您给他治中、别驾这类职务,才是真正的才有所用。鲁肃的意思很明显,庞统的才能不在地方治理上,而在给别人当参谋这些方面。后来诸葛亮也向刘备肯定庞统的才能,刘备再次召见庞统,两人深入交流一番。在经过对庞统的充分了解之后,刘备就拜庞统为治中从事,甚至与诸葛亮并为军师中郎将。军师中郎将,这是刘备特意为诸葛亮、庞统而设的职务;三国时期还有这待遇的,就是郭嘉了,曹操特意为其设置军师祭酒这个职务。
从此,刘备的这两个军师中郎将,分工分明确,各司其职。诸葛亮偏重政务方面,庞统偏重军事参谋。后来刘备入川,留下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镇守荆州,也就带了自己的参谋长庞统入川。后来庞统战死,这才召诸葛亮、张飞、赵云率军入川支援的。
最简单一句话,刘备让庞统当耒阳县令,不是因为看不起其才能。而是对庞统的才能没有做到正确的认识,让一个军事参谋型人才到地方去治理政务,结果被弄得一团糟。后来经过充分了解后,真正让庞统实现了一展所长。
三国时,庞统投奔刘备,为何刘备让庞统去耒阳做县宰?
因为庞统是毛遂自荐,刘备起初并没有发现他有什么特殊之处。所以让他当了县令。
当时投奔刘备的人很多。刘备久居新野,逐渐在荆州站稳脚跟。投靠他的文人武将,日渐增多。比如名士徐庶。
赤壁之战以后,刘备集团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投靠他的人就更多了。长沙、桂阳、零陵、武陵四郡望风而降。魏延、黄忠等大将前来辅佐。荆州士族更是倾心辅佐刘备。荆州豪族马良、马谡,向朗、向宠都是这一时期投靠刘备的。这些人代表的,是他们背后雄厚的人力物力财力。
更有甚者,庐江的雷绪带领部下数万人投奔刘备!
庐江雷绪率部曲数万口稽颡。看看,别人投奔刘备,要么是有深厚的背景,要么是有强大的实力。刘备对这些人当然是很重视了。
但是庞统,出身寒微,既没有背景,也没有实力。名气也一般。他与刘备初次见面,并没有展现出过人的才干和智慧,刘备就把一个县托付给他,也算是够意思了!
大家不要小看县令,那是几万人的父母官,堂堂的“百里侯”!也是很重要的。
后来,刘备通过庞统的表现,认识到他有经国之才。这才招到身边,委以重任。也没有埋没人才。
庞统的经历也给了我们启发,不要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想办法做好手头的事情最重要。
三国时,庞统投奔刘备,为何刘备让庞统去耒阳做县宰?
只可能是以下两种情况之一:1.不了解庞统有大才干。庞统也做得正直,没有把诸葛亮的推荐信给刘备看。2.刘备有意识地让庞统到基层去历练历练,以便以后能担大任。
三国时,庞统投奔刘备,为何刘备让庞统去耒阳做县宰?
凤雏与卧龙在三国中都是鼎鼎有名之人物,但是庞统出道稍晚些,书中传其人有些高傲随意,而且形象也有些丑陋,他在献连环计帮周瑜,在赤壁大败曹操之后,先是到东吴孙权处,看其形容古怪未得到任用,后来在卧龙推荐下又来荆州刘备处,他乍一看其人形象不好、感觉还有些高傲,但还是算给面,让其到耒阳当了个县令!
庞统心中有些不快认为大才小用,上任之后三个多月不理县事,致使案件积压不少,有百姓举报、刘备派张飞和孙乾去调查,看到其整日喝得醉熏熏的,于是张飞大怒想要揍他,孙乾急忙拦住说道,久闻庞士远乃高明之士,先看其处理政务的能力如何,没想到庞统一日就把百日积压案件处理明白,让张飞是大感惊奇认为其是个大才,立马报知刘备他也很惊喜,说道像先生这样的才能,应有诸葛军师的书信推荐于我,而一向高傲的庞统此时才拿出了推荐信,从此之后得到刘备重用!
所以说人的外在形象也很重要,你再有才那怕是学富五车,在其肚内人家是看不到得,不共一段事感觉不到你的才能,初次面试大多先看其外表!虽说有句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但因形象不佳而得不到重用者,古今之那也是大有人在还真不少!相比之人家才貌双全之人,形象欠佳者要处于劣势,因大多老板更喜长相帅气、又有才能之人!有时却实也受到形象的影响,这就是说为什么现在有些人要整容,无非都是想为形象加点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