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马运河为什么不与海平面一样高呢?
因为巴拿马运河是靠船闸通航的,下面这张图很直观地展现了运河的结构。
这图一目了然,左边是大西洋,中间最高的湖是加通湖,湖面海拔26米。加通湖和大西洋之间有3道船闸,船只在船闸中被提升26米进入加通湖,然后通过1道船闸进入湖面海拔16.5米的米拉弗洛雷斯湖,再经过2道船闸进入太平洋。
从大西洋一侧进入太平洋的路程如下:
1、从大西洋进入巴伊亚湾,这是一个自然海湾,入口长8.8公里。
2、接下来经过一条长约3.2公里的水道进入船闸。
3、连续3道船闸将船只抬升进入海拔26米的加通湖,长1.9千米。
4、船只在湖中航行24.5公里。
5、查格雷斯河从加通湖流出,长约8.5公里。
6、经过12.6公里的库雷布拉峡谷。
7、经过长1.4公里的佩德罗米格尔船闸下降到人工湖米拉弗洛雷斯湖。
8、在米拉弗洛雷斯湖航行1.7公里。
9、经过两道船闸,长约1.7公里。
10、进入巴尔博亚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转运货物(铁路与航线交汇),巴拿马城也在附近。
11、从这个港口再航行13.2公里就能进入太平洋(巴拿马湾)。
整个巴拿马运河长约80公里,需要约10个小时才能通过,但相比从麦哲伦海峡绕路缩短了近1万公里的航程。
所以巴拿马运河没有直接连通大西洋和太平洋,而是在巴拿马地峡分水岭的山顶用大坝拦水形成了加通湖,然后建设水道和船闸把加通湖的湖水一层一层的往下放,以实现通航,如果不造船闸,水都要全部流入大洋,根本无法实现通航。
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不一样,苏伊士运河没有船闸,直接沟通了大西洋(地中海)和印度洋(红海),巴拿马运河里是淡水,苏伊士运河里是海水。
巴拿马运河为什么不与海平面一样高呢?
原因之一是:巴拿马运河全长81千米,北端的大西洋洋面比南端的太平洋洋面高出20多厘米。苏伊士运河就不存在这一现象。(两大洋本是相通的,为什么不水平呢?有点怪)原因之二是:世界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从北美洲经巴拿马直达南美洲,巴拿马运河穿过这个山脊造成了巨大的土石方开挖量。于是从经济性上考虑,建造三座船闸,抬高运河河面26米,节省工程费以百亿美元计。
巴拿马运河为什么不与海平面一样高呢?
巴拿马运河有两不平,一是运河两端的太平洋与大西洋海平面不平(约50厘米),二是运河与两端的海平面也不平(约26米);前者不影响航行,后者倒是对航行有较大的影响。
那么,巴拿马运河为什么会建成船闸式而与两端的海平面不一样高呢?
小本认为,巴拿马运河是人工运河,是商业化运作,肯定要考虑性价比与可行性,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其修建,必然考虑建造与运行成本、地理地势地形、商业资金筹备、施工条件与工程技术等。
其一,巴拿马运河的原理与中国两千多年前的灵渠一样,都充分考虑了水源,设计出分水岭,利用了多级船闸;巴拿马运河区是热带雨林,常年有较高的降水量,加通湖保证了船闸式运河的水源。
其二,巴拿马运河位于巴拿马地峡上,虽然只有80公里,海拔也不高,这也是当初战胜“尼加拉瓜运河”方案的原因;但是,这海拔不高的80公里能阻隔太平洋与大西洋是有道理的,这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的一部分,花岗石地基压根儿没法挖掘。
其三,巴拿马运河是法国在19世纪末开工的,复杂的地形、恶劣的自然(气候)、坚硬的花岗石(工程量太大)很快让法国人破产;1903年美国接收这一烂尾工程,吸取法国的教训,参考当时的工程技术水平、资金投入(筹备能力)、有利的自然条件(水源),较大地回避了坚硬的岩石,充分利用加通湖,采用了三级水闸(加通湖两头各三道船闸),联通两大洋;实践证明,这是明智的,资源、资金、技术上都可行,1914年,巴拿马运河开通运行,没有再次烂尾。
其四,加通湖海拔有26米,离两头的大洋却只有几十公里,既然不能凿平,就没法自然流淌,一是落差大无法行船,二是也没那么多淡水来流动;采用多级船闸,虽然行船慢一些,但更现实。
其五,实践运行中,巴拿马对运河进行了改造,既使有资金,也有技术,仍然维持原有的运行原理,还是坚持一个湖,两头各三道船闸来联通太平洋与大西洋,没有把巴拿马运河挖掘得跟海平面一个高度;这也说明,当初的多级船闸式运河方案是最优的。
巴拿马运河为什么不与海平面一样高呢?
首先,巴拿马那个地方狭窄,两大洋距离很近,但是中间有高山。
最初,美国人在巴拿马那个地方修了一条铁路,从美国东部到西部可以坐船到巴拿马,坐火车到另一头,在坐船到美国西部。即便是这样折腾,还是比从美国东部直接坐马车去西部快捷,安全。修这条铁路费了老大劲,美国得到一个经验,巴拿马这地方根本不适合干大工程。(山高,工程量大:经常下大雨)
后来很多人都觉得应该修一条运河,大家一致决定运河应该修在尼加拉瓜。这个时候有个法国人(原来苏伊士运河的总工)站出来说应该修在巴拿马,因为谁的资历都比不过他,所以法国人一意孤行,真的在巴拿马开工了。而且法国人的计划确实是准备直接挖穿巴拿马,让大西洋和太平洋直接连通起来。后来,法国人干了一小半,发现工程难度太大,超出预算,破产倒闭了。
在法国人的巴拿马运河计划破产后,美国人准备自己动手修尼加拉瓜运河,法国人游说美国人去接盘,希望能把半截工程卖三瓜两枣回一点点本。由于价钱确实便宜,美国人最终接手了法国人的烂摊子。美国人也觉得直接挖山工程太大,后来重新调整了方案,修建三级船闸,让工程量大大缩小,最后实现连通两大洋的壮举。
巴拿马运河为什么不与海平面一样高呢?
巴拿马运河为什么不与海平面一样高呢?首先巴拿马运河两端的高度都是有差异的,而且落差大概有50厘米,而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也是有多方面因素的,在了解这些因素之前我们先来看下巴拿马运河的构造。
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是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人造运河,由美国主持修建,全长65千米,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属于水闸式运河。通过中间湖泊的传递,水闸的帮助,进而实现了航运。而至于这种水闸式运河为何两端会有不同的高度?又为什么不与海平面一样高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洋流运动巴拿马运河作为紧靠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运河,最不能避免的就是洋流,而且巴拿马运河属于信风带,大海上的风向从东北到西南,所以自然而然的大洋东侧的海平面看起来就要比西侧的要低一点。
而且在巴拿马运河的东侧就是属于南赤道层流的,进而洋流就会带动海水向北流入墨西哥湾,而在巴拿马运河的西侧则是赤道逆流,这种洋流又会将太平洋的海水向巴拿马附近吹过来,所以大致上就是其中一个把海水带到海湾里,而另外一面则因为洋流的作用把海水带了过来,就好像一个容器,一个大的进水口,一个小的出水口,自然不会一直保持同一个高度,所以对于巴拿马运河来说,两侧出现高度差也是很自然的。
为什么与海平面不一样高前面也提到了,巴拿马运河它自己本身都是两端高度有差异的,所以你更不要想着它能够和海平面一样高了,而且地球是圆的,每个国家定的海平面基准点和参考点也是不一样的,所采用的海平面高度更是一个会变动的数值,所以不管怎么算,你的巴拿马运河都是不会存在和海平面一样高的。
巴拿马运河为什么不与海平面一样高呢?
巴拿马运河为什么不与海平面一样高呢?感谢好友的提问,我来说点我所知道的情况,
一,我在前些年某个卫星电视上看到过,有关建造巴拿马运河的经过的电视画面介绍说,最初的巴拿马运河也是由法国人来设计施工建造的,最初的设计方案,也像苏伊士运河一样的建造成海平面的运河,可是,由于巴拿马运河那个地方的气候条件非常恶劣,不像苏伊士运河的那个地方的地质,和气候条件好!由于巴拿马运河那个地方在雨季经常是倾盆大雨,然后倾盆大雨都把施工场地都给冲垮了,包括施工的铁路,工程火车,施工机械,等等,都被泥石流冲得东倒西歪的。法国人搞了几年,感觉着支撑不下去了,工程特艰难了,感觉有着难以克服的困难摆在面前的?所以,建造巴拿马运河的法国公司就破产了,这时候,美国工程师才开始出面接手建造巴拿马运河的建造,美国工程师接手后,就开始总结法国人失败的教训,总结出人类目前的能力,很难完成海平面巴拿马运河的建造的!所以,就修改了设计方案,采用了多级船闸式的建造巴拿马运河的方案,利用船闸把运河抬高起来,减少岩石的开挖量,让巴拿马运河的建造难题得以解决,经过美国多年的努力,终于把巴拿马运河建造成功了!就这样打通了大西洋通往太平洋的海上航运的最为便捷的通道,比走阿根廷就少走一万多公里吧!
二,以上这些,就是我所知道的建造巴拿马运河不是海平面的情况,为什么不是海平面运河的原因了,时间长了,记忆很不清晰了,我就潦草的回答到此,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