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9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为何没有天然良港和黄金旅游海岸?
因为江苏海岸线太平直,长度只有953.9公里,不到浙江的二分之一,不到山东的三分之一,不到广东的四分之一。且多为淤泥质海岸,滩涂广布,近海浑浊,不利于建造海港和发展旅游业。
翻开中国地形图,你会发现我国的海岸线有个特点,就是以杭州湾为界,以北的海岸线,除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以外,其余海岸比较平缓,多为平原海岸。而以南的海岸线比较曲折,多为山地丘陵海岸。
平原海岸又称沙岸,由巨厚而松散的沉积物组成,海岸线平直、单调,岸上地势平坦,多沙洲浅滩,缺乏天然良港和岛屿。
山地丘陵海岸又称岩岸,组成物质为基岩,在地质构造影响下形成,海岸线曲折而水深,适合作港口。海蚀地貌发育,多自然奇景,适合发展旅游业。
江苏省位于杭州湾以北,其海岸就是典型的平原海岸,平直、多滩涂、少岛屿。除了北部连云港有几十公里的基岩海岸和砂质海岸外,其余93%都是粉砂淤泥质海岸,甚至有一条连续长约300公里的淤泥质自然海岸,占江苏海岸线的三分之一。
江苏省大部分位于苏北-南黄海盆地区,为沉积充填区,地貌以冲积地貌为主,数千年来黄河和淮河等水系带来的大量泥沙淤平了江苏的海岸线,并让海岸向外延伸数百公里,增加了数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让古时候的一些沿海城市变成了内陆城市。
泥沙淤积在海岸边形成大面积的滩涂,这些滩涂非常肥沃,物种丰富,适合晒盐、发展养殖业和建设保护区,但是颜值实在太低,坑坑洼洼的,到处都是稀泥,而且把近岸的海水也染得浑浊不堪,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
中国滩涂总面积208万公顷(不包括GAT),而江苏就有51万公顷,占了全国的四分之一。滩涂就是正在成长的陆地,相当于大自然在填海造陆。
江苏虽然缺乏优良海港,但依托长江、京杭大运河以及全省密布的水网,建立起发达的内河航运体系,苏州港(包括太仓、常熟和张家港)是全省最大的港口,也是中国内河航运第一大港。截至2017年底江苏共有内河航道总里程24366公里,约占全国航道总里程的五分之一,航道密度为24.2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2017年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25.7亿吨,位居全国第一。
江苏省9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为何没有天然良港和黄金旅游海岸?
江苏省是我们的一个沿海省份,拥有954公里漫长的海岸线,但是却只有南通、连云港、盐城3个沿海城市,与广东、山东等全国最发达的省份相比,江苏虽然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二,介于广东和山东之间,但在这三个省份中,却是唯一一个没有大型海港城市的省份。人们常说“江苏有海无港”也就是基于这个原因,同样,江苏也没有天然条件好的黄金旅游海岸,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要建设优质的海港,不但需要考虑泊位水深、航道水深、有利于避风、交通便利之外,更要考虑地质条件。我们在看地图的时候,可以发现,与其它沿海省份相比,江苏的海岸线十分的平滑笔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泥沙的冲刷和堆积,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黄河和淮河两大河流多次改道,带来了大量的泥沙在入海口处堆积,而且从黄河中下游区域的地势变化来看,江苏的地势最低,因此黄河的入海区域,在历史上自然就有从江苏入海的倾向。黄河历史上的多次改道,将大量泥沙“倾倒”在入海口,不但形成了黄河三角洲,而且最近2000年的时间,江苏的沿海区域也在不断地向黄海推进,而且这种推进基本上均匀的,逐渐填满了以前弯曲的海湾,形成了现在的这种比较平滑的滩涂地貌。
另外,这种以淤积泥沙为主的滩涂地貌,想要保持稳定,还与沿岸海洋水流方向有密切关系,受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影响,江苏附近的海域处于二者合围的“半内海”区域,强度比较大的风浪较小,因此黄河、淮河携带下来的沉积泥沙,不容易因海水的冲刷而挟裹进大海,因此比较稳定,长期沉积下来之后就逐渐固定下来。
在这样的淤积泥沙的地貌条件下,无论是地基的稳定性,还是海水的深度,都不具备建设大型港口的条件。同时,这种淤积泥沙,杂质较多,粘性较高,不像其它著名旅游海岸那种沙质纯净、粗细相宜的特点,因此体验感较差,当然也不具备成为黄金旅游海岸的条件。
江苏省9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为何没有天然良港和黄金旅游海岸?
江苏省900公里的海岸线,为何没有天然良港和黄金旅游海岸?人们说,江苏有海无港,江苏拥有954公里漫长的海岸线,却是沿海中唯一没有大型海港城市的省份。
1、天然良港的形成,要求泊位水深、航道水深的条件,以及基岩海岸的支撑。
江苏海岸不具备形成天然良港的条件。江苏大部分地区属于平原,最早连云港一带是黄河入海口,连云港以南是淮河以及长江入海口,区域大部分为黄河、淮河、长江泥沙堆积的平地,海拔底,海岸多为淤泥质海岸。不适宜建优良质海港。
相比邻省山东、浙江、辽宁、福建、两广等省基岩海岸多,特别是中生代发生了一次环太平洋运动(我国称之为燕山运动),岩浆发生了多次侵入活动,形成了以花岗岩为主的基岩海岸,这在江苏相邻的省份浙江、山东尤为突出。这些花岗岩构成的海岸,致密坚硬,只要我们清理航道,沿岸深挖就会形成优质港口,如浙江宁波、舟山、温州、台州港,山东烟台、青岛等港口。
2、同样的原因,江苏没有黄金旅游海岸。
黄金旅游海岸,需具备优质沙滩、海洋、阳光等资源。而优质沙滩的形成,需要有长期被冲刷的基岩破碎、磨圆、撞击等,最后形成颗粒大小不一的沙粒,并在岸流的作用下,搬运至其他地方,形成沿岸的沙滩。而江苏沿海岸多泥质沙滩,含泥量较大,带粘性,形不成黄金旅游海岸。
所以说,江苏虽然有海,却形不成天然良港和黄金旅游海岸。但这并不影响江苏成为全国GDP产值仅次于广东的第二强省,且自古以来是全国的商业发达的地区之一。不得不为江苏人商业经济发展的创新和传统优势点赞。
江苏省9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为何没有天然良港和黄金旅游海岸?
农民回答谢邀,
我是江苏人,江苏确实海岸线长达900多公里,但没有一个天然深水码头,这是地理环境所造成的,原有黄河,淮河,长江入囗都都在江苏入海,后黄河改道入山东入渤海,这样从黄淮长江从西部把泥沙源源不断的流问东海,海水天天涨潮,又把泥沙不断的乘潮水推向岸边,就这样年复一年的重复流下推上,使江苏900多公里海岸线冲积了大片滩涂,湿地,平原,海岸线还在不斷的向东移去,所以在江苏900多公海岸线上没有天然的深水码头,只有连云港码头稍好于射阳港,大丰港,还要靠人工用机械疏通。
江苏省9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为何没有天然良港和黄金旅游海岸?
江苏虽然海岸线不短,但是地理位置特殊,黄河,沭河,沂河,淮河,还有长江,它们的入海口都在江苏,尤其是黄河和长江,它们带下来的泥沙大部分都淤积到黄海海域,这也是江苏所面临的大海。
苏北重镇连云港,想当初也是国家很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呀,但是就因为淤泥太多,港口一时不清理就靠不过来大船,弄的现在这样,一有大吨位的货轮就靠岸山东日照港了,干瞪眼没办法,紧邻着山东的赣榆区,它有一个海水浴场,岸上也有沙滩,但是它有个奇葩的特色,你下水以后往海里面走,脚下有20公分左右深度的淤泥,往海里走四五十米以后才没有淤泥了,弄的游客都去了日照的岚山海水浴场玩去了,虽然它们的距离也就是不到二十公里,天壤之别。
连云港下面的燕尾港也是靠不了大船,射阳也没有良港,滩涂种大蒜疯长,在往南盐城,还是淤泥,大丰也不行,海安也靠不了大船,启东,这个沿海小城原来的名字叫“掘港,”意思是挖出来的港口,一直到南通港,这个港口在江苏省来说,海港算最深的了,但是也得经常清淤,目前国内进口的粮食一般都在南通港卸货。
整个海岸线除了连云港赣榆区的那片不理想的沙滩以外,其他的地方就没有沙滩海水浴场,受淤泥的影响,近海捕捞,养殖都受影响,但是它也不一文不是,这种环境特被适合海产品育苗,鱼类,虾蟹育苗,江苏省占的比重很大。像连云港,盐城,如皋,海安这些地方海里淤泥里面生长的泥螺很有特色,又肥又美,是当地的特产,另外,黄海的带鱼和小黄花鱼也和其他海域的不是一个味道。
江苏,守着这么长的海岸线,没有深水良港,也是小有遗憾,但是人家省内内河流域发达,水网四通八达,加上长江流域,在古代没有公路铁路的情况下,人家的交通,物流还是非常发达的隋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江苏段现在也是很重要的交通大动脉。
沿海没有金色的沙滩,没有让人流连忘返的海水浴场,确实遗憾,但是和内陆省份比还是很幸福的,最起码可以看到大海,没事到海边吹吹风!
我们的母亲河黄河,这最近一百多年改了好几次河道,从天津入海口改道苏北地区入海口有改道现在的山东入海口,潮汐的关系,它的淤泥慢慢的全部淤积到江苏省境内,山东虽然也属于黄海,但是它海水下面不淤积淤泥,这也是很奇怪的事情,说不准将来,江苏省在自己的境内选择一个荒岛,开发出来一个旅游圣地,小岛的四周都是金黄的松软沙滩,建设的比马尔代夫还美丽!
江苏省9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为何没有天然良港和黄金旅游海岸?
江苏有两方面非常出名,一是人文经济方面非常繁荣发达,另一个就是其地形非常平坦低缓,很难得能见到稍微像样点的山。江苏确实沿海,但尴尬的是,江苏的沿海地区相对来说并不发达也不出名,几乎没什么天然优良港口与滨海的旅游观光地。
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不外乎两方面:
- 一来江苏外海受到自然因素影响,外海不仅水浅而且沙洲众多,海岸线滩涂众多泥沙淤积,航行条件非常差;
- 二来江苏向来苏南比苏北更加发达,经济大多在南部沿江布局,沿海地区与苏北经济比较落后,也缺乏整理开发沿海的足够动力。
看江苏的地形图就可以发现,江苏是个平原广布河网纵横的低平地区,不仅是陆地地区,江苏的外海情况也差不多。由于古代黄河屡屡变道,多次在此夺淮入海,不仅形成了大规模的冲击平原与海底淤积,其造成的影响至今都没有消除。江苏沿海有众多河流入海,不断将陆地泥沙搬入黄海之中,形成了大量的水底沙洲群。
沿海的天然良港,一般都要符合两方面条件,一是水要足够深,二是航道要通畅,然而江苏外海大多数海域与大部分海岸线都不太符合这两方面的条件。由于南黄海海底沙洲群的存在,使得稍大点的船只都很难安全航行于江苏东部海域,而且江苏近海的海岸线滩涂众多,海水深度都很浅,船舶无法轻易靠近,不利于港口的建设。而除了自然因素,人文经济因素也是江苏沿海开发乏力的重要缘故。江苏从古代开始,南部就远比北部发达,直到如今苏北与苏南之间的差距也不是一星半点。整个苏北堪称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仅有徐州而已。但这样的情况毕竟独木难支,徐州也带不动整个苏北,没有足够的需求,也无法十分有效的拉动整个海岸线的发展。
虽同在一省,可苏南苏北之间的经济联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密切,苏南本身就拥有众多的港口。目前江苏六个最大港口之中,前五个都是长江沿岸的内河港口,沿海最大的连云港,其年吞吐量在江苏之内仅仅与南部的镇江相差无几。江苏沿海地区能够辐散到的区域,要么本身就拥有条件更好的港口,要么经济过于落后无法提供港口发展足够的内需。至于沿海观光,也是让江苏比较头疼的一个方面,印象中的沿海观光胜地,大多都拥有湛蓝的海水与细腻的沙滩之类,然而江苏的沿海地区就不是想象中的大海的模样了。无论是连云港、盐城还是南通,外海海域的海水通常情况下都比较浑浊,偶尔比较清澈,而且天然沙滩很少见,倒是淤泥堆积形成的大规模浅水滩涂很多。
可以说,从景观方面来说江苏的大部分海域都是不适合作为海岸旅游观光来进行开发的。不过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江苏大量的沿海滩涂,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了机遇,而且滩涂湿地在自然生态保护方面也拥有很大价值。总而言之,去过江苏的海边就能轻易发现,江苏海域水太浅泥沙淤积太多,无论航运还是观光方面都没什么前途。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