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为什么见不到大象?
因为目前云南是我国亚洲象最多的省份,当地少民有饲养大象的传统。现在海南岛没有野生象了,不过有圈养象,比如海口的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里就有亚洲象。根据出土的化石现实,海南岛历史上曾生存过大象。1992年-1993年对三亚落笔洞遗址的发掘,发现8枚人类牙齿化石及一些工具,也发现了长臂猿、亚洲象、貘、熊、华南虎等共45种哺乳动物动物化石。证实旧石器时期海南岛有亚洲象和华南虎生存。
很多人认为,“海南岛与大陆隔着琼州海峡,而且海南岛是个小岛,所以历史上没有大象生存”。这种想法就是把目光局限在目前的地图上了,在冰河时期,海平面最低时比现在要低120米以上。而琼州海峡平均水深只有44米,最大深度也才114米,所以当时琼州海峡的海底都露出了水面,成为一座陆桥,生活在雷州半岛的亚洲象可能通过陆桥进入海南岛。
其次,海南岛面积足够大,森林茂密,可以供亚洲象生存。但亚洲象或许会因为岛屿环境限制而出现“矮化”,也就是体型变小。可以参考欧洲矮象(法氏古菱齿象)。
欧洲矮象是亚洲象的近亲,在冰河时期通过露出的海底从大陆上进入了西西里岛和马耳他岛,后来海平面上升,它们被隔绝在了孤岛上。地中海的岛屿上没有大型肉食动物,大象没有外部威胁,体型庞大的优势反而成了劣势。岛上资源有限,体型大需要的食物更多,体型小更容易生存下来,经过一代代的繁衍,隔绝在孤岛上的大象越来越小,最后变得只有猪那么大。这种现象被称为“岛屿侏儒化”。
除了欧洲矮象之外,受到岛屿环境影响的远古象类还有西西里岛和马耳他的莫奈德里古菱齿象、希腊克里特岛的克里特猛犸象、美国加州的海峡群岛的小猛犸象、意大利撒丁岛的马摩拉猛犸象、印度尼西亚佛洛勒斯岛的佛洛勒斯剑齿象和松达剑齿象。这些都是被困在孤岛上而小型化的象类。
上述岛屿的面积都比海南岛要小,这些小岛上就能生存象类,自然条件优越的海南岛自然也能供象类生存。但海南岛的象早就灭绝了,据推测与人类有关。
▲剑桥大学伊懋可撰写的《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中,伊懋可没有直接说明海南岛有没有大象分布,而是认为香料贸易使海南植被破坏,使适合大象生存的环境缩小。
▲这是根据文榕生《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变迁》制成的中国亚洲象分布范围的变化,可以看到最下面的海南岛是有一个分布点的,和雷州半岛的分布点一同消失了。
亚洲象是热带物种,云南西南部和海南岛是我国目前热带范围最大的区域,可以利用优越的气候建设亚洲象繁殖基地。
海南为什么见不到大象?
海南为什么见不到大象?与海南同地域的泰国、印度、柬埔寨、老挝等国都有大象的分布,现今这个区域的象种我们称之为亚洲象,与非洲象同科,但又有不同。从人类历史记载来看,海南没有文字描述或大象的古生物化石出现,确实是没有大象的分布,这个区域为什么不见大象呢?我们先看一张亚洲象分布图:
上图的粉色是历史上亚洲象的分布情况,而红色是现今的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历史上亚洲象生存范围非常广,最北达到黄河流域,最西到达波斯湾地区,后来大象的生存地域开始萎缩,目前主要生存地区以中南半岛为主,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也有大象生存。
加里曼丹岛北部也有大象分布,据一些资料研究发现,这里的大象称作婆罗门象,与现在亚洲象亲缘关系甚远,婆罗门象并非近代才出现。它们与亚洲象明显不同,婆罗门象在30万年前在进化上便与亚洲象分离,1万8千年前加曼丹岛和亚洲大陆分离后,便被隔离在了加里曼丹岛。
为什么大象生存区域逐渐萎缩?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气候变化,如我们黄河流域,从现在来看,这里的气温显然是不适合亚洲象在这里生存了,年平均气温在10~20度范围之内,气候再转冷,只能逐渐向南移动。
二是人类活动的影响,这里成为人类农业生产的农耕地,大象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加之人类的大量捕杀,而大象繁殖又非常缓慢,通常孕育一头幼崽需要1.8年,遭受人类的屠杀后,其数量短期内很难恢复,能迁徙的跑到了丛林、灌木、河谷中躲避生存下来。下图是我国亚洲象的迁徙。
从图中可以看出,大象一直在南迁,公元580年~公元1050年在南岭一带还有分布,如今这里的大象基本灭绝,萎缩到了云南的边境线上。
为什么海南岛没有大象
大象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陆栖哺乳动物,以群居为主。象栖息于多种生态环境中,尤喜丛林、草原和河谷地带,生活在没有陡坡的温暖湿润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它们能避开直射的阳光,行动自如。理想之处是靠近水源或湿地的空旷森林。它们对水的需要不仅是为了饮用,也是为了冲洗和降温,亚洲象重达5吨,每天会消耗大量的食物,主要是树叶、野香蕉和嫩竹叶,每日食量30到60千克,寿命约70年。
从环境角度来看,海南也同云南西双版纳一样有零散的热带雨林分布,如尖峰岭、霸王岭、五指山、百花岭等,这里也有潮湿的气候,降水较多,象苏门答腊岛、爪哇岛、中南半岛都有大象的生存,因此海南岛也应适合大象生存。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在海南怎么见不到大象?
海南是从大陆脱离出来的一块岛屿,生物地缘关系应与雷州半岛有着紧密联系,没有与大陆分离时,海南岛会有大象分布,新构造运动期间,海南与大陆渐渐分离,切断了与大陆的联系,成为了一座孤岛后,海南岛生存空间狭小,而大象又是一个庞然大物,需要环境提供大量食物,可是岛内却提供不了,会有大量的象因生存问题而灭绝,加之地壳运动的影响和人为的捕杀,没有岛外物种来源,大象就灭绝了。
事实上在菲律宾群岛上也没有见到大象,在历史上,这里也有大象生存,曾经在岛上发现了大象的化石,这也表明大象渐渐的失去了生存条件和被捕杀而灭绝。海南岛亚洲象灭绝并不是个例。
海南岛面积只有3.44万平方公里,这么小的空间,不能与云南接壤的中南半岛相比,这里空间不大,地形、地貌比较简单,没那么复杂。而云南很多区域还是人烟罕至的地带,有宽阔的河谷,舒缓的坡面,总能找到适合它生存的环境,从而生存下来,这里成为了大象的避难所,为此云南还有物种保留。近些年来,人为的加以保护,大象才有了更好的生存空间,而海南就不具备了,这就是海南见不到大象的原因。
可能有的网友问了,我们把云南的大象运到海南饲养,让它在海南“生根发芽”,是不是可以呢?事实上这种事情不只是大象异地饲养繁殖问题,我们送出去的大熊猫在异地生存并不是太好,种群数量也没有过快地增加,由此看来动物适应了环境,经过长期进化,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云南大象有可能到海南“水土不服”,最终引种失败。
但也有一些物种,离开原生地,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如澳大利亚的兔子和亚洲鲤鱼泛滥成灾,就是一个很好的生物入侵案例,由此看来,物种的进化和环境的适应,总是有一套生存法则,我们人类很难认识或掌控。
海南为什么见不到大象?
大象是陆地上体重最大的动物,平时喜欢群居,食量极大,因此,需要足够大的无人类居住的地方和丰富的供其食用的植物才能支撑象群的生存。
海南岛地处热带,就气候和环境而言确实适合象群生活。其陆地总面积大约三点四万平方公里,如果没有人类活动,也仅能供数量有限的象群生活。可是,海南岛三点四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基本都是人类活动区域,根本就没有供象群生活的地方,所以,海南岛应该不存在野生大象。
总之,由于海南岛陆地面积有限,而人类活动范围较广,没有支撑野生象群生存的条件,所以,在海南岛见不到大象。(动物园里大象除外)
注:图片来自网络。
海南为什么见不到大象?
大象的生存环境肯定要有相应气候,食物、生态环境很多因素了,为什么广东广西没有大象?为什么浙江福建没有大象?为什么新疆西藏没有大象?很奇怪的问提
海南为什么见不到大象?
冬季很短,或没有冬季,海拔较低,食物来源丰盛的地方都适合野象生存,高大的乔木林除外。所以,往南或偏西南是野生象最适合的迁徙路径。
海南为什么见不到大象?
隔的太远,大象不能去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