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非洲贻贝泛滥,当地人饿死不吃,在中国却是美食,是真的吗?

当然是假的,自媒体编造的谣言而已,非洲国家在近代为欧洲殖民地,饮食文化受欧洲影响很大,沿海居民基本都会食用海鲜。前几年,丹麦的养殖生蚝产量太高,造成了滞销,于是丹麦人就在网上发布旅游广告,邀请外国人去丹麦消费生蚝。消息传到国内,经过自媒体的添油加醋,就成了“丹麦生蚝泛滥,海岸边到处都是,破坏生态,急需中国吃货前去解围”,丹麦大使馆也发文助势,结果引得一大群吃货垂涎三尺,恨不得马上飞到丹麦“施以援手”,可路途实在太过遥远,往返的机票都回不了本,于是中国吃货只能“望蚝兴叹”。不过有几个中国网友真的跑去丹麦了,结果发现海边啥都没有,生蚝都在餐厅里,要吃得掏钱,才发现是被套路了。

早在2010年之前,就有外国媒体介绍了丹麦的生蚝营销套路,结果在2017年丹麦故伎重施,还是有不少吃货上了当。

可见中国网友非常好骗。在网友的印象里,“非洲国家贫困落后,人们好吃懒做,饿了就上树摘果子吃,宁愿饿死也不种地,宁愿吃老鼠蜗牛青蛙也不吃海鲜”,这些错误印象都是自媒体给网友们灌输的。非洲被欧洲殖民了几百年,虽然非洲整体上确实贫穷落后,但是饮食文化深受欧洲影响,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原始。

非洲的饮食文化大致可分为北非、东非、南非、西非。

北非是阿拉伯文化区,饮食与西亚差不多。东非人的主食是玉米和水稻,部分地区受阿拉伯文化影响,也很喜欢吃烤肉,但那里的烤肉烤得很老。洋葱是主流配菜,烤鱼也很常见,印度人带来的咖喱也落地生根,沿海国家吃海鲜很普遍。南非是英国殖民地,饮食基本都是西餐,沿海地区海鲜是主流,各种虾蟹、海鱼、生蚝、贻贝都是餐桌上的常客。

西非是法国殖民地,饮食文化受法国影响,很多人都喜欢吃法棍,比如科特迪瓦人早餐吃法棍,午餐和晚餐吃米饭和木薯,鸡肉、鱼肉和各种海鲜都很常见。非洲国家开放程度并不低,中餐馆、西餐馆、印度餐馆、日本料理、韩国料理、美国快餐店、意大利披萨店也有很多,但是非洲中部的某些地区依旧喜欢吃“丛林肉”,也就是各种野生动物的肉,但也是煮熟之后吃的。

总的来看,非洲人的饮食还算比较健康,有各种杂粮、肉类、海鲜和水果。

所以,说非洲人不吃贻贝是肯定不对的,贻贝容易获取,吃起来简单,煮熟之后把壳掰开就可以吃,非洲人民怎么可能放过这样的简单美味。

听说非洲贻贝泛滥,当地人饿死不吃,在中国却是美食,是真的吗?

国内也经历过饥荒,鱼类,贝类蛋白质含量高,但能量含量低。在食物紧张时人们最缺乏的是能量,吃能量含量低的食物,给人越吃越饿的感觉,反倒觉得能量低,蛋白质含量低的食物难以下咽了。

听说非洲贻贝泛滥,当地人饿死不吃,在中国却是美食,是真的吗?

我在非洲工作了三年,非洲人基本不吃海鲜,几斤重的鱼非常便宜,还没人要,他们爱吃老鼠,蝙蝠。

听说非洲贻贝泛滥,当地人饿死不吃,在中国却是美食,是真的吗?

非洲人吃海鲜一般只吃鱼、虾,而像贝类、螃蟹都不吃,不过他们也有打捞,打捞上来卖给当地中国人,不多说,来看视频,看看非洲苏丹的鱼市,让你震撼……

听说非洲贻贝泛滥,当地人饿死不吃,在中国却是美食,是真的吗?

我在非洲去过33个国家,其中居住超过一个月的13个,超过一年的4个。

非洲很多饮食习惯和中国不同。比如在阿尔及利亚这样的国家,牛肉、鸡肉、羊肉非常昂贵,苹果之类热带水果也很贵,但被称作“蛋鸡”的比较瘦的鸡就很便宜,另外驴肉也便宜得吓人,此外,鸡爪不要钱,可以随便去要。

而在赤道附近的贝宁等国,螃蟹、鱿鱼、大龙虾之类价格低廉,菠萝、芒果、木瓜等也便宜得吓人,但肉、鸡和鸡蛋就很贵,苹果之类的温带水果也非常贵。

撒哈拉腹地的马里和尼日尔,羊肉价钱很便宜,牛奶也不贵,但海水鱼很贵,海鲜的价格自然也很高。

大体上非洲食品价格的规律,是当地人不爱吃但又有很大产量的东西就便宜,比如阿尔及利亚的驴肉,当地是作为宠物饲料供应的,人并不吃,你去买就便宜,鸡爪他们不吃,但又会大量产出,自然乐得送人情。贝宁的海鲜,当地人就爱一味海鱼,其它的都不会做,觉得不好吃,但他们打渔是“赶小海”,捞上来的什么都有,多少卖点钱自然不会很贵。

这几张照片是我在非洲时所拍,自上而下:贝宁-多哥边境;阿尔及利亚;马里

当地人爱吃,但自己大量出产的也不会很贵,比如生菜、土豆、洋葱、番茄之类大路货蔬菜就是这样。不过如果当地不出产,需要进口,那就贵了,在中国很贵的芒果木瓜当地贱卖,中国并不贵的苹果当地价格高昂,奥妙就在于此。

有些蔬菜只有中国人吃,当地既没有人吃,也没有人种,价格就会非常高,比如水芹菜、韭菜、菜瓜等。但偶尔也会有例外——比如在马里,我曾发现丝瓜和萝卜价格不贵,因为前者大量种植,用于做擦背用的丝瓜络,他们并不知道嫩丝瓜可以吃,后者在当地是一味草药,因此在农贸市场的药材摊有售,价格也不贵。

贻贝恰恰是非洲人普遍知道怎么吃的一种海鲜,这是因为此前的殖民者法国人、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都酷爱吃生贻贝,英国人没那么热衷但也是吃的——2003年23名中国福清偷渡客就是在英国莫克姆湾挖贻贝卖钱被涨潮淹死的……所以您的“听说”,显然是不可靠的。

听说非洲贻贝泛滥,当地人饿死不吃,在中国却是美食,是真的吗?

非洲人不光不爱吃贻贝,他们对海鲜都不喜欢

第一,风俗习惯的原因。非洲人的祖先抗拒海鲜,认为海鲜是可怕的生物,尤其是那些暗黑色的贝类。他们认为,这些黑色的贝壳类海鲜,里面似乎住着可怕的灵魂,如果吃掉会给自己带来灾难。

第二,饮食习惯的原因。非洲是个较为炎热的地方,瓜果类的产量较为丰富,不少非洲人喜欢吃瓜果蔬菜。这就像吃惯内陆食物的人,突然让他们大量食用海鲜,会觉得海鲜的味道过于腥臭。所以,想要非洲人接受海鲜,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这也就是饮食的习惯了。

第三,烹饪技术的问题。去非洲旅游过的人都知道,非洲是没有厨师之类的工作。非洲人对于食物 比较“粗暴”,很多都是煮熟在一个大盆子里,然后用手抓来吃,不会去讲究那些烹饪的技巧。虽说海鲜的烹饪方法简单,但是没有好的厨师手艺,是做不出美味的海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