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方封建社会没有太监?
太监并非中国独有,朝鲜、越南、缅甸、古埃及、古希腊、罗马、拜占庭、波斯、印度、阿拉伯、奥斯曼、埃塞等国历史上也有太监之类的职位。阉人、宦官、太监三者并不能完全等同。
阉人泛指阉割过的男性,中国从西周开始有使用阉人的记载,《周礼》内有“宫者使守内,以其人道绝也”。当时的阉人被用来作“寺人”、“内竖”、“阍人”等职,但是人数不多且地位低下,只是负责杂役、传令等工作,是家臣的一种。
宦官是古代被阉割后为皇室贵族服务的男性,早期宦官不一定都是阉人,在东汉之后才完全使用阉人做宦官。太监是中国古代官名,也可写作大监,至明朝时,由于太监职位常由宦官担任,于是“太监”变成了高级宦官的称谓。到清朝时,太监成了宦官统称。1912年清朝覆亡后太监才开始消失,中国最后一个太监是孙耀廷。
但是属于中华文化圈的日本在封建时期却没有太监,在宫中为王室服务的都是女官。一是日本阉割技术太差,一阉就死,这和它们畜牧业不发达有关,因为阉人技术是由阉割牲畜演变而来。二是日本王室人丁稀少,后宫规模小,不需要大批的太监,几个宫女就行了。三是日本古代王室的权力斗争使得不具备太监制度诞生的条件。中国历史上拥有非常完善的太监制度,以至于太监成了中国古装剧必备的要素之一,各大公公出镜率极高。但是欧洲的一些历史剧里却很少出现这类角色,所以很多人误以为欧洲没有太监,西欧中世纪时期太监确实很少,偶尔有君主因特殊癖好养几个阉人来玩乐,但这些阉人没有权力,并非官职,算不上太监。
西欧中世纪王权衰落,君主没有庞大的后宫,不需要太监来为后宫服务。不过在罗马时期欧洲也曾出现过权势熏天的太监,著名的罗马暴君尼禄与他宠信的太监斯普里斯结婚(真会玩),还任命太监彼拉哥主持特务组织监视官员和百姓,与明朝的东厂异曲同工。
但西方拥有最庞大太监体系的国家当属奥斯曼帝国,其规模与中国古代不相上下,少则几百,多则数千,而且他们偏爱黑太监。▲1870年拍摄的一个黑太监。
奥斯曼帝国的太监有白人和黑人两类。YSL教禁止阉割男性,所以奥斯曼的太监主要来自境外输入的奴隶,而且阉割手术往往由犹太人和基督徒来操刀。
一般来说,白太监通常来自高加索地区,少数来自巴尔干,在职能上有些类似大明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平日负责苏丹与外界的传令,另外还管理皇宫学校。在15到16世纪的奥斯曼鼎盛时期,白太监长官在政治地位上可与大维齐尔匹敌。1582年开始禁止白太监进入后宫,此后地位渐渐下降。黑太监长官则负责管理后宫和跟充当侍卫。从塞利姆二世(1566-1574年)时代起,宫廷里经常购买努比亚男孩作为黑人奴隶来管理后宫,科普特教士从八岁左右的男孩身上切下阴茎和睾丸(存活率约10%)。穆拉德三世(1574–1595年)时期正式形成大太监制度,一直持续到奥斯曼帝国灭亡。
奥斯曼有一套太监阶层制度,新入宫的太监等级最低,凭借自己的能力和苏丹赏识,可以晋升为替补,最高等级就是管理后宫的大太监。也有一些太监不负责后宫守卫,而是管理宫廷的日常起居,例如苏丹的私人内侍,皇太后、苏丹的主要妃子和皇子则有一个首席太监领导的7个太监服侍。▲奥斯曼王公和黑太监。
奥斯曼后期黑太监长官压制白太监长官,成为帝国重要人物,甚至能左右苏丹王位继承,在17到18世纪,黑太监长官的地位仅次于大维齐尔和帝国教长。大太监从最高级的太监中选出,由苏丹签署的帝国敕令任命,并赏赐礼袍后,正式担任大太监的职位。大太监除了管理的土地,一般还有一块私人封地,退休后会获得一笔养老金。▲1929年拍摄的,六个妃子和两个黑太监。
和中国一样,奥斯曼的太监也会秽乱后宫,拜伦笔下的唐璜就曾被海盗带到伊斯坦布尔出售,一个黑太监看中了唐璜,高价将其买下,送进土耳其后宫为王后服务。《一千零一夜》当中也有黑太监与皇后通奸的故事。
为什么西方封建社会没有太监?
所谓太监,就是阉割后在宫廷内共皇室役使的男性奴仆。太监形成制度还只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才有。西方封建社会是有太监的,但是他们没有集权社会,所以并没有形成太监制度。
太监并非只有中国专有,像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古土耳其,古朝鲜、波斯、印度等等古文明都有。
中国文史出版社有一本《宦官的历史》,里面介绍了各国古代的太监史。
古希腊:王宫里有太监,民间有专门贩卖幼儿共阉割的商人。
古罗马帝国:“克劳帝乌斯、尼禄、维特利乌斯当政时,宫廷中有大批宦官当差。著名的暴君尼禄甚至还宣布和宠幸的太监斯普里斯结婚,同时任命太监彼拉哥组成特务组织监视权贵和百姓”。中国明朝的东厂可能就是学习他们的。
拜占庭: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说:“太监掌权在4世纪拜占庭已经形成制度了”。另一位历史学家阿米尼努斯,东罗马君士坦丁二世大部分权利都归宦官管理。东罗马早已变成“太监的天堂”。
阿拉伯帝国:《阿拉伯通史》,8世纪他们也有宦官。
古印度,印度当时王国林立,每一个王国后宫妻妾成群,所以他们也有大量太监在后宫劳作。
所以西方也是有太监的。
”
为什么西方封建社会没有太监?
西方所谓的封建社会很短,甚至极少有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的权力较为有限,其手下由大量大大小小自有领地的领主构成,领主们的从属关系复杂,他们臣服的对象不仅仅是君主,还有其他领主。与中国相比,西方封建君主并没有庞大的后宫,一直坚持的是一夫一妻制,而不像中国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封建君主的后宫只有一位属于君主的女人,没人和她争丈夫,有一些自愿为后宫服务的贵族妇女和女仆就足够了。
西方封建君主的政治婚姻比较普遍,君主的妻子往往是另一国君主或有势力的领主的女儿,甚至是某一处领地的合法继承人,他们的婚姻更像是一笔交易,双方关系是平等的,是靠共同利益维系的,不是感情和贞操。
西方的封建君主当然也喜欢其他女人,但她们都不是他的合法女人,而仅仅是情妇,具有很强的自愿性,只能偷偷摸摸的,君主无法限制她们的个人自由,完全靠感情、利益维系,也不需要什么太监来保证她们的贞操,很多情妇本就是其他封建贵族的妻子、寡妇,没有什么贞操可言,君主也往往不过是她们众多情人中的一个。
为什么西方封建社会没有太监?
太监制度往往出现于高度皇权专制和政教合一君王集权统治的奴隶制或封建社会,皇位实施子𠻸传承的国家;这种社会状态下,一夫多妻制,女性被视为一种私有财产,不容侵犯,专制君王后宫更是嫔妃成群,为保证皇权血脉传承纯正,及防后宫淫乱,严禁男性进入后宫;为解决体力杂役对男性的需要,就产生了男人阄割,送入后宫役使的办法;这就是太监的来历;西欧社会除古罗马帝国外,再无不受制约的皇权;女权地位较高,女人也可继承大统;中世纪,还专门有游侠骑士阶层以拯救女士为荣的;即使是君王也是一夫一妻制,而且古代小国林立,王室互相通婚联姻,王后地位举足轻重,后宫不可能实施有污辱意味的太监制度;然而,王室贵族间的情夫,情妇却司空见惯,是公开的秘密;当年,法国路易十四国王的王后,与近侍的小黑人生了个黑女婴,国王都无奈,只能百般设法遮丑!
为什么西方封建社会没有太监?
有太监。
如果去过土耳其的人,肯定游览过伊斯坦布尔的大皇宫。
那也是当年东罗马帝国一千多年的辉煌展现。
里面有一些壁画,上头那些黑皮肤的仆人,个个身体健壮,面容清秀,神情谦恭,他们就是皇室奴仆,也是阉人。当然,很多是从遥远的他乡或买卖,或俘虏过来的。
环球同此凉热,别看现在面对新冠病毒,我们和西方国家在处理方式上迥然不同,他们基本上是放弃了抵抗,甚至不惜百姓生命为代价来实现所谓的全民免疫,就如遇到洪水时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一艘诺亚方舟上一样;而我们就像愚公一样,拼着老命也把挡在眼前的这两座大移走。
实际上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儿,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过去的很多年中,在其他事情上却是惊人的相似。
皇室中,东方皇帝自命为“天子”,天老大我老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唯我独尊的皇帝容不得另外一个男人留在偌大的皇宫中,何况这里还有沉鱼落雁的万千佳丽;而西方皇帝也不遑多让,他们的霸道比东方有过之而无不及,就像非洲草原上的狮群一样,领头的公狮是绝不容忍自己的地盘上再有一头和自己一样的雄性同类。
因此,侍候这些天之骄子的人,除了女人,也唯有那些可怜的阉人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