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鱼有天敌吗?
食人鱼在它老家南美洲算不上顶级掠食者,比它更厉害的动物会以它为食。
食人鱼是一大类鱼的统称,通常是指锯脂鲤科之下的锯啮脂鲤属、臀点脂鲤属、尻锯脂鲤属和锯脂鲤属的鱼类,种类大约有60种,比较出名的有红腹食人鱼。红腹食人鱼,学名纳氏臀点脂鲤(Pygocentrus nattereri),是南美洲很常见的一种食人鱼。红腹食人鱼与白鲳有点像,但红腹食人鱼是个“地包天”,其他的食人鱼也都是“地包天”,这算是食人鱼家族的外貌特征。红腹食人鱼是全球很多地方的入侵种,对当地的原生鱼类造成威胁。我国南方和东部水域也遭到了红腹食人鱼的入侵,并被列为《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三批)》,但在它老家,它可嚣张不起来。食人鱼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所有的食人鱼都是能吃的,当地的原住民很早之前就开始食用食人鱼,他们称其为Piranha,音译为皮拉尼亚。巴西原住民将食人鱼煎烤炸煮,再加上各种香料,想想就觉得好吃,估计煎着吃最美味,但是去巴西品尝过食人鱼的中国游客说,肉质太老了,看来他们的烹饪技术还是太差了。食人鱼还是深受欢迎的垂钓鱼类,每年都有很多人慕名前去钓获食人鱼。
除了人类之外,还有很多动物觉得食人鱼味道不错。▲巨獭啃食红腹食人鱼。▲巨獭啃食黑食人鱼。
亚马逊的巨獭会抓住食人鱼像啃红薯一样大快朵颐,这个蜜獾的远房亲戚比蜜獾大多了,而且群居生活,被称为“水中之狼”。
电鳗放电可以电死电晕一大群食人鱼。
巨骨舌鱼、大型鲶鱼的巨口能把食人鱼整个吞下。食人鱼也是鳄鱼的主要猎物,南美洲生活着数种鳄鱼,都会捕食食人鱼,它们的大嘴可以把食人鱼咬得稀巴烂。
小鳄龟、枯叶龟等大型食肉龟可以把食人鱼撕碎后吃下。
亚马逊河豚也会捕食食人鱼。亚马逊河豚可以长到150公斤,是现存最大的河豚。
还有很多水鸟也会捕食食人鱼。食人鱼还有自相残杀的习性,缺少食物时,弱小的个体就会成为强壮个体的美餐。即使做观赏的食人鱼也改不掉自相残杀的性格,只要喂食不及时,它们就有可能同类相残。
除了生物之外,气候对食人鱼数量的影响也很大。南美洲北部除了热带雨林气候外,还有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会干湿交替,雨季时会造成河流泛洪,淹没大片低洼地区,等到旱季时,一连好几周不下雨,这些泛洪区域水位下降,食人鱼就会被困在水坑里,有的被活活晒死或者氧气不足窒息而死,有的会成为其他动物唾手可得的美味。每年干湿季节交替时,热带地区就有大批水生生物死亡。
受体型限制,食人鱼无法成为最顶级的掠食者,而且它们大多数是杂食的,所以自然会有天敌。
食人鱼有天敌吗?
食人鱼有天敌吗?
答案是有,而且很多,人类也是其中一个。
自然界中,所有的生物都有天敌的,相生相克才能达到平衡,当然人类是一种特殊的存在。
为什么总有人疑惑食人鱼是否有天敌,这就要和食人鱼的凶猛的屏幕形象有关了。
看过食人鱼相关的电影,都会被食人鱼蜂拥而至吃掉一个猎物而震惊,电影中,当一个人落入充满食人鱼的水域后,瞬间几百上千的食人鱼会涌上来袭击,短短几分钟人体就变成了一副白骨。
在现实生活中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2015年,秘鲁的一位22岁男孩因不小心掉入食人鱼养殖区,几分钟后被打捞上来,只剩骸骨。
食人鱼真的有这么厉害吗?
关于这个问题,直接回答是或者不是,都不是最好的答案。
食人鱼的确是天生的杀手。
它有锋利的牙齿,而且排列紧密,在巴西,人们把这种鱼成为“齿鱼”,印第安人常将它们的牙齿当作小刀使用,可见其牙齿的威力。
它的咬合力惊人,牛皮、木板,甚至是钢制的钩子,都能一口咬断。
咬住猎物觉不松口,通过不断扭动身体,将肉撕裂下来,一口可要下16立方公分的肉。
不仅如此,很多食人鱼喜欢群居,进攻时几百上千一起前进,因此异常勇猛,虽然食人鱼自身体型不大,但体型比它们大几十倍的动物都敢下手。
然而对于食人鱼,人们也过度“妖魔化”。
据统计,已发现的食人鱼有30多种,并不是所有的食人鱼都是肉食性的,它们的饮食包括昆虫、鱼类、蠕虫、腐肉和植物类食物,有的品种完全是素食主义者。
虽然很多喜欢群居,但也有独居的食人鱼,独居的食人鱼明显胆小,即使人们把手指伸进水里,它也不会主动进攻,若动作稍微大一点,它甚至会吓得躲在角落里。
最重要的是,它几乎不会主动进攻人类。
只有当它受到威胁,受到外界噪音、鲜血或食物刺激时,它才会主动去攻击。
现实中,绝大部分的袭人事件,是由红腹食人鱼引起的,其他品种的食人鱼也都是被人类误解的,而且袭击都发生在生物死亡或者濒临死亡的时候,活物并不是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
食人鱼的天敌
食人鱼的天敌很多,凯门鳄,喜欢吃鱼的鸟类,例如白鹭和鹳,还有人类等等。
虽然食人鱼攻击人类的次数不多,但人类可是经常吃食人鱼的。
在亚马逊的某些地区,当地人认为食人鱼是一种壮阳功效,食人鱼汤在当地非常流行,也有人喜欢把食人鱼当烤鱼吃。
还有水里的电鳗,也会偷偷靠近食人鱼,放出电流电击食人鱼并饱餐一顿;
另外食人鱼游速度很慢,一般游泳速度比较快的鱼也能将食人鱼抓住并作为食物。
食人鱼有天敌吗?
食人鱼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它有着“水中狼族”的称号,即拥有狼一样强的战斗力以及群居的习性。在一些影视作品中,食人鱼被刻画成“秒杀一切”的存在。那么,真实的食人鱼真的如此凶猛吗?它在自然界中有没有天敌呢?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简单的探讨一下食人鱼。
首先,我们简单的来了解一下食人鱼食人鱼学名食人鲳、水虎鱼,它是原产于南美洲的一种鱼类,主要分布在亚马逊流域以及巴西境内的部分河流中。从生物学分类上看,食人鱼属于鲤形目脂鲤科锯脂鲤属,因此严格意义上说,整个锯脂鲤属下的所有鱼类都是食人鱼。不过,从狭义上说,食人鱼是特指肉食性的食人鱼,因此,我们通常认为只有红腹锯鲑脂鲤才是真正的食人鱼。
红腹锯鲑脂鲤与其他的食人鱼最大的不同有两点,一点就是纯肉食性的食性,另一点就是它的腹部呈显眼的红色,因此它又被称为红腹鱼。
一般情况下,成年的红腹鱼体长在12-30公分之间,虽然它们体型不大,但是它们是高度群居的鱼类,所以即使遇到大型的猎物,它们也有一战的实力。有人曾经做过实验,将一个剥了皮的牛头放入有食人鱼群的水域中,几分钟这个牛头就剩下了一具头骨,可见食人鱼的破坏力之强。
食人鱼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破坏力,除了群居的习性外,最主要的就是它们都长了一副倒三角状的利齿,在遇到猎物时,它们只需要咬上一口,然后扭动身体就能将猎物的皮肉整个的撕下。
食人鱼的主要食物
食人鱼的视力并不好,而且亚马逊流域水流较急水也比较的浑浊,所以食人鱼在锁定猎物的时候靠的是强大的嗅觉以及对血液强大的捕捉能力。这使得食人鱼在浑浊的水域中也能准确的找到猎物。
通常食人鱼的猎物并不是以大型的水生动物为主,相反的,它们主要以一些小型的鱼类和昆虫为食。当然,如果有动物意外落水,大概率也会遭到食人鱼的攻击。
食人鱼有没有天敌?答案是肯定的。在自然界中,没有天敌的动物几乎是不存在的,就算是自然环境下没有,人类也是它们的天敌,当然食人鱼也不例外。那么,除了人类外,食人鱼还有天敌吗?答案也是肯定的,而且原生环境下,食人鱼的天敌还不少。下面我们说2种主要的:
01 电鳗
电鳗同样也是亚马逊流域常见的鱼类,也是一种大型的鱼类。成年电鳗的体长平均在2米左右,它有着短时间内释放强大电压的能力,正是因为如此,它成为了亚马逊流域所有水生动物的克星,即使是鳄鱼都不敢招惹它。在遇到成群的食人鱼时,电鳗就会放电来抵御它们。电鳗短时间内能够释放上千伏特的电压,而且在杂质较多的水中,电压的范伟可达6米,也就是说,电鳗一旦放电,整个周围6米范围内全部是高压电区。这样,一个食人鱼群就会瞬间被电死大半。
02 南美巨獭
南美巨獭又称大水獭,它是现存13种水獭中体型最大的存在。与大多数的鼬科动物不同,水獭都是非常喜欢水的动物,它们大部分时间也都是待在水中的,并且它们的食物主要也是来自于水中。成年的南美巨獭体长平均在1.6米左右,体重平均在30公斤左右,这比所谓的最大的鼬科动物貂熊明显要大很多,所以,南美巨獭才是真正的“鼬科之王”。
作为一种长时间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南美巨獭的脚趾间已经进化出了更适合游泳的蹼,再加上它们群居以及食肉的习性,因此,即使是鳄鱼见到它们也要退避三舍,一不小心就会被当成“辣条”吃掉。
南美巨獭仅分布在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以及水域中,这与食人鱼的栖息环境有着高度的重合,而且南美巨獭有着尖利的爪子和牙齿,捕猎体长仅有20公分左右的食人鱼可谓是“手到擒来”。
所以说,并不是所有的水獭都被称为“水中平头哥”,这是南美巨獭的专属称号。
有人说:如果没有天敌,食人鱼不早就泛滥成灾了。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因为从食人鱼的常规猎物看,它的侵略性不强,而且同生态位中,竞争者本身就不多。因此,即使没有天敌,它也应该会泛滥成灾。那么除了常规的天敌外,是什么制约了食人鱼呢?
食人鱼的繁殖能力很强,一条成年雌性食人鱼一次就能产下上千枚卵,而卵孵化率低才是食人鱼无法泛滥最大的原因。那么是什么造成了食人鱼鱼卵孵化率低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环境。亚马逊流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在这种气候的影响下,亚马逊流域的雨季较长,而且降水量较大,而降水量大就意味着河水会泛滥、水流速度会加快。而食人鱼的鱼卵是产在河中的树根上的,在河水泛滥和水流速度加快的情况下,这些吸附在树根上的卵会被大量的冲走。
因此,这才是食人鱼强悍且繁殖能力强,却没有泛滥最大的原因。
总结成群的食人鱼虽然有着很强的攻击性,但是在原生环境中,它们的猎物却大都以小型生物为主,并且在亚马逊流域中,食人鱼还有电鳗、南美巨獭、亚马逊河豚等天敌的存在,再加上雨季时,大量的食人鱼卵被冲走,种种原因下,食人鱼在亚马逊流域中仅仅是扮演了一个普通的小角色,不弱也不强。
食人鱼有天敌吗?
有,人类就是。
食人鱼有天敌吗?
食人鱼的天敌是电鳗小老哥
食人鱼有天敌吗?
食人鱼是怎样的生物?
食人鱼,也叫食人鲳,是水虎鱼中一个类群的统称。食人鱼有20多个品种,按食性可以分为杂食性、肉食性两种。我们经常在在新闻报道、纪录片和电影中看到的是肉食性食人鱼,学名为红腹锯鲑脂鲤,又叫红腹食人鱼。红腹食人鱼因腹部颜色火红得名,体长在14-26cm左右,多生活在白水河流、湖泊和水淹森林里(如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主要以鱼类、昆虫和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另外落水动物也是它们的盘中餐。
红腹食人鱼的口腔封闭,有一口尖利的三角形牙齿,上下牙交错紧密地咬合在一起,有利于撕咬食物;发达的腭骨使它们拥有惊人的咬合力,可以轻易咬穿牛皮、木板等材料。如果不幸被这样优越的牙口“亲吻”,就像被一排锋利的外科手术刀胡乱切割一样恐怖,令人胆寒。
食人鱼是亚马逊最危险的四种水族生物之一,在巴西的马托格罗索州,每年约有1200头牛在河中成为它们的腹中美食。尽管食人鱼并不主动攻击人类,但当地人仍会不时遭受它们的袭击,甚至有渔民因为被这种鱼咬掉生殖器流血而死。因其疯狂凶残的特点,食人鱼素有“水鬼”之称。
食人鱼的天敌有哪些?如此丧心病狂,让人闻风丧胆的生物,在自然界存在它们不敢造次的强敌吗?别说还真有,而且数量不少,否则早就让食人鱼横行亚马逊河了。诸如水鸟、电鳗、刺鲶、巨獭、凯门鳄、淡水海豚都是食人鱼的天敌,乃至人类也是食人鱼生命的威胁者。
当雨季的洪水褪去或适逢旱季时,河水水位下降,成群的食人鱼在浅滩和洼地搁浅,吸引鹭鸶等数十种水鸟和凯门鳄争先恐后地享用这场盛宴,这时候的食人鱼要么等待缺水而亡,要么被天敌活活吃掉。
水性极好的巨獭也是食人鱼的劲敌之一。巨獭身形巨大,体长接近2米,是南美洲的顶级食肉动物之一,因为拥有卓越的游泳能力和出色的捕猎技巧,被渔民们亲切地称为“鱼猫子”。在巨獭眼里,食人鱼也不过是一种脾气有点“火爆”的美食而已,吃就完了。
在亚马逊河还有一种让食人鱼无可奈何的存在——刺鲶。刺鲶分布在亚马逊河及奥里诺科河流域, 因杀伤性强,在亚马逊河杀手排行榜上排名第一。每当有食人鱼靠近时,刺鲶会迅速游到食人鱼腹下,同步食人鱼的动作,使它们无法靠近自己。这还不够,刺鲶全身还长有锐利的棘刺,一旦遇到危险时就会冲到水面吸入空气,把自己像气球一样吹起来,浑身的刺竖起也使食人鱼束手无策。
对食人鱼来说,最强劲的天敌非电鳗莫属。一条电鳗可以放出300~800伏的高压电流,能够一次性电死30多条食人鱼,然后再把尸体慢慢吃掉。在具有大规模、远距离杀伤武器的电鳗面前,食人鱼的血口毫无用武之地。
当然,贪吃的人类也是食人鱼不可忽视的天敌。在南美洲的水产市场里,经常可以看到出售食人鱼的鱼贩,食人鱼是许多人口中的美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