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捕获"水中大熊猫"!体长2米9,重300斤,这是什么鱼?

达氏鳇的评级虽然为极危,但是数量比大熊猫多很多,并且已经实现了人工养殖,只是恢复野生种群需要一段时间。300斤的达氏鳇算是小个子,这种鱼最大可超过5米,体重超过1吨,非海洋鱼类当中体型仅次于欧鳇。按新闻说,6月10日上午,黑龙江渔民捕获到一条全长2.9米,体重300斤的达氏鳇。黑龙江里捕到达氏鳇也不是稀奇事,300斤的达氏鳇也算不上巨物,比它更大的都抓到过不少。达氏鳇,属于鲟形目-鲟科-鳇属,鳇属之下现存只有两个物种,一是分布在欧洲黑海里海一带的欧鳇,是最大的洄游性鱼类,最大能超过6米,体重超过1.3吨。二是欧鳇在亚洲东部的兄弟达氏鳇,分布在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的淡水水域,最大体型5.6米,1140公斤。欧鳇可以进入黑海和里海,如果它不算是纯淡水鱼的话,达氏鳇就是毫无疑问的淡水鱼之王。300斤的达氏鳇算不上大,另外,这个比例好像不太对劲,2.9米的达氏鳇不止300斤,这个300斤多半是估测的,要么就是300公斤。因为2014年黑龙江捕获到一条2.7米537斤的达氏鳇,以此来对比,前不久抓到的那条不止300斤,要么就是没有2.9米。

1981年俄罗斯那边捕获到一条4.88米544公斤的个体。

1986年黑龙江捕获一条号称3米800公斤的达氏鳇,这个数据肯定是错的,估计是800斤。

2007年5月19日在黑龙江夹信子滩地捕获一条3.8米486公斤重的达氏鳇,年龄87岁。2018年5月19日,黑龙江抚远市一渔民捕获到一条重达514公斤的达氏鳇。

还有很多300-800斤的捕获记录,但很明显,达氏鳇的体型在缩水,以前的一些黑白照片里可以看到巨大的达氏鳇,但现在300斤的达氏鳇都要上新闻,估计是大个体被捕捞殆尽了。不过达氏鳇的人工繁殖技术在上世纪50年代就被黑龙江省水产部门攻克。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就是以鳇鱼为母本,鲟鱼为父本杂交出来的养殖品种,既有鳇鱼生长迅速,又有鲟鱼肉质好的优点。达氏鳇的保护工作也开展了20多年,上世纪末黑龙江省颁布实施了《黑龙江省鲟鳇鱼管理办法》,其中规定:建立鲟鳇鱼保护区,强制休渔,为鲟鳇鱼提供安全的生息繁衍场所。从2001年开始,每年都在黑龙江各江段举行放流活动,规模一次比一次大,已累计放流鲟鳇鱼幼鱼845万尾。从2003年开始,在黑龙江抚远、同江一带,每年都能捕到带有人工增殖放流标记的小体鲟鳇鱼二三百尾,表明放流已有成果。2019年黑龙江省水生动物资源养护中心在逊克、萝北、同江基地进行了鲟鳇鱼繁育放流工作,先后分5批将45万尾鲟鳇鱼幼鱼放归黑龙江,超额完成繁育放流40万尾鲟鳇鱼幼鱼的任务,对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改善自然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渔民捕获"水中大熊猫"!体长2米9,重300斤,这是什么鱼?

2020年6月10日,黑龙江黑河市爱辉区幸福乡长发村渔民在黑龙江长发村的网滩作业点进行捕捞时,捕获了一条体长2.9米,体重达150千克的巨型达氏鳇,专家称这条鱼至少已经有60岁了,是黑龙江流域极其珍稀的鱼类,堪称“水中大熊猫”!

巨型达氏鳇到底是什么鱼类?

达氏鳇的学名是Huso dauricus,因此也被称为达氏鳇,是鲟科鳇属的鱼类,俗名也称鳇鱼,体长最长可达5.6米,体重可达1吨,因此这条2.9米的鳇鱼其实还只是个半大小子而已!

达氏鳇一般栖息于黑龙江中游、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下游等,多栖息于淡水以及砾粒质水底和沙质水底。生性凶猛、嗜食,饥饿时甚至会撕咬同类!

达氏鳇也被称为活化石,因为这是白垩纪时期保存下来的古生物群之一,它当年和恐龙一起叱诧风云,但斯人已去,独留鳇鱼!其实要怎么说也不对,因为幸存下来的恐龙在漫长的岁月中演化成了鸟类成了地球上的天空霸主,但达氏鳇在6500万年的历史中,几乎就没有改变过体型,达氏鳇的化石连初学者都能看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达氏鳇肉质细嫩,口感极佳,鱼子酱更是上等佳肴,为什么没有人工养殖?

达氏鳇性成熟晚,生殖周期长,雌鱼初始成熟需要16-20年,雄鱼也需要12年以上,对于经济养殖来说,这些都是难点,黑龙江特产鱼类研究所于1997年开始进行达氏鳇人工繁殖试验研究,并在1999年人工繁殖首次获得成功,共孵化达氏鳇鱼苗49万尾。

不过真正的达氏鳇养殖周期漫长,现代所谓的鳇鱼都是母本为鳇鱼,父本为鲟鱼的杂交品种鲟鳇鱼,既有鳇鱼的生长快速的优点,又不像鳇鱼那样必须要25千克以上肉质才更好等诸多要求!

达氏鳇的已经濒临灭绝,在保护等级中是属于极度濒危的物种!

延伸阅读:最大的淡水鱼

其实体型庞大的淡水鱼还不少,比如湄公河巨鲶、黄貂鱼、白鲟、福鳄、巨骨舌鱼,甚至还有淡水鲨鱼!

巨无齿就是大家熟悉的湄公河巨鲇,2005年泰国捕获一条巨型湄公河鲇鱼,体长2.7米,重达263千克,据称这种鲇鱼最大可达3米,体重达350千克!巨无齿仅栖息于湄公河下游,由于过度捕捞和水质污染以及水坝的建设,已经濒临灭绝!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是长江白鲟,也称中华匙吻鲟,体长2米以上,体重超过250千克,由于过度捕捞以及长江上水坝的建设与航道繁忙等原因,长江白鲟几近灭绝,2019年9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上海组织了专家组评估后认为长江白鲟已经灭绝,但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官方还未正式发布!

巨骨舌鱼则是亚马逊河流域的物种,成年的巨骨舌鱼体长超过2.5米,体重100千克以上(最高纪录是230千克),它也是最大的淡水鱼种之一!亚马逊流域闷热、流速缓慢,水中含氧量低,巨骨舌鱼经常需要到水面吞咽空气辅助呼吸,巨骨舌鱼还特别好奇,呆萌呆萌的,非常容易捕捞,所以它现在也是受保护的物种,捕捞的数量和大小都受到严格限制,但即使如此数量也是逐年下降!

淡水鲨鱼是一种奇特的物种,不过所谓的淡水鲨只是体型像鲨鱼的苏氏圆腹,它并不是鲨鱼!公牛鲨才是真正的“淡水鲨鱼”,公牛鲨体型最长达3.5米,最高可达230千克!

不过说起来它其实也不能算是淡水鲨鱼,它只是能在淡水里生存一段时间,经常在海洋附近的淡水河,湖泊中出现!它的尾部附近有一个特殊的内脏能储存盐分,肾脏的结构能循环利用身体里的盐分,因此它能在淡水中生存很久!

渔民捕获"水中大熊猫"!体长2米9,重300斤,这是什么鱼?

2020年6月10日,黑龙江黑河市爱辉区幸福乡长发村渔民在黑龙江长发村的网滩作业点进行捕捞时,捕获了一条体长2.9米,体重达150千克的巨型达氏鳇,专家称这条鱼至少已经有60岁了,是黑龙江流域极其珍稀的鱼类,堪称“水中大熊猫”!

巨型达氏鳇到底是什么鱼类?

达氏鳇的学名是Huso dauricus,因此也被称为达氏鳇,是鲟科鳇属的鱼类,俗名也称鳇鱼,体长最长可达5.6米,体重可达1吨,因此这条2.9米的鳇鱼其实还只是个半大小子而已!

达氏鳇一般栖息于黑龙江中游、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下游等,多栖息于淡水以及砾粒质水底和沙质水底。生性凶猛、嗜食,饥饿时甚至会撕咬同类!

达氏鳇也被称为活化石,因为这是白垩纪时期保存下来的古生物群之一,它当年和恐龙一起叱诧风云,但斯人已去,独留鳇鱼!其实要怎么说也不对,因为幸存下来的恐龙在漫长的岁月中演化成了鸟类成了地球上的天空霸主,但达氏鳇在6500万年的历史中,几乎就没有改变过体型,达氏鳇的化石连初学者都能看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达氏鳇肉质细嫩,口感极佳,鱼子酱更是上等佳肴,为什么没有人工养殖?

达氏鳇性成熟晚,生殖周期长,雌鱼初始成熟需要16-20年,雄鱼也需要12年以上,对于经济养殖来说,这些都是难点,黑龙江特产鱼类研究所于1997年开始进行达氏鳇人工繁殖试验研究,并在1999年人工繁殖首次获得成功,共孵化达氏鳇鱼苗49万尾。

不过真正的达氏鳇养殖周期漫长,现代所谓的鳇鱼都是母本为鳇鱼,父本为鲟鱼的杂交品种鲟鳇鱼,既有鳇鱼的生长快速的优点,又不像鳇鱼那样必须要25千克以上肉质才更好等诸多要求!

达氏鳇的已经濒临灭绝,在保护等级中是属于极度濒危的物种!

2005年泰国捕获一条巨型湄公河鲇鱼,体长2.7米,重达263千克,据称这种鲇鱼最大可达3米,体重达350千克!巨无齿仅栖息于湄公河下游,由于过度捕捞和水质污染以及水坝的建设,已经濒临灭绝!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是长江白鲟,也称中华匙吻鲟,体长2米以上,体重超过250千克,由于过度捕捞以及长江上水坝的建设与航道繁忙等原因,长江白鲟几近灭绝,2019年9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上海组织了专家组评估后认为长江白鲟已经灭绝,但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官方还未正式发布!

巨骨舌鱼则是亚马逊河流域的物种,成年的巨骨舌鱼体长超过2.5米,体重100千克以上(最高纪录是230千克),它也是最大的淡水鱼种之一!亚马逊流域闷热、流速缓慢,水中含氧量低,巨骨舌鱼经常需要到水面吞咽空气辅助呼吸,巨骨舌鱼还特别好奇,呆萌呆萌的,非常容易捕捞,所以它现在也是受保护的物种,捕捞的数量和大小都受到严格限制,但即使如此数量也是逐年下降!

淡水鲨鱼是一种奇特的物种,不过所谓的淡水鲨只是体型像鲨鱼的苏氏圆腹,它并不是鲨鱼!公牛鲨才是真正的“淡水鲨鱼”,公牛鲨体型最长达3.5米,最高可达230千克!

不过说起来它其实也不能算是淡水鲨鱼,它只是能在淡水里生存一段时间,经常在海洋附近的淡水河,湖泊中出现!它的尾部附近有一个特殊的内脏能储存盐分,肾脏的结构能循环利用身体里的盐分,因此它能在淡水中生存很久!

渔民捕获"水中大熊猫"!体长2米9,重300斤,这是什么鱼?

近日,黑龙江渔民王某意外捕获到一条体长、2.9米重达300斤的巨型达氏鳇,此鱼有“水中大熊猫”之称,因为属于濒危物种,王某捕获大鱼后就联系了当地渔政部门处理。

巨型达氏鳇鲟科鳇属的鱼类,凶猛、力大,因为生活在较为寒冷的黑龙江中,是一种在恐龙灭绝之前就已经出现的物种,起源于1.3亿年前,是一种凶猛的肉食鱼类,缺少食物的时候会不介意撕咬同类,寿命很长,是一种可以持续生长的大型鱼类,体长最长可以长到5-6米,重达1000公斤,肉质也较为鲜美,尤其以其鱼子最为珍贵,被称为黑色黄金。

巨型达氏鳇作为一种古老的物种存在至今,足以说明这类鱼进化的成功,及其适应它们生存的环境,但是不幸地遭遇了人类,因此数量逐渐降低,如今已经被列入了二级保护的物种,因此王某在捕获巨型达氏鳇后,发现这个鱼状态不太好,腮部有出血现象,背部有划伤,就赶紧和当地的渔政部门联系,当地也派专家去处理救治。

巨型达氏鳇曾经数量也很多,原本有分布于黑龙江河口,黑龙江河道种群,鄂霍次克海与日本海沿岸淡水水域三大种群,但如今野生种群只剩下黑龙江河道种群,其它地方都已经绝迹。它们如今的遭遇主要是因为过度捕捞。早在1950年代黑龙江就攻克了人工养殖的难题,但那时候的自然产量还比较高,到了90年代之后自然产量进一步下降,2005年自然产量已经不足10吨,也就是说这种鱼的数量已经相当稀少。

为了保护这种物种,当地在1997年展开了人工繁育,99年就繁育出数十万尾,一般只有长到50斤以上的才比较好吃,不过这种鱼的生长比较快,养殖周期也不会很长,是一种经济效益相当明显的鱼类资源,因此现在也有相关鱼类产品售卖,但野生种群却在保护之中。

巨型达氏鳇的遭遇也说明了人类的力量,人类为了吃也是相当凶残的,巨型达氏鳇只是一个鱼类代表,还有更多的物种因为人类的打猎捕捞而濒危或者灭绝,而即便没有刻意的捕捞,就像王某意外捕获一样,仍会使野生种群的生存遭受威胁。

渔民捕获"水中大熊猫"!体长2米9,重300斤,这是什么鱼?

黑龙江渔民捕获千斤大鲟鳇鱼,以28万卖出,堪称20年最大鳇鱼

渔民大鱼竟然捕获千斤鲟鳇鱼,堪称史上最大鳇鱼品种,被卖出28万元的价格,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且听老三跟大家仔细说说

昨日,在黑龙江抚远市,一名渔民打捞上来一条重大1028斤的巨型鲟鳇鱼,堪称20年以来最大的鳇鱼,而去年就有渔民在在同江捕获过900多斤的鲟鳇鱼。根据图片描述,该巨型鳇鱼长约五六米,可供一人骑在上面。这条重大千斤的大鳇鱼以28万元的价格卖给鱼行老板!之后又被抚远一家水产研究所收购!

根据现场的同江市葛星延介绍,这条大鳇鱼是由马先生等三名渔民于19日下午在黑龙江的滩头上捕获的,这条大鳇鱼刚刚捕获上岸,便引来几百人前来围观!

刚开始捕获的上来之后,马先生等几名渔民被这么大一条“大家伙都惊呆了,没想到能有这么大的鱼,刚开始他们估摸着这条鱼有800多斤,于是便打算用800斤的大磅秤来称重,而在一旁围观的渔民则表示这条鱼可能有千斤重!

没于是他们便拿来一千斤的磅秤称重,经过一番折腾之后,渔民们用大磅秤一称之下,竟然发觉这条鳇鱼竟重达1028斤!围观者纷纷称赞,而渔民马先生则乐的合不拢嘴!

鳇(huáng)鱼,学名为达氏鳇(river beluga)。主产于黑龙江水域,故乡为黑龙江,身躯庞大,一般体重50~100公斤,大者可达1000公斤,为大型食肉性鱼类。以其寿命长,身体大,食量多,力量强而著称,被誉为"活化石""水中大熊猫"有淡水鱼王的美称。而在1998年鳇鱼被联合国华盛顿公约认定为“濒危物种”,而中国黑龙江省抚远市因盛产鲟鱼、鳇鱼而被定为"中国鲟鳇鱼之乡

看到这个消息,老三也为这位渔民感到高兴。希望这条巨型鳇鱼能在水产研究所被善待!毕竟这么大的鳇鱼也实属罕见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