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只有饿死的狮子而没有饿死的老虎?
你没看见不代表没有,狮子老虎都有被饿死的。
这个问题基本就表明了提问者的立场,两大势力经常提一些奇葩的问题相互攻击,有的问题极具诱导性,目的就是想让回答者按照提问者的思路来答下去。但我从来不参与两大势力的争斗,自然不会偏向哪一方,我只拿事实说话。非洲狮的生活环境较好,数量很多,无法找到一个老虎亚种来和它比较生存状况,但亚洲狮生活环境比非洲狮恶劣些,我们就拿亚洲狮来和东北虎比较一下,两者野生数量相当,面临的威胁也大致相同。上图是印度吉尔2006-2010年88只亚洲狮的死亡原因分析。
其中自然死因占60%,人为死因占32%,原因不明占8%。自然原因当中最高的当然是同类相残,占比达到了25%,其次是年老、疾病、毒蛇、饥饿。饥饿是占比最小的自然死因,被毒蛇咬死的都要比饿死的多。
但这里有个疑问,那就是年老而死的标准是什么,是老死,还是年老之后无法捕猎或是无法进食而饿死。我觉得这年老里面也有一部分是饿死的。
人为死因当中,掉井里占比最大。不要觉得掉井里很搞笑,印度西北部的干旱地区有很多灌溉机井,亚洲狮、孟加拉虎、豹子、野猪等都有掉入机井死亡的现象。印度对亚洲狮的保护力度很大,所以偷猎还不算主要死因。上图是俄罗斯1985-1996年东北虎死亡原因分析。
人为原因死亡242只,自然原因死亡31只,原因不明26只。自然死因当中,11只死于同类,7只死于熊,6只死于饥饿,4只死于野猪,3只死因不明。
这个没有按年龄来划分,我只知道1986年有只因饥饿死亡的雌虎,年龄13岁左右,死后称重只有65公斤,基本上是皮包骨头。1986年有只4-5个月大的幼崽被饿死,还有两只幼崽因为母虎被猎杀而死亡,估计也是被饿死的。被野猪打死的里面有一只成年雄虎,体重只有136公斤,也是饥饿了很久。很多死亡的东北虎都长期处于饥饿当中,体重达不到健康水平。上世纪末是东北虎最艰难的时期,SL完蛋之后无人监管,偷猎严重,东北虎只差一点点就要沦落到和华南虎相同的命运了,好在之后俄罗斯和WCS合作重启了东北虎的保护工作,国内也开始对东北虎加以保护,东北虎才从野外灭绝的边缘被拉回来。总之,狮子和老虎都有被饿死的,这对野生动物来说难以避免,很少有食肉动物能够寿终正寝,它们要么死于内斗,要么死于捕猎失误,要么死于其他野兽,要么年老后丧失捕猎能力活活饿死。大自然就是这么残酷。
为什么有人说只有饿死的狮子而没有饿死的老虎?
第一步明确立场,我既不是虎迷也不狮迷,不信的话可以翻阅我以往的问答,站在中立的角度说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近年来,随着自然探索类节目的增多,为我们揭开了非洲草原的神秘面纱,那里物种丰富,有大量的食草动物栖息,大有“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架势。按理说处于非洲食物链顶端的草原之王狮子是不可能有食物危机的。可事实其实挺残酷的:
1、非洲草原每年的4-9月是旱季,狮子不得不跟着追寻草原和水源的食草动物迁徙奔波。
2、狮群捕猎成功率并不高,在20%左右,还不如不起眼的非洲野狗,它们的成功率都高达50%-70%
3、狮群等级制度森严,而作为首领的雄狮是不会参与捕猎的,都是由母狮捕到猎物,雄狮先吃饱后,其他狮子才敢吃剩下的。
4、非洲不光狮子是群居,羚羊、野牛、角马等动物都是群居,经过漫长的进化,都善于奔跑并练就了抱团低于外敌的本领,这么看来生活在非洲的狮子每天并不是过着吃自助餐的生活,是真要拼命的不断捕猎才可以,而这种捕猎还是冒着生命的危险,比如一只非洲野牛,最终可达900公斤,体重和力量都是狮子的数倍,横冲直撞一下对狮子的打击都是致命的。
5、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类视角,非洲狮子的种群数量确实不在少数,人们对狮子的观察了解也就更方便、更多一些,曝光的多了,报道出来狮子饿死的案例也就会多一些。
反观老虎:
1、老虎领地意识极强,一只东北虎划分的领地可达到方圆70公里,领地内的食草动物基本上都在自己的捕食范围内,小到野兔野鸡大到野猪,食物数量和种类都很多。
2、老虎是独居动物,依靠单兵作战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捕猎能力更强一些,而且生活在林地,更便于伪装,这样捕猎成功率会高一些。
3、老虎相对于狮子来说,种群数量少,活动区域偏僻,多为人迹罕至的林区,不易被人类发现,曝光率低,因此,即便有老虎饿死了,也很难发现。还要说一下,老虎往往还没有老死饿死之前,就会被年轻的新领主咬死。
为什么有人说只有饿死的狮子而没有饿死的老虎?
这个问题有合理的地方也有不合理的地方。
不合理的地方就是不论是老虎或者是狮子,一但到了一定的年纪——老了、牙齿掉了、跑不动了、眼睛看不见了、受伤了等这些毛病不论是发生在狮子或者是老虎身上,都有可能被饿死。由其是老虎,它们是独居动物,只要这些毛病上身,它们就只有等死!只不过老虎的数量不多,不容易被发现而已。反观狮子,由于它们是群居动物,如果有了以上这些毛病,它们的处境可比老虎强多了,只要它们能追得上自己的队伍,只要它们有牙齿能吃得动,其它狮子捕捉到猎物,它都可以去分一杯羹。所以这个时候的狮子反而要比老虎活的时间更长。
那么狮子和老虎在健壮的时候谁饿死的几率比较大呢?我们知道狮子生活在非州,又是群居动物,少则四、五只,多则十几只,这样的数量在 食物充足时,对于善长围捕猎物的狮子们的生存十分有利。这个时候它们的生活就会很滋润。但在食物匮乏的时候,比如由于干旱时动物们的大规模迁徙,造成了狮子们的食物短缺,那么这个优势就会变成劣势。由于食物的短缺,很容易造成它们集体挨饿,这时候那些身体不太好的、或者有伤病的,就更容易挨饿了,在好不容易获得食物的时候,它们又抢不过那些强壮的狮子,所以它们饿死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更何况还有其它动物跟它们争抢食物!而老虎就不同了,由于它们生活在深山老林里,又是独来独往,一般不会缺乏食物,最多也只是短期内缺乏,但只要它捕捉到一只猎物,它就可以保证两到三天不挨饿,并且也没有其它动物敢抢它们的食物。所以,老虎除了因为老了、病了、受伤了而挨饿外,其它时候一般不会挨饿,更不要说饿死了!再加上狮子和老虎的数量相差悬殊,所以这就是小便所提问题的原因!
本人对动物懂的不太多,不对之处,请各位大神指正!谢谢!
为什么有人说只有饿死的狮子而没有饿死的老虎?
首先我们先了解下狮子和老虎的区别和生存环境。
1.狮子
狮子是一种生存在非洲与亚洲的大型猫科动物,是现存平均体重最大的猫科动物,也是在世界上唯一一种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 狮子体型大,躯体均匀,四肢中长,趾行性。头大而圆,吻部较短,视、听、嗅觉均很发达。犬齿及裂齿极发达;上裂齿具三齿尖,下裂齿具2齿尖;臼齿较退化,齿冠直径小于外侧门齿高度。皮毛柔软。前足5趾,后足4趾;爪锋利,可伸缩。尾较发达。有“草原之王”的称号,是非洲顶级的猫科食肉动物。野生非洲雄狮平均体重240千克,全长可达3.2米。狮子的毛发短,体色有浅灰、黄色或茶色,雄狮还长有很长的鬃毛,鬃毛有淡棕色、深棕色、黑色等等,长长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 生活在热带稀树草原和草地,也出现于灌木和旱林。肉食,常以伏击方式捕杀其他温血动物。分布于非洲草原、亚洲印度。在野外狮子活10到14年,圈养下更长寿,一般达二十余年。
2.老虎
老虎是哺乳纲猫科动物中体形最大之一,是亚洲的特有种类,原产地主要是东北亚和东南亚。虎是种高度进化的猎食动物,也是自然界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成年虎的身长可达四米,重达200公斤。在它庞大的体型与有力肌肉之外,它们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白色到橘红色的毛皮上有黑色垂直的条纹,它们下半部的颜色较淡。凶猛至极、力量极大,有丛林之王之称。发情交配期一般在11月至翌年2月份,发情期间,虎的叫声特别响亮,能达2千米远。怀孕期105天左右,每产1-5仔,通常2仔,新生虎仔重约1kg,哺乳期5-6个月,母虎和幼仔在一起生活2-3年,在此期间雌虎不发情交配,故在自然条件下雌虎要每隔2-3年才能繁殖一次。雌虎3年龄时性成熟,雄虎要更晚些。虎的寿命一般20-25年。
3.因为狮子属于群居动物,群居动物一般都会有一个狮王来领导和抵御外来的入侵,但是狮子之间也有着残酷的斗争,每次猎回的食物都会让狮王先吃,然后再分配,所以母狮一般捕猎技巧是最高的,高于雄狮,再加上非洲大草原的环境,食物分配下来有时候吃不饱,狮子也只能饿着,有时候就会遇到饿死的情况。
4.老虎则不同了,因为老虎生活在森林里,属于独居动物,所以要生存下去,老虎的捕猎技巧是要高于狮子的。在加上森林的气候和环境要比草原好,因为草原属于大的平原,狮子捕猎技的时候隐藏的地方有限,很容易就会被猎物所察觉。而森林不一样了,地势非常适合隐藏,再加上高大的林木,出其不意,所以老虎很容易就会捕猎到食物,不容易饿死。
这也就是你所说的有饿死的狮子而饿死的老虎基本没怎么听说过。希望能够帮助你。
为什么有人说只有饿死的狮子而没有饿死的老虎?
前一段老虎玛丽琪与鳄鱼搏斗的视频在网上疯传,就有人提出了狮子是否敢与鳄鱼搏斗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有许多的重叠之处,都是跟老虎与狮子的生活方式,捕猎技巧有很大的关系。
狮子属于群居动物,捕到的猎物每头狮子都要分一杯羹,而且大部分都只能吃头领吃剩下的,自然不能填饱肚子。而老虎是独居动物,且捕猎技巧成熟。在与鳄鱼搏斗的视频中,老虎通过锁颈椎的方法快速咬住鳄鱼的脖颈,而且可以避开鳄鱼的伤害范围,被老虎锁住颈椎的猎物基本上没有逃脱的可能。但由于狮子的反应速度和力量以及胆量都不如老虎,因此捕到的猎物要比老虎少,再加上就算捕到了也总是吃不饱,自然常常会有饿死的情况发生。
为什么有人说只有饿死的狮子而没有饿死的老虎?
非洲遍地都是食草动物,西伯利亚几乎没什么动物,然而却总见饿死的狮子不见饿死的东北虎。这种说法无非是说老虎比狮子强,虎生存在山林,饿死了也看不到罢了。猛兽因饥饿死亡很常见。
狮虎斗是很无聊的争辩,自然界狮子和老虎体型都有大有小,比狮子和老虎的强弱很难获得答案,尤其是雌狮和雌虎因为性选择有很大的差异,但即便如此母狮子和老虎比起来体型也有大有小。狮子的群居实在是因为非洲草原太难了,到处是猎食动物,而且狮群之间常发生殊死斗争,常有狮群被攻破、狮王被重挫或者杀死、雌狮和幼狮流落荒野,所以狮子需要群居生活,靠一个强大的狮王加上几头健壮的雄狮和更多一些的雌狮组成家庭,雄狮和雌狮的生活比较隔离,多数时间两者不在一块,雄狮巡视领地驱赶其它野兽,雌狮捕猎养活家庭。
狮子家庭之间也会有争斗,主要是狮王的竞争,是基于生存和交配权的争斗,输的一方可能会被赶出种群,而年轻力壮的狮王很少有挑战者能胜过,所以狮子也会等待,当狮王年龄大了体力下降,自然会被更轻易地打败。老狮王被赶出种群后,因为争斗时受伤,加上雄狮本身捕猎能力不算特别强,因为它们强壮的肌肉限制了速度。老迈的狮子、受伤、捕猎能力稍低,那被饿死不是很正常。狮群之间的争斗也常导致一些雄狮雌狮流落荒野,有的尚未完全成年,捕猎技能尚未完全掌握,也可能因为无法捕到猎物而最终饿死。落单的狮子还容易被鬣狗群等抢夺食物。
老虎生存的环境大不同,主要是生物资源不像草原那么丰富的丛林地带,基本上没有天敌,也没有鬣狗一样的动物威胁老虎的生存、从老虎嘴里抢夺食物,所以老虎独来独往,捕猎能力比较强,单头老虎时常占据一定面积的丛林,没事的时候也是在领地内巡视,会驱赶甚至杀死进入领地内的其他猛兽或者同类。不过独行、捕猎成功率稍高,不能成为老虎比狮子强的理由,平坦的草原上更有利于动物的逃跑,所以草原上的羚羊、角马等狮子的主食物种都是善于奔跑的,或者是野牛那样体型比较大的。其实两者没啥可比的,都是食物链顶端的猛兽。
老虎生存在丛林中,更不利于人类的观察,而它们还独来独往,正所谓虎落平阳被犬欺,年迈的老虎很难保护领地,而且捕食能力会降低,这就是恶性循环,捕食能力降低时常饿肚子,饿肚子更无力气捕猎,那么最后得是饿死或者被年轻的入侵者咬死,只不过丛林不利于人类的观测,所以饿死也没人知道,而且野生老虎的数量也很少了,东北虎只剩几百。狮子年迈后因为争斗或者其他因素被赶出家庭,结果也是饿死,狮子种群数量也更大,前往非洲草原参观野生动物世界的人很多,开个车就进入狮子保护区了,所以被饿死的狮子更容易被发现。
被村民救助的老虎,看起来也挺瘦弱,估计没少受饿
在残酷的自然界中,衰老是很可怕的,意味着提前死亡,动物园饲养的老虎和狮子的寿命记录都远远大于野生个体,比如野生老虎10-15年寿命,动物园中却出现过活26年的个体。猛兽年轻时勇猛、风光,老年了就完蛋了,一旦流落荒野,因为衰老身体衰弱,捕食、争斗的能力进一步降低,那么死亡很快就到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