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五大洲,有四个大洲都生存食肉猛兽,如非洲狮,亚洲虎,美洲豹,为什么澳洲没有呢?

世界有七大洲,这七大洲都有食肉猛兽。澳洲确实没有猫科猛兽,但澳大利亚南部的海狮海豹也是食肉猛兽。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食肉猛兽”。

很多人对猛兽有误解,认为性格凶猛的动物就是猛兽,实际上只有哺乳动物才能称之为兽,兽就是对哺乳动物的统称,像已灭绝的哺乳动物就有很多以兽命名,所以鳄鱼鲨鱼蟒蛇老鹰都不能称为兽。猛兽狭义是指老虎,广义是指凶残的食肉哺乳动物,老虎狮子豹子狼棕熊肯定是猛兽,海狮海豹海象也算是猛兽。现存的食肉猛兽大多数属于哺乳纲-食肉目,食肉目分为16科260种,代表就是猫科、犬科、熊科和鼬科,三大鳍脚类海狮科、海豹科、海象科也属于食肉目。食肉目共同的祖先是小古猫属,这一属生活在5000万年前的亚欧大陆和北美洲,而当时澳大利亚已经和其他大陆分隔几千万年了。食肉目诞生之后经过分化和迁徙,逐渐扩散到了七大洲,它们当中半水生的鳍脚类也抵达了澳洲和南极洲。澳洲南部有豹海豹和南象海豹,豹海豹性格凶猛,会捕食企鹅和其他海豹,还有袭人致死的记录,2003年英国南极考察队的科斯蒂·布朗被豹海豹袭击死亡。

南象海豹虽然没有袭击过人类,但2-3吨的雄性象海豹发起怒来也很可怕。如果你所指的猛兽只包括猫科猛兽,那澳洲确实没有,因为猫科比较年轻,它们2500万年前才从食肉目当中分化出来,最早出现在亚欧大陆,通过各大洲之间的大陆桥扩散,从亚非大陆桥进入非洲,从白令陆桥进入北美洲,再从巴拿马地峡进入南美洲。但亚欧大陆和澳洲之间隔着一大串不连接的岛屿,猫科动物及其他陆生动物无法跨越大海,所以一直没能通过自己的力量进入澳洲。

但在17世纪,欧洲人带着宠物猫进入澳大利亚,后来的事大家也都知道,如今野化的宠物猫在澳洲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灾难。澳洲历史上也有原生猛兽,就比如著名的袋狮和袋狼,袋狮体型有雌狮那么大,咬合力惊人。袋狼长得像狼,但它和狼只是趋同演化。袋狮和袋狼都是原始的有袋类,它们都灭绝了,澳洲现存最大的原始食肉兽是最大12公斤的袋獾。

还有很多人提到了湾鳄,湾鳄是爬行动物,不算猛兽。

世界五大洲,有四个大洲都生存食肉猛兽,如非洲狮,亚洲虎,美洲豹,为什么澳洲没有呢?

因为世界上还没有进化出大型食肉哺乳动物的时候,澳大利亚已经和其他大陆分开了,这块土地上的哺乳动物是单独进化的,基本都是比较低等的有袋类动物,连老鼠都没有,谈何猛兽?在人类踏上这片土地前,哺乳动物里最大的食肉动物是袋狼,样子像狼,和狼也差不多大,不过不是犬科,是和袋鼠袋熊同一个祖先的。直到第一批人类来了,同时带来了家犬,由于人太少地太大,一部分家犬跑出去放飞自我了,变成了只吃肉的澳洲野狗,成为澳大利亚大陆顶级食肉动物,几乎把袋狼在澳洲大陆逼到绝境,而附近塔斯马尼亚岛上的袋狼则是后来白人牧场主灭绝的。

和澳大利亚的情况最接近的是马达加斯加岛,岛上的动物也是单独进化的,只不过它离非洲大陆近,可能跟着漂流木渡海而来的时候灵长类刚开始进化出来,还很低等,所以岛上从那一拨狐猴祖先上岛后进化出几十种不同生态位的狐猴,却没有更高级的其他动物。同时漂过去的还有非洲大陆那种像结群的土拨鼠一样的狐獴的祖先,它的同类在非洲大陆是吃素外带吃着虫子的,到了岛上,由于没有猛兽,狐獴进化到了猛兽的生态位,专吃狐猴,行为像极了非洲大陆的花豹,虽然它跟猫科没有一毛钱关系。

东南亚群岛的情况完全不同,虽然也有面积超大的岛屿,但是不少岛屿不是有虎就是有豹,起码也有金猫、云豹之类的中型猛兽,那说明在亚欧大陆已经进化出猛兽后它们才成为岛屿的,原先是大陆的一部分。

还有种情况是岛屿离大陆很近或者和大陆之间有一系列很近的岛屿群相连,使得本来没有猛兽的岛上逐渐自然迁徙来了大陆上的猛兽。比如巴厘岛就离爪哇岛很近,巴厘虎就是从爪哇岛游过去的;斯里兰卡岛和印度次大陆之间有一系列靠的很近的群岛,喜欢游泳的虎就这么一站站游到了斯里兰卡,而不喜欢游泳的豹不知怎么到的斯里兰卡。

世界五大洲,有四个大洲都生存食肉猛兽,如非洲狮,亚洲虎,美洲豹,为什么澳洲没有呢?

澳洲鳄鱼:???

澳洲有淡水鳄鱼和咸水鳄鱼两种,主要分布在澳洲北部沿海一带,西澳、昆士兰、北部省等也都有鳄鱼分布。

其中,澳洲的咸水鳄鱼体型庞大,体长能达到7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爬行类动物,也是最凶猛的生物之一!

所以,没有狮子、老虎,不代表澳洲这片土地就没有可怕的生物。

最可怕的其实是澳洲的毒物,毕竟咸水鳄体型巨大,没什么人会主动接近,也不太会有人主动去沼泽地。

世界上最毒的生物,基本都在澳洲!

澳大利亚箱形水母,30秒可以让一个成年人毙命。澳大利亚痈类掘地蜘蛛,其牙能要穿皮鞋;澳洲蝰蛇,性格凶猛好战,会主动攻击人类;毒蝎子、海蛇、石鱼、鸭嘴兽(世界上唯一的有毒的哺乳动物)、蓝环章鱼、棕蛇、漏斗网蜘蛛。。。

(绰号杀人水母)

生物学家研究,独立的环境,让澳洲的生物普遍向凶残和凶暴的方向进化。单靠肌肉能活下来的,可能只有袋鼠了——

袋鼠:你说毒物就说,干嘛cue我???

嗯,而且,主要是因为人类的活动,大范围的烧林,才导致古蜥蜴、袋狮这样的巨兽消失的。

本来,澳洲是更可怕的地方。。。

世界五大洲,有四个大洲都生存食肉猛兽,如非洲狮,亚洲虎,美洲豹,为什么澳洲没有呢?

澳洲的环境比较特殊,地理上处在四周被海水隔离的状态,整个澳洲的生物进化都相对缓慢自成一体,和其他大洲的生物差别性很大。澳洲动物有一个特点,很多都是有袋动物。

目前来看澳洲没有顶级的大型猎食者,就像题目中所说的狮、虎、豹等,但是在历史上澳洲也是存在特有的大型食肉动物的。例如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袋狮,这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曾存在过的最大肉食性动物,同时也是最大肉食性有袋类。袋狮的活动地带主要在森林、灌木丛以及河谷等地,草食性的袋熊和树熊都是它的近亲。袋狮的咬合力很强,几乎是所有哺乳动物中做强的,体重100公斤的袋狮咬合力甚至要强于一头体重250公斤的非洲狮。袋狮的平均体重在120公斤上下,体长1.5米肩高75cm,体型上和雌狮和小体型老虎的亚种差不多。它的主要食物来源就是现代袋鼠的祖先,可长到3米高的原袋鼠。但是就像问题中所说为什么现代澳洲没有大型捕猎者哪?这就要追责一下人类的祖先了,大约4.5万年前智人漂洋过海来到澳洲,到这里这之后发现遍地都是呆萌、蠢萌的动物,面对从来没有见过的“两脚兽”一点都不害怕,只剩下新奇。因此我们的老祖宗第一次感觉捕猎是这么简单的事情,200公斤重的原袋鼠、大型猎食者袋狮、无尾熊、双门齿兽,想要的应有尽有,况且捕猎又很简单拿根棍子就行,因为澳洲动物都太蠢萌了。

大约在人类来到澳洲的几千年后,24种体重50公斤以上的大型动物,其中有23种已经灭绝。我了不太想承认是人类的老祖宗造成了这样的局面,但是貌似这个责任是推卸不出去了。人类从瑟瑟发抖靠着捡食野果果腹的小可爱,进化了大脑学会使用工具,一越到食物链的顶端,之后就开始作威作福的危害大自然了。

世界五大洲,有四个大洲都生存食肉猛兽,如非洲狮,亚洲虎,美洲豹,为什么澳洲没有呢?

“欧洲、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共同构成了地球上的七大洲,其中由于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完全被大陆覆盖的国家,因此虽然澳大利亚属于大洋洲,但是又被称为澳洲,不过澳洲显然不是七大洲之一。

从整体上看,食肉目下的猛兽(猫科、熊科、犬科等等)大都分布在欧洲、亚洲、非洲以及南北美洲,而大洋洲和南极洲却鲜有凶猛的食肉动物。相对来说,南极洲作为极点,异常的寒冷,缺少凶猛的食肉动物在情理之中,那么,为什么“有山有水有树林”的大洋洲(包括澳洲)却很少有食肉动物呢?我们简单的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从大洋洲的地区我们不难看出,澳洲也就是澳大利亚是整个大洋洲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从面积上看,整个大洋洲的陆地总面积约为897万平方公里,而澳大利亚自己就占了769万平方公里,约占大洋洲陆地总面积的85.7%。因此,我们只需要弄清楚澳大利亚有没有食肉动物就几乎能代表整个大洋洲了。

澳大利亚有没有食肉动物?

澳大利亚是食草动物的天堂,而且这里的动物大都以有袋类动物为主。从澳大利亚的穴兔泛滥看,这里确实适合食草动物生存,而且许多人认为就是因为澳大利亚缺少食肉动物,穴兔才能够泛滥成灾。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澳大利亚的食肉动物。澳大利亚的食肉动物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原著动物”,一部分是“外来动物”。而“原著动物”又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已灭绝的动物,一部分是现存的动物。

01 澳洲大陆上已灭绝的“原著”食肉动物

其实从生物进化开始,澳洲就没有被抛弃,相反的这里曾经生活过许多的食肉动物,最具代表性的(已灭绝的)就是袋狮和袋狼了。作为有袋类动物天堂的澳洲,最具代表性的食肉动物当然也必须是有袋类了。其中出现在距今约200万年前的袋狮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它是目前为止澳洲史上最大的有袋类食肉动物。根据已发现的袋狮化石看,袋狮的平均体长在1.5米左右,平均体重120公斤左右,最关键的是袋狮是哺乳动物中咬合力最强的存在(同比例下)。而且袋狮除了有一对大门齿外,也进化出了尖利的犬齿。不过,它并不是猫科动物,而是袋狮科动物。

袋狼。袋狼也是大洋洲独有的有袋类食肉动物,它们曾经遍布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雨林和草原之上,但是随着人类的崛起和猎杀,它们一度被逼到了塔斯马尼亚岛上,但是尽管如此,它们都没有逃过灭绝的宿命。由于其身上长着类似于老虎一样的斑纹,而且后来仅分布在塔斯马尼亚岛上,所以袋狼又被称为塔斯马尼亚虎。

从已发现的袋狼化石看,它们在距今约400万年前就出现在了澳洲大陆上,比袋狮出现的时间都要早约200万年。从外观上看,袋狼有点像我们常见的犬科动物,它的体长平均在1.2米左右,体重平均在25公斤左右。但是袋狼与犬科完全不同,它属于袋鼬目袋狼科。

袋狼最终灭绝的时间不到100年,而它的灭绝与人类的猎杀和另一种“入侵物种”有关。

02 澳洲现存“原著”食肉动物

虽然从食性上看,袋鼬以小型的哺乳动物为食算是食肉动物,但是它的体长只有15公分左右,所以算不上凶猛的食肉动物。除了袋鼬以外,现存的原著食肉动物就只剩下三种了,它们分别是:鳄鱼、袋獾、巨蜥。

首先是巨蜥。在澳洲生活着一种大型的蜥蜴,它是现存世界上体型排名第四的巨蜥,有着2.5米的体长以及20公斤的体重,它就是眼斑巨蜥。作为澳洲本土最大的蜥蜴,眼斑巨蜥也是凶猛的食肉动物,与我们常说的科莫多巨蜥一样,它的口腔中也含有大量的细菌和毒液,因此一旦被它咬伤,是有生命危险的。不过,与科莫多巨蜥不同的,眼斑巨蜥生性胆小谨慎,所以它们大都生活在人迹罕至的干旱岩地之中,很难被人发现。

其次是鳄鱼。作为一种古老的爬行动物,鳄鱼的分布很广,即使在生物种类较少且单一化的澳洲也不例外,在澳洲主要有两种不同种类的鳄鱼,它们是湾鳄和澳洲淡水鳄。湾鳄没有必要说太多,因为它是现存最大的鳄鱼,平均4.5米,最长7米的体长使得它成为了食物链最顶端的动物之一。而澳洲淡水鳄虽然没有湾鳄强悍,但是它也有着平均2米多的体长,一张布满了利牙的血盆大口。不过,澳洲淡水鳄生性也比较的小心谨慎,一旦听到异常的响动,它会立即跳入水中。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的鳄鱼在陆地上奔跑的速度由于受四条短腿的限制只能达到几公里每小时,而澳洲淡水鳄则不同,它是陆地上跑的最快的鳄鱼,时速最快可达25公里每小时,这就相当于每秒7米的速度。澳洲淡水鳄之所以跑这么快,原因就是它跟其他的鳄鱼奔跑姿势不一样,别的鳄鱼都是四条腿一起奔跑,而澳洲淡水鳄则是两条前腿蹬地,两条后腿像前迈。

最后是袋獾。袋獾是现存唯一的有袋类食肉动物,也是澳大利亚独有的一种动物,现存的袋獾仅分布在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州。袋獾与袋狼一样都是袋鼬目下的动物,不同的是袋獾属于袋鼬科。虽然从体型上看,袋獾平均体长不足1米,体重只有8公斤左右,但是它生性凶猛,它们不但会猎杀小于自己体型的动物,还经常由于脾气暴躁的爆发内斗。其次,袋獾经常会发出刺耳的叫声,因此它又被称为塔斯马尼亚恶魔

03 澳洲“入侵”的食肉动物

除了以上澳洲本土的食肉动物外,在当下,占据主要生态位的无疑就是入侵的食肉动物了,因为澳洲本土的食肉动物要么灭绝,要么在灭绝的边缘,为入侵物种的泛滥提供了有利的生态位空缺。在澳洲主要的入侵食肉动物有两种:澳洲野狗和狐狸。

澳洲野狗是距今约4000年前由东南亚地区的人带到澳洲的,到现在已经分化成为了灰狼种下的独立亚种了。而狐狸则是澳洲为了控制穴兔的数量引入的,但是尴尬的是,狐狸到了澳洲对穴兔不感兴趣,反而对澳洲本土的有袋类食草动物产生了兴趣。

综上,澳洲从古至今都不缺少凶猛的食肉动物,无论是原著的还是入侵的在每个时期几乎都没有空白期。但是,拿澳洲的食肉动物的体型和种类以及数量与其他大洲比的话,确实显得单薄了一些。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那么,是什么让澳洲的食肉动物如此的“单薄”呢?

我们这里说的单薄是指体型和种类,相比其他大陆上,熊科、猫科、犬科、鼬科等均匀分布的情况来说,澳洲的本土食肉动物除了鳄鱼和巨蜥外,就剩下有袋类了。其实,这也难怪,因为哺乳动物的崛起是在恐龙灭绝之后,也就是距今6500万年前以后。而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大型鸟类和爬行类的天下,终于到了距今约4200万年前左右,整个的食肉目才开始了真正的进化。但是从距今约5300万年前开始,澳洲大陆就开始与其他大陆慢慢脱离,到了距今3900万年前,澳洲彻底与其他大陆分开。而这个时间节点正好是食肉动物们开始分化的关键期,比如猫科动物的祖先直到距今3000万年前才出现。

所以,澳洲大陆与其他大陆分离之时,食肉动物们还处于进化的初级阶段,它们在相对熟悉的环境下慢慢进化,就没有离开原本的大陆。等到2800万年前,食肉动物们开始迁徙时,澳洲已经与其他大陆被海洋割开,因此,大多数的食肉动物都去不了澳洲了,最后只能是澳洲本土的有袋类动物慢慢进化出食肉动物,这就造成了澳洲独特的动物特征和单薄的动物种类。

总结

澳洲并不是没有食肉动物,而是食肉动物的种类较少而已。但是从古至今,澳洲就没有出现过犬科、猫科、熊科等主流的食肉动物,这是因为这些食肉动物在进化时,澳洲大陆就已经和其他大陆分开了,阻断了物种间的交流。

世界五大洲,有四个大洲都生存食肉猛兽,如非洲狮,亚洲虎,美洲豹,为什么澳洲没有呢?

澳大利亚是一片孤悬于南大洋上的陆地,在我们的印象中似乎缺乏大型食肉动物。

由于澳大利亚在数千万年前就与其他大陆分离,因此形成了独特的生态和动物群落,动物的演化速度也明显要低于其他大陆,演化轨迹更是独树一帜。

由于缺乏外来物种,特别是进步的真兽亚纲动物,澳大利亚大陆上的哺乳动物依然以后兽亚纲(也就是有袋类动物)为主,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袋鼠、树袋熊等。似乎澳大利亚缺乏大型动

物,更缺乏大型猛兽,其实这只是目前的情况。

仅仅是在距今5万年前,澳大利亚有是巨兽的世界,体重可达2吨的双门齿兽,站起来3米高的短面袋鼠,脑袋距离地面超过2米的巨鸟,还有凶猛的袋狮。

图注:五万年前澳大利亚的景象,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比牛还要大的双门齿兽,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巨大的短面袋鼠,图片来自网络

体型最大的屠戮袋狮(Thylacoleo carnifex),其体长约1.5米,肩高0.7米,体重在100至130公斤之间,一些极大个体的重量甚至达到了160公斤,这个块头并不比狮子、老虎小多少。

图注:强壮的袋狮,图片来自网络

袋狮的前肢强壮,特别是第一指上有弯曲的大爪子,大爪子既是爬树的工具,又是攻击的利器。除了前肢上的爪子,袋狮还具有强悍的咬合力,其咬合力等于同体型狮子的三倍!正是依靠强大的咬合力,袋狮成为澳洲最凶猛恐怖的杀手,能够杀死体型比自己大得多的猎物。

图注:袋狮的门牙形成了强大的切割面,图片来自网络

除了袋狮,大家可别忘了,在远古澳大利亚陆地上曾经生活有体长7米、体重1吨的古巨蜥呢,这体型可是要比狮子、老虎及棕熊都要大!

图注:史上最大的蜥蜴,古巨蜥,图片来自网络

所以澳大利亚其实并不缺乏陆地猛兽和大型动物,但是它们都已经灭绝了,而造成其灭绝的罪魁祸首就是我们人类。

人类在距今约5万年前登上了澳大利亚,之后人类的活动(特别是烧荒)改变了澳大利亚的环境,最终导致澳大利亚巨型动物的灭绝,体重超过50公斤的动物只剩下了红袋鼠。

图注:强壮的红袋鼠成了澳大利亚本土最大的陆生脊椎动物,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