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猫科动物,亚洲金猫即将灭绝,为何人类尽力挽救也没有用?

开什么玩笑!怎么就即将灭绝了?

亚洲金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的野生数量至少在万只以上。亚洲金猫,俗称金猫,它被认为是古代传说中的“彪”,谭邦杰认为北方民间所称的“土豹子”也是金猫。金猫是中型猫科动物,体重8-16千克,最大者约17.5千克。▲花金猫▲灰金猫▲红金猫

金猫各种群的外貌差异很大,有的身上有斑纹,称为“花金猫”,有的身上无斑纹,毛色呈灰褐色,称为“灰金猫”,有的身上无斑纹,毛色呈红褐色,称为“红金猫”。▲亚洲金猫分布图

金猫分布于我国西南部,东南亚和喜马拉雅山脉南麓。2018年1月,杭州动物园里的一只华南金猫被宣布死亡,野外发现华南金猫的概率已经非常小了。

目前我国的野生金猫主要生活在川藏地区的高山森林和云南的雨林中,数量还很多。在川西地区的金猫情况比较乐观,因为多数金猫都生活在大熊猫保护区内。大熊猫是国际知名的伞护种,保护大熊猫就是保护其它动物,生活在大熊猫保护区内的动物都可以受到很好的保护。▲高黎贡山的金猫▲察青松多保护区的金猫▲甘肃白水江保护区的金猫▲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红金猫▲西双版纳的红金猫

我国全部的野生猫科动物都升级为国家级保护动物,有13种,虎、豹、雪豹、云豹、丛林猫(新增)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猫、荒漠猫、亚非野猫、猞猁、兔狲、云猫、豹猫、渔猫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我国金猫的野生数量可能比老虎、金钱豹、雪豹、云豹的总数还多。亚洲金猫也不太神秘,国内野外数次拍摄到金猫的影像。重庆动物园、成都动物园、四川遂宁射洪动物园、四川自贡动物园、宁波雅戈尔动物园、上海动物园、北京动物园、广州动物园等都曾饲养过亚洲金猫。

东南亚和南亚金猫的数量更多,热带地区更适合金猫生存。IUCN评定为近危,生存现状还不错。我国目前处境最艰难的猫科动物是云豹,野生数量可能低至千只以内,而且保护工作难以开展。有空还是多宣传一下云豹吧,它才是亟待保护的珍贵猫科动物。

神秘的猫科动物,亚洲金猫即将灭绝,为何人类尽力挽救也没有用?

猫科家族非常庞大,体型差异也非常大,有小型的家猫系列,也有老虎、狮子之类的大型食肉动物,也有非常神秘,不为人所知的亚洲金猫。

亚洲金猫

亚洲金猫属于猫科动物中的金猫属,金猫属一共有三个亚种,亚洲金猫是其中一种,婆罗洲红猫是它们的近亲。

亚洲金猫虽然分布在我国华南以及西藏等地区,但比起它的家族成员老虎、狮子、豹子等,它的知名度要稍逊一筹,大多数人都对该物种一无所知。

这主要是因为亚洲金猫行踪比较诡秘,再加上昼伏夜出的习性,让它的野外观测资料相对于其他猫科动物而言较少。

亚洲金猫一般栖息于森林之中,分布范围主要是热带以及亚热带,独居、夜行、全年可繁衍后代,有发情期。一般只有发情期时,雌雄金猫才会生活在一起。

金猫和猫一样,雌雄差异并不明显,不具备性二态性,但它们是一夫多妻制繁衍,雄性在交配后会离开,雌性金猫这带着幼崽一起生长8个多月。

金猫行动敏捷,善于攀援,食物主要是小型啮齿类,如:老鼠,但鸟类以及小型鹿类也是它们捕食对象。历史上,金猫并不是顶级捕猎者,这是因为有金猫活动的地方,一般也会有老虎出现,它们生活的生态环境有一部分是重合的。

但随着野外老虎减少,金猫这个曾经位于生态位中部的捕猎者,被迫成为了当地顶级猎食者。

据野外观测,金猫甚至会捕猎比自己体型大的牛犊,之所以不捕猎成年牛,是由于咬合力的原因,它们常常无法直接杀死大型成年牛。

亚洲金猫的现状

虽然说:山中无老虎,猴子成霸王。但亚洲金猫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我们知道,由于人类的活动,许多野生动植物都面临着生存危机,亚洲金猫也不例外,目前亚洲金猫被列为易危品种,也被列为我国二级野生保护动物。

全世界都在尝试保护与繁衍该品种,增加金猫子代数量,但成功率很低。

原因有三:

  • 亚洲金猫在人工环境下,存在着性食同类现象,雌性金猫在交配后会捕杀雄性金猫。
  • 亚洲金猫无法人工受精是因为雌猫需要诱导排卵,既需要交配动作,才可以产卵;而雄性金猫由于圈养,精子畸形率高,无法产出健康的后代。
  • 麻醉药对受精成功率有影响。

再加上亚洲灵猫产仔率低,一胎只有1-2个,无法快速扩大种群数量,因此即使是人工保护,亚洲金猫数量也没有显著提升。

而野外灵猫由于栖息地变少,导致种群数量变少,因此在交配时会出现近亲交配现象,非常不利于种群扩大。

但随着我国法律以及环保意识增强,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亚洲金猫的价值,并建立了保护区,试图恢复野生亚洲金猫的数量。

为什么要保护亚洲金猫?

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保护动物的意义,其实保护动物真正的意义是为了保护生态圈。

我们知道,食物链是大自然几十亿年不断演化出的平衡状态,在这个食物链里,每种生物都各司其职维持着能量的运转与流动,一旦某些生物灭绝,那么可能会打破当地食物链的平衡,引发严重后果。

比如:狼吃鹿,但如果把狼全部捕杀后,鹿就会肆无忌惮地疯狂繁殖,破坏当地环境,导致当地环境沙漠化。

由于人类生存需要依赖自然环境,因此需要保护当地生物的多样性,以便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

神秘的猫科动物,亚洲金猫即将灭绝,为何人类尽力挽救也没有用?

亚洲金猫隶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猫科金猫种,常栖息于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混合山地林和干燥落叶林当地带,我国华北、华南、西南地区的一些山地丘陵地带发现过它们的踪迹。比起老虎、狮子、豹子等其它猫科动物,亚洲金猫的知名度低了很多,有些人甚至都没有听说过。

成年的亚洲金猫体长在1米左右,体重在20公斤上下,体型介于花豹和家猫之间,金猫的毛色有土黄色、金色、褐红色和棕色之分,总体偏红、黄色,因此得名金猫。金猫性情凶猛,行动迅速,擅长攀爬,一般在夜间捕食鼠类、鸟类、野兔和小型鹿类动物,有时也会下山偷袭鸡、鸭、鹅等家禽,甚至体形偏大的牛、羊等家畜。

由于生存环境的恶化,亚洲金猫的种群数量不断下降,被国际组织列为易威动物,我国也把它列为二级保护动物。从金猫在世界上的分布以及保护级别来看,金猫还没有到即将灭绝的地步,但由于生存空间的不断萎缩、食物来源的减少,再加上它们繁育后代数量本来就不高(一次产崽1-2只),种群近亲繁衍现象加剧,造成了种群数量始终无法提高,而且种群质量下降,如果外界影响加剧,则容易造成数量继续下降的后果。

神秘的猫科动物,亚洲金猫即将灭绝,为何人类尽力挽救也没有用?

谢邀。

神秘的猫科动物,亚洲金猫即将灭绝,为何人类尽力挽救也没有用?

切勿以讹传讹,亚洲金猫虽然是保护动物的,但是它的保护级别比狮子老虎都要低,何来的即将灭绝这一说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种“神秘的”猫科动物。

亚洲金猫为何“神秘”?

东北地区的小伙肯定对一个词不陌生,那就是“彪”,在东北,彪是傻的代名词,与“虎”意思差不多。但是,你可知道,在我国的古代,彪就是亚洲金猫的简称,“彪形大汉”中的彪实际上就是亚洲金猫,因为它的外形与老虎非常接近,因此又有“小老虎”之称。

亚洲金猫属于猫科猫亚科金猫属金猫种,在金猫属下一共有两种动物,除了亚洲金猫外,还有婆罗洲金猫,两种金猫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婆罗洲金猫的毛发以棕红色为主,而亚洲金猫的毛发则以金褐色为主,其次,亚洲金猫的平均体型也比婆罗洲金猫要大得多。

成年亚洲金猫的平均体长在1.4米左右(含约半米的尾巴),体重平均在14公斤左右。从外观上看,亚洲金猫也属于“颜值派”。

首先我们看一下头部,亚洲金猫的眼睛靠内侧有两条明显的白色毛发形成的竖纹,在额部有灰色的条纹向后延伸,在它的脖子以下一直到前肢的位置上,有着横向的黑色条纹,身体其他部位的毛发则以金褐色为主。

亚种金猫的分布很广,几乎在亚洲的东、南部森林中都有它们的身影。按理说,分布如此之广,不至于神秘啊。但是,亚洲金猫就是如此,它们属于独居动物,而且大都有昼伏夜出的习性,所以,白天它们大都会栖息在隐蔽的岩石底下很难被人发现。再加上亚洲金猫的警觉性很强, 一旦有陌生的气味和声音在附近,它会第一时间逃走。

所以,虽然亚洲金猫的分布很广,但是在野外却很难见到它们。这就是亚洲金猫神秘的原因。

亚洲金猫的现状

ICUN濒危动物红色名录中对亚洲金猫的濒危等级定义为近危(NT)。“近危”是一种什么概念呢?我们先简单的来看一下动物的濒危等级划分。

动物的濒危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可分为:

灭绝(Extinct简称EX)→野外灭绝(Extinct in the wild简称EW)→极危(Critically Endangered简称CR)→濒危(Endangered简称EN)→易危(Vulnerable简称VU)→近危(Near Threatened简称NT)→无危(Least Concern简称LC)→数据缺乏(Least Concern简称LC)

我们简单的来说一下濒危等级下代表的动物,灭绝的动物很好理解,就是已经没有这种动物了,比如刚刚宣布灭绝的长江白鲟;野外灭绝就是已经在野生环境下无法生存的动物,比如我国独有的虎种华南虎;极危就是动物灭绝的几率非常高,满足这种濒危级别的动物具有以下几点特点:一是数量急剧减少,二是分布范围急剧缩减,三是总数量低于250只,四是野外灭绝的几率大于50%,任何一种动物满足以上任何一种条件,即可被列入极危动物中,比如长江江豚;濒危动物很好理解,就是这种动物的数量维持在一个相对较少的基数下且几乎没有增长,或者是相比同类目下的动物数量较少,比如东北虎;易危就是动物数量相对较少,且增长缓慢,比如大熊猫(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6年以前,大熊猫的濒危等级是濒危,从16年以后,由于数量稳定增长,所以它的濒危级别由濒危调整为易危)

最后是近危,近危就是种群现状数量较多,但是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存在濒危的风险。而亚洲金猫就是这种濒危等级下的动物。

据不完全统计,现存的亚洲金猫数量约为4000只左右,而且由于它们栖息在森林深处,很少被人发现,所以,它的濒危等级仅是靠数量来定义的。

总结

亚洲金猫在亚洲的分布很广,而且野生数量保守估计也有3000只以上,因此它属于近危动物,而并不是像许多人说的那样快要灭绝了,它离灭绝还差了4个等级呢。所以,切勿以讹传讹。

神秘的猫科动物,亚洲金猫即将灭绝,为何人类尽力挽救也没有用?

亚洲金猫是一种生活在中国和东南亚的中型猫科动物。它们生活在热带雨林、落叶林和亚热带常绿林中。由于它们害羞的天性,亚洲金猫的确切数量不得而知。研究人员认为,由于大量砍伐森林造成栖息地丧失和偷猎活动,它们的数量持续下降。亚洲金猫是猎人的目标,因为它们的皮毛(用于时装业)和骨骼(用于民间医学)。由于这些因素,亚洲金猫被列为濒临灭绝,这意味着它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可能灭绝。

亚洲金猫长66到104厘米,重9到16公斤,它有40到55厘米长的尾巴。亚洲金猫皮毛的颜色取决于栖息地(能提供伪装)。有金色、棕色、肉桂色、灰色或黑色。金猫脸上布满了黑白条纹,有些的身上布满斑点和条纹。泰国人认为焚烧亚洲金猫的皮毛可以让老虎保持安全距离。正因为如此,亚洲金猫也被称为“火虎”。

亚洲金猫是黎明时分活跃的动物,它主要在黄昏和黎明时活动。亚洲金猫吃鸟、大型啮齿动物、小鹿和蜥蜴,它能杀死比它大得多的猎物。亚洲金猫每天行走十几公里寻找食物。亚洲金猫是敏捷的攀爬者,但它大部分时间都在地面上度过。

亚洲金猫是领土动物。雄性领地有48平方公里,雌性32平方公里。亚洲金猫在树上留下抓痕,并用气味和尿液来标记它的领地。亚洲金猫用咕噜声、喵喵声、嘶嘶声和咆哮声进行交流。亚洲金猫是独居动物,只为交配而聚集。

神秘的猫科动物,亚洲金猫即将灭绝,为何人类尽力挽救也没有用?

实际上已经有很多动物已经绝迹,只是我们不注意而已。动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是灭绝的主要原因,人们的破坏要比保护大的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