豺真的杀死过孟加拉虎吗?具体情况如何?
千寻君来回答。作为一个经常关注猫科动物的人,我可以很确切的告诉你:能杀死,但代价很高!
豺,又称亚洲野犬或印度野犬,目前主要分布在南亚,我国的豺数量已经很少。豺属于中型犬科动物,体重只有20-30千克,通常也将非洲野犬称为三色豺,将黑背胡狼称为黑背豺。但真正的豺只有一种。我国很早之前就有豺狼虎豹的说法,后来泛指各种猛兽,将豺排在第一位,是因为豺虽然个头小,但性情凶猛,集群行动,少则七八只,多则三四十只,敢于对抗强大的猛兽,如虎、熊、花豹等,正所谓:猛虎架不住群狼,因此,群豺围攻一只孟加拉虎并杀死它是可能的,而且有过这方面的记载。
▲豺群攻击野猪
我国民间就有关于豺群杀死花豹、围攻大熊猫和华南虎的诸多传闻,而豺、华南虎和黄喉貂也曾是野生大熊猫的主要威胁。在印度,也有豺群围攻孟加拉虎、懒熊和狼的很多记载,但大多是民间故事。
▲豺围攻孟加拉虎
其中可信度较高,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著名的猫科专家乔治·夏勒记载的,一群豺围攻孟加拉虎并最终杀死了它,而老虎也杀死了12只豺。
还记载了另一起豺群与雌性孟加拉虎的大战,上图就是原文。
由此可见,豺虽然个头小,单独面对孟加拉虎只能被虐杀,但群体围攻,利用“人海战术”消耗孟加拉虎的体力,最终可以将其杀死,但豺群也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我估计,至少要30只成年豺组成的大群体才有能力围歼孟加拉虎,而豺也将有半数以上的伤亡。因此,这是两败俱伤的恶战,对双方都没好处,豺因为丧失半数成员,捕猎能力严重下降,很可能会缺少食物而饿死或者被其它豺群围杀。
上图是词条中对豺的描述,是比较符合事实的,野生食肉动物之间一般不会爆发冲突,除非双方差距悬殊,优势一方会毫无顾虑的杀死弱势一方,像成年花豹会杀死幼虎,猞猁会杀死狼崽,斑鬣狗群会围攻年老落单的狮子,而落单的鬣狗也会被非洲野犬围攻。多数情况下,动物们都会趋利避害,不会进行毫无意义的死斗。只有在少数情况下,如食物短缺,动物们才会在求生欲望的驱使下,毫不退缩的战斗,像北美灰狼在围攻野牛时即使被顶死两只,其余的狼也会越战越勇。
▲豺群和孟加拉虎对峙
目前,豺和孟加拉虎都是濒危动物,双方的栖息地和数量都很少,像上个世纪那种三四十只的大豺群基本看不见了,所以目前双方即使碰面,也多半是对峙,不会发生大规模的冲突。
猫科动物的实力太强,犬科动物只能依靠群体优势来对抗,不然的话早就被淘汰掉了。在非洲,也发生过8只非洲野犬杀死一只雄狮的情况(上图),不过我猜测这头雄狮应该很年老,而且刚被挑战者打败。
▲母虎玛雅已经杀死了很多只豺,原因是豺曾经杀死了它的幼崽
由此可见,大型猫科动物被犬科动物围殴致死并不丢人,只是丛林法则而已。
我是百科千寻君,关注自然、热爱自然,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豺真的杀死过孟加拉虎吗?具体情况如何?
没有,有也都是野史,按理论来说,豺死拼的话确实可以耗死一只老虎,可问题是它们吃错什么药了要冒着死伤过半的代价和老虎死磕?动物的第一原则就是生存,是弱肉强食也是趋利避害。
同样的例子在非洲的鬣狗群能被一只成年雄狮追着打,这还是实力相对接近的,按理说,三只鬣狗就可以持平一只雌狮,那五六只足够持平一只雄狮了,但现实就是面对气势汹汹的雄狮,哪只鬣狗都不想送死,当然都是一哄而散了,谁被逮着谁倒霉。和豺类似的胡狼倒是经常能跟着狮子捡点残羹冷炙吃,那是因为实在构不成威胁,狮子懒得理会。
更别提在北方的狼群主动避让西伯利亚虎了。
所以豺群不会脑残的去惹成年老虎,因为没有任何可以说服它们这么干的理由,事实上老虎从来都是大摇大摆的路过,基本不正眼看它们,带幼崽的雌虎甚至会主动攻击它们,毕竟对小虎来说它们也是潜在的威胁。
豺真的杀死过孟加拉虎吗?具体情况如何?
豺是一种“神秘”的动物,因为它们的名声很响,但是却很少暴露在人的视野之中,原因也很简单,它们喜欢栖息在人烟稀少的山地地形之中,并且白天它们很少活动。近日,在我国甘肃肃南,科学家们放置的红外摄像机意外拍到了大规模的豺群,这个豺群一共有14只豺组成,其中成年豺8只,幼年豺6只。作为曾经亚洲分布最广的食肉动物之一,豺与虎的分布多有重合。时至今日,豺的分布依然很广(除了西亚外,其他地区都有它们的身影),不过,如今的它们已经数量稀少,成为了濒危动物。
要知道,在印度,豺群可是能够与孟加拉虎抗衡的存在,甚至它们还杀死过成年的孟加拉虎。那么,豺群杀死孟加拉虎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如此强悍的豺为何成为了濒危动物呢?它们的攻击力到底如何?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几个问题。
首先,我们简单地来了解一下豺?豺是犬科豺属下唯一现存的物种,它们在野生环境下广泛的分布于东亚、南亚、东南亚以及中亚地区。“豺狼虎豹”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它的本意是指一切威胁人畜的野兽,在这个词中一共有四种动物,豺排在了第一位,由此可见,以前的人们对于豺的惧怕,甚至超过了大型猫科动物。当然,这个排名绝非随意为之,因为曾经的豺数量多于狼,而且成群的豺甚至敢与虎豹正面对峙。(下图为豺的分布)
从外观上看,豺与我们的家犬体型差不多,平均体长在1米左右,体重平均在25公斤左右。豺的毛发颜色比较的单一,通常以红棕色为主,因此豺又被称为“红狼”。在野生环境下,豺主要出没在山地地形之中,它们具有高度的群居性,而且一年四季,豺都不会“散伙”(狼群在食物丰度增加时,会有离群独居的行为)。
从习性上看,豺是一种纯正的食肉动物,它们通常在清晨或者傍晚活动,猎物主要以中大型的食草动物为主。豺的捕猎非常的凶残,因为一个豺群通常有10只左右的豺,在捕猎时,它们会像狼那样先追逐猎物,等到猎物体力消耗的差不多,速度减缓时,它们会利用自己强大的跳跃力(原地可达3米),跳到猎物身上,利用自己带有倒刺的利爪将猎物的眼睛抓瞎。
然后,其他的豺用利齿可以撕裂猎物的皮肉,这不是在攻击,而是在进食,也就是说豺捕猎,通常是活活的将猎物吃掉。正是用这种方式,体型小巧的豺,成群能够放倒一头成年的野牛。
豺群杀死孟加拉虎?孟加拉虎是现存体型第二大的老虎,与最大的东北虎体型相差很小,而且相比较后肢力量大于前肢力量的东北虎,孟加拉虎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孟加拉虎的前肢力量强大,所以在攻击时,其拍击力和前爪的攻击性都要优于东北虎。在印度,孟加拉虎能够单挑亚洲最大的野生牛科动物-白肢野牛,而且孟加拉虎甚至可以攻击坐在大象上的人,由此可见,孟加拉虎的凶猛程度丝毫不逊于东北虎。
从分布上看,孟加拉虎与豺有重合,但是通常二者是井水不犯河水的,毕竟孟加拉虎虽然凶猛,但是它们是独居动物,面对灵活性和攻击性都很强的群居动物豺时,二者很少会爆发大战。而在印度发生的豺群围攻孟加拉虎的事件中,这头成年雄性孟加拉虎是深入了豺群的领地中心,所以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豺群不得不团结起来与之对抗。根据资料记载,交战的双方为30只豺和一头成年雄性孟加拉虎,而孟加拉虎之所以会主动发起攻击,一方面是因为豺群见到它不逃走,一方面是因为对方只有7只。但是,在交战时,外出狩猎的另外23只突然回来,加入了战场。虽然单只豺不是孟加拉虎的对手,但是它们利用数量优势和灵活性,最终以12只豺死亡的代价成功杀死孟加拉虎。当研究人员赶到时,只剩下了12只豺的尸体以及被啃食的差不多的孟加拉虎。
因此,豺群之所以能够杀死孟加拉虎,是因为它们必须要捍卫自己的领地,再加上它们数量占据绝对优势,所以,与其说豺群杀死了老虎,不如说它们用自杀式的攻击磨死了老虎。
分布如此广且如此凶猛的豺为何濒危了?在自然界中,豺的体型虽然不大,但是它们绝对是最凶猛的食肉动物之一,而且群居的习性,让它们几乎没有天敌。既然如此,豺为什么成为了世界性的濒危物种,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呢?有三个主要的原因:
第一:栖息地的减少
现存的所有动物减少几乎都与栖息地的减少有着直接的关系,而栖息地减少的背后是人类生存空间的扩张。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的居住地、耕地面积逐渐地增大,这几乎是亚洲各地区共有的一个事实。但是,人的栖息地原本就是剥夺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一些山地的草原、树林变成了耕地,使得豺的生存空间被大幅度的压缩。这是豺减少的原因之一。
第二:猎物的减少
豺的主要猎物以中大型的食草动物为主,尤其是像鹿、麝、麂等偶蹄目动物更是构成了它们的主要食物。但是,随着野生环境的被压缩以及上世纪以前打猎的广泛存在,这些野生的食草动物已经变得极其稀少,这无疑使得豺的猎物大幅度减少。因此,猎物的减少,也是豺减少的主要原因。
第三:捕杀
虽然豺主要分布在山地环境中,但是随着人类的扩张,豺变得与人类比邻而居,俗话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人显然是不允许可以威胁到自己的动物在自己生活区周围出现的,因此,豺与当年的狼一样,都遭到了大面积的捕杀。
其次,豺的食物减少后,为了生存,它们不得不去偷猎人类的家畜,这更增加了人们对豺的怨恨。再加上与人接近后,必然会与狗发生一定的冲突,而狗可能携带着一些传染病,这些传染病对于同为犬科动物的豺来说几乎是致命的,而且豺本就是群居动物,一只被感染,其他成员也很难幸免。
因此,在栖息地和猎物减少,人为的捕杀以及家犬传染病的影响下,使得原本数以万计的豺,变成了全球不足5000只,成为了真正的濒危物种。
总结豺群杀死孟加拉虎是真的,只不过截止到目前,世界范围内仅有一例,因为在同一生境下,老虎与豺群通常是没有交集的,但是这次是个例外,这是因为孟加拉虎已经触碰到了豺群的底线(进入了其领地),所以才不得不发起了自杀式的攻击,最后依靠数量优势,将孟加拉虎成功磨死。
豺真的杀死过孟加拉虎吗?具体情况如何?
豺的身体素质,武器装备等综合素质是犬科最强的,(可以看看亚洲豺犬日记,豺在水中单杀比自己大n倍的鹿,注意还是在水里)豺群少与20只是不敢和老虎叫板的,无论公虎还是母虎,豺和非洲的鬣狗是一种性格的动物,虽然战斗力不俗,但是几乎不会去攻击比自己强太多的其他食肉动物,但是豺和鬣狗不同的是,豺一旦和对手杠上,那就是至死方休,要么你团灭我,要么你被我群殴致死,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豺群会一起共同对敌,这是其他犬科动物和鬣狗科动物所不具备的。在中国的民间说法里,豺是唯一敢和老虎正面叫板的动物,最著名的大战就是3个豺群60多只豺以战死了一半多的代价击杀了一只母虎,一个食物匮乏的时刻,一只母虎抓到了一只可以吃好几天的水鹿,一个20只豺组成的豺群冒险来抢食物,母虎一口气干掉13只,豺群失去攻击势头,开始逃跑,母虎追击,然后一个26只的豺群加入战斗,重新还击,这一战老虎再干掉8只,但是豺数量太多,老虎开始撤退,豺群追击,追击过程中又有4只豺被杀,最后由18只豺加入,狂追老虎将老虎逼入绝境,老虎最后在杀7只被豺群群殴致死。这场大战被誉为是近代猫科犬科最大的一次生死战,有人认为是真的,有人认为是假的。但是无论真假,这场大战可以看出老虎完全释放时的恐怖杀伤力,但是豺群也不逊色
最后说一点,豺只有亚洲,应该说只有中国和印度有,就是红豺,豺是犬科门下的独立一属,豺属,像胡狼很多人也会叫他豺,但是它和豺有本质上的区别,胡狼是犬科犬属动物,和狼,狗是一个属,犬属动物牙齿是42枚,豺是40枚,犬属动物几乎没有生殖隔离,可以互相杂交,比如狼和狗,豺和犬属动物无法生育后代。犬属动物爪子使用率较低,爪子钝,豺的爪子接近猫科动物,使用率很好。犬属动物后腿力量不大,无法做很高或者很远的跳跃,除非人类刻意训练它们,比如警犬,豺后腿力量强大,跳跃能力可以和花豹分庭抗礼,可跳高3米,跳远6米
豺真的杀死过孟加拉虎吗?具体情况如何?
可信度很低,可以当做是夸大博眼球的传说来看待,反正从摄像机诞生以来至今没有记录到相关的视频。通过现有的纪录片或视频,我们所看到的情景是豺群根本无法与孟虎形成对抗,两者的关系我认为类似于非洲狮和黑背胡狼的关系。
豺和孟加拉虎两者体型相差太大,一个15公斤级,一个200公斤级,10倍的体重,压倒性的体型和硬件,孟虎一击秒杀豺不是夸张。可以说豺的战斗力也就比狐狸强点和非洲的胡狼半斤八两。
在非洲斑鬣狗在数量达到绝对优势时是能赶跑甚至杀死狮子的,比如三只以上鬣狗对单只雌狮子。体型小一个级别的非洲野狗数量有优势时敢和斑鬣狗对抗,比如两只以上野狗对单只斑鬣狗,但完全不敢和狮子对抗,非洲野狗对抗狮子的视频几乎全网都搜不到,只有狮子冲入野狗领地杀小狗,野狗群四散逃跑的视频。和豺体型相当比非洲野狗体型还要小一个级别的黑背胡狼能群攻杀死狮子你敢相信吗???
豺真的杀死过孟加拉虎吗?具体情况如何?
能,但先绝条件是数量绝对够。我认为最起码在15-20只左右,在印度的恒河平原上,豺狗就像非洲草原上的猎狗一样的角色,它们成群结队的捕猎,如果其数量足够多甚至能够强夺虎豹的猎物。能够轻易猎杀鹿,水牛等大型猎物。所以在印度平原豺狗群绝对是孟加拉虎和金钱豹的头号敌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