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鹰的重生”是骗人的。能够重生的鹰是极为个别的,你怎么看?

千寻君来回答。

看见这个题目我就生气,因为我曾经也被骗惨了!大概在二三年级的时候,我在班主任的推荐下买了一本少儿读物,这种书现在看来非常低级,就是把一些来路不明、毫无根据、乱七八糟的鸡汤文编在一起。但当时我还小,看得津津有味,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两则关于鹰的故事,一则叫《历练后的飞翔》,另一则就是题目所讲的《鹰的重生》,我现在怀疑这两个沙雕故事是同一个人编的。

▲斑羚飞渡,牛顿看了能气活!

当时看了之后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与生命的顽强,甚至在之后写作文的时候多次将这两个故事当做例子写进去,有的作文还在学校获奖了!(那些评委老师估计也没啥生物常识)。后来又从语文课本上学了《斑羚飞渡》,对动物们更加敬佩。幼鹰在被母亲折断翅膀之后丢下悬崖居然还能飞起来!鹰能够拔掉爪子和喙忍受五个月的饥渴而不死!斑羚能够克服万有引力在悬崖之间飞跃!动物们都像超人一样叼,人类是怎样从自然界脱颖而出的呢?

等我升到初中,学习了一些生物知识之后才发现,这些玩意全是假的!我活活被骗了好几年,但正因为知道了那些都是虚构的,才激发了我了解自然的兴趣。

我们如果来仔细品读一下这则故事就会发现,里面的任何一句话都经不起推敲,别的暂且不说,把喙磨掉,爪子拔掉,羽毛拔光,150天不吃不喝还能活着,你当鹰干啥!《西游记》里的大鹏鸟都没你厉害!如果我们把这则故事当做科幻作品来看,那就不得了了!每一句话都脱离现实的纯科幻文学实在是高!

▲鹰的喙跟头骨连在一起,你给我拔掉试试!

目前,这个科幻故事还在网络上大肆流传,甚至某些知名人士,公知大V都深信不疑。我就不明白了,我当时还小不懂可以理解,这些受到高等教育的人也不懂吗?或许这只是他们的钓鱼大法,能被这则故事骗到的人就是他们的目标。

有人说“鹰的重生”是骗人的。能够重生的鹰是极为个别的,你怎么看?

我为什么认为这个故事是骗人的?

所谓的“鹰的重生”的故事是这样的,这个故事常见于各种鸡汤文中。

老鹰是寿命最长的鸟,可以活到七十岁。当它活到四十岁时,喙、爪子、羽毛都已经老化,这时它必须飞到悬崖上,用岩石把喙敲掉,让新的喙长出来,把指甲拔掉,让新的爪子长出来,把羽毛拔掉,让新的羽毛长出来,五个月以后才可以重新飞翔。这样它可以再活三十年。

这个故事中有很多致命的科学常识上的问题。

首先,原文中的eagle根本就不应该翻译成“老鹰”,而应该翻译成“雕”,比如说下图中的生物就不是“鹰”,而是一只白头海雕,是美国的国鸟。

其次,雕的喙跟人类的指甲不一样,实际上他们的喙都是头骨的一部分(如下图所示)。所以准确的说,如果你要雕把自己的喙磨掉,就等于你自己去把自己的下巴磨掉一个意思,不说骨肉分离、能不能再长出来的问题了,估计疼也要疼死了吧。

如下图所示,就是喙断了的白头海雕,他们的喙根本就长不出来,只能够凭借人工给他们装上一个“喙”,他们才能够正常生活。

另外,这个故事中最不符合科学的地方就是:雕需要整整五个月不吃东西。你知道对于恒温动物而言,五个月不吃东西意味着什么吗?就算是一些冬眠的动物,也必须要积累足够多的食物、长出极厚的脂肪才能够挺过这漫长的时间,期间还要保持一动不动、减少体力消耗。如下图所示,就是熊冬眠前后的体形的变化,所以几个月不吃不喝你知道对于一只恒温动物意味着什么吗?

而雕不光是年老气衰,还要把自己的羽毛全部拔掉、把自己的骨头磨掉(血肉模糊)、指甲什么的全部要重新生长——这就基本上已经违背了基本常识了。

最后,即便是动物园饲养的雕,也从来没有能够活过50岁的,更加不用说野外的雕一般也就是20岁左右的寿命了。

所以,综合以上的这些不合理的地方,我就基本上认定这是一个虚假的故事,而且事实上也从来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证明这个所谓的“鹰的重生”在自然界中发生过——哪怕是一张照片、一段视频,甚至于科学杂志上一段文字记录都没有。

这个问题的科学逻辑是什么?

有人说,你没看见,不代表没有。这句话经常见于各种抬杠现场,几乎是杠精们的致胜法门。但是这个问题的科学逻辑是这样的:

一件事情到底有没有发生,你当然不能单纯凭借自己有没有看到来评判,但是如果这件事情不符合常识,那么我可以基本认定这件事情大概率不会发生。

比如说在“鹰的重生”这个故事中:野生的鹰(雕)的寿命达不到70年,这是基本的生物事实;雕的喙断了会疼死、也长不出来了,这同样是生物学上的基本原理;代谢很快的生物根本不可能在没吃没喝、浑身是伤的情况下坚持5个月不吃不喝,同样是基于最基本的能量守恒。

所以当这个故事从上到下都充斥着“不可能”的时候,我就会认为:这件事情没有发生过——除非你拿出证据让我相信。

这就是最基本的科学逻辑。相反,这个故事的作者把故事本身描述的异常详细,但是时间地点说不清楚,照片视频统统没有,请问让我怎么相信?

我打个不太恰当但是很能够说明问题的的比方:

按照常理来说,人都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所以指控某个人是杀人犯,一定要拿出充足的证据。如果一个人说另一个人是杀人犯,结果拿不出证据,只是说:“你没看见他杀人他就没有杀人吗?”请问,这种情况下能说明这个被指控的人是杀人犯吗?总结一下

“鹰的重生”这个故事中充满了各种不符合科学常理的内容,除非大量的、已经经过充分验证的生物常识都是错误的,不然我会认为这是一个不存在的事情。有人非要说抬杠说这只有极个别的情况下才会发生,那请你把那些极个别的情况的证据拿出来,不然就不要把这种违反科学常识的事情当真。

有人说“鹰的重生”是骗人的。能够重生的鹰是极为个别的,你怎么看?

鹰的重生吹嘘鹰在活到40来岁的时候因为变老无法捕猎,因此会把喙磨掉把爪子指甲和全身羽毛拔掉让它们重新长出,然后就变年轻了能再活30年,这还能不是骗人的?

先不说鹰能不能重生,鹰的寿命在20年左右,人工饲养条件环境更优越,极少数的鹰能活40年,而鹰的重生中说鹰在40岁时会选择重生,这是怎么得出的结论,因为“能够重生的鹰是极为个别的”,是谁在哪看到的,又是如何确定重生的鹰真是40岁?这就是很大的疑点了,如果不是看着那只鹰长大的,基本无法确定它真的活了40岁,因为通过现代科技的骨龄鉴定,也只能通过成年人或者成年动物的遗骸鉴定大概活了多少岁,而不是完全确定的,又因为这种事情“极少见”,谁又能随便选择一个鹰就确定它是可以重生的?据说还有人拍到了视频,鸟类的确有一些磨喙或者拔毛的行为,但是还没有能那么狠心把嘴巴都磨没了,喙是鸟类在野外生存的根本,没有喙就只有死亡一条路,人类也从没在自然界中记录到鹰将自己磨没的视频。常威,你还说你不是骗人?

鹰的重生那篇文章的目的就是通过一个虚假的故事来表达人需要在适当的时候转换立场达到励志的目的,不关乎现实。说了最大的疑点再来看看鹰的骨骼构造,鹰或者雕的喙,也就是嘴巴,是和鹰的下颌骨连在一起的,鹰要把自己的喙磨没了,那就相当于人把下巴摘了,疼也得疼死了。鸟类和哺乳动物的骨骼在骨骺端闭合后就不会再长了,除非骨折后的修复,然而骨头的修复和皮肤修复一样,也会形成瘢痕,骨断端两侧会蓬起,重生的鹰的喙的断端会和正常的喙不大一样,会有点畸形或者根部有点隆起,而在鹰的重生中说的似乎却是完全复原,而且骨骼的愈合需要较长的时间,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就算鸟类的骨骼中空,骨骼修复所需时间更短,但不会短于十天半月吧,鹰是一种体温高达40℃的恒温动物,羽毛有保暖的作用,恒温消耗能量快,鹰如果飞到山顶拔掉羽毛折掉喙,十天半个月时间不是冻死就是被饿死了。

科学家倒是在野外发现过因为争夺配偶等因素折掉喙的丹顶鹤,它们都面临着死亡的命运,于是动物保护者用钛合金给重新打造一副喙给它装上,才使断喙的丹顶鹤能重新在野外生存。

有人说“鹰的重生”是骗人的。能够重生的鹰是极为个别的,你怎么看?

有些人总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刻意的去赋予某些事物具有一些象征意义的故事或类似寓言的解读,很受成功学人士的追捧,相当具有蛊惑性,至于真相,他们并不关心。

有人说“鹰的重生”是骗人的。能够重生的鹰是极为个别的,你怎么看?

一篇英语短文名字为:Rebirth of the Eagle,也就是鹰(或者雕)的重生,这篇文章翻译成中文有几点我们来说一下:

  1. 文章中说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的寿命可长达70年;
  2. 当老鹰活到40岁,羽毛、利爪以及最重要的噱都会老化;
  3. 将近四十岁时,它的喙、利爪和羽毛会老化;
  4. 要想继续生存下去,它会经历一场蜕变,这场蜕变会持续五个月;
  5. 为了重生鹰会撞向岩石,撞掉自己的喙。同时它会拔下自己的利爪,以及羽毛,整个过程持续五个月;
  6. 接下来是整个文章最重要的一部分,前边所说的都是铺垫:要想在困境中重生,就必须要做出改变,这个改变可能是漫长的痛苦的,但坚持过后就是新生。

现在我们知道了“鹰的重生”这篇文章实际上一篇鸡汤文,并且是流传了非常久的鸡汤文,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就听类似的说法。实际上大多数人听了这个故事,关注点会在它的励志性上,不会想是否符合现实,或者说是否真实。这个故事漏洞太多,鹰根本活不到70年这是其一,拔掉自己的利爪、撞掉自己的噱、拔光自己的羽毛、持续时间要五个月,我只想说难道它不需要进食嘛?我们要知道鸟类是代谢非常快的动物,进食的周期会很短。图片中的鸟并不是鹰,而是白头海雕,可以说是美国的国鸟,大家所说的鹰的重生,如果按照原文配图的话,更准确的应该是“雕的重生”。下边是某种鸟的头骨,实际上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的噱是和头骨连在一起的,把噱撞掉实在是难以想象。

所以说“鹰的重生”这碗鸡汤我们可以喝,但是如果把这个故事当真的话就不太科学了。

有人说“鹰的重生”是骗人的。能够重生的鹰是极为个别的,你怎么看?

有人说“鹰的重生”是骗人的,鹰的寿命一般有多长?

“鹰的重生”曾经被很多人推崇,因为它代表着即便是身处困境,只要自己愿意做出改变就能变得不一样,就好比寒门出贵子、又或是勾践卧薪尝胆。

而现在,又有不少人把当年的这篇激励了无数人的短文拿出来分析是否具有科学依据。毫无疑问,很多鸡汤文的内容都经不起仔细推敲,“鹰的重生”也不过是万千生存道理的缩影之一。那么,在自然界中,真有能够重生的鹰吗?

为什么说“鹰的重生”是骗人的?

由于“鹰的重生”最早版本是英文表现形式,所以我们看到的汉字版本经过了翻译,而翻译可能带来的问题就是一词多义,Rebirth of the Eagle这句话中的Rebirth,还有可能是雕的意思。关于这种或鹰、或雕的动物,全文有几个比较关键的描述点:

第一点:与鹰的最长寿命有关,文中的老鹰在40岁的时候身体明显老化,在经过自己的一系列神奇操作之后成功活到了70岁高龄;

第二点:文中的老鹰不仅将自己的羽毛和利爪拔下,还连同自己的喙都用岩石将其击落,并在之后的一百多天时间中不吃不喝。

首先,不管文中的这个英雄主角到底是鹰,还是雕,它们的寿命都难以达到70岁,而鹰的寿命都不大可能超过50年,我们常说的老鹰一般都指的是黑鸢。大家都知道,几乎所有物种的动物,人工养殖都会比自然界中的野生动物活得更久,而目前人类养殖的黑鸢,其中寿命最长的也还不到40年的时间。

抛开鹰的寿命不谈,仅仅是其中的3个月不吃不喝这一项,鹰就不可能做到一百多天之后还活着。要知道,一般几个月不吃不喝的动物,都是那些每年都会进入冬眠的物种,而且,它们是有提前准备自己身体所需能量的,并不是所有动物都可以像它们这样几个月不吃都没饿死。而且,鹰的喙一旦被彻底击落,并没有再次长出的可能,那是身体骨骼中的一部分,别说再活几十年,吃东西都成困难。

老鹰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物种?

上文已经简单分析为什么自然界中的鹰不可能活到70岁,接下来就简单说一下老鹰到底是怎样一个物种:

准确来说,鹰在动物世界是一个科的总称,并不是特指一种鸟类,隼、雕、鹫、鹰、鹰这些都是鹰,所有鹰都是隼形目鸟类,其中包含了9亚科、64属的两百多个种,仅仅是我国境内分布的鹰科动物就达到了20属46种;

鹰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都有分布,我国的新疆、青海、西藏和内蒙古等地相对比较集中,鹰不仅种类繁多,还具有较大的食性差异,有的鹰主要以腐肉为食,而有的鹰则将鸟类作为主要食物,不同类型的鹰在体型大小上也存在很大差异,那双锐利的眼睛应该是它们身体构造上最大的相同点之一。

所有鹰科动物,它们都是通过孪生这种方式繁殖后代的恒温动物,一年四季的所有时间都需要猎取食物。要说老鹰和普通的鸟类动物最大的不同是什么,那应该是它们在食性上的差异,自然界中的鸟类多为杂食性动物,而作为猛禽类动物的老鹰则是肉食性群体,而我国相对更常见的乌雕和金雕也是鹰。虽然老鹰一次可能下好几个蛋,但一般最后活下来的小鹰都只有一只。

文学创作和科学依据是否矛盾?

实际上,如果我们把许多此类文学作品进行科学分析,都会发现不少逻辑上的问题,绝不会只有“鹰的重生”是这样。之所以这样的内容当时会被很多人追捧,一方面是因为很多人的确对老鹰这种动物也不了解,所以会对其中的重生过程信以为真;另一方面,对于身处困境中的人来说,大家需要精神上的支柱支撑自己有勇气变得更好,所以,内容本身是否具有科学依据并不重要,而从字里行间中给人的力量走出泥潭才是大家想要的。

所以,如果将“鹰的重生”这类文学作品定义为骗子,其实就否定创作者的初心。我个人并不认为文学创作和科学依据之间有太大的矛盾,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有辨别事物真相的基本认知,我相信,随着教育的普及和进步,并不会真的有多少人是通过这篇文学作品来了解老鹰,毕竟动物介绍类的书籍有很多,而这类作品的初衷也并不是让大家通过这些文字来人认识某种动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