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关元朝的记载那么少?元朝都干了些什么事?
元朝的历史记载,其实并不少。之所以很多人会觉得,对元朝比较陌生,主要是因为元朝太短了。而且,元朝初年的历史,很容易被大家放到南宋历史当中;而元朝末年的历史,则容易被大家误以为是明朝的事情。
这样算下来,元朝本来就不长的历史,自然就更短了。
不过,元朝的历史虽然比较短,但这段历史延伸得却很长。想要说清楚元朝的历史,我们还得从当年成吉思汗的时代开始说起。
公元1162年,就在南宋名将岳飞被冤杀整二十年的时候,北方草原上的乞颜部落,出生了一个男孩,取名为铁木真。当时的北方草原,分布着许多游牧部落,这些部落,都臣服于强大的金国。
后来,随着铁木真长大,金国不断衰落,逐渐失去了对蒙古高原的控制。在此期间,长大成人的铁木真,靠着自己的智慧,打败了一个又一个草原部落,逐渐统一了整个蒙古。公元1206年,铁木真被麾下的草原部落,推举为‘成吉思汗’,蒙古帝国就此成立。
蒙古帝国成立后,成吉思汗开始率领蒙古铁骑,不断通过战争扩张疆域。公元1218年,蒙古灭西辽;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最后打到了伏尔加河流域才返回。公元1227年,蒙古灭西夏。
灭了西夏之后,成吉思汗在回师途中病逝。成吉思汗死后,他的三儿子窝阔台即位,继续带领蒙古帝国扩张。窝阔台在位期间,联合南宋攻灭金国。同时又让各大蒙古部落的长子,率兵继续西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子西征’。
窝阔台在位12年,最后因为酗酒而死。窝阔台死后,蒙古帝国内部围绕着继承人的问题,出现了很大的矛盾,西征军的领袖拔都,因为手握兵权,而且已经打到了欧洲那边,所以也开始拥兵自立。窝阔台死后,先是由其子贵由即位,但贵由在位三年后就去世了。此后,因为贵由的儿子都比较年幼,蒙古帝国汗位,转入了成吉思汗第四子托雷一脉,由托雷长子蒙哥继承。
蒙哥即位后,蒙古的几大汗国,其实已经相对独立了。此后,蒙哥招降吐蕃,灭亡大理,暴打南宋。但是最后,在蒙哥进攻四川的时候,却忽然战死。
蒙哥战死后,蒙古帝国内部,再次出现汗位争夺战。后来,蒙哥的弟弟忽必烈,为了战胜同为兄弟的阿里不哥,许诺其他汗国可以相对独立。公元1260年,忽必烈称帝。此后,忽必烈花了四年的时间,战胜了阿里不哥,成为了蒙古帝国的新任大汗。
但是,此时的忽必烈,对其他的四大汗国,只是名义上的领袖,无法形成有效的统治。另外,忽必烈后来推行汉化,也使得几大汗国拒绝归附,甚至再次进入内战状态。
公元1271年,忽必烈公布《建国号诏》,为新政权取名为‘元’。直到这个时候,元朝才算是正式开国。
元朝开国之后,忽必烈又花了八年的时间,持续进攻南宋。公元1279年,随着崖山海战的结束,南宋彻底灭亡。在很多人的观念当中,直到崖山海战之后的历史,才是元朝历史,这其实是错误的。
崖山海战之后,接下来忽必烈又在位15年时间。在这15年当中,元朝继续扩张,向日本、朝鲜、越南等方向进攻。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战果,但是却极大地消耗了中原地区的国力。强大的压迫,导致江南地区的百姓开始纷纷起义。不过这些农民起义,后来都被镇压了。
公元1294年,忽必烈去世,因为忽必烈的太子早逝。所以由太子的第三子,也就是忽必烈的孙子铁穆耳即位,史称元成宗。元成宗在位13年,在位期间,停止了对外战争,使得社会矛盾有所缓和。就连其他几大汗国,也开始纷纷承认元朝的宗主国地位。不过,元成宗在位期间,因为不懂财政,搞得元朝财政体系几近崩溃,国库常年入不敷出。
元成宗去世后,因为没有子嗣,所以由他二哥的儿子即位,史称元武宗。元武宗在位期间,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滥发货币,最后除了搞乱国家财政之外,收效甚微。唯一值得一说的是,在此期间,元朝和察合台汗国,瓜分了窝阔台汗国,
元武宗在位四年后去世,接下来,他的弟弟元仁宗即位。元仁宗在位期间,企图通过汉化改革,解决国内的矛盾,甚至还恢复了科举制。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却受到了很多蒙古贵族的抵制,所以成就有限。
元仁宗在位九年后去世,接下来,其子元英宗即位。元英宗继续执行元仁宗的汉化改革制度,进一步激起了元朝贵族的不满。所以三年之后,元英宗去北方避暑期间,直接被刺杀了。这场刺杀案,后世史称南坡之变。
元英宗死后,元成宗大哥家的长子,率兵平叛,而后登基称帝,史称元泰定帝。泰定帝只在位五年后就死了,另外,因为泰定帝不是正统接班,所以后来没有庙号,只能用他的年号‘泰定’来称呼他。
泰定帝在位期间,因为汉化改革失败,元朝内部已经是矛盾重重。在此期间,河南人郭菩萨以‘弥勒佛当有天下’为名起义。虽然最后失败,但也被后世视为元末农民起义的先声。
从这时候开始,元朝的天下就开始坐不稳了。
另外,泰定帝去世这一年,安徽凤阳出生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明太祖朱元璋。
泰定帝去世后,接下来的四年里,元朝先后出现了元明宗、元文宗、元宁宗、元惠宗四个皇帝。因为皇位一直不稳,所以元朝的吏治开始进一步混乱,甚至开始出现权臣掌权的现象。
而四年之后的元惠宗,这个庙号可能很多人都不太熟悉。但提起后来明朝给他的尊号,很多人可能就比较熟悉了。
明朝管他叫元顺帝。
元顺帝登基后,靠着宰相脱脱的帮助,总算是坐稳了皇位,重掌大权。脱脱也是一位难得的名臣,想要协助元顺帝,建立一番事业。但可惜的是,此时的元朝,已经是积重难返,再无回天之力了。
在此期间,有两件事值得一提。第一件事,是脱脱主持编撰了《辽史》、《金史》和《宋史》。之前的元朝统治者,要么忙着打仗,要么忙着争权,也没人想过要修史书。直到这时,才算是把前朝历史修完了。
第二件事,则是在此期间,黄河开始泛滥了。
黄河在历朝历代,都曾有过泛滥的记录。但是到了元朝这会儿,脱脱想要修黄河,但他的政策到了下面之后,却成了对百姓的压迫。于是,公元1351年,以韩山童和刘福通为首的红巾军,开始起义了。
接下来的历史,往往被很多历史爱好者,视作是明朝的历史。但请注意,从元顺帝登基,一直到元朝灭亡,这期间其实有35年的时间。整个元朝才持续了98年,而整个元朝的十一位皇帝里面,就元顺帝在位时间最长。
红巾军起义爆发后的历史,大家就比较熟悉了。为了镇压农民军,元顺帝不得不给予地方将领更多的实权,导致元朝中央彻底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在此期间,刘福通进行北伐,一口气打到了北京通县,差点就把元大都给打下来了。此后,就在元朝刚刚击退刘福通的北伐军之后,元廷北方的阳翟王又开始作乱,差点就打下了元上都。
这两次大战,彻底拖垮了元朝的有生力量。
与此同时,以朱元璋为首的农民军势力,逐渐统一了南方。公元1367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明朝正式开国。此后,朱元璋派大将徐达,领兵北伐。公元1368年七月,徐达兵锋直指大都,元顺帝仓惶出逃,逃往北方。至此,元朝作为一个全国性政权的历史,就彻底结束了。
回顾元朝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整个元朝的97年,抛去忽必烈和元顺帝之外,就只剩下39年而已。而中期的那些皇帝,基本上又没什么作为,自然也就导致整个元朝中期,都没什么存在感了,所以才会出现大家对元朝了解不多的现象。
为什么有关元朝的记载那么少?元朝都干了些什么事?
元朝时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记载少有以下原因。
第一、元代是蒙古人建立的大帝国,涉及中国历史、中亚历史、西亚历史等相关。研究这些历史,对于语言要求非常高。而且元代文献很多晦暗不明。也非常难解读。里面的历史至今还有许多争论。
第二、中国的多民族国家。元代涉及很多敏感的民族关系。
第三、蒙古帝国统治者采取的军事政策太过于残暴。
第四、之所以记载少,元朝统治者没有把教育当回事。只有战斗的勇士才值得尊敬。所以读书人的地位可想而知。
为什么有关元朝的记载那么少?元朝都干了些什么事?
关于元朝的历史记载其实一点儿都不少。只不过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现在人们提及的比较少而已。元朝(1271年—1368年)享国98年。是一个蒙古族建立的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说起元朝必须从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说起。
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漠北建立大蒙古国。之后开始对外扩张,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金等国家。后来阿里不哥和忽必烈争汗位使大蒙古国分裂。
忽必烈建立元朝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名字取《易经》“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之意。1279年灭亡南宋完成统一。
那么元朝都干了些什么事呢?
一、政治上采用“一省两院制”,建立行省制度元朝的政治制度承袭宋朝,采取文武分权的制度。中书省总理政务,枢密院掌管兵权。但是元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最高的行政机关,元朝不设门下省,尚书省有时设,有时不设,所以门下省与尚书省的权力均交给了中书省。中书省统领六部,主持全国政务。枢密院执掌军事,御史台负责督察。在地方设有行中书省、行枢密院与行御史台。还有掌管学校的集贤院、掌管御膳的宣徽院、掌管驿传的通政院,其他还有太常礼仪院、太史院、太医院与将作院。还有宣政院,负责佛教及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
二、经济上以农业为主,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元朝在农业上依然以农业为主。特别是经济作物棉花的种植不断推广,棉花及棉纺织品在江南一带种植和运销都在南宋基础上有所增加。由于蒙古对商品交换依赖较大,元朝比较提倡商业,使得商品经济十分繁荣,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相当富庶的国家。而元朝的首都大都,也是当时闻名世界的商业中心。为了适应商品交换,元朝建立起世界上最早的且完全的纸币流通制度,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全以纸币作为流通货币的朝代,甚至曾经因滥发纸币造成通货膨胀。
三、划分族群等级制度按照蒙元统治者实行的族群等级制度,臣民被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一等臣民:蒙古人,又叫国族。
二等臣民:色目人,意思是“异色异目的人”。主要指蒙古人和汉族人以外的民族和部族,比如吐蕃人、突厥人、原西夏人和畏兀儿人等。他们由于肤色和眼睛明显不同而被称为“色目”。
三等臣民:汉人,原大金境内居民,包括汉族,也包括汉化了的契丹人、女真人和高丽人,以及云南民众。
四等臣民:南人。原南宋境内的居民。
这四种人的政治待遇和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蒙古人地位最高,色目人次之,汉人第三,南人最次。
四、包容兼蓄的文化元朝的文化并不是我们想像的故步自封。其实元朝鼓励中国国内各个民族进行文化交流和融合。元朝还包容和接纳欧洲文化,甚至能准许欧洲人在元朝做官,通婚。最好的例子就是欧洲著名的探险家马可波罗在元朝担任重要官员。
五、元曲的流行元朝的戏曲,称为元曲。元曲分成散曲和杂剧。当时城市繁华,元朝不重视中国文学和科举。当时社会提倡歌舞戏曲作为大众的娱乐品,这些都使宋、金以来的戏曲升华为元曲。
六、天文历法的发展元朝郭守敬等人主持编订了《授时历》。《授时历》 将一年分为 365.2425日,废除了我国编历的传统办法上元积年日法,采用了近世截元法,是人类历法史上的一大进步。此历于至元十七年(1280 年)颁行,一直延用了400多年。
七、对周边国家的侵略扩张在统一全国后,元朝曾两征日本(元日战争)、两征安南(元越战争)、两征缅甸(元缅战争),先后使高丽、缅甸、台城、安南等地成为元的属国。
以上就是我对元朝历史的一些粗浅了解。欢迎各位批评指正。如今关于元朝是否归属中华文明还有一些人持有不同观点。但我坚持认为元朝历史就是属于中华文明进程中的璀璨篇章。你们的看法呢?欢迎各位朋友评论区一起讨论!
为什么有关元朝的记载那么少?元朝都干了些什么事?
有关元朝的记载并不少,只是有关的文学作品比较少,缺少宣传。元朝干了很多的事情,其中很多都算是丰功伟业,且福泽后世。
元朝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汉军对边疆各地区的实际占领,无所谓羁靡,无所谓直辖,都有驻扎。汉朝虽强,灭了匈奴,但是随即撤军,在漠北草原没留一兵一卒,结果被鲜卑趁机占领,捡了胜利的果实。但在元朝,在岭北行省,在蒙古中部的和林,也就是蒙古帝国的旧都,却长久性的驻扎上了汉军,没错,是汉军,不是蒙军。这些汉军承担着保卫元朝北部边疆的责任,时刻监控着蒙古王公,防止他们造反。除了和林,岭北还有多处汉军的驻扎地点,形成一个有效的大军区国防体系。
元朝的人口超越了汉唐的巅峰时期。并不是元朝的生产力比汉唐发达,而是元朝的人口统计更为全面,更为到位。汉朝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人口只是大略统计,唐朝对内地的少数民族人口统计都很笼统。唐朝疆域广阔,但一大半都是羁靡地区,管理非常松散,人口只是象征性的统计,虽在版图之内,但与附属没太大差别。而元朝不同,元朝在边疆的政策,那是雷厉风行,对所有的少数民族,每家每户,都进行统计,每户都要纳税。
元朝时给一些边疆地区起了一些地名,很雅致。例如吉林东至于海,包括海参崴,在元朝时叫开元,黑龙江两岸及混同江两岸在元朝时叫合兰,多好听的名字。从地名就可以看出来,元朝人还是很有文化的。“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嗅如兰”,故谓之合兰。起这个名字,就是希望黑龙江各部能与内地,兄弟情深,永结同心。把吉林叫成开元,是对唐玄宗在东北开疆的纪念,唐玄宗奋发有为时,年号是开元。再看看明朝在东北起的名字,就有落差了,奴尔干、海西、野人,跟开元、合兰没法比。
元朝第一次把西藏纳入版图,并驻军派官,意义非常重大,解决了汉唐无法解决的问题。元朝在西藏创建的行政制度,让西藏进入了稳定的和平时期,归属感不断增强,为明朝顺利接管西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汉朝虽然占领了青海,但只开疆至积石山,然后就无能为力了。汉史明确说,析支山以外,也就是唐古拉山西南,未尝触及。唐朝就更不用说了,吐蕃为患甚重。
元朝时,往新疆进行了大量的移民,移的是蒙古人,到元朝后期,不论北疆还是南疆,主体人口都是蒙古族,风俗都是蒙古风俗。很多人以为唐朝丢失西域后,新疆就伊斯兰化了,但是没想到,元朝时新疆又蒙古化了。只是清朝的时候,准噶尔汗国战败后,新疆的十万户蒙古牧民,几乎一户不剩。
元朝是唯一一个进攻过日本本土的朝代。但是留下了小小的遗憾。那么庞大的帝国,竟然没有拿下小小的日本,遭到了极其顽强的抵抗和很不利的天时。弱宋能让日本臣服,大元不能,有点不可思议。明朝永乐年间,日本再度自觉臣服于中国,说出了抗元的理由,理由是“慕华夏,不慕蛮夷”。其实日本当时还是不了解元朝,实际上元朝的文明程度在宋代之上,日本的观念是先入为主了。假如元朝伐倭成功了,那时候日本的知识分子都一口流利的汉语,建省很容易,可惜了。元朝在边疆做不到的开拓,明清两代也无望做实质性的突破。
元朝还有一个很大的贡献,就是让白话文学开始发展起来。如果没有元朝宽松的语言环境,没有元朝蒙古贵族强烈要求能用白话就别用文言,明初的经典小说不会诞生。
元朝自忽必烈开国以后,是以仁政为本,特别是在汉地,特别尊崇儒学,尊重儒者。之后的每一位皇帝,都是心系百姓,鞠躬尽瘁,因而不足百年的元朝竟然有70余年的太平盛世。元顺帝其实也不坏,但实在能力有限,不是当皇帝的料,搞不过那些奸臣。元朝的法律也是很精密的,力求公平的,婚姻法也是很保护女性的。大明律的制定就是以元律为基础的。所谓一二三等人,那是成吉思汗时代的事,忽必烈之后就革除了。元朝的科举,都是力求公平,100人的名额,蒙古人占25,汉人占25,南人占25,色目人占25,考试考的是四书五经。元朝的蒙古勋旧后代要做官理政,都要经过必要的考试,考的是儒学,考不过关,只能袭爵,不能参与理政。
元朝的很多开创性的典章制度,都是为法于后世的,是足以让明清相继沿袭的。行省制度,到现在,痕迹还在。元朝时在各省还设有肃政廉访司,很先进的。当然了,元帝国的先进与强大,是当时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尤其是以太保刘秉忠为核心的,占官员总数达90%以上的儒臣儒将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为什么有关元朝的记载那么少?元朝都干了些什么事?
元朝是历史上比较特殊的王朝,也是少数不是由汉族统治的国家。在元朝期间主要发生的历史事件主要是不断打战扩充土地。
说来元朝也是在我国的历史上面比较尴尬地位,一些学者认为它不是属于我国的王朝。但是到底属不属于呢?就看大家的理解。
首先我来说一下元朝的主要组成部分,元朝的前身是成吉思汗的部队。在成吉思汗去世后,发生了一系列的部落纷争后忽必烈取得了胜利。
而这个忽必烈便在这个的基础上建立了元朝,至此在灭掉南宋最后的势力便在今北京这个地方建立了自己的首都。很奇怪的是元朝的记载没有之前的王朝多,我想主要有这几个原因。
第一,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他们擅长打战而不是搞文字。很明显在当时的历史上面,没有像唐朝等这些强大的国家存在了。而作为当时善于骑马射箭的蒙古族便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关于打战他们绝对个个都是得心应手的,我认为有得必有失。相对文字方面记载明显就比不上汉朝和唐朝。
而当时元朝占领的是汉朝的土地,就问哪个汉朝人心里开心。特别是这种外来的国家的东西或者文化,绝对是讨厌至极的,怎么可能会帮元朝记载大量史记?
第二,元朝存在的年份也没有很长久如果单单纯纯从元朝建立自己的首都来算,这个绝对不算久远的。当年忽必烈去世后,元朝对于接下来的局面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
特别是内部之间的矛盾非常多,当年还出现了皇帝被刺杀死掉的局面。你就看知道当年的局势有多乱了,后面朱元璋便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上了。
在元朝期间,蒙古族就是在不断的扩充自己的土地。我看了历史感觉,那个时代的蒙古族好像就是特别喜欢打战。而且就算当年的元朝国土面积算是比较大的情况下面,还是想要不停扩充自己的土地。
而不是想着怎么样去稳固国家先,这样的模式早晚就是死路一条。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后面的蒙古族没有再来到中原的原因吧!因为后面的朝代都是属于比较强大的国家了,能够抵御元朝的攻击了。
看了今天的历史,大家有些什么样的感触?或者又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可以告诉我哦!为什么有关元朝的记载那么少?元朝都干了些什么事?
有些人把元朝记录的太少归结为其统治时间短,这就比较搞笑了,历史上比她短的还多的是,但是依然文化璀璨,星光熠熠!我们现在看到的对于元朝的记录很少,其主要原因有:1、野蛮主义的盛行。他们只崇拜武力,屠城是他们最喜欢干的一件事,在这样的恐怖主义氛围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非常地谨小慎微,记录,一字不和就开杀!2、文人阶层的没落。在那个野蛮的时代,读书人是真的百无一用,知识得不到尊重,必然导致文化的没落和记录的大量减少,比较有意思的是,有人竟然把马可波罗的游记看成历史记录来研究,并得出元朝的富庶和商业的发达。呵呵……也不想想为什么他会写出这样的结论来:黄金遍地,香料满野?在元朝,马可波罗属于第二等人,他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竟得到了元朝皇族的信任,于是他就有机会接触当时的元朝各级官员的机会,然后他不断地看到这些人经常一车一车地运送黄金香料和各种名贵物产,却不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得来的?元朝对民众的剥夺有多严重可以参考朱元璋的身世。3、对汉文化的排斥和全盘否定。这个可以从几件非常具体的事情来体现,如:官方语言不用汉字(注意,连汉字的顺带注释都没有,满清不是这么干的,人家刚开始是满汉双文的,后来基本上只用汉字了,而整个元朝官方都没有接受汉字),汉人(不是只有汉族,还包括当时的所有南人)都不能为官,最可怕的是连汉人读书都受到限制,连学习他们的语言都没有资格,这样一来就把整个原有的纪录体系给破坏了!这个问题严重到了什么程度,看看朱元璋同志的回忆录吧!当时汉人取名字都是用最简单的数字文字,可以想象当时汉人读书的情况了,说实话,看到这个我就会想起囚犯和奴隶,没有名字,只有编号!但这样有一个问题,既然汉人没有机会记录,难道他们没有文化人用他们的语言来记录历史吗?为什么现在也很少很少记录留下来呢?这个原因也很好找,一是他们根本就不重视这个事;二是不好保存,游牧民族的本身特点就是迁徙,于是很难保存下来;三者,由于他们只崇拜武力,所以族群的变动就非常大,特别是到了中后期,完全就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没有稳定的政治环境,记录也就显得毫无价值了!更重要的是也的确没有什么好记录的,来来去去就是今天谁打败了谁而已!不过这样的内斗,倒是给了汉人一点喘息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也不断地削弱了他们本身的力量,所以汉人才会在那么贫弱的情况下逆袭成功,否则如果元朝的统治再长久一些的话,整个亚洲都会成为牧场,一切文明都会尘归尘土归土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