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赵是什么时候的历史?你怎么看?
前赵也被称之为汉赵,是西晋末年东晋初年的一个地方性政权,由匈奴贵族刘渊建立,仅仅只存在了25年之后就灭亡了。因为时间太多,再加上那段历史比较混乱,所以如今知道的人比较少。
不过,前赵在历史上的意义,却十分巨大。因为在西晋末年,正是前赵率先崛起,攻破了洛阳和长安,灭了西晋,从而开启了东晋十六国的时代。
汉赵政权存在的时间,虽然比较短。但是这个政权的历史渊源,却十分久远。所以想要说清楚前赵的历史,我们还得从汉朝那会儿开始说起。
话说在汉朝的时候,汉朝和北方的匈奴常年敌对。最开始的时候,汉朝先是通过和亲政策,和匈奴缓和关系。等到汉朝国力上来了之后,就开始和匈奴持续作战。经过了上百年的战斗之后,终于将匈奴给揍趴下了。
而匈奴这边,因为汉朝连年讨伐,匈奴人在草原上也很难生活。所以最后,匈奴就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人选择西迁,向欧洲那边迁移。另一部分则是南下,接受中原政权的招安,和中原相互通婚融合。
后来,到了三国时代,东汉末年,随着曹魏政权在北方崛起,南匈奴很快被曹魏打败,不得不暂时臣服。公元216年,就在刘备刚刚拿下蜀地的时候,曹操为了保证北方边境安全,让匈奴的单于来朝贺,然后将这位单于扣押了下来。再之后,曹操派人去接手南匈奴,将南匈奴一分为五,并且派遣汉族官员,前去监督管理。
按照曹操的想法,解除了南匈奴的武装之后,再经过上百年的通婚同化,南匈奴日后一定会融入中原,北方自然也就太平了。但是,曹操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个政策很好,但是后来的历史发展,却让这个政策的执行,出了问题。
南匈奴被分割之后,其中五部之一的左部,被安置在山西忻州地区。接下来的几十年时间里,这部分匈奴部落,确实如同曹操预料的一样,不断和当地百姓通婚,已经开始逐渐被同化了。但是在这几十年当中,曹操去世,曹丕篡汉登基,建立了魏国。此后,司马懿又通过一场高平陵政变,控制了魏国大权,逐渐架空曹家。
就在高平陵政变发生数年之后,匈奴左部的单于,生了个儿子,然后取名为刘渊。
当时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刘渊,将会开启后来的东晋十六国时代。
身为匈奴人的后代,为啥会姓刘呢?这其实是因为,按照汉朝时候的规矩,投降汉朝的匈奴可汗,都有资格被赐姓为刘。不过刘渊他们家还不太一样,他们家确实有老刘家的血脉。当年汉高祖刘邦在位的时候,执行和亲政策,曾经往匈奴那边嫁了好几位公主。其中一位,就是刘渊他们家老祖宗。
刘渊出生之后,先是在山西这边长大,后来又去洛阳那边,做了一年多的人质。当时曹魏这边,已经是司马昭掌权的时代。司马昭对于刘渊,还十分欣赏。再后来,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篡取曹魏政权,建立了晋国,同样十分欣赏刘渊,甚至还曾想过让刘渊参军,参与灭吴的战争,不过后来被大臣们阻止了。
公元279年,刘渊他爹去世,刘渊顺利接班。就在刘渊接班后不久,司马炎南下灭吴,彻底统一了天下。晋朝统一之后,司马炎又开始进一步执行当年曹操的政策,继续对匈奴五部,实行分化和同化的策略。在此期间,刘渊利用职位变更,继续暗中扩展自己的势力。
公元290年,司马炎病逝,著名的痴呆皇帝司马衷即位。司马炎去世之前,曾令外戚杨骏辅政。但是杨骏这个人,本身并没有什么才能。掌权之后,为了拉拢刘渊,直接让刘渊统领了匈奴五部。
就这样,刘渊不费吹灰之力,便重掌匈奴五部。与此同时,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发动了政变,干掉了杨骏。此后十年当中,贾南风独掌大权,但是基本没干什么好事,反倒是把晋朝搅得乱七八糟。
十年之后,贾南风害死了太子,由此引发了司马家王爷们的不满,最终导致司马家的王爷们,纷纷起兵讨伐,掀起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内战。
在这场内战当中,刘渊接着帮助成都王司马颖为借口,顺利起兵。刘渊起兵之后,为了政权的合法性,打出了‘兴复汉室’的旗号,声称自己继承了‘蜀汉’政权的衣钵。因为刘渊确实有刘家的血统,再加上司马家常年内战,确实不得人心。所以刘渊起兵之后,很快就迅速做大了。
与此同时,北方其他的游牧民族,也纷纷南下,建立政权,蚕食西晋在北方的统治。借着这个机会,刘渊很快就攻下了大片地盘,后来更是被各族尊为领袖。
公元308年,刘渊正式称帝。此后两年里,汉赵政权继续做大,逐渐发展到可以攻灭西晋的地步。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公元310年,刘渊忽然死了。刘渊死后,其长子刘和奉命即位,但不久之后,就被弟弟刘聪弑杀。此后,刘聪登基,继续指挥汉赵大军,向洛阳方向进攻。三年之后,汉赵政权成功攻下了洛阳,并且俘虏了晋怀帝。
攻破洛阳之后,汉赵政权继续西晋,终于在公元316年,彻底攻破长安,俘虏了晋愍帝。至此,西晋彻底灭亡。此后不久,司马家的幸存者司马睿,在南方登基,建立了东晋政权。
此时的汉赵政权,已经达到了巅峰,中原北方的大半地区,都在汉赵政权的控制之下。南下彻底灭了东晋,似乎也不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这个时候,刘聪忽然病重,并且在两年之后去世了。
刘聪去世后,汉赵政权内部迅速开始内斗,最终,以刘曜和石勒两人为首的两大势力,彻底分裂。此后,以刘姓为首的汉赵政权,被称为前赵。而石勒建立的赵国,则称之为后赵。
因为刘曜和石勒的内斗,再加上东晋名将祖逖开始北伐,东晋政权这才艰难稳住了局面。与此同时,石勒和刘聪开始了数年的战争。公元329年,双方在洛阳地区大战,刘曜战败被杀。此后,石勒率部挺进关中,终于彻底灭了前赵。
至此,前赵灭亡,后赵取代了前赵,成为北方新的霸主。
前赵虽然只存在了25年,但是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却十分深远。正是因为前赵政权的出现,混乱的十六国时代被彻底开启,南北双方割据对峙的局面,初步成型。此后两百多年里,中国一直都处于这种状态。一直到隋朝的时候,中国才终于再次统一。
前赵是什么时候的历史?你怎么看?
其实这两个人也是貌合神离,你想吧,一个是宗室王(刘曜是开国之君刘渊的族子,曾被刘渊成为吾家千里驹),一个是手握兵权,又盘踞邺城的一方诸侯,估计谁都想把对方吃掉,只是一直没有机会。
但表面文章还得做足了,否则哪来的正义感和号召力?刘曜率领勤王大军到达赤壁的时候,遇到从首都平阳来投奔自己的呼延晏,刘曜何等精明?一看太保呼延衣衫不整面露菜色,赶紧招呼大军就地驻扎,吩咐厨子给太保做点硬壳的饭菜。
太保呼延的目光和刘曜一相遇,一出黄袍加身的戏就开演了。接下来就是众将士山呼万岁,主子不即位则刘家江山不保,为苍生计,请速即大位,否则兄弟们不答应,后世赵匡胤历史学得不错,尤其这段。
正合吾意!刘曜也未惺惺作态,遂登基称帝大赦天下,改元光初,说他是匈奴汉国五任帝(刘渊、刘和、刘聪、刘粲)也行,说他是前赵首任帝也行。刘曜也明白现在还不是和石勒翻脸的时候,遂封石勒为赵公,天下兵马大元帅,加九锡,中国历史上加九锡仿佛是个魔咒,任谁也逃不过去。心中的皇帝梦实现了,这才开始继续往前开进。
首都平阳城里的靳准也慌了,毕竟弑君是灭九族的事,就开始合计投降的事。非常之时,刘曜打算先缓冲下,就派人告诉靳准自己不计前嫌,只要靳准诚心归顺。但是靳准心里有鬼,因为他屠杀刘姓宗室时把刘曜的母亲给杀了,他怕刘曜反悔,心里一直犹豫不定。
此时周围讨伐靳准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石勒也在厉兵秣马,靳准的兄弟靳明、靳康生怕祸及自己,干脆斩了靳准投降了刘曜,这下可把石勒惹恼了,其实他也在等着靳准的归附,这样一来就落后刘曜半步了。
本来石勒对刘曜称帝一事就心怀不满,这下把气都撒在靳明身上,靳明哪里是石勒的对手,带着一千残兵败将投奔刘曜。石勒火烧平阳,名义上此时还是汉国的臣属,遂重新修了刘渊、刘聪、刘粲的坟墓,洒下几行老泪返回自己的驻地襄国。
为了保存实力,石勒派遣王修到刘曜军中报捷,刘曜顺水推舟仿照曹操先例,令石勒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本来双方皆大欢喜,但是王修手下的一个小头目想留在中央政府任职,所以私下给刘曜打小报告,历数石勒种种阴谋之行,刘曜大怒,斩王修。
你以前背的朝代歌里面没有包含的新、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因为这几个王朝要么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朝代要么时间较短。新朝的存续时间只有十五年。前赵、前秦、后秦、属于东晋时期北方和西南建立的十六个政权。西魏和北周则属于南北朝时期的政权。
新朝,西汉外戚王奔于公元8年建立的朝。仅存在了15年。
前赵,公元304年,冒顿单于后世子孙刘渊建立的匈奴政权。304年主渊以恢复汉室为名在今山西省离石县继汉王位,308年正式称帝。318年刘曜继位,次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前赵。
公元352年,符坚称帝建都长安,因为他的据地是战国时期秦国的故地,所以国号秦国,史称前秦。
公元386年,羌族贵族姚苌在长安称帝,国号秦,史称后秦。
公元535年,宇文泰毒死魏孝武帝元修,拥立孝文帝孙子南阳王元宝炬为帝,改元大统,西魏开始。
公元556年,宇文泰挂掉了,他的三儿子宇文觉继承大冢宰,自称周公(周公解梦不是他写的。。。),次年,他废西魏恭帝自立为帝,国号周,建都长安,史称后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