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是谁?
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皇帝这一个重要的人物,占据了五千年的历史中,绝大多数的时间,封建社会的皇帝们虽然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以及锦衣玉食和荣华富贵的生活,皇帝们看上去荣耀无比和高高在上,实则是较为凄惨的一类人群。
根据史学家们的统计,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被史学界认可的王朝一共有八十三个,出了六百六十一位有史料记载的皇帝,在这六百六十一位皇帝中,有生卒年记载的皇帝,一共有二百零九位。
那么这两百零九位皇帝的平均寿命是多少呢?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这些皇帝们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十九点二岁,这样的平均寿命跟他们所各处的时代的百姓相比,也是差不了多少的,就更别提要跟现在比较了。
这些皇帝虽然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常人无法企及的富贵生活,但是压力却不是一般大的,这些压力一是来自朝政上的压力,还要提防着其他人是否要抢自己的皇位,或是要害自己的性命,这也是历史上会有很多皇帝,心理异常,以及寿命不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过事情也并非都是绝对的,在这六百六十一位有史料记载的皇帝中,还是寿命很长的皇帝的,这位皇帝一直活到了八十九岁,是大一统王朝,同时也是被史学界承认的王朝中,寿命最长的皇帝。
这位皇帝就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也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也是公元1711年,他的父亲,是当时的雍亲王胤禛,母亲钮祜禄氏是雍亲王胤禛的妾室,弘历是雍亲王胤禛活到成年的子女中,第二个儿子。
弘历因为从幼年时就十分聪明,因此在十岁时,弘历第一次在雍亲王府,见到爷爷康熙皇帝时,爷爷康熙皇帝就对这个聪明的孙子弘历,十分喜欢,之后更是将弘历带入宫中,亲自养育和教育。
弘历的父亲雍亲王胤禛,能在后来在争夺储位中,获得有利的局面,除了跟雍亲王胤禛自身的谋略有关,也跟儿子弘历受康熙皇帝喜爱有关,因此在雍亲王胤禛继位之后,将弘历视为储君的人选。
雍正皇帝继位后,对于弘历的偏爱远超于其他的皇子,为弘历找名师或是宗室中的重臣,辅导弘历学习文化知识和骑射,而弘历在后来,也并没有让父亲雍正皇帝失望,弘历在后来成为了一个文武全才。
雍正皇帝对于这样的效果,自然是十分满意的,对于弘历也是更加的偏爱和重用,不光时常交待弘历,处理一些重要的政事,就连只能皇帝去的大型祭祀典礼,雍正皇帝都交由弘历去祭祀。
雍正皇帝只当了十三年的皇帝就去世了,终年五十八岁,雍正皇帝去世后,弘历继位,改年号为乾隆,史称乾隆皇帝,乾隆皇帝继位之初,就宣布了宽严相济的为政方针。
改变了父亲雍正皇帝一朝的严苛的政策和皇室内部人员的紧张关系,一是下令减免丁税和额税,二是放出了被父亲雍正皇帝圈禁的,十阿哥胤俄和十四阿哥胤禵,还对隆科多和年羹尧的案子所遗留下来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妥善处理。
在缓解矛盾和局势的同时,对于外部的矛盾,乾隆皇帝也没有放松,他坚持安定边疆的叛乱,在乾隆皇帝的一番努力之下,使得边疆就此安定,乾隆皇帝继位之初,所做的事情,都被之后的全盛局面打开了良好的开端。
之后乾隆皇帝又致力于发展手工业和商业,还有农业,使得全国的耕地面积增加,社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人口增加速度极快,国库也变得充实,整个社会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新局面。
不过到了乾隆皇帝执政中晚期的时候,乾隆皇帝见到国内的形势依然是一片大好时,渐渐的开始骄傲起来了,也养成了好大喜功的毛病,不仅多次大兴土木,还四处游山玩水,这些都是需要花大把的金钱的。
另外在乾隆皇帝执政后期,朝中的腐败现象十分严重,导致这个现象的罪魁祸首就是乾隆皇帝,因为乾隆皇帝执政后期,十分重用和宠信和珅,和珅在能力上,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但是在和珅有了很大的权利后,逐渐变得专权而且还贪赃枉法,和珅这么一做,下面的官员有样学样,自然也就在官场上,形成了这种不好的风气,这种不好的风气,也是后来使得乾隆后期统治走向下坡路的主要原因,同时还引起了众多的社会矛盾,使得乾隆皇帝执政后期,各地的起义频发。
在乾隆皇帝执政六十年的时候,为了履行不超过爷爷康熙皇帝执政时间,他将皇位禅让给了太子永琰,也就是后来嘉庆皇帝,乾隆皇帝就此成为了太上皇,也是大清朝唯一一个太上皇,虽然乾隆皇帝成为了太上皇,但是不影响他继续把持朝政,乾隆皇帝在把持朝政三年后,最终离世,终年八十九岁。,
乾隆皇帝一生较为顺利,加上身体健康,没有得过什么大病,使得他能够成为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中,最为长寿的皇帝,同时也是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
在历史上除了乾隆皇帝活了八十多以外,还有其他三位皇帝,第一个是梁武帝萧衍,萧衍活到了八十六岁。第二个是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女皇武则天,她建立了周朝,武则天活到了八十二岁。第三个是南宋的第一个皇帝宋高宗赵构,赵构活到了八十一岁。
虽然这三位皇帝,没有乾隆皇帝活得寿命长,但是相较于历史上其他的皇帝们,他们可以说是较为长寿的了。
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是谁?
乾隆皇帝,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1711年9月25日出生,1799年2月7日逝世,享年88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有说法称,南越武帝赵佗活了100多岁,比乾隆尝试。不过,他在南越自称为皇帝,严格意义上不算是中国正统朝代的皇帝,所以没有将他列入)。
乾隆在1736年登基,1796年退位,在位60年,在这期间的他在多个方面都有卓越的政绩。
在政治方面:乾隆派兵西征准噶尔,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并在平定后通过改土归流,使维吾尔族人的伯克阶层转变为清朝官吏身份,并减轻了当地的沉重赋税、苛捐杂税,进行水利灌溉等,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推动了新疆地区经济的发展。
在文化方面,他颁布诏令进行《四库全书》的编撰,对中国古籍进行大规模辑佚、校勘,对后世文化产生重大影响(利弊可能都有)。
在经济方面,摊丁入亩,奖励垦荒,人口不断增加,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是清朝国力最鼎盛的一段时期,呈现“康乾盛世”。
不过,他大兴文字冤狱,对中国民间许多书籍被禁或被毁,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摧残和禁锢。同时还六下江南,南巡规模浩大、消耗大量国力财力。此外,可能喜好臣子的阿谀奉承,重用了以和珅为首的许多贪官。
关于为什么乾隆那么长寿,一方面因为基因比较好,他的母亲孝圣宪皇后享年86岁,寿数之高在历代皇太后中也是较为少见的。
另一方面也因为他养生有道,在祖父康熙长寿经验基础上,总结出“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十六字养生诀窍,意思大致是多做深呼吸、多运动、按摩保健、根据天气和时令变化来调节饮食,多吃蔬菜少吃肉。怪不得在1793年(他83岁)时,英国使臣对他的印象是:动作敏捷、风度翩翩,总是笑眯眯的。
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是谁?
乾隆皇帝是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历朝历代,短命的皇帝很多,为什么乾隆在众多的帝王中能成为最长寿的呢?这与他的基因,心态,和养生之道密不可分的。乾隆生于1711年9月25日,是清朝第六位皇帝。在位60年,他开创了乾隆盛世的局面,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乾隆皇帝的生母,就是寿命最长的皇太后, 她活了86岁。开创了皇太后寿命最长的先例,
乾隆心态比较好,特别到了晚年,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他喜欢玩水,曾六下江南,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还把江南的美景,呈现在圆明园,供其欣赏。
乾隆有他自己独特的养生之道,重视养生。在饮食方面非常讲究。合理的安排饮食,还经常运动,根据季节的变进补。到了老年,动作敏捷,头脑清醒,非常健康,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帝王。
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是谁?
盘点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五个皇帝
1、乾隆(1711-1799),姓爱新觉罗,名弘历,是雍正第四子。他25岁登基,在位60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掌权长达63年零4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同时他以89岁高龄称为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的长寿主要有三个因素:第一,他的爷爷康熙和父亲雍正历经近八十年的时间,稳定了清朝的局势,交到他手里的是一个幅员辽阔、国库充盈、吏治澄清的大帝国;第二,乾隆时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巅峰时期,不但社会有所进步,而且物质相比前朝更是有了极大的丰富;第三,乾隆继承了其母崇庆皇太后的体格,一生没有生过大病。
乾隆应该是中国有史以来命最好的人,他10岁时第一次见到爷爷康熙,便深得其祖喜爱,亲自养育宫中,教习文字。当时是康熙六十年,离康熙帝崩逝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正是九子夺嫡最关键的时期,小弘历的及时出现彻底稳定了其父的地位,为其父后来继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正因如此,并非嫡子的弘历才能超过几个兄长,被雍正看中,遗命让其继位。
乾隆25岁盛年登基,稳稳地坐着爷爷打下来的江山,拿着父亲拼了老命开源节流积攒的几千万两银子,开始了他随心所欲的帝王生涯。他四处用兵,虽然稳定了边疆局势,开疆拓土对中华民族功莫大焉,但也有征讨缅甸和安南这种穷兵黩武的非正义战争;他六下江南,给后世留下了无数的风流传说和传奇故事,但花费甚巨,使原本充盈的国库变得囊中羞涩;他宠信和珅,对他的贪赃枉法一概容忍,打击了管理制度,贪腐再次横行;他固步自封,不愿意睁眼看世界,守着“天朝上国”的美梦一再拒绝社会进步……
乾隆时期同时也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穷途末路的开端,自他之后,中国逐步走向落后和黑暗,长达一百五十年后才重新站了起来。
可以说,没有乾隆,中国未必能更坏,而有了乾隆,中国也没有变得更好。
2、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是汉丞相萧何的第25世孙,他代南齐称帝,建立南梁,在位48年,终年86岁,冠绝整个南北朝。萧衍是世家子弟出身,又与南齐的皇帝同族,因此起点很高,一成年就做了官,后来因为协助齐明帝萧鸾夺位而成为朝廷的股肱之臣,五年后,已经成为掌管中外军国大事,还享有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等殊荣的萧衍在出掉了萧宝卷、萧宝融两个败家子以后,终于登上皇位。
萧衍称帝后,前期躬行节俭,勤于政务,善于纳谏,简拔良才,颇有政绩,江南官场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振,南梁也成为刘宋前期以后的第二个繁华盛世。然而萧衍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猜疑心重,忌惮功臣,与他同为“竟陵八友”的沈约和范云是他夺取政权过程中最大的两个功臣,按理说三人既为良友,有分属君臣,萧衍理应对二人高官厚禄以报,可是人心难料,萧衍对此二人竟然视若无睹,范云、沈约先后抑郁而终。
萧衍对功臣不公,对自己的亲属却十分纵容,他的弟弟萧宏胡作非为,竟与萧衍长女、也就是自己的亲侄女私通,还意欲刺杀萧衍自立为帝,结果失败后,萧衍竟对弟弟没有任何处罚。还有萧衍的次子萧综也不让他省心,其生母吴淑媛是东昏侯萧宝卷的妃子,后来跟了萧衍七个月生了他,要说萧衍确实大度仁慈,对待萧综视若己出,十分疼爱。没几年,吴淑媛失宠,为泄私愤,便将萧综身世告诉了他,因此萧综有了二心,借着领兵与北魏作战的机会投了北魏,改名萧缵,并为东昏侯服丧服。萧衍受弟弟和儿子这两次打击,竟由儒入佛,看破红尘,四次舍身入寺出家做和尚,朝政因此日益废弛。
萧衍好佛带来的直接后果有两个,一个是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全国寺庙林立,僧尼众多,社会劳动力匮乏,民生逐渐凋敝。唐朝杜牧曾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说的便是此段历史。再一个后果是,萧衍舍身入寺,大臣们每次都花费巨资将其赎回,一出出闹剧频频上演,整个南梁乌烟瘴气。
武帝末期,羯人侯景先是背弃东魏投降了西魏,没多久又离开西魏投降南梁。当时有人称其为“狼子野心”,劝武帝不要接纳他,可萧衍非但不听,还给了侯景高官厚禄。结果后来果然爆发“侯景之乱”,武帝父子被囚禁而死。
梁武帝文武全才,于乱世之中崛起为帝,本应建立万世基业,可是遗憾的是,他前期政绩颇丰,中期崇佛佞道,晚期老迈昏聩,执政名声虎头蛇尾,人们谈起他,很少想起他的本事和好处,更多地是想起他在位半个世界之久和被饿死的凄惨情形,殊为可惜,可叹!
3、武则天(624-705)活了82岁,做了15年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的女皇帝,她的一生可谓传奇。武则天的前后两任丈夫都是皇帝,两个儿子先后做了皇帝,她自己也做了皇帝,她将第二任丈夫唐高宗李治,儿子唐中宗李显、睿宗李旦玩于股掌之上,让文武百官臣服于丹陛之下,威加海内,政通人和,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皇之治”,是历史上有为的帝王。
武则天出身没落名门,仗着妩媚面容和妖娆身姿,14岁被选入宫中,成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后来李世民病重,武则天提前谋划,与太子李治眉来眼去,李治登基后,将本已出家为尼的武则天召回,封作昭仪。不过武则天并没有满足,她想要的是整个天下,于是亲手扼死出生不久的亲女,嫁祸给了王皇后,成功除掉情敌,经过高宗与大臣的一番较量,武则天被立为皇后。
武则天心狠手辣,工于心计,不管是谁挡了她的路,都难免一死。她上位后,借高宗体弱多病的机会,积极参与朝政,为高宗出谋划策,先后罢黜了褚遂良、韩瑗、来济,最后还除掉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长孙无忌。权臣尽去,高宗大权在握,武则天也完成了初步的权力积累,与高宗并称“二圣”。
没几年,高宗病重,欲将皇位传给太子李弘,引起武则天的妒忌,派人将亲生儿子毒杀,高宗不得已留下遗命让李显继位,武则天摄政,这一年是683年。第二年武则天便借故废了中宗,令四子李旦继位,她仍代替执政。这期间李唐宗室几乎被屠戮殆尽,改朝换代势不可遏。
公元690年,武则天废了李旦之位,自己登基做了皇帝。她在十五年内,既做了许多有益于国家的事,又大兴冤狱,重用酷吏,造成大臣们人人自危的局面,其后人心思念李唐,终于在705年武则天病笃之际,张柬之等五人趁机斩杀了张易之、张宗昌兄弟,逼迫武则天退位,李显二次为帝,皇位又回到了唐朝子孙的手里。
武则天可以看作那个时代的妇女运动解放者,她“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的豪情壮志,让无数后人汗颜。
小结中国历史上除了上面说的三位皇帝以外,年过八旬的著名皇帝还有宋高宗赵构和元世祖忽必烈。这些人或好或坏,或英明或昏暗,却都得享天年,除了萧衍是被饿死的以外,其他人都是寿终正寝,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他们是普通人,这辈子值了。
只不过他们的身份是皇帝,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关乎百姓生死,国家存亡,在其位谋其政是最基本的道德修养。然而历史的真相告诉我们,做人难,做皇帝也难,做一个活得久又能干的好皇帝更难!
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是谁?
中原正朔王朝中,寿命最长的皇帝是乾隆帝,活了88周岁。如果扩大到所有割据政权的皇帝,乾隆要对一个人顶礼膜拜——南越武帝赵佗,寿数103周岁,以至于他的儿子都没熬过他,最后传位给了孙子赵胡。
赵佗其实是河北真定人,他怎么跑到南越,还当了皇帝了呢?
这件事跟秦始皇有关,兼并六国后,致力于开疆拓土的他,派出五十万大军南征百越,时年21岁的赵佗,作为副将领兵出征。百越被征服后,秦始皇在此地设立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赵佗被任命为南海郡龙川县县令,从此当了“南漂”。
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不久秦朝亡了,赵佗成了无主的“苦孩子”。屋漏偏遇连绵雨,赵佗的顶头上司,海南郡都尉任嚣又突发重病,无法履行职责。
任嚣就是赵佗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他在临终前送给赵佗两份大礼,第一份大礼,他把南海郡都尉的大印授予了赵佗,第二份大礼,他给赵佗指明了光明的未来。
任嚣给赵佗指明的光辉未来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六个字——封关、绝道、自立!
意思是,咱这地方别看是蛮夷之地,可地理位置好,远离中原,天高皇帝远,地势险要,你干脆关起门来自己玩。
由于任嚣的赏识,年仅34岁的赵佗成了一隅之主,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当然赵佗不满足,南海郡相当于今天广东的东、西、北部,一个屁就穿过去了,太小,这个王当得没劲。
于是赵佗趁无人管束,发动大军,花了两年时间,吞并了桂林郡和象郡,版图扩大到今天的福建、湖南、广西、云南等省份的部分地区。
当赵佗坐稳南越的时候,刘邦终于打败了项羽,登基称帝了。得空放眼四周的刘邦,这才注意到赵佗这个小蚂蚁,居然基因突变成了怪兽。刘邦很不爽,又忙于对付异姓诸侯王,没空搓揉他,于是耍了个小伎俩,把南海、桂林和象郡,全部封给长沙王吴芮,企图通过吴芮的手,揍趴赵佗。
可是吴芮兵力有限,也不敢耀武扬威,万一引起刘邦注意就麻烦了,所以他跟赵佗小摩擦不断,就是不死磕。高祖十一年,刘邦见武力没法打趴赵佗,只好令中大夫陆贾为使,企图说服赵佗降汉。
陆贾就是赵佗的第二个贵人,一个智慧的酒徒。当然,双方见面也不是一帆风顺,赵佗仗着地缘优势,根本不把刘邦放在眼里。
陆贾走进大殿,抬眼一看血往头上涌。只见赵佗“魋结箕倨”,魋结,就是盘起的发髻,没戴帽子,古人不戴帽子就跟现代人光膀子见客人一样;箕倨,就是两腿分岔,“城门”敞开的坐姿。衣冠不整,敞开大裤裆对着客人,赵佗不光是无礼,简直是在侮辱陆贾!
陆贾哪受过这种气,以为自己是刘老三呐?不惯他!陆贾张口就喷:你亲戚兄弟的坟都在中原,你咋成了野蛮人呢(反天性,弃冠带)?背祖了啊!然后陆贾滔滔不绝,义正言辞,劈头盖脸一顿损。最后又说,皇帝一旦发怒,挥挥手你中原的祖坟就被刨了,宗亲就被灭族,再派一偏将,灭你跟玩似的!
赵佗本就是中原人,对汉地的实力不是不知道,因为多年“南漂”,变得夜郎自大了。陆贾一番话,帮他温习了一遍故乡往事,他一个激灵清醒了。赵佗擦擦汗,赶紧整顿衣冠,向陆贾谢罪。
接下来的对话很有意思,赵佗问陆贾:俺跟萧何、曹参、韩信相比,谁更强?陆贾说:好像你更牛叉。赵佗一得意,把不住门了:那俺跟皇帝谁更牛叉?陆贾差点憋不住:就你这点地盘这点人马,蛮夷之地耳,还不如汉地一郡,怎么能跟大汉比?坐井观天了啊!
赵佗一捂嘴:服了,从今天起,俺归降大汉!于是刘邦正式册封赵佗为南越王,左兜掏右兜,把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划给赵佗。
名义上赵佗归汉了,其实他还是割据军阀,汉廷对他并不放心。刘邦去世后,吕后担心赵佗发展军事,故意关闭长沙边境,对南越铁器等战略物资的贸易。被吕后卡脖子的赵佗十分生气,你不给我就抢!
吕后正中下怀,立刻派兵准备一举荡平南越。不料事与愿违,大军还没走到南越,就被迫撤兵了,原来南方湿热的气候,让军队染上了瘴气,死伤惨重!
真搞不清赵佗是什么品种,居然能在那地方越活越长寿。汉军一退,赵佗乐了:看来俺老赵有天神护佑啊,干脆不跟你老刘家玩了,俺也穿龙袍戴皇冠了!于是赵佗正式登基称帝,自称南越武帝,那一年他60岁。
第二年,吕雉死了,汉文帝即位。碍于南越的地理条件,汉文帝延续高祖的政策,想招降赵佗,于是他派人修缮了赵佗的祖坟,又令陆贾二度出使南越。
老朋友来了好谈好商量,赵佗同意归汉称臣,每年春秋两季派人入朝进贡,位同诸侯王。不过他这个诸侯王,实质还是个中央政府插不了手的化外之地,对内赵佗依旧称皇帝。
接下来的几十年,西汉朝廷的重心,一直放在经济建设,又忙于对付刘姓诸侯王,和匈奴的入侵,根本没有闲暇功夫解决南越。就这样,赵佗“逍遥法外”,舒舒服服地当了四十多年“皇帝”。
建元四年,也就是汉武帝亲政的那一年,103岁的赵佗寿终正寝,皇位直接传给了孙子赵胡。原来赵佗太能活,太子赵仲始跑不过他爹,一生气提前开小差了。
赵胡在位15年,传位儿子赵婴齐;赵婴齐在位9年传位儿子赵兴。第二年,赵兴被丞相吕嘉杀害,汉武帝乘机发动十万大军,一举灭南越,从此赵氏南越国消亡了。
1983年,南越王墓被发现,经考古论证,这个墓的主人是赵胡,并不是赵佗。专家推测,赵佗的墓葬,还可能在白云山。
赵佗这个偏于一隅的“皇帝”,虽然名气不大,但是他对南越之地的开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也许当赵佗墓被发现的那一天,赵佗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会更加丰满。
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是谁?
既然说皇帝,那就只能从那些曾称过帝的君主中选出。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二百余位皇帝,寿命最长的皇帝就是曾短暂称过帝的南越武帝赵佗。
赵佗,曾在前180年自立为帝,号“南越武帝”。
前219年,始皇帝遣屠睢、赵佗率五十万大军,兵分五路平定岭南,占番禺一带。随后,始皇帝在此置南海郡治,以任嚣为郡尉,统管南海郡军政事务,下辖番禺、龙川、博罗、四会等四县,赵佗为龙川县令。
始皇帝死后,秦二世即位,由于秦二世的残暴统治,秦朝大乱,中原陷入一片混乱。此时,南海郡尉任嚣不理中原纷争,固守岭南。前208年,任嚣病故,临死前将南海郡交由赵佗统领,并建议他割据自立,待中原安定再做打算。前206年,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在众将和当地士民的拥戴下,建立了一个以番禺(今广州市)为王都,占地千里的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
鼎盛时期的南越国疆土,北至南岭(今广东北部、广西北部和江西南部一带),西至夜郎(今广西,云南的大部),南至南海(今越南的中部和北部),东至闽越(今福建南部),北、东、西三面分别与长沙、闽越、夜郎三国交界,东及南面濒临南海,幅员万里。
前202年,中原一统,刘邦建立西汉。在西汉的军事压力下,赵佗选择臣服,接受西汉授予的南越王印绶,向汉廷称臣奉贡,南越国遂成为西汉的藩属国之一。
前195年,高祖刘邦死后,惠帝刘盈即位,吕后临朝称制,因吕后对南越国的割据自立很是不满,故而赵佗与西汉开始交恶。前181年,吕后与南越的矛盾开始明朗化,吕后下诏,禁止南越交界的地区向南越国出售铁器和其它物品。不久,吕后更是直接派遣大将隆虑侯和周灶前去攻打赵佗,由于中原士兵不适应岭南一带炎热和潮湿的气候,纷纷得病,连南岭都没有越过,遂作罢。
这场针对南越的军事行动,虽失败,但却引起了赵佗剧烈反弹,不久赵佗宣布脱离西汉,自称“南越武帝”。
因秦汉距离现在实在太过遥远,史料较为缺乏,故而对于赵佗出生的具体时间并不明确,只是知道他大约出生在约公元前240年,也就是嬴政即位的第七年。之后,赵佗历秦始皇、秦二世、西楚霸王、汉高祖、汉惠帝、吕雉、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等九个时期,崩于建元四年(前137年),享年一百多岁。
当然,因赵佗只是短暂称过帝,前181年称帝,前179年重新臣服于西汉,自去帝号,也就是只称帝3年。因此,说他是中国最长寿的皇帝,有些人可能会不服。
若要说让人信服的最长寿的皇帝是谁,那定然是乾隆。
乾隆,清朝第六位皇帝。康熙五十年(1711年),出生在北京雍亲王府东书院“如意室”(也有说法说出生在承德避暑山庄),嘉庆四年(1799年),崩于养心殿,终年八十九岁。乾隆是中国历史上由始至终都是皇帝的最长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
乾隆之所以长寿,这得益于以下几点原因:其一家族有长寿基因(仅针对古代),乾隆的祖父康熙活到68岁,祖母孝恭仁皇后活到63岁,父亲雍正活到58岁,母亲熹贵妃活到85岁,以古代的医学水平而言,他们都是高寿之人,祖父母、父母都是高寿之人,乾隆能高寿也就不难理解。其二乾隆很注重养生,首先乾隆时不时就会吃些御医们所配的药膳,其次乾隆一直用一种吐纳之法呼吸,这种呼吸可以很好的保护五脏六腑,尤其心肺,故此良好的养生方法,就给乾隆的长寿打下良好基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