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隐士住在深山里,为何对天下事知道的那么清楚?
我国有句古话叫,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朝。真正的隐居者并不是脱离了人群,脱离了世俗的人,而是看问题更客观,更清晰的人。
虽然古代的很多隐士都是说住在什么山里,但是其实只是比较偏僻的地方而已,并不是真的山林之中,就比如只是县城和市区的区别罢了。
虽然地处偏远,但是古人的社交来往都是并不耽误的。很多隐居的人都是一些能人异士,或者足智多谋的人。优秀的人结交的朋友自然也都不一般,他们会经常和自己的朋友们书信来往,或者喝酒聚餐,也会一起谈天论地,谈笑古今。这也是隐士交换外界信息的一种途径,毕竟跟一些聪明人在一起高谈阔论,一定是比跟普通人谈论这些更有意义。
除一些朋友外还有自己的亲人家属,隐士也有很多人曾经是官宦大家出身,后因一起其他原因才导致隐士不愿再参与朝政,这样的人也是大有人在的,但是他们仍能通过自己的亲人亲信们,一样得知外面,或者京城里的风云变幻,大事小情。
古代时期由于科技并不发达,所以当时的人并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而这个闲聊,传八卦也是当时人们重要的休闲方式之一。
人毕竟都是群居动物,无论你身处多么偏僻的地方,也都是要定期去集市市场采购生活必需品,而这个到集市市场的机会就很接触很多的人,对外面的大事小情老百姓也自有老百姓的看法言论,这也是能快速了解外面事情的一种途径。
这些隐士通常都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当时发生的一些问题。因为并不关于他们自身,所以往往隐士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以及想法观点都更为客观,很多隐士为君主大臣们出谋划策,他们的一句话往往能使这些君主大臣们醍醐灌顶,所以并不是这些人多么愚笨,而是他们自身深陷其中,未必能看清事物本质。
能人异士们除去天资卓越之外,最重要的还都是很勤奋刻苦之人,这些人大多都饱读诗书。而历史和知识就是最好吸取智慧和经验的途径。很多隐士在归隐期间,时间大多都比较充裕,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历史,深读书籍,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理解。
古代的隐士住在深山里,为何对天下事知道的那么清楚?
住在深山里,却不一定与山外边断绝了来往,或者互通信息。
古代的隐士,应该都有足够的学问和经验,要不称不上隐士。隐士的意思就是隐藏起来的高人。
在隐居之前,对天下事就已经很清楚,对其发展趋势也分析得很透彻,一旦有什么变动,多少给点信息,就会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才是隐士的水平,不然的话就称不上隐士。
和隐相对的则是显。为什么叫隐士?就是在隐居之前肯定显赫过,要不谁知道他是高人?
古代的隐士住在深山里,为何对天下事知道的那么清楚?
古代的隐士,既然称作“士”,必然有过一官半职的经历,却又大多学富五车,要隐居深山,也得财富几十担才行。因为车子运送不了山路,只能让人挑担进去,否则无法生活。
根据“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居深山有远亲”,这隐士虽然居住在深山,所来往的人都是他的耳目,自然能知天下事,况且这隐士多有学识,懂得权衡利弊,分清形势,当对自己有利的时运一到,就会再次出山,一展身手,如果时运不利,则继续隐居下来,繁衍子孙,悠哉游哉,美名其曰:仁者乐山。
试想古代,生产力很低,只有学识,如果缺乏财富,也很难隐居山林。只有带着大量的财富,收买一大帮家丁、帮工,才能成为隐士。不然,就有可能成为野人一样,最后销声匿迹。
古代的隐士住在深山里,为何对天下事知道的那么清楚?
答:因为古代大部分的隐士不是真的隐士,只是假装成隐士的隐士。
大唐有一个词,叫终南捷径,你可以了解一下。这个典故出自《新唐书·卢藏用传》,说是唐代的卢藏用早年考取进士之后,他一直都没混到一个他想要的差事。于是,他就跟他老哥卢征明一起隐居终南山了。他的目的不是真的当隐士,而是通过这事情来炒人设。因为李唐皇帝都比较好道,对这种隐居山林修道的士人也比较厚爱吧。然后,唐代的贵戚们跟风之下,这些隐居山林的士人在他们那里也比较受欢迎。所以,卢藏用走了这条道之后,他确实很快得到了提拔。若干年后,司马承祯想要隐退离开长安,去天台山。然后,卢藏用建议他去长安边上的终南山。司马承祯暗讽他说:终南捷径,不太合适我这种诚心想要修道的真道士。说白了,唐代的终南山里聚集一堆假隐士,真官迷。这些终南隐士如卢藏用这种,他能不通晓天下事嘛,他又不是真的来修道,他只是过来炒作一下隐士的身份。
不过,有一说一,卢藏用其实不去炒作终南隐士这个名头,他的仕途也不会很差的。因为唐代进士很难考的,考中进士之后,一般获得差事相对举明经的人来说,都是比较好的差事。再来,卢藏用是刑部尚书卢承庆侄孙。这么说吧,卢藏用就是一个典型的世家子,他正常当官,熬年份,到一定的岁数,也能升到一个相对不错的官职。只是走终南捷径后,给他的仕途提一个速度,顺带助了一把力,以至于他四十岁不到,就当上了礼部侍郎了。
真要是布衣出身,其实走了终南捷径也没有卢藏用的那个效果。
古代的隐士住在深山里,为何对天下事知道的那么清楚?
古代没有报纸,没有收音机,没有电台,没有电视,有很多隐士,与世隔绝,不问世事,当遇见有人求教世事治法时,却能对外界了如指掌,并头头是道,其中原因很简单,宇宙万物无常变化,皆有规律可寻,这些隐士高人,早已对宇宙自然和事物变化规律,彻悟深透,所以盛衰动静,皆在预料之中,就像历史上很预言家一样,他们预言的依据,正是源于他们对宇宙和大自然变化规律深透了解!
古代的隐士住在深山里,为何对天下事知道的那么清楚?
谢谢邀答
据考证,隐士多隐居在终南山中。
大汉朝以后就已无隐士,真隐士您无从得知。
有想法的隐士,深山里面有高人,终南捷径这个成语便说明很多。故隐士能知道天下事就不难理解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