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进行征讨,一般都说东征、西征、南征,为什么北却是用北伐?

中国古代进行征讨,一般都说东征、西征、南征,为什么北却是用北伐?

首先要明白一件事,古代发动的这些战争,方向和称呼没有什么固定的搭配。历史上也并非没有北征的存在。

而在很多史书记载当中,其实被整的使用次数略多于北伐,譬如在《四库全书》中,“北征”一词出现3361例、“北伐”一词出现2876例。而“征”和“伐”的区别则可以从春秋时期说起。

征,说文解字意为正当的远行,孟子说:征之为言,正也。征就是正当、端正的意思,征战可以理解为正义的、远距离的战争。

而在儒家当中,所谓的正当的战争就是有天子号令的战争,是中央正统发起的战争,天地君亲师,君主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天子认为应该对谁发起战争,命令军队去攻打,这就叫做征。

《孟子》:征者,上伐下也。古代战争尤其是春秋时期的战争,上下特指天子与诸侯,上级对下级的讨伐战争都是正义的,正义是由天子进行评判的。

伐,击也,单从字词的意思来讲就是攻击,泛指各种大小战争。而在杜预所注的《左传》中:伐,声其罪。也就是宣称对方有过错,所以要攻击你,对你发起战争。

与征相对的,伐,没有天子所认为的义或不义,只要我说出你的罪行,师出有名,就可以攻打你,战争的名义完全由发起的一方来决定,伐也完全是对战争中所涉及的利益纠葛的体现。

征与伐的区别其实在春秋时有更为明显的区分,但其实后世差别并不大。

诸葛亮和姜维发动的北伐,因曹操挟汉室天子号令诸侯,是不忠不义之举,蜀国作为汉室后人建立的政权,师出有名,讨伐曹操名正言顺。

而汉朝时期对儒家极为推崇,所以以匡扶汉室诛灭曹贼的战争是为北伐。宋朝北伐辽国,则是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失地,同样名正言顺,虽然征伐意思相差不多,但历史上较为著名的北伐,基本都是属于讨伐性质,所以人们对北伐接受程度也更高一些。

中国古代进行征讨,一般都说东征、西征、南征,为什么北却是用北伐?

所谓“用兵之名有四,两相攻曰攻,以大加小曰伐,加有罪曰讨,天子自往曰征。”这是啥意思呢?通俗来讲,就是说古代战争分为讨,伐,征,攻四种形式。

征是中央的、正统的战争;伐是战争的大小之战,说白了是以大欺小;讨看言字旁,是正义的讨伐,一般在讨之前都有一番正义言辞滔滔不绝;攻就不必说了,就是主动发动战争的意思。

秦朝征百越

那么中国古代进行征讨时一般都说“东征”、“西征”、“南征”,而“北”却是用“北伐”?

成吉思汗西征

我觉得有两点原因:

一种原因就是中国一般单兵作战都是南弱北强。我们都知道,古代北方的胡人,有天生的骑兵优势,常在边境掠劫骚扰,由于其骑兵的强悍,对民众的威胁非常大。所以秦汉两朝朝廷的布防都是在北面筑长城,北拒胡虏与墙外,除了偶尔出了几个名将打出去几年外,大部分一直处于被动局面,由于边境威胁大、只能短暂地打出去,所以常常是一种先声讨后出击的模式,也就是讨伐。以至于后面就习惯地称之为北伐。而南面,古代稍微得到开发,或者开发程度过低,多毒瘴之地,导致那里单兵作战能力不强。所以南部边界的攻战往往是以高对低、上对下的姿态进行征服。

朱元璋北伐

另有一种原因,可能是中央集权政府往往都定都在北方的结果。政府出了昏君佞臣,不满的地方臣子对其声讨而征伐,比如唐初讨伐武则天。由于政府在北面,北打南有了君打臣的意思,你不服,就征服你;而南打北有了臣打君的意思,你做得不好,我讨伐你。

北伐战争

历史上有过很多北伐,不过由于是北强南弱的原因北伐的成功率很低罢了,不过也能够出现朱元璋的北伐和民国时期北伐战争的成功。(来源于网络)

中国古代进行征讨,一般都说东征、西征、南征,为什么北却是用北伐?

中国古代的东征、西征、南征,意思是东西南方的反叛用“征"字,属于将和监军同时出征,因为征字属于双人,正大光明之举;北方的战事,为北伐,“伐"是单人为将,暗中派监军监督,来化去北方的干戈。假如用北征,听音犯兵家大忌,北征(白征);北伐就不同了,意思是你白发,你想在北方闹事,你是竹蓝打水一场空。这就是古代用唯心论而论名。

中国古代进行征讨,一般都说东征、西征、南征,为什么北却是用北伐?

有人说到了“用兵之名有四,两相攻曰攻,以大加小曰伐,加有罪曰讨,天子自往曰征。”

不过,这只是一个原因,如果以大加小曰伐的话,那为何南伐和东伐西伐之类的都很少呢?

其实,这还涉及到了中国一个特有的文化,那就是所谓的天子坐北朝南之说。

如果按照这个说法,那隐藏的含义就是中国的北方才是正统和归宿。如果占据了北方或者以北方为中心,首先政权的合法性有了,那往其他三个方向都是代表天子出去征讨,是代表正统的。

但如果你大本营是在南方,那往北一是为了收复故土,二则就是解决政权合法性。所以我们看到诸葛亮北伐,朱元璋北伐,常凯申北伐,都是这个隐含的意思在背后。

中国古代进行征讨,一般都说东征、西征、南征,为什么北却是用北伐?

其实征,讨,攻,伐都是一个意思,就是打你没商量。

但为什么打东西南三方都叫征,唯独打北叫伐呢。

那还不是为了顺口吗!叫北伐当然比叫北征好听顺口一些的。

同样东西南征,叫成东西南伐就有点不顺口。

有一句京剧唱词就写成"东西征,南北战"唱起来也好听。如同样把它写成“东西征,南北征",那不但语法混乱,唱的不但不好听,难度也大啊!

还有是打北方谈判的难度大,所以称讨伐更痛快点。

反正不要多少理由,习惯就好!

中国古代进行征讨,一般都说东征、西征、南征,为什么北却是用北伐?

东征西讨,南攻北伐。你没听过么?古时候用的书简,一卷书很重,为了可以详细又简洁的记录更多内容,连攻击的方向都用“征、讨、攻、伐”代替。所以就有了:“东征西讨,南攻北伐”之说。

实际上征讨和攻伐都是一个意思。纸张发明以后,书清了许多,书写不在向过去那么严谨,慢慢的后来人阅读古书越发困难,于是“东征西征”这种词相继出现。往往一个词的推广是对第一个使用他的人的尊重。

就像翻译外文也是,名字地名等通常沿第一个翻译它的人的叫法。况且提到“北伐”就会想起国民革命,这就是通用词变专用词的例子。所以其他方向用征讨,唯独北边用“北伐”没毛病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