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存钱真的是很重要,你们怎么看?

钱到任何时候都是不可缺少的,存钱太有必要了,我就存钱有瘾。我有独特的方法存钱。你想想看,没钱的时候该有多难。

我是1965年出生的人,今年已经57岁了。我们这个年龄的的人家里都是兄弟姐妹一大堆的,我家是5个男孩儿外加我一个女孩儿。父母能把我们都拉扯活了,长大成人已经不错了,哪还会给我们什么呀?

像我上大学时都是父母上山去捡核桃,捡橡子卖钱供我上学的。妈妈说根本不舍得带点儿白面馒头,那时也很少有这个,都是用白面加玉米面做成的两掺合的馒头带着上山,有时遇见山上有山泉水就捧起来喝几口,就这么一年又一年的靠卖山货的钱,总算把我的大学供下来了。

毕业以后,所有的生活都完全靠自己努力了,就是来自于父母的帮助到此为止了。经常听妈妈讲我上大学时遇见没钱给我寄时,就东家走西家借的,实在是太过艰难啊!

可能是原始家庭就是这么困难的缘故吧,从小的时候要有钱这个观点,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消费观念。

我从上班那时起就告诉自己要努力工作,多攒钱孝敬父母,毕竟没有父母当年辛苦付出的汗水,就没有我今天这么体面的生活。我可能也跟其他同学一样,住在农村,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村生活,做一个围着锅台转的农村家庭妇女。所以,我一直都对父母存有感恩之心。

那么,孝敬父母肯定不是靠嘴上说说而已对不对?要有实际行动,那就是要有经济基础,有钱才有资格谈“孝敬”二字,否则免谈。

我那时候刚毕业时,一个月工资是76块钱,现在想想我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过来的,别说攒钱了,就是生活都很难吧。好在那时候物价便宜,就是物价再便宜,我挣得是不是也太少了吧。

那时候攒钱都是几十几十的攒,后来随着工资的增多,我就开始几百几百的攒了,每个月只要有多余的几百块钱就赶紧送银行存上,那时候都是存折。

等攒多了,比如有几千了就存个定期,如果定期到期了也不取出来,连着利息一起再手里如果有余钱就凑个整数一起再存个定期,年复一年就是这么存的钱。

我那时我还有一个习惯,就是我把儿子从小到大的压岁钱一分不花,全部单独存了一个存折,也是用同样的方法,就是到期了就给他添个整数再存进去。我跟你说,积少成多带来的结果会让你意想不到的,记得我儿子结婚时,我送给他一个十多万块钱的存折呢?

就这个方法,我每年都跟我那个花钱如流水的侄女儿说,要她把宝宝的压岁钱单独像我当年一样存上,因为我知道我这个侄女儿就是大手大脚地花钱习惯了,她从来不知道攒钱,估计我说也是白说。

她从小跟我在一起,就像我女儿一样,所以,我就当她是女儿一样地叮嘱着,可是我往往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她不会听的,她已经花习惯了。她不像我儿子小两口,对理财很重视,知道什么该花什么不该花。

随着儿子的渐渐长大,上小学,中学要花钱,上大学要花大钱,毕业后结婚,买房,买车,彩礼……等等等等,如果不存钱,我就问你去跟谁借吧,先别说能不能借到,就是借到了拿什么去还吧。

我除了供儿子上学,就是每年要给妈妈差不多两万块钱吧。老爹早就走了,孤苦伶仃的妈妈跟弟弟一起生活,我没有时间照顾,就一定要出钱以表孝心。

我记得我三哥曾经表扬我说,我是我们村子里最孝顺的女儿了。唉!也就体现在钱上吧,真正端屎端尿的都是弟弟在做,做女儿的自忏形愧啊!妈妈真有福气,有个这么孝顺的老儿子。

所以,如果不存钱拿什么去孝敬妈妈,是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我可能一直都有这种忧患意识,我怕缺钱,我怕张口借钱。况且我家除了三哥在上班以外,其他的哥哥,弟弟都是农民,都没钱。就是说任何人都不可能帮到我,我只有靠我自己。

所以,我是绝对不能乱花钱的。其实省钱最主要的还不是从嘴上省啊,那没办法,那个年代的人可不像现在的孩子这么有福气,一结婚就房啊,车啊,票子呀啥啥都有,我们可是白手起家呀!

都靠嘴上去省钱的,不信你去问问你的父母,是不是都不舍得吃,不舍得喝的呀?屏幕前的同龄人是不是都这么过来的呀?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钱我自己的大学梦就早已破灭了,根本谈不上现在的幸福生活。所以,那个年代也不能缺钱吧,靠父母的肩扛背挑,起早贪黑,才换来了我今天的衣食无忧的生活,感恩我的父母。

如果没钱,孩子怎么上大学啊,怎么买房买车,结婚……

所以,无论哪个年代,哪个阶段,钱都体现了它独有的重要性。没钱年轻时拿什么去孝敬父母,现在怎么去补贴孩子,拿什么去给孙子出生活费,过年过节拿什么给孩子们发红包。如果不存钱,以后老了,生病了拿什么去住院,等实在不能动了那天,拿什么去住进养老院……

有人会说,管那些呢,走一步算一步,不是有孩子吗,养儿就是防老的呀!我跟你说,养儿防老的年代真的过去了,你没看看现在的孩子压力有多大,你就说现在养个孩子要多少钱吧,一个幼儿园都动辄几千块的。那要是到他结婚那得花多少钱啊,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啊!

唉!他自己都顾不了自己了,他就是有那个孝心,恐怕也没那个能力吧,还是醒醒吧,多存点钱,靠谁不如靠自己啊!

我老妈经常告诉我,靠谁不如靠自己,老婆孩子有还得伸伸手,你看看经典吧!

写到最后,事实证明,到任何阶段存钱都是非常重要的,钱就是生活的根本,就是生存的底气,难道不是吗?

事实证明,存钱真的是很重要,你们怎么看?

看看我同事老蒋的故事。

老蒋是我的同事,女,40岁,从事行政岗,她这个人脑子比较慢,能力也不高,胜在对公司忠诚,有一个稳定的但是收入不多的饭碗。

老蒋的老公前些年因为投资失利,受了点刺激,一蹶不振,高兴了就去打打零工,不高兴了就在家躺平。

老蒋的闺女上公立小学,也没多少花销,唯一的房子老破小,房贷也还完了。

我们私下里AA制吃美食或者是商量着购买什么东西,老蒋从来不参与,大家都知道她的日子过得紧巴巴。不过老蒋这个人,也没看出来有什么上进心,单位的同事鼓动她考证什么的,她都说自己岁数大了,记不住,还是不费那个劲了。

每天中午午休,老蒋一如既往地追电视剧看,看得津津有味。

年前的时候,老蒋的父亲突然脑梗进了医院,本来人都已经不行了,老蒋他们把父亲拉回了老家县城的医院,住进了ICU,一天差不多8000。

她爸妈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没有退休金,供养三个孩子上完大学,家里刚缓过来点劲,家里突然又出了这么档子事。

进了医院两天,父母那点可怜的积蓄就没了。

老蒋兄妹三人,只能凑钱。老蒋是家里的老大,还有刚买了房的妹妹,最小的弟弟还没有结婚,总之谁家都不宽裕,再不宽裕也得给老爹看病。

老蒋全部的身家就2万块钱,这钱还是想攒着给闺女上学用的。

老蒋的兄妹比她挣得多,虽然不宽裕,但是进项多,老蒋什么条件弟妹也知道,他俩就让老蒋拿了一万,剩下的兄妹两个人想办法。

老蒋不出钱,但是得出力,请长假,回老家,在医院里面陪着她老妈,伺候了老爹一个多月。这个期间,老蒋把所有的委屈和怒气,都发泄到了她老公身上,跟着这么一个混吃等死的男人,40岁了,日子竟然过成这样,真的心如死灰。

这个时候,老蒋的闺女课外班又得续费,他老公又让老蒋转了5千交学费。

她老公也自知理亏,老老实实每天在家管孩子。

老蒋的父亲,出院的时候,也就是植物人状态,在医院多呆一天,就是烧钱,也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

只能回家养着。但是回家的护理费,也比较高,最后商量的结果是,三个孩子,每个月支援家里6000块钱,老蒋出1000,剩下的5000,弟妹两个人均摊。

老蒋从老家回来了,临走时咬咬牙,给她妈留了2000块钱的生活费。

回来后,她的工作岗位发生了变化,单位把老蒋安排到一个较为清闲的岗位上,工资没有变,但是能一眼望得到头,基本上升职加薪也别想了,换句话说,单位里再来个新人,都能指挥老蒋干活。

又穷又苦的老蒋,和她老公开始闹离婚,先是冷战,后来又大打出手,老蒋拼了命地要离开这个窝囊的男人,所以也没吃什么亏。

最后,还是老蒋性格跋扈的公婆站了出来,一个月从他们的退休金里,给老蒋家一个月1500的生活费,前期是不能和他们儿子离婚。

老蒋说不离婚可以,但是他老公必须要出去找个稳定的工作,不能再由着自己的性子,想干嘛干嘛,一个月最少给家里挣4000块钱。对于一个本科毕业的大老爷们来说,这个钱真不多。

老蒋的老公也看出了老蒋的决心,老老实实就去上班了,胜在他原来在职场上还辉煌过,懂点行业技术,找了个关系,不在家里窝着了,挣的钱虽然不多,也能达到老蒋的要求。

来到新工作岗位的老蒋,一天到晚被人使唤。

她也不敢多言,也不敢有情绪,毕竟动不动就请假,回去看看老爸。

不过只要老蒋自己能撑得住,她的这份收入就跑不了。

老蒋和我说:人到中年,我活得不如狗。前些年念着旧情,没有给老公压力,怕他精神上受刺激。不过一直体谅他,理解他,又能怎么样?现在还不是因为没钱,日子过得苦哈哈?

现在的老蒋,天天挣扎在赤贫线上,要钱没钱,要能力没能力,一天到晚还得担心老公一不高兴又辞职回家。

因为没钱,老蒋活得很没有底气,也没有自信,现在越发是不爱和同事们说话了,谁都清楚,如果不是为公司效力十几年,她现在的岗位,分分钟就能被一个大学毕业生替代。作为公司的老人,她每天都很卑微,总是低着头,开会的时候,总是坐在角落里的位置,公司大聚餐,能推脱就推脱掉,借口不来。

一定要存钱,存钱的前提是要有挣钱的能力!要挣钱就要懂得付出和辛苦。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老,没有存款,抵抗不住一丁点的风险。

抗风险的能力低,活得就很卑微,一直会自我怀疑,这是个恶性循环。

事实证明,存钱真的是很重要,你们怎么看?

疫情是突然爆发的,对于没有准备的人,或者说一些“月光族“来说,影响是非常之大的。大多数人都在家休息,不上班,很多人既没有收入,又没有储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日子可真的很难熬。这次疫情,也给很多人敲响了一个警钟,在相对安全的时候,要想着可能突然降临的风险。留存风险备用金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手有余粮,心中不慌。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谢谢邀请!

事实证明,存钱真的是很重要,你们怎么看?

1、非常同意,深有体会。

2、年龄越大,越不敢任性花钱,因为遇见事就要拿钱扛。

3、银行里的存款数字,就是生活的底气。

4、我19年确诊癌症,到了肿瘤医院,才感觉钱可以救命。我看过太多的人因为没钱而放弃治疗。

5、转年,我母亲癌症,又花了十几万,才控制住病情,如果没钱,我们很可能已经不在了。

6、除了疾病,生活处处离不开钱,孩子上学、失业、买房。如果银行里不存钱,遇到事情,没有选择权。

7、很多人觉得存钱没用,那是还没遇到难事,没有深刻体会。

8、这年头,人不如钱可靠,关键时刻,没人能帮你解决问题,但钱能。

9、花钱很爽,但没钱真难。现在,遇到困难,找谁伸手借钱。

10、总是说促进消费,老百姓后顾之忧太多,不敢任性。

11、人生只有两件事重要,健康和钱。其他都是浮云,账上没钱,心里就没底。

12、所以,努力存钱吧,关键时刻还要靠钱度过难关。

事实证明,存钱真的是很重要,你们怎么看?

事实证明,存钱确实很重要,特别在重大的灾难面前。前几天看新闻,说名孕妇患了新型冠状病毒,家里人东凑西凑借了二十万之后,再也借不到钱,于是丈夫决定放弃。就这样,在钱面前,两个生命永远的逝去了。如果他们有钱,至少不会作出放弃的决定,第二天,国家就宣布了免费医治的决定。

在灾难发生之前,真的没有绝的钱很重要。各种媒体也尝尝宣扬用钱铺出来的精致生活,高品质生活。年轻人基本是吃光用光还啃老,说到“存钱”这俩字,仿佛成老古董似的。没有几十万贷款都不好意思。超前消费的意识,已经是80后、90后成了最经不起风雨的两代人了。

灾后,全社会都要反思了。如何理财,如何理性消费,也应该走进我们的课堂。媒体不要再一味追捧超前消费,年轻人也不要盲目追逐自己承担不起的奢侈品。

中华民族一直以来崇尚勤俭节约,这是我们理应传承的优秀文化。愿人人都能量入为出,懂得珍惜金钱,谈钱不是俗事,只要取之有道,用之有道,我们才能有底气对抗人生的各种风险。

事实证明,存钱真的是很重要,你们怎么看?

存钱确实很重要,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吃穿住行都需要钱,真可以说是没有钱寸步难行。所以说,在有节余的情况下,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存一些钱,以备不时之需。只能说,挣钱多得多存点,挣钱少的少存点,一点都不行。古话说得好,家里有粮心里不慌。

存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在长期的实践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教训。至今在全世界范围内,仍属于居民存款最高的国家。平时节约一点钱,到了用的时候既方便又快捷,不至于东借西讨、手忙脚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