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兄弟姐妹之间,平时不打电话、不发微信、不一起吃饭。怎么看?

中秋节的前一天,老公的二哥给他打电话:“我啥时候不给你打电话,你从来都不给我联系。”

电话一接通,二哥就在那边咆哮。

“最近比较忙。”

老公每次都用这句话来搪塞。

平常赶到过年过节的时候,我也会提醒老公,给哥哥们发个短信或者打个电话,老公总是不屑一顾地说:

“对那些连父母都不孝顺的人,理他干嘛。”

老公一共有 5 个哥哥 2 个姐姐,我们结婚的时候,老大出了意外已经不在了,公公也很早就去世了,只有一个60多岁双目失明的老母亲。

我结婚前只见过婆婆和老公的三哥三嫂,其他的家人都没有见过。

结婚第一年老公说去他二嫂家过年,因为老母亲在那里,我这是第一次出远门,也是第一次在别人家过年,我和老公包辆车,大包小包地扛了一堆东西回去。

除夕夜吃过晚饭,二哥和二嫂都找人打麻将去了,他的两个孩子也自己玩儿去了,婆婆不喜欢熬夜,睡觉去了,剩下我和老公两个人,坐在客厅看春晚,感觉非常尴尬。

春晚都结束了,他们打牌也没回来,我也不知道夜晚睡在哪里,在沙发上半眯着,又怕他们突然回来看到不合适。

老公在沙发上歪了半夜,我就坐在那里发呆了一宿,天一亮,吃过早饭我们就走了。

后来婆婆和我们一起生活,我就再也没有去过他们家里了,当然了,他们也从来不到我这里来。

我这人比较好面子,过节的时候,怕邻居们说闲话,我会让老公提前给他们打电话,但每个人拒绝不来的理由都很独特。

也是啊,中国人的传统,端午节和中秋节是要去丈母娘那里的,过年是要在自己家里的,谁也不会想到去弟弟家看老母亲。

两个姐姐也借口离得太远不方便,每年除了老太太过生日会来一次,其他的时间也都不来。

我孩子满月的时候,那几个嫂子来过一次,我女儿已经上大二了,我们几乎再也没有见过。

这两年聚得比较频繁,一共两次。

去年婆婆的葬礼,大家总算聚齐了一次。

今年婆婆的周年,又聚了一次。

老公说,以后大概率是不会再来往了。

我没有他们的电话,就是婆婆去世的时候,有两个嫂子加了我的微信,但基本上没有联系过。

我老公对他那些哥哥和姐姐的感情也非常淡,主要原因就是老母亲的赡养问题。

就算后来我们独自养了老人20多年,过年的时候,让他们来聚一下,让老人开心一下,也没有一个人愿意来的。

特别是那些嫂子们,几乎不知道我家的大门朝哪开,因为后来我们搬家了。

我猜想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怕来了我说难听话,毕竟他们不养老人,也不给生活费,又都是兄长,脸上肯定不好看。

我也承认,我在他们跟前,确实说过一次难听话。

现在老人都不在了,兄弟姐妹们之间联系得更少了,各有各的生活,儿时的那点感情早就被生活磨灭了。

二哥的两个姑娘结婚,都没有通知我们,虽然他们在外地。

但去年婆婆的葬礼上,他的两个姑娘回来了,我还是按我们当地的习俗,给他的两个女婿封了红包。

就像上个月,大姑姐的老公去世,她也没有通知我们,老公去年就知道大姐夫一直在生病,上周打电话问的时候,大姑姐说:

“事情早就办完了,已经快五期了。”

你就想想,这感情得淡到哪里去,连个邻居都不如,就算现在是特殊时期,打个电话通知我们一下,也是应该的吧。

说实话就是我自己,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我平时也只和两个姐姐来往,但一年也打不了几次电话,有事说事,没事很少联系。

至于那三个哥哥,除了父母过生日和过年节,我会去一下,其他的时间从来不联系。

我以前也很看重那些嫂子们,想让她们对我的父母好,我就拼命地讨好巴结她们。

虽然我家条件也不好,但每次去嫂子家里,我都是尽其所能,甚至打肿脸充胖子,给他们买东西,过节的时候,我给母亲500块钱,也会给嫂子500块钱。

包括暑假出去旅游,我都会带上他们的孩子。

结果就是,嫂子们一旦和父母有点矛盾,就算我啥话都不说,甚至大多还是批评父母,嫂子们依然连我也讨厌起来了。

每次我提着礼物去他们家里的时候,进门我就大声地喊,我嫂子不是在厨房就是在卧室里,我每次喊她两三遍,她都不带吱声的,就算厨房的门开着,她背对着大门,她连头都不会扭一下。

对这一点我很是想不通,我虽然是姑娘,从来也不掺和娘家的事儿,每次回家只有花钱的没有占便宜的,为啥嫂子们还是不喜欢我呢?

我老公一年最多去三次,每次我那些嫂子们也是爱搭不理的,还不如我老家的那些邻居见到我们亲热。那些20多岁的侄子们,你要问他:

“姑父来了你怎么不打招呼?”

有时候他斜眼看你一下,有时候盯着手机都不带甩你的,屁股和沙发永远地焊接在一起。

我有时候也会说一句:这么大了没规矩。

但招来的就是他们的白眼。

我在一篇文章中说,我要对父母渐行渐远,很多网友都不理解,甚至骂我是没良心的人。

如果你们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是这样的,你每年愿意回去几次呢。

这我也能理解,媳妇不喜欢婆婆,捎带着不喜欢她的闺女,也是人间常情。

我这些年就看淡了许多,回娘家我只给父母买东西,也只给父母钱,特别是父母过生日,我自己掏钱请他们在酒店里吃一顿,免得在家里听他们的闲言碎语。

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一旦结婚了,就会淡化许多。

当然了,也有的兄弟姐妹之间,有一个人能主事儿,有大局观,能把大家都团结起来,这样的话就会越走越亲热了。

――――

我是@晴朗无云L,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点赞、留言哦。

有些兄弟姐妹之间,平时不打电话、不发微信、不一起吃饭。怎么看?

我姊妹三个有两个哥哥,平时不打电话,不发微信,从我结婚后就没在一起吃过饭了,我两个孩子好像都不认识舅舅,因为我们回去他们不在家,他们回去我们又不在家。

刚有微信的时候我侄女也加了我的微信,我也加了哥哥嫂子的微信,开始也偶尔聊天,后来就好像没有了来往。

我以前认为只要我多主动,关系就会近一点,我发现热脸贴冷屁股,你再热情也暖不热人心。

我每次给我大哥打电话,想给嫂子说话,要么说不在家,要么说在做事,一次两次的,我知道就是不想理我,算了从那在不打了。

我二嫂每年过节过年都是我打过去,开始还挺热情,说话也入耳,就说也没什么亲人,就咱姊妹三个,咱们不亲给谁亲,我很开心嫂子说出这样的话。

再后来她回老家,就因为一个盘子我妈没有给她刷,人家和我妈吵了一架之后,连我也不理了。

过春节我打电话不接,让侄女接,勉强聊了几句挂掉,从那以后基本不打电话。

去年我侄女结婚,我二哥第一次主动给我打电话,说侄女结婚看能不能回去,由于疫情也回不去,转了1000块钱算随礼了。

我小侄子平时不联系,每年一句姑姑新年好,我都会发200元红包,然后一句谢谢就消失不再联系。

去年回老家,二哥在家建房子,这是20多年第一次见面,本来我老公想着一起坐坐出去吃顿饭。

我和老公一个村的,我老公那天从我妈家回我们家,我侄女20多岁了抬头看看,就没叫一声姑父,也没说话,这可是前几天刚提着礼物去她家,就这样见面招呼都不打,20多岁了又不是小孩子。

车上的一箱饮料,还有别的亲戚给我们提得好几斤鸡蛋,家里我姑姐提的东西,我老公都给我嫂子家提去,想着多少年没见了,也想着搞好关系,他们对我爸妈也会好一点。

我哥有事要出去,我老公立马开车带他去办事。

反正我和老公都这样想的,结果还是热脸贴冷屁股,你送再多东西照收,该不理你还是不理你。

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我嫂子和我妈吵架的事我不参与,我就想一家人和和气气的,结果怎么做都得不到她的欢心。

算了捂不热的人心,怎么做都是错,现在我也看淡了,就这样吧!各过各的日子,平时也不见面,有事说事,没事的时候我不打电话,两个哥哥绝对想不起来他还有一个妹妹。

大哥又比二哥稍微强那么一点点,今年大哥回老家建房子,前几天我妈让我大哥给我邮东西,我哥也知道我的腿摔伤了,那天问过一次,这次也没想起来问候一句,想想很难过,自己的亲哥就我这么一个妹妹,还不如我老公的哥哥。

也许是我做得不够好,得不到哥嫂的认可,才这样对我。平时我老说的二哥是老公的二哥,经常打电话问候,还有几个姑姐,倒觉得我们才是真正的一家人。

写着写着眼泪模糊了双眼,我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和哥哥嫂子,才能像亲姊妹,像一家人,也许是我太穷了,每次回去给他们一人几万,会不会就不一样的效果?

我老公姊妹七个,每次回去二姑姐都会留下来在她家吃饭,走的时候还会带好吃的,给我打新被子,外甥女结婚的新被罩都送我,每次回去我睡的床都是二姐收拾。

三姑姐和我在一个城市前几天来看我,拿了一大堆礼物,到现在还没有吃完。

爱是相互的,亲姊妹没愁没恨的,不知道我家为什么会这样子?我很羡慕人家姑嫂关系好的,但我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处好这种关系。

头条的朋友们姑嫂关系都处得好吗?有什么好的经验分享一下,我也学习学习!我很想姑嫂一家亲,见面了亲亲热热的那种感觉!

有些兄弟姐妹之间,平时不打电话、不发微信、不一起吃饭。怎么看?

兄弟姊妹拥有共同的血缘关系,是真正的亲人,他们曾经生活在一个家庭,同吃同住,同甘共苦,那份亲情割不断,毕竟血浓于水。

兄弟姊妹长大了,成家了,有了自己的下一代。肩上的担子重了,要忙事业,照顾孩子,照顾自己的家,时间很紧,没有大的事情,兄弟姊妹之间不打电话,不发微信,很少在一起吃饭,很正常。

父母是兄弟姊妹的有共同关系的人,是共同的话题。父母在,逢年过节,兄弟姊妹必然风尘仆仆回家,一大家人团聚,亲亲热热,谈笑风生,和睦幸福!

父母有病,也是兄弟姐妹最大的牵挂,最多的话题,也是矛盾最多的地方。家风好,兄弟姊妹孝顺父母,照顾病中的父母尽心尽力,互相协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少有矛盾。家里关系差,父母有病时,兄弟姊妹闹意见,找麻烦,鸡飞狗跳。父母受罪,兄弟姊妹冷眼相对,甚至不相往来。

其实,兄弟姊妹之间最大的矛盾都是因为利益,太计较,太怕吃亏。如果信奉打铁还需自身硬,自己凭本事吃饭、赚钱、养活家,不靠老人,不和兄弟姊妹争一分半文,就心宽了许多,少了烦恼和气愤,父母高兴,兄弟姊妹之间关系和睦。

人在世间,难免会遇到困难。在需要帮助时,往往还是兄弟姊妹这样有血缘关系的人真心帮助,无怨无悔!朋友帮一时,兄弟姊妹互相帮助,互相扶持是一生的时光。

兄弟姊妹平时不打电话,不发微信,不一起吃饭,但是不说明关系不好。最靠谱最铁的关系还是兄弟姊妹,自己的亲人!这种亲情已经刻在骨子里,跟随一世一生!

有些兄弟姐妹之间,平时不打电话、不发微信、不一起吃饭。怎么看?

我觉得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还不如一般知己的朋友的关系那,父母在还有一个聚齐见面的机会,父母不在了,都是各奔东西了。

我老公家就是这样,父母身体好的时候,什么事也没有,逢年过节说好了一起去父母家,自从父母有病了,该用人照顾的时候,该出钱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来了,大姐身体不好不来,二姐在美国不来,三姐说家里有事,孩子小不来,他哥说我管妈的事,不管爸的事,跟他爸关系不好,说小时候他爸老打他,他现在混的不好,都是他爸打他造成的。

照顾父母就都落在我们俩的头上,我老公是家里老小,没有办法没人管父母,我们就来照顾,给父母养老送终了,我们过年过节去看他的大姐和三姐,因为二姐在美国,大姐的孩子还懂事,也有时来看看我们,三姐的孩子和我们也不走,去她家里也看不见他,平时都不回来,一年就回来三,四趟,三姐今年也80岁的人了,从这点可以看出,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她的父母病了,不来照顾,现在她老了她的孩子也不管她。不怕大家笑话,她都没去过墓地看过父母,她跟生她养她的父母都这样,更谈不上和兄弟姐妹们一起见面聚会了。

有的人家为了父母的房产,闹到了法庭,成为了仇人,根本没有什么亲情。原来北京电视台有一个节目,《谁在说》里面都是解决问题的,多数都是跟房啊,财产啊闹到了电视台,大家说说他们的父母在九泉之下能放心吗?

钱这东西,够花就行,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在金钱面前,什么亲兄弟,什么一母同袍,都在九霄云外去了。

有些兄弟姐妹之间,平时不打电话、不发微信、不一起吃饭。怎么看?

无论是朋友,还是亲人血缘关系,都有个门当户对,如果弟兄姐妹们有的很富有,有的很贫穷,大家说:是让富人有时间给你发微信,打电话,还是请你吃饭呢?能去小饭店吃饭吗?如果你没钱算穷人,你平时老打扰富人的弟兄姐妹吗?你花钱请人吃大饭店吗?还是你经常买鸡鸭鱼肉自己做请家里吃饭?

有的时候,不是不想联系,是你一联系,就以为你又缺钱了,有事儿了,弟兄姐妹答对你,人家另一半呢?

自然而然的,富人没时间,穷人很自觉,就没事儿(父母事儿之外)别老联系了。

不是因为没感情了,因为不在一个层面上,思想不一样了。比如:弟兄姐妹做买卖,接触金钱来往,和人打交道,大手大脚,被坑被欺骗,或者几万,百万,千万挣,,咱们只是普通打工的,普通企业工人,你有共同话题吗?你看惯人家花钱挣钱方式吗?你说的,人家虽然是弟兄姐妹也说你小气,你没心没肺还说呢。

所以,能联系的弟兄姐妹都是差不多的条件,也没有父母矛盾问题的,说白了,是父母教育的好。

有些兄弟姐妹之间,平时不打电话、不发微信、不一起吃饭。怎么看?

兄弟姐妹之间不打电话,不发微信,不一起吃饭,这就对了,省去烦恼,说明都活明白了。

兄弟姐妹凑到一起,聊得最多的无非就是自己家里的事。试想呀,清官难断家务事。兄弟姐妹之间几十年的恩怨情仇,又怎么能说得清,道🉐️明?

假如说,一定要摆在桌面上说清楚,那么最受伤的又会是谁呢?显然是父母二位大人,在养育儿女的过程中,一准没有把一碗水端平。的确,一碗水要想端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起码端平个八九不离十还是可以的吧。但是,父母就是没端平,偏一个向一个。厚爱了哪个,又对哪个薄情了,真的是一言难尽。

既然是一言难尽,那干脆就不要往一块凑合了。你好是你的,我不沾你的。我受穷该我倒霉,我认了。

说一千,道一万,一个家庭出现兄弟👬姐妹老死不相往来,百分之九十五的责任应该在父母那里,是为人父母做得太失败,太差劲了。

好的父母会知道把儿女往一起撮合,团结友爱,教导儿女尊大爱小,互敬互爱,和气生财。

愚蠢的父母,私心重,为了个人的利益不惜牺牲儿女之间的情感,身败名裂,可悲可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