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有些大龄剩女买车买房后更难嫁了?
男人怕的不是女人有房有车,而是女人在家里,不自觉地表现出来的那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有房有车的男人,一般也不稀罕女人的房和车,因为一言不合,女人可能会甩门开车走人,一个高傲的不会服软的女人,才是让男人更怕的。
再说女人的条件已经这么好了,和你条件差不多的或者比你差的,你肯定也相不中,而你相中的男人,他们肯定很优秀,但他们又相不中你的年龄。
条件好的男人宁愿找个条件比他差,比较年轻的女孩,而不会轻易考虑大龄剩女,除非有姐弟恋的癖好。
我的邻居大学毕业后在单位里受排挤,一气之下辞工读研,他老婆工作单位好,家里条件也好,结婚前他老婆就有全款买的房子和车了。
他读研包括后来读博,都是老婆给他投资的。两个人只要一生气,老婆拿包开车就走人,回到自己房子里去住。
俩人吵架的时候,他老婆的口头禅就是:我有房有车有工作,你那辆车有四个轮子都是我的钱买的,连你读博都是我掏钱养你。
儿子在他母亲长期的语言熏陶下,不旦瞧不起父亲,还和他父亲动过手。
孩子小的时候,她老公还经常去哄她,后来邻居博士毕业,单位分了房还有安家费,渐渐的就不怎么吃老婆的那一套了。
前年孩子上大学之后,她老公第一件事就是拉着她去离婚,把他们共同买的房和存款大部分都给了老婆。
她老婆逢人就爱说,前夫没良心,当初要不是她供他读研读博,他哪里有今天?
这并不是说我那邻居变心了,是他这些年在老婆强势的压制下,在家里根本就没有地位,虽然他现在工资比老婆高,但他读研读博的钱确实是他老婆掏的,这个把柄他一辈子也甩不掉。
回到题主的话题:为什么有些大龄剩女买房买车后更难嫁了?首先是你那优越的条件,让普通男人望而却步。
其次你的大龄,很多优秀的男人根本就不会考虑。
女人在结婚对象上,不要用自己的房和车来当条件,有时这不但不能给你加分,可能还吓跑了不少人。
为什么感觉有些大龄剩女买车买房后更难嫁了?
男人怕的不是有房的女生,说个真实经历。
遇到一个女的,有贷款房,买在苏州很偏僻的地方,总价大概120W,她自己年收入10W左右,说实话这点收入还是比较吃力的,我的收入大概20多W,让我一起帮她换贷款,不同意加我名字,并要求我另外再买一套,也是我自己负责,但要加她名字,作为两人婚房。我是想她把她那套卖了,加上我的首付(绝对是超过她的),可以一起买套位置好点的,她也不用每天上下班挤公交将近4个小时了,但她不同意,觉得我图她房子。
这种女人的世界里,她的还是她的,你的也是她的,还说靠女人的男人不是真男人,有一点点底气(说实话120W的房在苏州真的属于特别偏位置的差房子,还是贷款的)就觉得自己牛了,要找一个能帮助她人生的男人,真的脑子有问题。
换个角度想,男人有贷款房,不加女人名字,会有女人愿意嫁给他吗?
不加名字,意味着,接下来的一生,整个家庭的经济负担几乎只能由另一个人独自承担,并且如果离婚,独自承担的这个人的财富会被分割,另一方的财富却还是归她自己,想一想,可不可怕?婚姻已经不是爱情的坟墓了,简直爱情的提款机。
女生普遍的思想就是,男人有房是基础,女人有房很优秀,哪怕位置再差,贷着款,也很优秀,导致找对象的过程中误以为自己真的很优秀,就开始提高价码了,显然被她们看上的男人没一个会是傻子的,最终就只能剩下。
真优秀的女生不可能剩下的,你再优秀,也会有和你匹配的男生,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位女生的优秀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独一份的。
为什么感觉有些大龄剩女买车买房后更难嫁了?
我同事小王,今年31岁,在青岛有房有车,每个月五六千房贷,车贷车位加油费用也得四千,而她每个月到手也就一万五六。
她自己过得紧紧巴巴,但择偶标准一直卡的很严。
我们说,你放低点标准,你都有房了,找个没房的,和你一起还月供不就得了。
她说:“呸!凭什么,这可是我省吃俭用,东讨西借凑的首付,背了三十年贷款才买的房子,是我的婚前财产,你叫我找个连房子都买不起的穷光蛋,跟我一起还月供,是不是房子还得加他名字呀?”
“那你到底想找啥样的对象?”我们问道。
“本科及以上学历,工作稳定,最好是在体制内,国企和大型民企外企员工也可以考虑,年收入20万以上,35岁以下,身高175以上,必须有房!”
她一字一顿地说完,让我们帮她留意一下合适的男士。
我们纷纷摇头婉拒。
唯独愣头青大刘说了扎心窝子的实话。
“小王啊,哥哥我说话直,不好听,但拼着得罪你,也得让你清醒一下,因为,哥哥我不想看到你再这么苦哈哈的一个人硬撑着了!”
下面是大刘的原话。
“第一、你总觉得自己有学历,工作体面,收入高,长得也不错,凭什么要将就,凭什么找个连房子和车都买不起的穷小子?凭什么那些长的不如你好看,干的不如你出色,各方面都不如你的女孩子,都一个个嫁的比你好?你有没有仔细的去分析过背后的原因?”
作为已婚男人,我给你个答案:年轻和漂亮。没错,男人就是这么肤浅!包括你择偶标准要求的那些高质量男士,他们择偶的标准,除了学历品行志趣家庭背景之外,就是年轻漂亮。不但他们这么想,他们父母也这么想!”
“站在男人角度,年轻女孩子身体条件好,对孕育后代有优势,好看的女孩子,带出去有面子,将来生的娃也好看,毕竟这是个看脸的时代。
至于所谓的知性精致优雅的高冷御姐,只有那些还没出校园的毛头小伙子,或者想吃软饭的小奶狗喜欢的,真正要结婚成家的理智男人,考虑的就是门当户对旗鼓相当,年轻漂亮性格好,而不是有房有车,因为,这些他们都有,即使眼下没有,结婚时,拼全家之力,也会置办全了!”
看到小王拉下脸,大刘顿了一下,说:“妹子你别生气啊,我就是帮你分析,不是针对你。”
他边上另一个姑娘小周,准备开始掐他胳膊了。
“你继续说下去!”小王吩咐道。
“第二、你嫁的是男人,图的是天长地久,踏踏实实过日子。其他女孩子也一样,你的竞争对手,是那些想要嫁人的姑娘,她们要么年轻,要么好看,要么有钱有关系。而符合你想嫁的那种有房有车学历高工作好的男士,很少有人在乎他女朋友是否有房有车,他们在乎的是女朋友好不好看,温不温柔,是否能能理解他,家世背景人脉是否对他事业有所帮助。
简而言之,你的对手,是那些比你有优势的女性,你的房子汽车,对于和你相亲的男士而言,属于可有可无的附加项;对于你自己而言,会觉得这是你实力的象征,想当然的以为这是你优秀的象征。
很少男人在乎他将来的妻子是否优秀,能不能成为女强人。他在乎的是老婆孩子热炕头,有个稳定的后方就行了,回家有口热饭吃,没人唠叨埋怨,他就烧高香了,劳累一天,休息一晚第二天满血复活,继续出去打拼,这是大部分精英男士的常态。
所以,你要认识到自己的长短板,要想早日结束单身,该考虑放低标准了!”说罢,大刘喝了一口茶。
“老娘这么优秀,凭什么要放低标准,那些不如我的,都嫁得比我好,我咽不下这口气!”小王还在纠结。
“第三、爱情婚姻这事儿,千万不要瞎攀比,我家你嫂子和你同样心态,一起过了快十年了,还说什么,当年要是嫁给别人,没准过上阔太的日子之类的废话,但她没想过,要是没嫁给我这样一个普信男,没准会嫁给一个渣男或者更普通的男士。即使嫁入大户人家,她也未必驾驭得了人家,也未必能摆平强势公婆和外面的各种心机婊。”
“婚姻这事儿吧,就是关起门来过日子,一家不知道一家,冷暖自知吧,你那些嫁得好的小姐妹,有的要看公婆脸色,有的为了孩子,对老公沾花惹草视而不见,还有的,就是交给了富裕和体面,有海边别墅有帕拉梅拉,唯独缺乏爱和温暖,包容和理解。”
“所以,你得明白一件事:你是想找一个靠谱的人结婚,过比现在更轻松愉快的日子,组建一个家庭,有爱,有温暖,有包容理解和支持,能一起为这个家并肩奋斗,生活质量能有所提升,而不是单纯的去匹配各种指标!”
听到这里,小王有所动容。
“举个例子,你相亲遇到个外地来青岛发展的小伙儿,没房子,没车,在科技企业上班,他们企业是被投资界看好的独角兽,他所在部门是关键研发团队,老板给了他们同份额的股权,他是硕士学历,27岁,身高170,发际线有点高,但人品正直,老实木讷,不懂浪漫,这种人,你交不交往?”大刘问道。
“不考虑,太矮了,还可能会秃顶,要是他们公司上不了市,也赚不了几个钱,不如体制内的稳定!”小王回应道。
他转身问25岁的小周:“你考虑一下,要不要见一面?”
“要是真有这样的话,我肯定要去看看的,不成,也能长点经验啊!”小周说道。
“看到没,这一中午头,嘴皮子白费了,还不如去眯一觉呢!”说罢,大刘又去接开水了。
各位看官,看完以上对话,明白大龄剩女为啥难嫁了吧,和有房有车关系大吗?
欢迎关注,欢迎留言讨论。
———————
本文配图全部来自网络,侵删。
为什么感觉有些大龄剩女买车买房后更难嫁了?
关键是她仍然会要求男方有房有车,不然她图什么?而有房有车的男人还真不稀罕她的房,更讨厌她仗着有房会更强势,婚后一吵架就会离家出走回到自己的小屋,这样非常不利于夫妻感情的修复。
为什么感觉有些大龄剩女买车买房后更难嫁了?
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问。剩女在没车没房的情况之下要求都那么高,有车有房有存款了之后要求会更高的,不是找高富帅就是找同等级的暖男。女人什么都有了男人在家里就没有地位和容身之地了。挣钱少的男人就成吃软饭的了,结婚后在家庭里面连说话的权力都没有了。很多女人都在说,我有车有房有存款了还拿男人来干嘛。的确他们说的对,自己都有车有房有存款了还要男人来干嘛,除了睡觉满足一下生理需求别的都不需要了。现在这个社会什么情趣用品到处都有卖哪里都可以买,就更没有嫁人的需求了,现代的女人拿钱去医院求点精子做个试管婴儿完全没问题。男人除了感情上面还可以安慰一下女人之外,其他的什么车子房子钱和生理需求都用不到男人了。你说谁还愿意娶一个有车有房有存款的女人呢?谁敢娶呢?
为什么感觉有些大龄剩女买车买房后更难嫁了?
因为有车有房,女人的标准就会大幅度提高。而对男人来说,女人的车房和自己没关系,凭借有车有房提高要价只是女性一厢情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