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的世界》中为什么路遥在结尾处笔锋突转,将田晓霞写死?

晓霞和少平早已在杜梨树下,做过浪漫的约定,为何就在赴约前突然离世? 晓霞,请你去赴一场和少平的杜梨树下之约,他已在那里候你多时……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

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获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平凡的世界》最令人惋惜的就是田晓霞的和贺秀莲的死。

作者这里主要说田晓霞的死。

田晓霞和郝红梅都是孙少平的中学女同学,并且关系不错,男同学还有金波、顾养民等。

共同的处境,让孙少平和郝红梅有了那么一段懵懂相惜的时光,郝红梅为了改变她家的地主成分,选择了条件好的顾养民,为此,孙少平也有短暂的消沉,孙少平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后来,在知识养分滋润下,孙少平想通了。

共同的兴趣,让同样爱书,有理想的田晓霞让孙少平眼前一亮。

高中时代,孙少平对田晓霞很是欣赏和佩服。出身的巨大差距,让孙少平做梦都不敢想有田晓霞这样的女朋友。

高中毕业后,田晓霞考上了黄原师专,而孙少平则在到处打短工。

一个偶然的机会,两人本该再有交集的两人通上了信。

孙少平交往了高干家庭的高知女友田晓霞,但两人相处的根基,是精神共鸣,而不是利益攀附。

所以虽然他们之间家境、学历和社会地位都相差悬殊,却能相互尊重,势均力敌。

作为记者的冒险精神又使她田晓霞果断地下矿井去了解煤矿工人的井下作业,同样,不顾一切的记者使命让她在暴雨中奔赴前线捕捉洪水灾情的第一手消息,最终在陕南抗洪前线采访时,为救落水的小孩而献出自己年轻可爱的生命。

两人一路走来,每一步,孙少平都走得稳扎稳打。

每一次选择,他都做得无愧我心。

即使经历生离死别,兴衰荣辱,他依然对人生充满希望。

《平凡的世界》中这样写到:“她几乎想都没想就跳入水中,最后一瞬间,她眼前只闪过孙少平的身影”,路遥在写到田晓霞去世后,曾痛哭流涕,喃喃自语:“田晓霞死了,田晓霞死了。”是的,她为了自己热爱的工作献出了生命,却换得另一个生命的继续,这不得不使我们感动和惋惜。

田晓霞就是堂姐润叶的翻版,田晓霞和孙少平再两情相悦,抵得过时代和父母的阻拦,田晓霞的母亲会允许她的女儿和一个煤矿工人在一起,一个身份和地位差别这么大?

田晓霞的母亲撮合了润叶和门当户对的李向前,酿成了悲剧。

路遥的初恋也是因为身份悬殊,以悲剧结束。

《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就是路遥,田晓霞就是她的那位北京知青初恋。

路遥是现实主义作家,深知社会烙印对人生的影响,人不是个体,不可能超脱阶层这么大,最终会在现实的泥潭里打滚,预其让让这美好的理想爱情染上尘埃,不如让田晓霞为理想而牺牲,让爱情的美好成为传说。

在《平凡的世界》中为什么路遥在结尾处笔锋突转,将田晓霞写死?

路遥出身贫寒农家,曾经在县高中读过书,这也是他一生的转折点。在路遥的成名作《人生》和《平凡的世界》中,男主角高加林和孙少平都有在县中读书的经历,这两人身上其实有路遥本人的影子。

路遥(左)和朋友在延川黄河畔合影(1970年)

高中毕业后,路遥曾经参加过造反派组织,并担任过县革委会负责人之一,后来回乡务农。路遥内心里对外面的世界和权力有一种天然的向往,这在他的作品及人生中都可以看到。

路遥笔下的高加林爱上了黄亚萍,而黄亚萍父亲是县武装部部长,在当地属于“高干”;孙少平爱上了田晓霞,而田晓霞的父亲田福军更是大名鼎鼎,曾担任过原西县革委会副主任、黄原地区地委书记和陕西省委主要领导。

孙少平与田晓霞

在生活中,路遥的两任恋人都是来自首都北京的知识青年,社会地位和家庭出身远远高于路遥,其中一位后来成为路遥妻子。

我个人认为《平凡的世界》之所以将田晓霞写死,是因为路遥实在无法自圆其说了。试想,孙少平是煤矿工人、农民子弟,田晓霞是省报记者、省委领导千金,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人能成为夫妻吗?所以,路遥只好让田晓霞在抗洪采访中牺牲——这种结局对于路遥、孙少平和田晓霞来说,都是一种解脱。

在《平凡的世界》中为什么路遥在结尾处笔锋突转,将田晓霞写死?

早晨从下午开始,带你一起读路遥《平凡的世界》。

看原著,更深入。

田晓霞为什么会死?

首先田晓霞的死并不是突然的,而是必然的。

路遥把她的死,设计得跟她的个性产生了极大的关系。

其实田晓霞本不应该出现在洪水现场的,她应该与孙少平一样,准备着,期待着,那个在古塔山的两年之约,她此刻应该在省城报社的办公室里,又或者早已回到了黄原。

那么田晓霞又是怎么到达洪水现场的呢?

这要怪,还是要怪吴仲平,是吴仲平去报社找高朗,想把这个大新闻告诉他。

可是他找不到高朗,却把这个消息告诉给了田晓霞。

田晓霞本就是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人,再加上她天生极富有冒险精神,所以当她一听到这样的重大新闻,就立刻冲向了前线。

田晓霞为救小女孩,被洪水冲走

到了前线的她,如果安心做她的记者写稿工作,她也应该是安全的,可是她偏偏去做了疏导群众的工作。

路遥的笔锋就在此刻,指向了田晓霞。

他为了让田晓霞死得壮烈,死得其所,死得高尚,他让田晓霞在解救了三千人的行动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接着又让田晓霞不顾生命危险的去救一个小女孩,结果小女孩得救了,田晓霞被洪水冲走了,一命换一命。

田晓霞在最后的那个瞬间,伸出了一只手,眼前浮现出了孙少平的面影。

她想抓住自己亲爱的人,但是却抓不住……

路遥为什么要写死田晓霞?

路遥将田晓霞写死了之后,更是像失去了自己真正的亲人一样,痛哭流涕,无以复加。

然而为了剧情的发展,他不得不强忍着巨大的痛苦,让田晓霞去了天堂。

那么他为什么不能设计田晓霞与孙少平两情相悦,白头到老的剧情呢?

这其实是与他的人生经历和思念观念息息相关的。

就路遥的人生经历来说:路遥曾经的初恋,最爱的女人林虹是当年北京来的知青,他们相爱了。

结果当路遥为了爱情,给了林虹一个改变命运的工人名额之后,进了厂改变了身份的林虹就立刻抛弃了路遥,另觅新欢了。

这次痛苦的人生经历,让路遥对于身份相差巨大的爱情是非常抗拒的,是不抱希望的。

路遥认为只有门当户对的爱情才能天长地久

在路遥的心中,门当户对,身份地位相近,才是能够相爱一生的基础。

在书中,孙少安为什么拒绝田润叶,理由就是一个:差距太大;

孙少安为什么立刻娶了贺秀莲,理由也只有一个:差距不大;

孙少平为什么不能娶田晓霞,因为:差距太大;

孙少平为什么能够与惠英在一起,因为:差距不大。

在路遥的实际生活中,路遥与另一位北京来的知青,也是林虹的同学林达,从恋爱到未婚妻,这段爱情长跑跑了6,7年,直到他成了省级文学杂志的编辑之后,他才正式与林达结婚。

所以,路遥虽然是相信爱情,享受爱情的,但是他在骨子里从来都不相信差距太大的两个人会有美好的结局。

路遥为什么转笔会转得这么急?

至于路遥为什么把田晓霞写死,而且是那么的突然的原因,应该就在于如果按照以前的剧情这样下去,他自己都无法把控全书的脉络了。

因为路遥在前期加了许多孙少平有可能会选择惠英的片段,就是为了让孙少平能够放弃田晓霞,转而与身份地位更接近的惠英在一起。

如果真让晓霞和少平去赴了那个两年之约,如果让他们一起携手回了双水村,让他们的恋情大白于天下,那么所有的一切,都一发不可收拾了。

所以路遥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也为了让田晓霞和孙少平这段完美的恋情不至于产生裂痕,故让田晓霞壮烈地走,是最好的选择。

早晨从下午开始,带你一起读路遥《平凡的世界》系列问答。

喜欢请点赞,加关注,还有后续。

在《平凡的世界》中为什么路遥在结尾处笔锋突转,将田晓霞写死?

对于路遥为什么要把田晓霞写死这个问题,说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我是一个东北人,九四年在河南新乡的地摊上买的(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以后每年或者隔年的看一遍,一共该有十几二十几次了吧,记不清了,因为我和书中孙少平同是农村人,而且同年高中毕业,也有类似的经历,类似的结局……所以我对这个问题有以下几种看法……

(1)时代感,因为那个年代,城市和农村是两个世界,是泾渭分明的,城市人看不起农村人,不想和农村人交往,农村人自知低人一等,不敢和城市人交往,就是城市和农村的亲戚都很少来往的,所以路遥把他们俩写成结婚了,很不现实,读者也不会接受的,把他们俩写成分来了,又和孙少安田润叶故事雷同……所以必须得把田晓霞写死。

(2)作者的经历,路遥的初恋,付出了纯洁的爱,可那位清华大学附中,能歌善舞,活泼开朗的林虹还是抛弃了他,这路遥心中留下了永远摸不掉的阴影,好的作品就是作者情绪的喷发……

(3)路遥写的就是(平凡的世界),假如孙少平和田晓霞结合,那叫平凡吗,就连青梅竹马 ,两小无猜的孙少安田润叶都没能结合,何况中学才认识的孙少平田晓霞呢?因为路遥写的就是平凡的世界,一个挖煤的和省长女儿结合能叫平凡吗?……平凡的世界也会偶尔奇迹发生,但终究要归平凡……

一个平凡的人不要有过多的梦想,走平凡的路,才能找到自己的归宿……

在《平凡的世界》中为什么路遥在结尾处笔锋突转,将田晓霞写死?

伊人已去,爱却永留心间;我带着你的爱,在苦乐人间,继续前行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耗时六年,用心血甚至可以说用生命写就的百万长篇巨著。这部小说曾获茅盾文学奖,“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2019年,路遥还被评为“最美奋斗者”。

小说以孙少安和少平的奋斗经历为主线,同时也描绘了他们各自的爱情。但是很不幸的是,结尾处他们都痛失所爱:少安的妻子得了肺癌;少平的女朋友为了救人溺水而亡。

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多么美好!可是作者路遥却生生把田晓霞写死!大多数读者不明白,为什么要如此残忍?

我也和大家一样,希望结局圆满;但是想一想也理解,觉得这样的结局,也是一种美好;虽然是凄凉的美好。

试分析,个人认为原因如下:

一、太有可能的现实

依着田晓霞的性子,她太有可能做出这样的事。从她一出场,就是个正能量的好女孩。她男孩一样爽利,家庭条件优越,却不清高傲气,她平易近人,乐于助人,心地善良。所以才让穿得破烂内心自卑的少平对她颇具好感;当然,这时的好感还不是爱情。

等到他们发展为爱情,晓霞的表现就更好了:她从未嫌弃少平的出身和工作,她的爱是纯粹的爱。她鼓励他惦念他关心他,看到他盖的被褥破了就悄悄地给他换成新的;她在日记里称他为“我那淘炭的男人”,语气里充满了自豪和甜蜜。她甚至爱屋及乌,去看少平读大学的妹妹兰香,给她买衣服,给她钱,却为了照顾她的自尊心说是少平给的……她是多么的体贴入微!

她有事业心,十分敬业,胆子还大。为了写稿体验生活,敢以女性之身下到矿井下。包括那次救人,也是为了工作,作为一个记者去一线报道水灾实况。在这过程中,看见有孩子落水,她毫不犹豫地投入水中去救,很符合她的性格。

二、作者自身经历的影响

大家知道,路遥的生活艰苦,爱情也不幸。他的初恋是林红,因为爱,他不惜把自己的工人指标让给了她;可是有了正式工作之后的林红无情地抛弃了路遥。

而路遥的妻子林达,也因为他老家一些人的拖累;加之路遥总是常年在外采风创作,聚少离多,大大影响了正常的家庭生活而离开了他。

所以说42岁就英年早逝的路遥的爱情是悲剧的,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创作思路,在作品里有意无意地,能找到他自己经历的影子:那就是他笔下的爱情,几乎没有完美的,都是遗憾收场或带了残缺。

就拿《平凡的世界》来说,少安因为现实原因放弃了青梅竹马一往情深的润叶,娶了秀莲;秀莲和少安同甘共苦任劳任怨,却在砖厂复产迎来好日子的时候离去;而润叶和深爱自己的李向前有名无实地过了多年,等李向前双腿残了才和他好好过日子。还有润叶的弟弟润生,和少平的初恋郝红梅结了婚,可是郝红梅已经有了几岁的孩子;少平最后和孤儿寡母的师娘惠英过光景;他的好朋友金波还因为难忘那个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的藏族姑娘单着身……

甚至,连曾被人们艳羡的各方面都十分相配的杜丽丽和武蕙良,也因为遭遇了背叛而劳燕分飞!

这一点也在他的另一名著《人生》中得以体现:美丽而善良的刘巧珍被进了城的高加林抛弃;而被贬回农村的高加林又被黄亚萍甩掉……

要么爱而未得,要么得而复失,路遥小说里的爱情,总是太多感伤和缺憾!也许,这就是生活吧!

也是生活阅历在作者心中留下的烙印在作品上的影射和写照。

三、作品需要,悲剧的美才永恒。

“得不到的永远最好”,就象张爱玲小说里说的那样,爱情,总是花开两朵,“得到了白玫瑰,时间久了,就成了饭粘子;而红玫瑰成了胸口的朱砂痣。得到了红玫瑰,时间久了,就成了蚊子血;而白玫瑰就成了心头的白月光”!

文学作品中,似乎一些名著都已悲剧收场,当初的爱有多么美,最后就有多悲凉!这样强烈的反差和矛盾,更使人难忘。《飘》里的斯嘉丽发现自己对瑞德的爱时,瑞德已远走他乡;《简•爱》里的简爱回去和罗切斯特一起生活时,庄园已被烧毁罗切斯特因伤致残!就连沈从文的《边城》也以翠翠日夜孤独地守在在河边,不知等到何时的等待而结尾……

所以,路遥把晓霞写死,也可能是出于对作品审美的需要。

四、作者有点小小的自私也是美好的心里想法

请原谅我,不是对路遥不恭敬!我特别佩服他!特别喜欢他的作品!

为什么说他把田晓霞写死,我觉得也许在路遥的心中,爱情夭折于命运之手总比败给残酷的现实要好!

田晓霞对少平是真爱。可是,少平从阴冷潮湿的井下上来时,晓霞会做好了热乎的饭菜在家里等么?晓霞需要呵护时,少平会第一时间冲到她面前吗?少平的徒弟和工友们来家时,晓霞会热情地招待吗?晓霞的单位有活动时,大家会对一个矿工报以什么眼光呢?

爱情是宝塔山上杜梨树下的承诺,是你来我往一封封火热的情书;可婚姻是柴米油盐,是人间烟火!

他们如果结婚了,结局就两个:要么是少平换个工作,婚姻才有可能长久;这估计就得动用当高官的老丈人田福军的关系了;要么就是两个人的爱情抵不过似水流年,终于分手。

而这两个结果都不是路遥想要的!所以,他把晓霞写死,就让这份美好的爱情永远地,截止了!留住了!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我都不敢说真正地读懂了《平凡的世界》;更不敢妄谈能读出路遥的内心世界。

关于路遥把晓霞写死的结局,让我想到了早些年读过的席慕容的《最美的时光》:

我可以锁住笔,

为什么,却锁不住爱和忧伤?

长长的一生里,

为什么欢乐总是乍现就凋落?

走得最急的总是最美的时光?

但是,不管怎样,我相信,少平的心里,都会永远铭记晓霞对他的爱;他和晓霞的相识、相爱和相思,会是他生命中,最美好的最值得回忆的好时光!

这就是我hyg陌上花开,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十分感谢您的阅读!谢谢啦!

(图片如侵权,联系删除)

在《平凡的世界》中为什么路遥在结尾处笔锋突转,将田晓霞写死?

路遥为什么要将田晓霞写死呢?

有些人说,是路遥不尊重现实所致。一开始时,路遥过分追求理想主义,后来发现这种不切实际的理想伤害了《平凡的世界》的真实性,于是,路遥只得笔锋一转将田晓霞写死。这种说法,表面上看起来颇有道理,但经不住推究。路遥先生在动笔前,已经为《平凡的世界》里的人物勾勒出了最终归属和相互间的交集。这就像曹雪芹一样,在动笔写《红楼梦》前,已经为书中的人物写了判词。对人物的命运做了全盘考虑,何来写作中途突然变卦之说。

路遥将田晓霞写死,或许从路遥的两次恋爱中能找到一些原因。

一、路遥与林虹的爱情。

1969年,延川县来了2000多名插队知青,这些知青全部来自北京海淀区,其中,大部分是清华大学附中的学生,林虹便是其中之一。林虹美丽活泼,能歌善舞,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气质美。林虹在路遥心中就是白雪公主,是仙女。

其实,在路遥与林虹谈恋爱之前,曾经有一位乡下姑娘主动向路遥表白过,但心高气傲的路遥拒绝了这位农村姑娘。在路遥看来,北京女知青林虹的气质、身份和才能是他所需要的。当然,路遥对林虹也是真心实意的——路遥曾经将自己的招工名额让给林虹。这对于想跳出农门的路遥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但事与愿违,林虹返回北京后,便断绝了与路遥的关系。这极大地打击了路遥,路遥为此曾经想投河自尽。

二、路遥与林达的婚姻。

林达也是北京来的知青,且是林虹的好友。林达曾经受曹谷溪委托去说服林虹回心转意。后来,曹谷溪见林达的说服工作无望,于是,曹谷溪又撮合林达与路遥谈恋爱,并将自己的照相室提供给两人做约会的地点。众所周知,路遥与林达结婚后,生有一女,后来两人分手。

作家创作离不开自己的生活体验,并在一定程度上会将自己的某些情感融入其中。路遥写高干子女田晓霞与农民儿子孙少平谈恋爱,从某种程度上说,折射了自己两场恋爱的影子,而路遥的两次情感经历,最后都没能善终。

将田晓霞写死,便折射出了这两次没能善终的情感。路遥将田晓霞写死后,曾经打电话让弟弟来看他,见了弟弟便痛哭流涕地说:“田晓霞死了!”此时的路遥对田晓霞的情感已经超出了对自己书中的人物的感情。就像脂砚斋批《石头记》时常说的“为谁一哭”一样,《石头记》里的许多人物原型都是脂砚斋与曹雪芹身边的人。我们有理由相信,《平凡的世界》的许多人物的原型也是路遥的身边人。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欢迎留言讨论!我是路遥的忠实粉丝,希望在此结识更多的路遥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