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农资的为什么怕种地大户?
这个问题看起来有点矛盾,实际上还真有点道理。论说卖农资的谁不盼着有大客户照顾呢,开店不怕大肚汉!卖农资的怎么怕种地大户呢!
听我来交流交流,看看这其中是什么因素导致的。
一、卖农资的喜欢农民单家独户经营土地的方式这种卖农资的怕种地大户,是近几年出现的问题。刚分田到户时,还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那时都是农民单家独户经营自己的土地,购买所有农资必然都要到农资店购买,这也是农资经营较好干的时期。
农民因为是个体土地经营,人均土地有限,所用农资也有限,形不成规模购买力,更谈不上多购优惠、批发或者出厂价格的实惠利好。唯有在农资门店购买农资,无形之中形成了农资经销商对农农购买农资的“垄断”性,农民也别无选择,种地离了农资也不行,所以,农资经销商买卖怎么做怎么行,反正你农户跑不出农资经销商这个范围,都是我的“菜”。
二、卖农资的不喜欢土地流转、土地经营大户为什么呢?近几年实行的土低流转,及土地承包大户,对农资经销商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使其原有的对农民购买农资的“垄断”力逐渐“破防”!
这些土地承包大户,不一定都到你的农资店购买农资,市场竞争力强,规模种地大户可选择性强,谁给的优惠力度大,就可能到谁的农资店购买。
卖农资的想留住这些种地大户,就必须忍疼薄利销售,甚至赊销,又不好意思追要账目。否则,种地大户都跑去他处购买农资了,卖农资的还赚个毛钱呢!
再有就是,规模土地经营者,国家都有相应的扶持补贴。因为是规模土地经营,到任何农资经销单位、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或农资制造厂家都可以协调解决享受优惠、批发、或厂家直销的利惠。
所以,一般的卖农资的心理上就多了些纠结,对于规模种地大户,即怕这宗买卖跑了(去别处购买农资),又要忍疼让利销售(为了揽住这些种地大户)。
现在的社会很现实,无利不起早,有奶就是娘!卖农资的怕种地大户,就是基于这些原因。说一千道一万,没有客户照顾,怎么可能把钱赚!
卖农资的为什么怕种地大户?
因为以下3点:
第一,种地大户,科技素质相对都是偏低的。比如:河北邯郸永年区有一个XX民的种地大户,科技素质很多,很多基本的科技知识都不懂,还“自以为是,自作聪明”。这个人在小麦防治病虫害的时候,竟然不知道【杀菌剂的的特点】是什么,也不知道杀菌剂亩用100%纯药多少合适。但是,就是这样的人偏偏又固执又顽固,不思进取,彻底就废掉了。
大家想想:你做为一位农资经销商,对待这号人恐怕不是怕,而是躲的远远的。因为,这样的人“赔钱是必然的”。
第二,种地大户,贪图便宜的是较多的。因为“科技水平偏低”【可以说,种地大户95%以上的对科技“不真懂”或者“真不懂”】——一些傻乎乎的喷施叶面肥,专挑便宜的用。比如这些人喜欢用“磷酸二氢钾”,其实呢,无非就是【磷】和【钾】,必须土壤大量施入才行,可是你喷施“九牛一毛”的磷和钾,有啥用呢?还白白浪费人工。
如果你真的懂科技而【追求性价比】,可以喷施【1%的磷酸二铵+1%的硫酸钾】啊——100斤溶液也就成本3元多点。
如果你真的懂科技而【追求性价比】,防治小麦赤霉病,你可以【80%戊唑醇2份+80%乙蒜素2份+1份增效剂+1份苯醚甲环唑=6种产品约6元钱】。
可是,几个人“真的懂呢”?第三,种地大户,赊销的很多。不少种地大户,是为了补贴的,也有的是“妄想种植暴利作物”的,投机取巧或者“一夜暴富”的心理作怪。这些人根本没有【务实的追求长期回报的思想】,对周边的农资经销商往往就是赊销,“张三不赊,李四赊”,不赔钱,结账是就给农资经销商“搞价”想法少给10%甚至更多,赔钱了,这些人就“溜之大吉”找不到人了。
卖农资的为什么怕种地大户?
我们本地有一句做生意的行话说“大买卖怕陪,小买卖怕吃”,说的就是生意做大了就担心赔钱,生意做小了怕打理关系。卖农资的大小老板谁不想招揽几个种地大户,毕竟种地大户的农资产品下货量是非常大的,即便是多利多销也能挣钱啊。但近几年的农资行业的实际情况是农资店老板都开始躲着种地大户,说白了也是担心客大欺店的问题。
单户购买一袋尿素是九十五块钱,我堂哥承包五六十亩地,在农资店商量的价格是八十五块钱,差十块钱。关键即便是八十五块钱还需要农资店配送到家,甚至到地头。我们本村另一个包地大户百十亩地,联系农资店要农资都是靠电话,说好价格之后在地头等着农资店配送,价格肯定还要低关键秋后算账,,等到结账的时候在抹点儿零头。
客大欺店的现象在农资行业同样存在,这两年农资店老板们都聪明了,也不管你多大的包地户,别说一个电话,就是十个电话也不给你上货,先打过点钱来再说吧。对于那些大包地户来说因为需要的农资数量大,既然本地农资店不给我优惠,我就四处联系外地农资店老板,四处打听那个地方化肥便宜,那个地方种子便宜,那个地方农药便宜。
小的农资店都是家庭模式经营,一家子共同照料一个农资店对外概不送货,不是熟人概不赊欠,购买者多数是本地农友开着三轮车进店购买,农资店靠的是口碑维持;大的农资店虽然下货量大但是人工车马费用也不低,单户进店一般讲价都合理,既能走货也能保证利润。对于大包地户来说,压价本身就很厉害,利润低的时候在抹零估计会赔钱。
敲个黑板:很多时候农资店对种地大户的优惠力度还是很大的,可买卖双方到最后往往多是因为价格问题谈不拢。大种地户总认为农资店老板利润丰厚赚钱无数,总想进一步压低农资价格降低自身的种植成本,但农资店老板也要考虑自身的利润问题,人工车马水电房租那一项都需要钱来维持,别说赔钱做生意,就是利润低于心理预期的买卖也不会去做。赔钱赚吆喝的事情更不会有,所以很多农资店老板宁愿做单户小买卖,也不会给大种地户服务。卖农资的为什么怕种地大户?
万事都是有矛盾性的,也是有互相吸引性的。卖农资的和种地大户就是一对相互吸引的客情关系,也是在磨合过程中分分合合的。现在卖农资的怕种地大户是因为其配合中间出现了一些裂痕而已,想当年,种地大户可是农资销售者最想亲近的客户了。 一、农资经销商的客户群体分析
农资经销商的客户群体从大面上讲就是农民,细分一下,就是个体农民和种地大户。种地大户在改革开放40年来,也是经过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的。最初家家户户联产承包,都是种地个体,大约从2000年来,一部分农民因为孩子上学的原因或者进城打工的原因顾不上料理耕地,就把地送给了或者包给了有能力种地的人;2010年以来,有超过100亩地的就可以叫种地大户了,县级政府都会给其各种奖励的;到2014年以后,随着国家对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扶持,以及对土地流转的政策明确化,一些大胆的农民开始大量地承包土地,有的实现了连片化,在这个过程中,挣得了自己的那桶金。当更多的人发现包地这个营生好做后,包地就成了一门生意了。包地的人就不仅仅是一些胆大的农民了,更多的是那些有资金实力的“有钱人”了。只要是生意,就存在着赔挣,也就有了象当年一样的“在角债”了。
二、种地大户为什么会成农资经销商的大客户?也正是在种地大户开始出现的时候,农资也随着发展了起来,首先是农资生产企业越来越多,然后就是农资总量大幅度提高,再就是人们想象的全国30万农资业务员纵横天下。当农民种地为产量的时候,农资的销售量自然也会提高。当产量达到一个比较稳定的量时,农资的销售就不会有更大的提高了,就会形成农资销售的竞争白热化。
农资销售竞争首先是从客户上来竞争的。谁都清楚,给个体老百姓销售农资,真的比较累,人力、物力消耗都比较大。而对接合作社或者种地大户,就成了最为方便而且高效的一种销售方式了。曾几何时,种地大户就是农资销售的主要客户。为了有更大的销量,也为了能够稳定种地大户,农资经销商想尽一切办法,让利、低价、不挣钱只挣厂家返点、赔钱争取客户、赊销、几年地赊销,各种办法都用上了,就是为了把这个客户留下来,成为自己的铁杆客户。我在一段时间内,也曾经就种地大户的客户营销做了一些分析,确认种地大户就是当时的主要客户源。
三、农资经销商又为什么会远离种地大户?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农资经销商与种地大户的分分合合也是符合利益规律的,当种地大户诚实守信,能够按照账期结清经销商的账款时,那么这种合作关系一直就会存在;如果这种信誉关系不存在,或者因为不守信成为了仇人的时候,这种合作关系就土崩瓦解了。现在就是这种情况。
人们说,为什么这种农资经销商远离种地大户的局面来得这么快?其实我们常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想当初种地大户种那么地,需要大量的农资,钱从哪里来?经销商给了他们一定的照顾,双方互相感激。当种地大户人群不再是单一的农民时,那些投机的商人来包地,有的根本不懂农业,就会有赔钱的可能,自己都赔钱了,哪有可能把这些农资款给还上,就形成了一年的欠账。经销商为了讨回欠款,出了下策,就当自己赊销了一年,第二年继续向大户投资,大户还上上年的欠款,这样周而复始,这还算是有盼。当农资经销商继续问大户索要欠款,或者农资经销商因各方面原因不再干农资生意的时候,这些欠款基本上就要不回来了,这已经成了行业内的共识了。
我在近几年的文章中,多次提及了与种植大户的现金销售,这不仅仅是维持客情关系,各自取得相应利润的问题,更关键的是,这种低声下泣的销售本来就不符合销售的正常规律,损失的只能是提供农资产品的经销商。从现在的情况看,包地户越大胆了,赔钱率也越来越高了,农资经销商可收回欠款的几率越来越低了。当农资经销商看到这问题所在时,有的已经来不及了,打碎了牙往自己肚子里吞,平时与包地户还是假装笑脸相迎。苦笑而已。
四、农资销售中的经济规律一定要遵循做农资,非要等着事实存在了,问题已经出现了,才收手,可是问题一出,注定自己多少年的心血可能就白费了。其实现在农资经销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悬崖勒马还来得及,不至于深陷其中。如果继续深入,恐怕给经销商带来的将是更大的灾害。遵循经济规律是每一个生意人的宗旨,谁跨越谁吃亏是肯定的了。
农资营销是一项利润非常薄的生意,旨在使农民用上好农资,为农民省钱,为农民增产服务。一切以不良手段竞争的下场都将是给自己埋了一颗地雷,不会有好的下场。在这里也提醒农资经销商不要因为当前的一点利益做出赊销等损害行业利益的行为,也提醒种地大户不要为了钻营而失去人格,做出伤害农资供应商的事情。为了农业发展,做相互有利的事为好。卖农资的为什么怕种地大户?
因为没钱!大约很多人都有不信,种地大户都是土豪,怎么会没钱呢?说实话,最初我也不信,当真正接触多了会发现这是真的,他们的钱都投资在别的地方,而不是投入到农资采购上。种地大户大致有三种人
第一种人我们叫他们“本事人”,他们拥有不一般的起点和格局,很多是冲着国家补贴才做农业的,他们做农业更多的侧重休闲,经常忽略农业的特殊性。
他们做的农业和农资经销商做的农业完全不是一回事,也很难找到交汇点,本小利薄的农资经销商一般对这种大户敬而远之。
第二种是就想弄块地占着,听说什么好就种什么,他们不缺钱,也不懂农业,更不想懂,他们的目的就是要这块地,要退休后的田园生活或者等开发,他们需要农资,但很难信任经销商,经销商也对这类人能躲就躲。
第三种人出身农村,他们从事农业相关领域赚到了钱,所以包地大干。他们的农资采购渠道很广泛,几个大户联合找厂家定做也不难,网购更是家常便饭,他们的采购价格很低,经销商没有资源拿到那样低的价格所以也就躲着了。无论哪一种,农资经销商和他们交往都赚不到钱,所以就不去费心了。
卖农资的为什么怕种地大户?
说的那么多没意思,简单说就是种粮大户。腰包里钱还是不多的,所以赊账为主。需求量大。不卖给他。就没人要,当然就怕流转大户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