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玉米什么时候播种合适?

地点山东潍坊,春季玉米什么时候播种合适?

春玉米当然是春季播种了,如果“立夏”后那就叫夏玉米了!废话一句逗乐!

春玉米什么时候播种合适?

这还真不能一句话说定!为什么这么说呢,听我絮叨絮叨。起码得分地域环境,因各地气候特点不同,春玉米播种就有早有晚了。

顺题爬格,说山东潍坊,这就有了范围意识了。山东地域也很广阔,不过在本省面积区域,种植农作物,虽然南北气候有些差距,但是,不是相差悬殊。通常在农历“谷雨”前后就可以播种了。有农谚“谷雨前后撒花种豆”此期播种即可。

现在农业生产上有扣膜的方法,这又使播种期得到了提前7~10天左右。

这样说吧,露地春播玉米要掌握5日5厘米平均地温稳定在15°C以上即可播种,一般在公历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为宜。

地膜覆盖的,可以比露地播种提前~10天,在4月20~25日前后即可播种。

庄稼活体现在一个“活”字,根据(气候变化)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即是。

总之,不要播种太早,因为温度过低(5°C左右时)时播种虽然也可以出苗,但出苗后由于气温低、寒凉,玉米根本就不能正常生长,会出现苗红、苗黄不发实,久久生长缓慢的现象。不如按时播种的玉米苗长得健壮发实。

也不可以过晚,除非就打算种这一季玉米的,那样的话晚几天就无所谓了。但也不能晚过农历“夏至”节气。否则,这也不能叫春玉米了,即使是夏玉米播种过晚也会影响产量和品质。

玉米是喜高温作物,在霜期来临,气温低于16°C时玉米的灌浆活动基本就停止了。一般玉米的生育期在110~130天左右,保证玉米在适温下完成灌浆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玉米收获到最大产出值。

春季玉米什么时候播种合适?

春玉米播种时间也要根据不同的地区来定,江淮地区一般都是谷雨前后。在我们青岛这边有一句俗语,谷雨时节种瓜种豆。

所以,过了谷雨节气后,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土地的温度也会提高,春作物象玉米、花生等,都可以播种了。

春季玉米什么时候播种合适?

我们这里沿淮淮北农村俗语:

三月三,窝瓜葫芦地里钻。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气温、地温、土壤水分是玉米出苗生长的条件,一般进入无霜期就可以达到玉米出苗生长的气温、地温条件,土壤水分不足,可以浇水。

现在全球气温普遍变暖,无霜期延长,我们这里一般到清明就会断霜,清明前后,春玉米就可以播种。

山东潍坊在我们北方,应该与河北邯郸,山东济南在同一个纬度。我们这里到济南直线距离大概400公理左右。山东潍坊应该到谷雨能够断霜,潍坊地区春玉米谷雨前后即可播种。

春季玉米什么时候播种合适?

各地的情况不一样,适宜播种玉米的时间也不相同。

在我所在的原平市中阳乡,农民们普遍是在“五一节”前后播种春玉米。五一节过后,地温比较稳定了,适合玉米发芽需要的温度和湿度,出苗全,苗儿壮。农民有句俗语说的好"见苗一半收”。

前些年,也有个别农民在4月中旬种玉米,结果由于气候反常,地温偏低,造成缺苗断垄现像,秋后少打粮。现在,农民们普遍推迟了播种期,"五一节”左右成为了播神玉米的最适宜期。

我也曾研究过,玉米的品种大部分生长期在145天左右,有效积温275o度差不多。这样算来,五月一日前后播种,十月一日国庆节左右收获,玉米大部分都已成熟。这些年,气温普遍暖和,无霜期延长,五一节播种玉米,一点也不晚,可保全苗,减少病虫害,夺取玉米高产量。

我家有15亩耕地,每年都种植玉米,也是在"五一节”前后播种,我种植的玉米年年夺丰收,亩产量都在2ooo斤左右。

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全国各行各业都放假,唯独农民是最忙乱时节,一年之季在于春,春种千粒籽,秋收万担粮。

春季玉米什么时候播种合适?

问:春季玉米什么时候播种合适?

种植玉米挣钱有的是以高产多收取胜,有的是以质优价高取胜,还有的就是以早取胜,以早取胜的早播种早收获,吃新吃鲜而卖得高价。春季玉米就是早玉米,想卖高价的玉米就是只要温度适宜出芽,播种越早越好。

早玉米如果为了高产多收,就不适合早种,四月下旬到五月初播种就适合,这时的气温在二十度左右,适合苗期生长,到拔节时到了夏天,适合快速生长,从而达到高产。

如果为了早产卖新玉米,那就要在清明以前播种,清明以前的气温低,出芽慢,苗期生长也慢,但早种的玉米根扎得深,耐旱。产量虽不高,但价格比中茬玉米每斤要高三到五毛钱。

清明前播种的玉米,地膜覆盖到立秋之前就能收获,人们都爱吃新玉米面,新玉米面味甜味香,比陈玉米每斤贵四五毛钱,收了玉米还能种一季大白菜。

我的邻居每年都种四五亩早玉米,亩产只七八百斤,但每亩能卖一千三四百块钱,立秋种白菜还能卖四五千,他一亩地能卖五六千,比种晚玉米收入高多了。

如果想卖好价钱,就在清明前地膜覆盖种早玉米。

春季玉米什么时候播种合适?

到了五一,地温 在十五度左右,春玉米就能播种了,不但春玉米能种了,其它农作物也能种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