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直奔1块7,玉米也涨了,猪价却6元盘整,为何?
从中国粮食网看到小麦直奔1块七,甚至已经超过1块七了。玉米暂时行情较稳,上涨没有小麦明显。
小麦是人们的主要食用粮之一,而玉米主要用于饲料和工业,人们食用极少。
年后小麦迅速涨价,由原来的每斤1.2~1.3元,很短的时间涨到了1.6~1.7元,且仍有上涨的趋势。
小麦上涨,应该和“俄乌战争”有关。如果俄乌之战很快和谈或结束,粮食市场价格就不会有大的变化了。
如果战乱不断,甚至有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进出口贸易会受到影响,廉价的进口粮食渠道受阻,进口粮食会涨价,粮食会更贵。到麦季新麦下来这一段时间里,小麦每斤突破2元都有可能。
猪价行情持续低迷论说粮食涨价,猪也该涨价,近段时间以来,年后猪肉价格越发下跌了。春节时超市价格10~12元,现在每斤下跌了2元左右。
每年春节后猪肉、禽蛋类价格有所下降很正常。因为刚过年,春节备货较充足,有相当部分人原先的备货都还没消费完呢!加上气温变暖,肉食类不宜存放,人们购买力低,肉禽蛋销售进入淡季。便宜也不好销售了,怎么能贵呢。
这样就形成了粮食越贵,猪价又低,更舍不得下大本钱养猪了。这么多的养殖场、养殖户,不能老是存栏着吧,因为它们还需要喂食和消耗,要赶紧出手!
物以稀为贵,猪肉不缺货,天气越来越热,出于存放及饮食健康,夏季人们食用肉类有所减少,猪肉销售量更低,不便宜才怪呢!
小麦直奔1块7,玉米也涨了,猪价却6元盘整,为何?
小麦直奔1块7,玉米也涨了,猪价却6元盘整,为何?
现在粮食除了稻谷外,小麦、玉米和豆粕持续涨价,这主要是资本涌入粮食领域炒作引起的,资本涌入炒作后,不涨价都不行,前几年资本涌入蔬菜领域,蔬菜市场出现的“将你军”、蒜你狠“和”冲一葱“就是社会资本的介入炒作,导致正常的蔬菜价格成倍往上涨价。平常3元左右一斤的生姜、大葱价格翻了几番,我们这里的生姜每斤涨到近10元,大葱达到8元左右。小麦直奔1块7,玉米也涨了,主要是这些社会资本看到粮食领域有炒作的机遇,一是去年国际上是粮食歉收,价格大涨。二是今年发生在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海底火山喷发有可能会造成全球性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势必会造成今年国际粮食的减产,那么国际粮食价格将会涨价。三是今年国内实施“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的政策,减少大豆的进口数量,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玉米必然会减少种植面积,意味着今年秋季玉米产量将会降低,因此后续玉米缺口会增大。四是近期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战争会影响国际粮食价格因此社会资本就涌入粮食领域进行炒作,造成粮食价格反季节地涨价。五是最近发生的乌克兰与俄罗斯的战争无疑问会造成今年国际粮食价格的进一步上涨。所以社会资本就介入粮食领域进行炒作粮食,造成国内粮食价格的持续涨价。
与粮食相反的是肥猪价格持续下跌,已经在每斤6元左右波动,养猪人盼星星盼月亮盼望猪价能够回升,现在是猪价持续走低,而饲料价持续涨价,养猪人越喂越亏本,造成猪价持续走低的原因主要:一是现在是这次猪价格周期低潮阶段,养猪红利时期已经结束,现在是价格持续走低阶段,这种状况是没有办法扭转的。二是近几年国内养猪界非常混乱,养猪的企业大多数是养殖业的门外汉,对生猪养殖规律不清楚,不懂生猪的经营与管理。2019年猪肉价格暴涨,养猪进入红利时期,养猪业开始乱套了,懂或者不懂生猪饲养管理和经营的企业都涌入养猪业,大家都来抢养猪人的饭碗, 高额的养猪利润和政府高额的补贴吸引了大量的企业跨界投资养猪,前年年底国内生猪养殖数量就增加30%以上,生猪养殖数量已经恢复。由于养猪界非常混乱,这些新跨界投资养猪的企业大多数是养殖业的门外汉,这些企业对生猪养殖规律不清楚,不懂生猪的经营与管理,大多数企业仍然是以工业管理模式组织生猪生产,没有按照市场的需要而进行生产,一见养猪利润确实高,不顾一切地签订养殖合同,大量养殖生猪,短时期内超过了市场的需求量。这些养殖企业在春节后猪肉消费的淡季大量出栏肥猪,同时养殖超大肥猪,使肥猪上市量大幅度增加,形成了供大于求的状况。大家都知道每年的春节后到端午节前通常是一年中肉食品的消费淡季,也是一年中肉食品最便宜的季节,因此,有养猪经验的养猪人就会尽量减少在春节后至端午节前肥猪的出栏数量,而在养猪红利时期涌入养猪业的企业比较多,良莠不齐,相互竞争,不按规矩出栏肥猪,如春节期间一些有企业大量将还没有达到正常出栏体重的生猪出栏,大量的肥猪出栏形成供大于求的状况,造成肥猪价格持续下跌。三 企业之间的竞争,屠宰企业压价收购造成的。
小麦直奔1块7,玉米也涨了,猪价却6元盘整,为何?
小麦直奔1.7,玉米也涨了,猪价却6元盘整,这些情况不过是市场经济正常现象。
先说猪价。
两年之前,随着非洲猪瘟疫情发展,生猪出栏减少,当时猪肉紧缺,价格一路走高,一斤猪肉曾卖到三十多元。
政府为了解决猪肉紧缺问题,鼓励养猪,并给出很多具体的优惠政策。例如,给建养猪厂提供土地;猪厂达到一定规模以上,提供巨额奖励等等。
此时,养猪成为暴利行业。很多人见有利可图,一时养猪行业,风起云涌,于是纷纷征地,建厂,选种,养殖。据推算,养猪从征地到生猪出栏的周期,需要的时间大约为18个月。
时至今日,在高价格条件下生产的猪肉已源源不断供应于市场,直至猪肉供大于求,猪肉价格从每斤30多元下跌至6元,实属正常。
生产商品,能否赚钱,不能只盯着眼前的价格。任何商品,一时紧缺,不会始终紧俏,价格随着供需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从暴利到亏本,吃亏的不止是养猪一项。
在80年代后期,生产电视机业火红。各地都拼命引进生产线,在安徽就有合肥黄山电视机厂,安庆熊猫电视机厂。电视机的大量生产,很快电视机市场饱和,工厂亏损,不得不关门。生产电视机厂走的路,也和今天养猪一样,即从暴利开始,因产品过剩,直至亏损结束。
今日引进国外和自主产权的汽车生产线,每个厂年生产规模,小的几十万辆、大的几百万辆以上。如果今后在汽车建厂数量上不加控制,也必然会有汽车卖不掉的那一天。
小麦1.7,玉米也涨了,主要原因在于:一、养猪规模过大;二、资本炒作。
2021年,我国养殖业小麦使用量为4500万吨,比2020年增加2300万吨,其中养殖的大头为养猪。
旺盛的需求,导致小麦价格节节攀升不可否认。
另一方面,从农民手中将小麦收进以后,将掌握的粮食高价变现,是资本控制的粮商急切需要做的事。
注意,资本炒楼,市场疲软时,已转向了粮食市场!
怎样获得民众认可?涨价的舆论氛围不可少,资本造势开始:
俄乌战争,影响世界粮食供应;
国际粮食价格大涨,进口粮食波及国内粮食价格;
我国小麦进口比重加大;
去冬今春生产条件不利;
化肥农药上涨了(应该在收购时给农户提价,不是给以粮食为赚工具的粮商们涨价!);
等等,粮食必须涨价的一切理由出来了。
他们这个时候不会提及我国市场粮食供应稳定、储备充足的事实,只会为粮食涨价寻找各种理由和借口。
粮食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炒的!希望国家对于炒作的粮食行为进行管理。
粮食这轮涨价,发生在农民收的粮食卖完之后,涨得再多,农民也没多少收益。
以上为个人之见,欢迎网友交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