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价格上涨为何农民依然发愁?

这类内容的问题,不是第一次讨论了。粮食价格上涨,说明种地产出的效益要高一点了,对种地农民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那么,为什么粮食价格上涨了农民依然发愁?其原因应该是:

一、水涨船高的现象

虽然说粮食近两年尤其是近期,价格确实在小幅度上涨,截止到今天(2022年2月份),小麦价格已创历史新高,多地小麦加工企业每斤已达1.5元左右了。

玉米价格也在每斤1.35~1.4元左右,最高也达到过每斤.5元左右。

粮食涨价了,但是,并不是说粮食涨价其他和粮食相关的物资未涨价,尤其是和粮食有直接关系的农资化肥农药等价格更是大幅上涨。这样,粮食涨的价和农资的高价又抵消了,所谓的“水涨船高”,种地农民从哪里说起能高兴得起来呢!

二、农民人均拥有的土地太少

土地有限,除我国北部东北部地区农村的农民人均土地稍多点外,大部分地区的农民人均土地不超过2亩地。这是农民无法发家致富大发展的硬伤。

即使是粮食涨点价,即使是很走心的经营管理,且抛开农资价高不提,2亩地能打多少粮食呢?

尽管“专家”和广告词上说的,粮食亩产3000斤以上或双吨,咱也不敢说绝对没有,但全国农村农民有几个能达到这么高的亩产量呢?

我种了几十年的地了,我们这边水利、土壤条件还算不错,玉米亩产1500斤,小麦亩产1200~1300斤的,就相当不错了。多数农户根本也达不到。

即使按这个产量说,每斤粮食也是1.5元。按照我国中原以南地区说,每年可收获两季农作物。就是玉米1500+小麦1200=2700斤,2700×1.5=4050元。

这是每亩地的毛收入,投资成本有多少年的实践证明,投资约占收入的一半左右,就是说,每亩地每年纯收入就是2000元左右。

人均假如是2亩地,一年收入4000元。够一个人生活还凑合。其他生活开销就力不从心了。

如果,一家几口人都有2亩地尚好点,事实上新娶媳妇新生儿等都没有地。现代高消费的生活节奏,孩子上学、结婚、老人养老等花销太大,只凭种地的收入根本无法应对。即使是粮食价格涨了,农民还是发愁!

三、种地收入和打工创业收入

这个很明显,种地不如打工创业收入高。以上说了,一个人种2亩地(有相当部分农民就几分地或1亩地左右),一年收入4000元左右。而打工月入3000~4000元,这一点不胡说吧。一年就是3~4万元的收入,且不需什么资金投入。如果,搞其他养殖、经商、副业等,更是收入颇丰。

结语:所以,农民不愿意种地了,和粮价涨落并无多大关系。当然,只靠种地没有其他任何收入条件的农民、土地承包者、拥有土地多的农民,粮食涨价,是一件大好事。

粮食价格上涨为何农民依然发愁?

作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已经是让农民吃了定心丸,就是今年的粮食价格会上涨,可以说这是农民朋友们盼望已久的事情,今年已经是盼望到了,可是为什么农民还是发愁高兴不起来呢?

虽然是今年的粮食价格上涨,国家会让农民以后种生产粮食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可以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可是作为粮食的长期低价运行,农民种地生产粮食是在长期无有劳动付出收入的情况下,种地生产粮食的,甚至是自然灾害的年份农民还会赔的血本无归。

虽然是今年国家让农民种地生产粮食可以挣到钱,粮食价格上涨了,可是,也别忘记了农民是一块唐僧肉,是各行各业人人都是盯着这块肉的,谁不想去吃国家粮食涨价这块肉呢?明着看起来农民种地生产粮食确实是价格上涨了,农民种地生产粮食有了收入,可是最后实际算下来一切农业生产资料投资,农民种地生产粮食还是无有得到收入,甚至还是会照样赔钱。

因为是那些卖农业生产资料的人,都会抓住粮食涨价的机会,狠狠的去宰粮食涨价一把,他们会把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也涨上去,甚至是包括农业机械,人工的价格也会上涨。

就象最近的化肥就比年前的价格又大幅度涨了上去,这些卖农资的各行各业,他们会根据粮食涨价的幅度也使自己的农资价往上涨,虽然是粮食价是上涨了,农民实际上种地生产粮食还是无有得到收入,这农民完全是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今年的粮食涨价,农民依然发愁高兴不起来。

我认为提高农民种地生产粮食的收入,国家把上涨的粮食钱,不如直接按照粮食的亩产量,直接补贴给种地生产粮食的农民,这样农民才能够实实在在的得到种地生产粮食的收入,农民才会高兴起来,才是提高农民种地积极性的好方法。

粮食价格上涨为何农民依然发愁?

粮食价格不会大涨,只是小幅波动早已是全社会的共识。粮食涨与不涨要受国内多种因素的制约,也受国际粮食价格的影响,这也说明农民通过种粮获取高收益是很困难的事。现在农民主要依靠打工增加收入,从种粮上获取的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的占比是很小的一部分。

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和粮食生产大国,但历来也是人口和粮食消费大国,全体国民要依靠农民生产粮食来解决吃饭问题,国家在粮食的稳产保供上历来都特别重视。建国后的前三十年,国民生活仍然很困难,主要原因还是受农业生产力水平低和粮食生产基础条件差的影响。所以采用了兴修水利和调整生产结构等措施来增强粮食的生产能力,这样也为后四十年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改革开放后全国人民通过自下而上的共同努力,现在已经建成了比较完善的、强大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体系,粮食价格长期保持比较稳定的供给形态。

农民的土地承包量和粮食产量是很有限的,粮食价格的小幅上涨给农民增加的收入也并不多。粮食历来都是我国最重要的民生食品,涨价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锁效力,尤其对经济的影响会更大。涨价必然迅速牵动与粮食相关的种子、肥料和药品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跟风上涨,生产资料行业的物价上涨也间接带动各类生活资料的价格变化。这样,粮食涨价增加的那么一点收益,肯定很难与自己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其它物资增加的涨价支出相匹配,粮食涨价带来的收入是入不敷出的,这就是农民依然发愁的原因。

粮食价格上涨为何农民依然发愁?

粮食价格上涨,50公斤稻谷涨了1元钱,1亩地500公斤的产量,等于1亩地涨了10元钱,农民当然高兴,但是在高兴之余,粮食的收购价格上涨,远远沒有农业生产资料上涨的多,如;化肥、农药、柴油等。粮食的涨幅沒有农资的涨幅大,农民怎么能高兴的起来呢?当然只有依然发愁了。

粮食价格上涨为何农民依然发愁?

谁说粮价涨了,水稻现在是1.25-1.30元之间,较年前掉了1毛/斤,较去年同期掉了2毛—2.5毛/斤,

玉米现在是1.05元左右,与年前持平,较去年同期掉了2毛/斤,

化肥以吉林隆源(15.15.15)为例去年现在是123元/袋,现在是165元/袋

咋能说粮食涨价了呢?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粮食价格上涨为何农民依然发愁?

粮价上涨农民是高兴的,农民的发愁不是粮食问题,而是农业发展不现代化,以致于粮食增收困难。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