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改变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的现状?
谢头条邀请!千万别说是重复回答,这个问题讨论过多次了。既然邀请回答,我就交流交流。
个人观点,目前土地分配种植情况下,为什么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呢?根本无法高!只种自己有数的一亩责任田所收入,连养家糊口都费劲,更甭提再发展,或适应当前高消费的生活了。
那么,如何改变和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改变土地经营模式
把土地全部收归集体,土地经营仍按集体管理模式。村民以出工干活劳动赚取工值,以记工的方式。最后以出工及工分多少分红利。多劳多得,不劳不得。
二、农民也实行缴社保,65岁以后有退休金。
在退休前,人人完成缴纳社保任务,费用多少可由国家确定,可分次缴可一次性缴纳。退休后领取退休金。
三、对于残疾人、疾病致贫等困难群体、鳏寡孤独老人,国家、集体照顾补贴,负责生活。对于有子女的或失能的老人,由子女负责养老。
四、也可以把土地收归集体,由集体发包。
由集体在实行发包给个人经营,按亩数向国家缴纳税费,剩余收入归个人。没有承包地的农民可以自主创业,打工、养殖等。
五、也可仍以分田到户的模式,以现有人口重新分配土地,大幅度的提高粮食价格,每斤粮食几十元或更高。同时控制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稳定。使农民真正尝到种地的甜头。必定卯足劲地多打粮食,种地积极性肯定会提高。
怎么才能改变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的现状?
建议1、国家把农业当作第一战略产业,因为农业关系着国计民生社会安定和军需供给;2、重新建立人民公社,社员纳入国家编制,享受高于普通职工待遇(因农业野外作业,劳动强度大,时间长,天气风险高);3、把每年参加高考落榜的农民子女免费培养为农业生产骨干和经营管理人才;4、土地重新科学规划,宜林则林,宜粮则粮,宜渔则渔,宜牧则牧,农产品统购统销;5、社员年老享有与其他行业同等的退休待遇;6、愿意从事农业者则入社,不愿意者可从事其他行业。
怎么才能改变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的现状?
坐标义县,时间下午3点,我在路边走过,碰到了一位5O岁妇女,在35度高温下背着喷雾器到地头换水,胴黑的脸上挂满汗珠,上衣汗水加洒出药水己完全浸透!我的心不知什么滋味,想拿出手机拍一张照片,手怎么也掏不出!这就是中国农村的留守妇女,这就是以田为生,热爱喜欢自家几亩地的农民!我为中国农民吃苦流汗而对土地不舍不弃奋斗的精神点赞!!!
题主说如何调动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我想,富欲地区已经有了积极性,年超十万元以上的收入,公寓式楼房,几口人均一台私家车,他们的生活不比城里人差,甚至不比工薪族差!
但在贫困山区却是另一种景象,耕地少天灾造成人均一年几千元收入不等,很多农民还挣扎在贫困线上。
他们也盼望有一天合上电闸,地里滴灌菅道能滴下丰收水珠,他们也想在亩收上几百元的士地产值翻几十倍。他们也想在中国农产品优质名牌中有家乡的一席之地!他们也不想贫困一代又一代,也想靠自已双手过上有钱人的生活!
这些都是梦吗?暂时还是!但若干年后,梦也能成真!想想生产队时春耕梨仗,滤粪,点种,踢土,压滚子这一套工序下来需2O人队伍,那时谁敢梦想今天一个人就能种地呢?但今天却实现了!
圆了农民这个梦,让落后农村有个天翻地復的变代,需要改变现有自然条件,需要国家政策财力的大力投入,需要好的不忘初心的基层干部。更需耍有知识,文化,懂科技的项目带头人,缺少了这几个条件,落后农村很难在致富路上迈出大的步伐!!!
怎么才能改变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的现状?
我是一个二十多年的乡镇干部,我说一下这个问题。
如何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一个字“钱”,两个字“赚钱”,三个字“能赚钱”,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一、赚钱养家是所有人的立身之本
民以食为天,大道理谁都知道,谁也都会说,但是如果连家都养不起,大道理不但是空谈,甚至是可笑了。
现在农民种地就面临这样的处境。一方面呼吁节约粮食,高举粮食安全大旗,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严守耕地红线等等。另一方面,其它物价都在涨,唯独粮食价格纹丝不动,农民种地不赚钱甚至赔钱。
这种情况下,青壮年农民只能选择外出务工经商,种地完全成了农村老人的事情。原来谁家的粮食高产谁家富裕,谁家的地里草多谁家肯定穷,现在返过来了,谁家地里草多可能城里几套房子。
二、怎样能让农民种地赚钱
表明上看,粮食价格低是农民种地不赚钱的直接原因。但实际上这并不是根本原因。
粮食价格要宏观调控,这个专家也一直在说,道理也都懂。但是,除了粮食价格外,通过种地让农民能够养家糊口并非没有办法。
我个人认为,要让农民能致富,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要保护农民在种植、农药、运费、储藏、加工、金融保险等整个产业链的利润。通俗的说就是,保护农民享受农业整个环节的利润。而我们的农民能够享受的仅仅只是最初级的卖粮食。
如果把农民定义为一种职业,就应该让农民享受整个产业链的利润。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凡提供初级产品卖原材料的都是利润最小的,而后才是运输、加工,最后就是金融保险。而农民一直都处在这个产业链最底端。
另外,所有资本最终都是为了赚钱。我们现在提出的资本下乡也不例外,我们所谓的下乡资本并非农民自身,而是城市资本。我们能指望下乡的城市资本是来帮农民扶贫,这不和用狼保护羊一个道理么。
我个人认为,这其实才是农民种地不赚钱的根本原因。关于这一点,本来还想更深的探讨一下,想想还是算了,毕竟这不是正能量。
总之,提高农民种地积极性的唯一办法就是让农民能够种地致富,其它都是治标不治本。
怎么才能改变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的现状?
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吃饿的慌。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自古以来,农民耕田种地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世世代代的农民,刀耕火种,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风里来雨里去,为的就是能够养家糊口。如果遇上自然灾害,广大劳动人民吃不饱,饥荒年代甚至啃树皮,吃草根,四处逃荒,饿死者数以万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农药、化肥价格就像打了鸡血,不停地上涨,而粮食价格却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农民种地,投入与收入根本不成正比,甚至亏本的居多。于是,越来越多的农民被迫放弃土地,背井离乡,加入外出务工大军。当下,农村出现整块荒地已经不再是新闻了。 如何调动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这得从根本上去解决,不是靠动员教育,而是要让他们有内在的动力才行。
怎么才能改变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的现状?
如何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农民种地没有积极性了吗?为什么要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
让我们看一下其他行业怎样提高工作积极性。工人干的好,可以涨工资发奖金,老了还有不少的退休金。他能没有积极性吗?
医生医术高,看病看的好,可以提成分红,有时还能得红包。他能没有积极性吗?
教师和公务员干的好,也可以涨工资,发奖金,还可以晋升级别。他能没有积极性吗?
总之,各行各业干的好的,收入都提高了,你看有些企业单位,老总年薪都几十万或上百上千万,他能没有积极性吗?
唯独农民干的好,粮价下跌,收入下降,前几年国库玉米太多,国家为保管玉米还付出了不少资金。国家为了去库存,不得不降低粮价。
好象国家的粮食太多了,农民种地也不挣钱了,都去打工了,不知你为什么要问,如何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这样的问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