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确权,一户多宅的情况会如何处理?
一户多宅的情况,眼下在农村这种情况不少见,如何处理?目前国家并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只是提倡一户一宅,对当下现有的一户多宅情况,在土地确权时,也只有确权在拥有一户多宅的户主名下,除非自己主动交回村集体的,村集体无权强制收回。
形成一户多宅的因素,大致有两方面:一、上辈几代留下来的宅基地或房屋,因后人不兴旺,单传或绝户的,剩下的房基地自然归后代继承。这样的后人宅基地及房屋就会比较多。
这实际和城市人可能拥有几套房子道理差不多。条件好的,给父母、或岳父母,都可以可能购买一套房子。当父母各自老去了后,这些房子都会由后代子孙继承。因而就形成了一户多宅的情况,这确权自然在后人名下。怎么处理,当然事主做主,或出租、转让、甚至出售,别人是无权干涉的。
二、农村条件好、有钱的人。
为了住宿方便,或扩大自己拥有的地基等,或许生法购置占有多处房屋地基,父母、自己、子女各有住宅或多余的住宅。这些住宅都归人家房主所有,别人也不好干涉。
怎么处理和解决农村一户多宅的问题?现在国家还没有正式强制性的规定。只是原则上的说法,对于农村一户多宅的,确实占不着或常久已无人居住的房屋基地,或举家迁入城镇或他乡的,农村的房屋及地基,应该交回村集体。
村集体可以把这些宅基地给予确实因人多住宅窄狭的村民建盖房屋住宅。
但是,这些做法,应在原房主或继承人主动的情况下,或和村委会协调,把一户多宅的房屋交出,经有村委会证明调解,转让给需要住宅的村民。得到住宅的村民应适当给予原交出房基地的房主一定的经济补偿。
村里一般都是这样处理的。但是,国家有规定,土地或房基地是不允许随便买卖的。不过经过村委会协调证明,解决了一户多宅及需要有房基地村民的需要,合理实际地解决问题,这和买卖土地不是一个概念了。
即使是没有一户多宅的情况下,村民确因住宅建房需要的,比如添新人了确实老少三代在一起住着窄狭不方便的,需要分门立户的。经向村委会提交申请、再由乡镇或县土管等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的,也可以在指定的区域面积按规定建造房屋住宅的。
我所知道的就是这样的,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各位交流、批评指正!谢谢!!!
农村土地确权,一户多宅的情况会如何处理?
在我国农村宅基地管理中实行的是“一户一宅”政策,特别是2020年元旦开始实施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以来,对农村“一户多宅”的情况有了更为严格管控机制。那么在农村土地确权过程中,“一户多宅”的情况会如何处理呢?
要弄清楚这一点,就需要政策所指的“一户一宅”和“一户多宅”的含义“一户一宅”指的是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农村一户居民只能拥有一处建房居住使用的农村宅基地。解释清楚了这个,“一户多宅”就很容易理解了,就是农村一户居民拥有了多处(两处及以上)的宅基地。
其中对于“一户”的界定,新施行的《土地管理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出来。我认为这也是国家法律的灵活之处。因为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居住习惯,因此“一户”的标准也应有所不同。如一些山区地域广阔,人口稀少,宅基地指标宽松,对于“一户”的界定和管理也就相应宽松一些。那些人口稠密,宅基地指标紧张的地区,则在分户政策上就要求相对严格,对于“一户”的界定和管理就相应苛刻一些。很多地区都是根据农村一个户口本上的成员算作“一户”,也有根据婚姻状况、居住习惯等因素设置成“一户”。因此,“一户”中人数并不固定,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三五口人,甚至是十几口人。
对于“一宅”和“多宅”中的“宅”也有相应的规定。“宅”指的就是农村宅基地,但是不同地区对宅基地的使用面积标准也有不同的规定。比如河南省对于农村宅基地规定:人均耕地小于一亩地的平原地区,宅基地使用面积不能超过134平米,人均耕地大于一亩地的面积不能超过167平米。而山区丘陵地区宅基地使用面积则是不能超过200平米。超出的面积则会征收相应的土地使用费。另外农村居民对分配宅基地的使用也有限制,农户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和处置权。也就是说所分配得到的宅基地并不属于使用者,其所有权始终属于村集体,因此农村宅基地不能私自交易转卖和继承,也并不是使用者的私有财产。
但是提到农村宅基地就不得不提起宅基地上的房屋,房屋是建立在农村宅基地上的私有财产,其所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并不像宅基地的“三权分离”,而是集三权于一身的,它是完全属于实际拥有者的。因此,在“房”与“宅”的使用上也有着“地随房走”的规定,也就是宅基地的使用权也会根随着地上房屋实际所有权而变动。
基于此在农村也就产生了一些合法的“一户多宅”,比如房屋的合法继承、买卖、赠与,使得在农村本拥有宅基地的居民获得另外房屋的所有权,而根据“地随房走”的政策,另外获得农村房屋的人也会暂时获得房屋下宅基地的暂时使用权,于是也就形成了被承认和认可的“一户多宅”现象。对于这些途径另外获得的房屋和宅基地也是可以进行确权登记的。只是根据“一户一宅”政策要求,这些途径得到的多出来的宅基地房屋,不能被新建和翻建,一旦房屋倒塌,宅基地的使用权也将被村集体收回。
另外还有一些就是违规多占另建、建新不交旧等途径获得的宅基地,对于这类情况造成的“一户多宅”情况,国家也会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如罚款、强行拆除、责令恢复土地原貌等。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不管什么途径形成的“一户多宅”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也在一方面造成对农村土地使用的不公平,都不是国家所提倡的。对于通过合法途径获得多出的宅基地,国家也是积极鼓励有偿退出。对于违规获得多出的宅基地,国家则会有相应的惩处政策,只有这样农村的“一户一宅”政策才能得到有效贯彻。感谢阅读,我是三农参谋。
农村土地确权,一户多宅的情况会如何处理?
农村土地确权,一户多宅的情况会如何处理?
农村的宅基地,由于历史的原因,情况非常复杂。现在农村有的农民缺少宅基地,有的农民却一户多宅,这样在一些农民眼里就觉得有失公平。这既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也是个现实问题,恰当的解决好这个问题,关乎每个农民的切身利益。
我们国家农村的宅基地,是从历史上延续到今天,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变迁,一户多宅的原因来自方方面面,不可能用现在的手断一下子完全解决。只能尊重历史,管好眼前,保证今后的发展。
土地管理法规定的一户一宅政策,对于解决农村宅基地问题,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现在农民的一些老房子,尽管是一户多宅,如果有人居住,必定是用得着的房子,强行拆除也是不合法的。个别地方对这样的情况不给确权,也是一种脱离实际的做法。对于农民一户多宅的情况,只能按照土地管理法一户一宅的标准要求,在重新建房时加以限制,一户一宅的原则就是,拆旧建新,这样再经过相应的时间,一户多宅的现象就会逐步减少。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这些问题也许就会很快得到解决。
那些不能很快进行新农村规划的地方,农民缺少宅基地也是个实际困难,人口不断增加,农民没有房子居住是个天大的事,相关部门应该从农民的切身利益着想,想办法帮助解决,相信有政府牵头,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不要说土地紧张,莫大的开发区都可以建,农民建个民宅应该不是问题。
农村土地确权,一户多宅的情况会如何处理?
农村宅基地有“一户一宅”的政策规定。一户一宅,指的是农村村民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如果申请第二处宅基地,土地管理部门不予批准。
“一户一宅”目的在于限制农村村民一户在已经拥有一处宅基地的情况下申请第二块宅基地,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农村村民在已经拥有一处宅基地的情况下,又通过其他途径获得了一处宅基地,从而造成了“一户多宅”的情况发生。
比如,有因继承房屋多出的、有通过私下购买房屋多出的,还有的则是通过非法占地多出的等等原因,都可以使农村村民出现“一户多宅”的现象。
那么农村村民“一户多宅”多出的宅基地能不能确权?宅基地上面建的房屋会不会被拆迁?究竟该如何处理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如果农户是因继承房屋而造成的“一户多宅”,多出来的宅基地可以确定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允许农户可以继续使用,但是是受限制的使用,只能享有有限的权利,直至继承的房屋倒塌灭失,该宅基地使用权也随着消失。
如果农户是因购买房屋而多出的宅基地,也可以确权,但是需要与原先合法取得的宅基地面积进行合计,看两处宅基地的总面积有没有超过当地规定的标准。
如果两处宅基地的总面积超过了当地规定的标准,可以暂时确定其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同时在土地登记卡和土地证书内注明超过标准面积的数量。
在农户以后分户建房或对现有房屋进行重新翻建、改建时,按当地规定的面积标准重新确定使用权,其超过的面积退还给村集体。
如果农户是违法占地多出的宅基地,不仅不能确权,还有可能被拆除。
综上所述,在土地确权是,“一户多宅”怎么处理,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像是因继承房屋而导致的“一户多宅”,可以确权,是因购买房屋而导致的而导致的“一户多宅”,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后也可以确权,但是因非法占地而导致的“一户多宅”,不能被确权。
农村土地确权,一户多宅的情况会如何处理?
土地确权工作开展后,各地农民逐渐了解了国家宅基地的“一户一宅”、面积不超当地标准等政策,随着各种渠道宣布2018年底土地确权工作已基本结束,但自家的土地确权证好多还没到手,使拥有“一户多宅”的农民焦虑情绪增加,担心宅基地会不会被集体收回、是否能拿到确权证,有的农民通过与子女分户、卖出多余宅基地的方式“保护”自己的利益。真的会这样吗?
农村土地确权,一户多宅的情况会如何处理?对于宅基地,虽然我国一贯执行“一户一宅”的基本政策,但由于历史原因、继承、合法买卖等原因“一户多宅”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因历史原因及合法所得的一户多宅国家是不会收回的。比如在我们村,建国初期土改,老百姓分的地主土豪的房子一代代继承下来,这些房屋是没有手续的,但房子的所有权是没有争议的,村集体也是不会收回的。
“一户多宅”的确权,在统一政策的指导下,各地据地的实施办法还是有不同的。大部分合法“一户多宅”是可以确权的,比如在确权证备注来源方式、超出标准面积等内容;或者对超出规定面积多少比例后收取一定的费用确权。还有地方开展了宅基地有偿退出试点工作,对符合条件的“一户多宅”退出宅基地后给予一定的货币补偿、或房屋置换等,但这种情况还是少数。
综上,合法的“一户多宅”是受法律保护的,是不会被收回的,基于不同原因,各地的处理办法或有不同,但合法的“一户多宅”确权是迟早的事,大可不必担心。但对于违法占用耕地等方式的“一户多宅”肯定是不能确权了。
农村土地确权,一户多宅的情况会如何处理?
欢迎关注【新农村二代】专注三农服务三农,用最新法律,法规,政策案例解答三农!
关于农村一户多宅,是怎么执行的呢?农村“一户多宅”的问题,各省市,直辖市都是不太一样的,但从现国家政策法规来看,一户多宅,并不是都不合法,因为考虑到有些祖上继承的房屋,以及1982-1987之间的房屋这些都是合法得,所以,国家政策规定这些房屋是合法的可以确权的。
对于现在“一户多宅”的,处理方式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1】村民自愿退出宅基地,获得现金或是相应房屋换置。
【2】本村村民之间流转,把多余的宅基地流转给,没有宅基地的人。
【3】村委收回,对于那些老房子宅基地,将被村委收回,分配给符合条件人员。
【4】对于一些违法在耕地,田地里建设的违法建筑将被拆除。【5】多出的宅基地收取费用,各地区规定价格不一样。
以上是现在农村一户多宅用过的处理方法,但因为各地区的政府部门规定不一样,有所不同。
欢迎关注【新农村二代】专注三农服务三农,用最新法律,法规,政策案例解答三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