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老年人还有谁会种地?如何看待农村荒田问题?
除了老年人谁还会种地呢,农村真的会荒吗?
这个大可不必担心,以后老年人也不用种地了,农村的田地也不会荒。即使是现在,还有多少老年人在地里干活呢?别光听网上一些声音,农村农田里都是中老年人在干活,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创业了。
这只是一种理所当然的想法和部分现象,这个我也清楚,我就是农村农民,但还不敢称老年人,出了家门就是大田,哪里有那么多中老年人在地里干活呢?
再说了你干什么活啊?农事活动大多数人都了解,除了蔬菜类管理较繁忙些外,我们这边大田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玉米。这些作物或农事活动管理都有一定的时间、时段性,并不需每天去地里干活的。
现在农业发展的形势,大家也知道,除个别边远地区、山区零散地外,多数农村农业都是机械化作业为主,余下的需人工作业的农活很少了。秋麦天也就是忙那么几天,说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四季不停歇”,一点都不现实,说农民收益低,生活不容易可以理解。
因此,可以延伸想象,以后的几十年,40、50、60后这些老人差不多都离岗了。除了合作社和流转承包大户等,年轻人更没有愿意种地的。届时,农业战线上全部都是机械化、现代化作业模式,农田里只需少数的操控人员即可完成系列农事活动。农业生产,粮食会更丰收高产。谁还去地里干嘛呢!
细想王福仲教授说的看似荒谬的理论,“消灭了农民,人们才会更幸福的生活”。还真敢是那么回事!农业现代化了,不需要农民去田间劳动了,都去搞其它产业创收了,等于没有“农民”这个词了,农民也都衣食无忧的过上幸福生活了。还真盼这一天早日到来呢!
除了老年人还有谁会种地?如何看待农村荒田问题?
放心吧,老年人不会地荒的,因为他们经历了那个粮荒的时代。《在我周围》
除了老年人还有谁会种地?如何看待农村荒田问题?
在我们这里没有撂荒的土地,现在种地都是留守老人,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打工没人要了,种地收入是唯一来源。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除了种地还能干什么?
至于老年人不种地了,土地会撂荒吗?这个问题我认为不会发生。现在村里很多土地流转给种粮大户,新型种粮人已经出现,这种趋势正在逐年扩大。我想在过二十年大量的土地会落入种粮大户手中。到时候就形成了农民和种粮大户与国家的关系。种粮大户成为农民的高级打工仔。
除了老年人还有谁会种地?如何看待农村荒田问题?
属实是这种现象,农村的年轻人大部分都跑到城市,最次的也在县城安家。农村成了四十往上的中老年的农村。如果这批人走后,大片的土地一定会收归集体,实行全程的机械化,农村也会消失,成为全国城镇化。
除了老年人还有谁会种地?如何看待农村荒田问题?
小农经济作为一种落后的产业形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工业化的深入发展,消亡是必然的。我们不必担心没有人种地的问题,只要人类有需求,这个产业就会不断发展和兴旺,只是生产方式会改变。小农经济会被更加高效集约的机械化、工业化的现代农业所取代。过去的农民或者当农场主,或者当农场工人,或者当地主收地租。我们大可以放心,只要人类还需要吃粮食,农业就不会消失。
除了老年人还有谁会种地?如何看待农村荒田问题?
老年人种地,是因为到一定年龄,不管是工厂还是工地,就都不用了。他们在家呆着,一是没事干,二是还要花钱,不得不种地。
在往后,越来越多年轻人会不种地,因为种地收入太少,而在外面打工,一个月也能挣5000以上。这种老年人在家种地的现象,会一直持续下去,除非国家实施土地改革,实行土地大承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