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多少种地大户跑路了?农业到底挣不挣钱?
跑路的不多吧!谁承包地前都有个基本情况预算,除非特殊情况外,一般情况下,即使是种常规粮食作物,也不至于赔钱,跑什么路呢?莫非收入的不够支付承包费,一跑了之!
这样的情况很少,尤其是在我们这边,都是乡亲或熟人朋友关系的,才把土地流转给你,否则,生人是包不到地的。
总说起来种地还是挣钱的。拿我们河北冀中南这里说吧,每年可以种植两季农作物,即使是种植常规粮食作物,除去投资每年可落下一季的收入。
按今年的粮食行情,比往年都好一些,玉米每斤达1.5元,小麦每斤1.25~1.3元。假如按每亩产量1000斤,约每亩可成1400元。除去承包费每亩8000元,每亩净落下600元。(如果按广告上的产量小麦亩产2000斤,玉米每亩产量3000斤)。收入增加一倍。
说种地不挣钱,是农民自己种自己的责任田一亩三分地,因地少,农资使用量少,又不能享受批发价及优惠价。这样。粮食价格、农资价格决定就是挣不到什么钱。
而人家种地大户,因地亩较多,薄利多销,加上农资、农机具等,都能享受出厂价、或批发优惠价,及国家对种子等部分农资的免费照顾。这一点,个体农户是没有这个殊荣的。
有这么多的利惠及扶持,种地大户是有利润空间的,唯恐承包费低包不到手地呢!现在邻县的任县,每亩1000元都包不到地了。
由以上种种原因,种地大户为什么要跑路呢?再说了,农民现在“觉悟”也高了,生人不熟识的外地人,谁包给你地呢?即使包给你,前提也得上发薪,提前支付承包费,你跑吧随便跑!本乡本土的你更不跑了,跑了和尚跑不了庙,你往哪里跑,你也不会跑的!
你看到多少种地大户跑路了?农业到底挣不挣钱?
农业到底挣不挣钱?说实在的农业上挣钱是不高的,因为粮价不高,要挣钱必须在技术上挣钱,搞特色农业。
一些承包种植大户多半是奔着国家粮食补贴来的。种粮食利不大,搞特色农业没技术,投资了难以回报。
其实,农业看上去微利,实际上如果有技朮,上规模,就靠种粮食还是赚钱的,就现在正常情况下,种一亩地,两季还可以赚一季子,最少可赚八百元左右,一个劳力种一百地也可以赚七八万块钱,更不用说搞什么特色农业了,肯定是赚钱的。
问题是田少一个劳动力辛辛苦苦一年下来,不抵外出打工的。
问题二,缺泛一定的现代化种植技术,必须要有具备一定技术能力,实力能力,才能承担租赁经营的能力。
你看到多少种地大户跑路了?农业到底挣不挣钱?
谢谢邀请
我是山区农民,这里没有人大量承包耕地种粮食,所以看不到。
要问农业到底挣不挣钱?这问题还用问吗?如果种粮食挣钱,还有农村的村庄变成空心村了,还有大量的耕地能变荒废吗?
看看现在的农村有多荒凉就会知道种粮赚不赚钱了。农业这条路上还存在人为的很多复杂的问题需待解决才能顺利通行。
种粮大户不是天才,承包耕地就是也要得到村民的支持,才能稳住脚跟不跑路。
改革开放初时,看见中央新闻报道介绍过说是: 浙江省有一个种粮大户承包了大片农田种水稻,确实挣了大钱。后又带着乡亲,亲戚朋友去东北承包大量黑土地开耕。(记得是抵押货款积资去东北种粮)。杀虫时间因两地温差有别,浙江东北两地,承包方都是坐飞机来回施工。当时在全国算是最有名的种粮食承包最赚钱的种粮老板。后因为东北气候问题,早早下了一场很厚的大雪,把成熟了的稻子压在田里,人工用手从雪中抠出来,亏了血本。之后再也没有看见哪一位承包种粮大户出现过。
这是我对此提问作的观点,也就是说:种粮食这条路子目前还是很难。
收割时节太忙了,吃饭挤时间,没有时间顾及看头条!
你看到多少种地大户跑路了?农业到底挣不挣钱?
我作为一个三农人来回答这一问题。在农村承包上百亩甚至上千亩地的,决对是个有钱大户。
哪就从我身边的朋友说吧,靠搞肠衣发家的朱老板,在我们当地,上至当地政府下至平头百姓无人不知。正因如此,在土地流转时,由政府牵线同村民协商,每亩1千元的价格,承包了4∽6个村的土地近4千亩。在一无技术,二靠口头定单的情况下,第一年全部土地种植黄姜,并投资一百多亩地的春暖大棚,再加投资农用机械。第一年总投资,将自己辛苦多年的积蓄全部投入,还又货款800多万元。当年春天100多亩地的大棚投资200多万,由于无操作技术加固不牢,一场大风将大掤全部乱烂,直接经济损失200多万。虽然不懂技术,但第一年露地种植的黄姜,由于初次种病虫害很少,产量第一年在5000斤/亩左右。因口头定单在当时市场价格是4元/斤左右,可定单户只出1.6元/斤收购。当时朱老板很生气,没有卖给他。又投资近百万元自建冷库搞贮存。由于不懂贮藏技术,收下的黄姜在中午高温下运入冷库。贮存的黄姜全部烂掉。在当时高峰期除草、收获每天用工一百多人,每天人工费用近万元。第一年核算,自己的不算,还欠近千万元贷款。
朱老板并没灰心,第二年又继续种植黄姜。可产量下降到了每亩不足2000斤,价格确只有0.7元/斤。每亩亏损近千元。两年欠贷款接近1500万元。
第三年利息加亏损总共欠贷款2000多万元。如今的朱老板也是大大的出了名,就连过年、过节都是在外边躲债过日子。
我的另一个朋友张经理却同朱老板相反。原来从外地拉菜在城内批发,现今承包村里120亩土地,靠自己销售。创建高效益生态园,以创办农场为基地,技术员专业管理,聘请省农校教授来地指导,出售的产品有农业局常年抽样检测,生产优质蔬菜。以韭菜为主,常年销售,每天用长期工14人左右。高峰用人去劳务市场去找。去年又投资60万建了一个小型冷库。现在是种植,加工,贮藏,销售一条龙生产,每年纯收入在60万左右。
由此得出二人失败与成功的经验,朱老板因盲目种植、无市场销售渠道、不懂技术、投资巨大,因而失败在情理之中。
张经理步步为营,以市场为导向,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聘请省农校教授来场指导,产品有农业局常年抽样检测。掌握产品销售主动权,根据市场销售量来确定每天收割蔬菜的多少。增加了抵抗风险的能力。也是在土地流转中成功的先例。也是农业在农村发展中的样板田。
你看到多少种地大户跑路了?农业到底挣不挣钱?
- 謝邀请。我在农村种地十年。耳闻目睹种地是高投入高产出,如果是种粮大户,做实打实的玉米,或水稻种植,如果经营得法,品种不出差错,风调雨顺,是能挣到钱的。但如果遭到天灾:像水灾,风灾等,种得越多,赔得也越多
- 有一些经营大棚蔬菜生产的大户,挣钱的机会少,风险特大。有很多故意放火烧大棚骗保险的。我曾在一个包工头经营二百多个大棚的农业合作社干过半年,他那年搞的产品都以赔钱告终。只有种的白菜,长势喜人,在应该卖商品菜时,没有及时卖出,后来放到大棚里贮藏,到了十一月份,倒了几次,烂得差不多了,一百多大棚的白菜没卖一分钱;种的十多垧土豆,两块钱土豆种,一毛五回收,所用地肥人工,没收入,还搭钱;二十垧花生种得晚了一个月,最后收的花生都半瘪子,扔在树带里一堆一堆,都变成烧柴了;中了八个大棚的百合花,我还当过几天技术学徒,百合花长得瘦下拉叽,卖了几支,都不够当天的人工工钱开支的;中得黄瓜,都用车拉到壕沟里沤肥了;中的一大棚草莓倒贼甜贼甜,长得就是小,都是领导来了,招待客人了,再就是我们这些田间作业的工人有机会,上大棚里尝鲜,也没有卖一分钱。光我目睹的这些,还有不知道的亏损,合作社一年,到年底一算帐,赔钱一百四拾多万。有很多这样的合作社大户,看着做得很多高大上的项目,其实很多都赔钱。有的做这些,就是冲国家给的高额补贴或奖励去的,做的东西,根本不挣钱。
- 农业的项目,有很多是今年挣钱,明年又赔钱的,像养猪,养鸡,总是挣三年,赔两年。这些都是很多人有目共睹的。
农业的项目确实在宏观的挣钱上比较艰难与不稳定,种田大户赔钱跑了也是事实,有挣钱的也是事实。
你看到多少种地大户跑路了?农业到底挣不挣钱?
我地有一种田大户跑了,他不但没给承包钱,而且向别人借的钱也不还了。我和几个当地退包种田户(四、五十亩)谈过,他们退包的原因大致是:粮价低,成本高(农药,化肥,人工等),操作难(运输、抽水等),特别是靠天收,去年,一承包户正当收割稻谷之际,降连阴大雨,稻谷倒伏霉烂,减产减收,因此退包了。总之,大部分种田大户赚不到多的钱,他们抱怨多,打退堂鼓的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