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是晒干卖划算还是在地头直接卖划算?

小麦是晒干卖划算还是在地头直接卖划算?

这个问题还确实没法定论。因为这里面牵连着多种因素制约,行情运气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我种地几十年了,至今也没有悟出来到底怎么划算。

这样回答好像说不过去,问到底怎么卖划算,说了一大会没说到重点呢!

我的观点晒干卖还算最公道。地头直接卖,就是图个省事。和晒干卖能脱多少秤农民心里并没有十分把握。就是说“挨宰”或说挨“闷棍”也觉不出疼。这样说吧,在行情一直处于稳定的情况下,还是晒干卖比较划算。

又说消极话了,反正五八四十,或半斤八两,收购商家人家都搂算着呢!价格也是人家定的,你农民怎么卖也绝对没有合适可找,怎么都不能很划算。

不稳定的小麦行情影响着晒干卖及地头直接卖的收益。

就怕行情不稳,最难选择湿卖干嘛哪个划算。行情稳定的情况下,晒干卖和收获下来直接卖,确实是不差上下。如行情变化大那就相差甚远了。这就牵扯到运气了。

以事实说话,如去年秋收时,干玉米籽粒当时价格是每斤1~1.05元。刚收获下来的湿玉米棒穗每斤收购价格为每斤0.45~0.5元。

结果,过了春节,到今年2月份开始玉米价格一路上扬,最高的短期内达每斤干玉米籽粒1.5~1.6元。相比去年每斤价格差0.5元左右,差距好大吧!

按今年的实况,去年直接售卖的亏大了!显然,今年卖干玉米的大赚了一把。

小麦是晒干卖划算还是在地头直接卖划算?

一天温度上升又干又热的天气,让我们开始品尝到夏季带来的炎热,随着气温的高升,麦子也到了收获的季节,像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开镰收割小麦,有的地区还在等待着一场干热风,随着麦收忙碌起来的还有很多和麦子有直接关系的行业,其中就有哪些粮食收购点,在麦收期间也是最为的繁忙,很多村民都会将收获后的小麦,直接拉到这里出售,很少有人拉回家去贮藏的。为什么现在很少有人在贮存小麦了呢?

贮存小麦很麻烦:小麦收获之后,要经过晾晒干透之后,在进行贮存,而且还要使用一些防蛀的药物,避免在贮存过程之中,产生虫蛀的现象,现在农村早已经没有了过期的晾晒场地,大都会去公路上,学校里面去晾晒小麦,晾晒贮存小麦是什么目的呢?是为了多卖一些钱,而很多时候仔细一算,费费时费力贮存的小麦,其实并没有多卖多少钱。

劳动力减少:过去的麦收季节,很多人都会提前赶回来,大家一起抢收麦子,还别说,在过去的时候,小麦的价格反而比现在要高出许多,尤其是一些质量过硬、相当干燥的小麦,更是能够卖得上一个好价格,抢手之后反复晾晒,找地方贮存,也是值得去做的,现在的小麦价格,比移动五块钱五兆流量还要稳定,都没有一丝一毫涨价的苗头,尤其是在缺少人手的现在,更是没人去做这些需要体力的活计。

居住环境改变:过去的农村,几乎家家都会专门留出来一两间房子贮存粮食,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改变,过去的大缸、粮囤都已经消失不见,居住环境的改善,让家里变得没有地方在放置这些粮食,现在习惯于短平快,小麦收获之后直接卖掉,玉米在我们这里还会出现贮存的现象,像使用一些铁丝网制作成为的桶状粮囤,很多村民都会将玉米进行存放,而对于小麦,却很少有贮存的情况发生,这也跟小麦的价格平稳有很大的关系。

种植面积的减少:过去田地多啊,有的家庭能够拥有很多亩的农田,粮食的丰收之后,自然要对于粮食的价格,格外的在意,贮存的多,也就是代表着钱多,而现在土地的减少,像我们这里有的村子人均已经不到一亩地,每年也就产出二三千斤的麦子,对于这些几千金的小麦,除去种地的花销,收获的费用,卖掉之后也是所剩无几,所以更不会去做出进一步相对麻烦的工序,再也没有直接卖掉来的合适,道理很简单,因为种植面积小,本来就不赚什么钱,干嘛还要在去费力呢。

小麦价格:对于小麦价格的问题,这几年一直是波澜不惊,即便是一些干燥的小麦,经过水分的流失,重量的减少,其实细算下来,确实要比直接卖掉合适,但也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存放,和很多道的工序之后,才能赚取多一些的钱,而且有时候并不会百分百就多赚,有时候价格低迷,存放之后反而还没有直接卖掉赚的多,所以现在更多的村民是不会在选择进行小麦存放。

小麦成熟在即,又到了小麦抢收的季节,对于小麦收获之后,你认为是直接卖掉合适,还是存放划算呢?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谢谢。

小麦是晒干卖划算还是在地头直接卖划算?

作为小麦产区的农民朋友们,作为这个问题,我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农民朋友们,是在地头收割机收完后直接卖给收粮食的小商贩好,还是等到晒干扬净到收小麦的点上好。

在2016年我的二亩小麦收割后,收粮食的小商贩当时给我是九毛三左右,当时收购点是一块零几分我忘记了,当时我没有卖给小商贩,拉了回来。通过称重现存放了起来。等后来晒干扬净以后,我买到小麦收购的点上,总价钱算下来还沒有在地头直接卖给小商贩合适,我算着晒干扬净是一块零几分,还少卖了可能是五十快钱左右,具体多少我也记不完全清楚,现在只知道少卖了几十块钱。

作为这个问题,你必须清楚自己在地头收的小麦,含水份有多高就知道,是在地头收割机收割后给的价格合不合适。作为其它杂质那都是小问题。只要收的小麦牙咬着有响声就证明含水份不高,超不过百分之十五,这样基本上到收购小麦的点上就会卖上当时的正常收购价格,作为杂质扣的也是不多。要是用牙咬沒有响声,含水份要在百分之二十多,你们可以根据这个依据参考,是在收割机收完地头卖好,还是晒干扬净卖好。这种依据还是比较准的。

小麦是晒干卖划算还是在地头直接卖划算?

问:小麦是晒干卖划算还是在地头直接卖划算?

小麦是夏粮,按农历小麦是五月粮,吃的是探头粮,因为过去人们借的是三月粮,三月粮是借玉米一斗还麦子斗二,而三月的玉米是十成干粮,五月的麦子是九成的湿粮,所以还麦不要五月粮,进入六月的好天气才去收回欠玉米的小麦粮。

小麦除去自己吃,没有买新粮的,最快的是农历的五月初八加上二十八天,不到六月六是不收新麦子的。因为,不到六月六麦子是不会十成干的,六月六曝晒后入库的麦子不会出现囤噎,也不会长牛子。

就是前些年的面粉厂,农历六月六之前是光要老麦子也不要新粮的。

所以,小麦在地头直接卖掉的情况一般不会发生,都是等干透后才会有收购小麦的。

买湿玉米的情况总有发生,买湿小麦的情况极少发生,因为湿玉米是秋后,湿小麦是夏天,夏天粮食不干会霉烂,秋后湿玉米不易霉烂。

所以,小麦不存在直接卖的情况,也就不存在直接卖划算不划算的情况。这个情况玉米是存在的。

小麦是晒干卖划算还是在地头直接卖划算?

坐标鲁西南农村,现在距离冬小麦收割,满打满算也就是半月左右了,估计四月底五月初,今年的小麦就可以颗粒归仓,在这里给北方种地的老少爷们打个招呼,做一个初步的预估,现在我所在的菏泽农村,小麦收购价格在1.25元到1.30元之间,小麦价格很罕见地被玉米价格压制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综合当前的小麦产量和质量来说,今年的小麦价格,有很大决定性的概率,会复制玉米去年的价格走势,势必会有一个上涨的抬头趋势,所以在这里奉劝一些农村种粮食大户,和单单依靠种地为生的父老乡亲,如果有满足储存小麦的条件优势,那么建议今年的小麦收割以后,千万不要选择直接在地头出售,屯粮待价而沽,后期绝对能涨钱。

首先客观事实来说,今年北方小麦产量区,普遍雨水充足,土壤墒情非常好,这个春天很罕见的,小麦只浇灌了一遍返青水,从小麦返青拔节到现在顶满仓,整个生长阶段可谓风调雨顺,再加上最近几年,小麦大都是采取密集种植,普遍每亩终止的株数比较稠密,风调雨顺加上密集种植,是高产丰收的不二选择。

雨水太多,阴雨天气频繁,对于小麦的后期生长其实是弊大于利的,尤其是到了小麦的灌浆成熟期间,今年雨水天气比较多,天气忽冷忽热,相对于往年低温天气明显偏多,这样的天气非常不利于小麦的生长成熟,村里有经验种地的老人,前几天就经常念叨说:别小雨了,可别刮风了,这个时候就要高温艳阳天,万物生长靠太阳,小麦想高产,后期必须得有好晴天,但是事与愿违,前些天山东普降大雨,随之而来的就是六到七级的大风,果不其然第二天一看,农田里面或多或少的小麦都出现了大面积的倒伏,需要指出的就是,在收割前期,也就是灌浆前后,这个时候小麦如果出现整片地,大面积倒伏,那么一定是会造成小麦减产的,并且会严重影响小麦质量,距离小麦收割的这半个多月,希望千万不要下雨刮风了,小麦的生长规律,人老一世,麦老一时,小麦生长对节必死,只要节气到了,小麦就会自然停止生长,出现死亡。

阴雨天气导致小麦减产,再加上跟随玉米价格水涨船高,以及国内外的形式来看,今年小麦价格上涨十有八九。

去年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最后悔的一件事情大概就是,在玉米收割以后,就在地头以0.5元每斤的价格,很草率地就出售了,我当时大体上计算了一下,当时玉米地头直接,带轴出售的价格是0.5元每斤,一亩地的平均收入也就是在1000元左右,后期收获晒干以后,玉米价格直接从0.85元开始出现了一个价格疯涨,直接涨到了1.4元到1.5元中间,即便是普遍按照1.4元价格的出售,去年的玉米每亩地也能卖到1800元左右,1000元到1800元,这个每亩价格之差实在是太过于悬殊了。

小麦是晒干卖划算还是在地头直接卖划算?

这个毫无疑问,当然是小麦晒干以后再出售是最划算的一种方式,之所以最近几年开始出现地头收割以后,直接出售的模式,第一个原因就是,在很长的几年里面,农作物的价格普遍出现一个很长周期的低迷,一直在一个低价区间长时间的徘徊,甚至是不断下跌,这也就造成了很多农民,在储存几个月甚至是一年的小麦以后,突然发现卖出的小麦收入,和别人刚刚小麦收获时候卖出的价格一样多,甚至是比别人的还少,那么这样就会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农民储存粮食的积极性,比方说吧,一亩小麦收获以后直接在地头就能卖到1200元一亩,但是储存半年以后发现每亩地还是卖1200左右,那么这就证明了储存失败,因为小麦在长时间的存储过程当中,必须保持充分的干湿度,最起码的要晾晒个二到三次,这是要浪费很大人力和物力的,最近几年晒干出售小麦的方式得不偿失,所以最近几年选择小麦收获以后,在地头直接出手的农民也就越来越多了。

第二,随着农村打工就业的机会越来越多,以及农村消费水平越来越高,所以单单指望种地是完全不能保证一家人的正常消费生活的,农民的种地积极性没有以前大了,对于种地的热情越来越怠慢,再加上把麦子收回家,装车,晾晒,再到装袋储存都是要用很长时间的,到最后还不一定能卖上一个合适的价格,耽误的时间远远不如打工挣钱,再加上农村过去晒麦子的场地,现在已经非常稀少了,想晒麦子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以及农村男人外出打工的比较多,没有充足的劳动力在家种地,所以为了方便,省时省力也就选择直接出售小麦了。

但是从长远的粮食安全以及储存角度来说,再加上最近两年粮食价格的突破行情来说,未来几年内晒干出售小麦获得的利润绝对要高于在田间地头直接出售,尤其是今年,如果家里面劳动力充足的,有空闲人口晒麦子的,或者是一些种粮食大户,务必要选择晒干以后,择机出售。

农村有句老话叫做,家有余粮心不慌,我们家里就有储存粮食的习惯,每年小麦收割以后,母亲都会选择储存个三五千斤的小麦,用母亲的话说,家里有点粮食心中就有底,哪怕是打工不顺利,生意不好最起码的咱一家老小饿不着吧,虽然我常常笑母亲有些古板,但是对于母亲的做法,在心中还是非常认同的。

我是农村小小李,认同我的回答就给我一个关注吧,欢迎你的点赞评论和转发。

小麦是晒干卖划算还是在地头直接卖划算?

我们这里马上就要收割麦子了,想想半年多的心血马上就能卖钱,内心还是很激动的。这几年随着小麦价格的不断下降,很多收麦子的会在地头收青粮,那么小麦是晒干后卖合适还是在地头直接卖掉划算呢?

前些年我家都是将小麦晒干后再卖,小麦晒干后再卖肯定要比直接卖划算,去年我们这里收青粮是8毛钱一斤,去年干小麦的价格是1.15元做左右,干麦子在晾干的过程中会去掉差不多百分之十的水分,也就是100斤湿麦子晒干后可得到90斤干麦子。100斤湿麦子能卖80块钱,而90斤干麦子能卖到103块钱,所以还是卖干麦子划算。

那么为什么农民明明知道麦子晒干后卖掉划算却选择直接在地头卖呢?我家以前都是晒干后才会卖掉小麦,而这几年都是直接在地头把青粮直接卖掉,原因一是因为晾晒过程太麻烦。每年在小麦收获后也开始了一年的雷雨天气,雷雨天气是来得快去的也快,常常中午太阳还狠毒,三四点钟就乌云一片,为了不让小麦淋到一家老小纷纷上阵开始将小麦全收起来,很多次都是收完小麦后没下雨。这几年家人都在附近的工厂上班,收麦子还是工厂放工几天让回家收麦子,麦子收完玉米种上就又去上班,家里剩下的是老的老小的小,晾晒麦子就特别的费劲,尤其是碰到雷雨天气,所以干脆在地头就将麦子便宜卖掉。

其次是因为粮食价格太低,种地根本不挣钱。这几年农药、化肥、电费、人工等费用不断地上涨,而粮食价格却一直很萎靡,种了一年到头的粮食卖掉后根本剩不下多少钱,所以人们在将小麦收获后种上玉米就去工厂上班挣钱,用不了几天就将干湿麦子的价格找回来。

第三是地少。我们这里的耕地很少,一个人平均只有一亩多地,家里地多的能有十多亩,地少的可能就两三亩地,地多的粮食也多,还值得将小麦晒后再卖掉,地少的根本差不了多少钱,还是将湿麦子直接卖掉更省事。

最后就是现在人们都不存粮食。以前我家每年都会将收获的小麦一半卖掉,一半储存起来,自家储存的小麦必须要晒干,要不容易生虫子,这几年人们也不像以前磨面、蒸馒头,都是直接买面粉、买馒头,存小麦就没有意义。

其实还是将小麦晒干后卖掉更划算,但是因为以上四个原因让很多农民宁愿便宜点将小麦卖掉,也不愿意晒干后再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