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粮价上涨,种田能赚钱,为什么年轻人依然很难选择当农民?

题主说的挺轻松的!根本就不是你说的那么乐观的!什么今年粮价上涨,种田能挣钱?

几十年来,粮食就没有正二八经的上涨过,只是今年由于“疫情”及其它原因导致,玉米价格创历史最高,也不过仅短短的数月时间,现在已开始下滑了。

你意为玉米涨了三两毛钱,种地就赚了钱了?农民(农民工)都将回农村种田了吗?绝对不是的!水涨船高这个道理都懂吧!玉米涨价短短三个月余,其他和粮食有点关系的物资早已随着涨起来了。单单一个化肥,我刚到农资门市问了一下,一袋尿素就涨了20元!厉害不?农民种地挣钱?看是那么简单容易的事情吗?

要说挣钱的人,也有!如农业合作社、规模承包流转大户,在玉米这个方面是肯定挣钱的。因为,年前秋收时,玉米价格还平稳时,大量收获、收购的玉米,赶上了今年初开始的好行情,真得是挣钱了,那是人家运气好。

当前的农村农业形势大家也知道,国家实行的土地流转政策措施以来,约80%的农民把土地流转了,年轻人打工去了,农田里只是中老年人和妇女操持着未承包流转的土地。

农民人均土地仅一亩多地,且大多数农民已流转承包出去了。即使是未流转的有限的那么二亩地,玉米每斤涨几毛钱或说涨几元,每亩能打多少斤粮食呢?又能挣多少钱呢!用指头都可以想相出来。凭二亩地的收入,根本不足以适应当代高消费的现代生活。

因此所以,仅粮食涨了几毛钱,农民工能都回农村种田吗?我认为是绝对不可能的。生活开销总得有个大概的搂算吧,种二亩地拉家带口、发家致富是不现实的,用邢台一句方言说——真得不沾弦!还需打工创业或搞其他事业增加收入,才能居家过上相应的日常生活!

今年粮价上涨,种田能赚钱,为什么年轻人依然很难选择当农民?

今年粮价比去年同期还低两元每百斤,年轻人怎么会选择当农民,农民老是让人晓不起,低人一等、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就是年轻人不选择当农民的理由。

今年粮价上涨,种田能赚钱,为什么年轻人依然很难选择当农民?

粮价上涨,种田能赚钱,这个不可能。我村人均土地三分左右,相当多的农民不想种田,把粮田荒废在田间地头,没人种田杂草丛生,都到附近工厂打工,这样还来钱快。还有大龄的农民想种田,就是没有田种,东三分田西五分田,连路都没有,给杂草树丛覆盖悼,无法种植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想要规模化种植,必须土地集体化,承包集体土地实行30年流转,没有流转任何一个农民都不会投资农业种田,种一年二年无法收回农田投资,长期流转有利于机械化播种,使农民得到效益。问题是农村粮田无法集体化,矛盾相当严重,少数人把粮田占用建房,还有种了经济林,还有农民分不到土地占20%,都是婚生子女,荒废粮田占50%,其中婚嫁外迁,年老死亡,这些家庭不想种田,他们都有田荒。15%农民想种田,却分不到粮田种。10%种田大户想种,承包不到土地,分田到户后,村集体无法收集土地,不作为成了土地浪汤子。所以讲农民种田无望,还是那句话,到厂打工耒钱快,涨价了还是没人种。

今年粮价上涨,种田能赚钱,为什么年轻人依然很难选择当农民?

当下人们只是把农民当做人的身份,只要你身上背负着农民或者农民子弟印迹,就或多或少地招来歧视于偏见。凡人认为农民是愚昧落后的,从事着低级的无科技含量的农业劳动,比如说某人犯了错误轻者被下放到农村进行劳动改造,重者投入监狱服刑。由此而来造成的农民的身份相比监狱里的犯人高一点点的误会至今仍根深蒂固!

然农民二字决不是人的身份,农民理应是人的职业。如同公务员、教师、医生一样是职业而不是身份。公务员的子女不一定还是公务员,农民的子弟同样也不应该还是农民。何来已进入城市参加城市建没的农民子弟始终背负着农民的身份,叫做低人一等的农民工呢?

粮食就是涨价得再高,在土地里刨食是低人一等的职业偏见也无法改变。坐在空调办公室里或者厂房里衣着光鲜地工作远比一把汗水一把泥,顶着烈日、冒着风雨辛勤劳作的农民好多了,农民种地再多,收入再高也不如生活舒适的其它行业。况且当下农民也不可能有高于其它行业的收入,这就是农民子弟千方百计想跳出农门的根本原因!不愿种田但又只能种田的现实是多少种田人的无奈之选!

终究有一天中国的农村如同西方发达国家一样,农民也是人们向往的职业,高收入福利的农民不再忍受歧视与偏见,享受着城里人也向往的自然与舒适。但愿这一天能早日到来!

今年粮价上涨,种田能赚钱,为什么年轻人依然很难选择当农民?

真正种地能赚钱的人,绝对不是农村年轻人。就算粮食涨价,农村年轻人靠打工,手里能有多少资金流转土地?没有能力,又没种地技能,年轻人回农村种自家那几亩承包地,不成笑话了。

再说粮食涨一分,物价涨一元,农民对粮食价格,无所谓涨价与掉价。农村合作医疗从拾元涨到两百八十元,老农民有病不敢进医院,生老病死,也没见哪个医生救病人不交钱能把病人推进手术室。所以,农村年轻人放弃打工回农村种地,绝对不可能的事。

粮食不可能涨价到倍数上。

选择回农村种地,孩子上学没保障。老人不进棺材都得忙。

农村留不住青春的身影,农村正在迎着时代走来。

今年粮价上涨,种田能赚钱,为什么年轻人依然很难选择当农民?

片面地看待这个问题是不科学的。我们村有几户农民闲时打工,忙时回乡务农,务工务农两不误。还有一户农民承租了5O亩水田,去年一季双晚卖了4万多元。另则,他还承租了几十亩山地栽树苗卖,日子过得相当火红。但大多数农民没有这样气魄,选择出外务工挣钱。一般的小工一年5万元好挣,大工都在8、10万的样子,除去吃喝,一年也能净得6万多元。如果种田,单纯地种自家的一亩二分地是很难有此收入的。年轻农民不愿务农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继承父辈锄头把子认为是没出息、没本事,被人瞧不起。他们信奉的哲学是走出大山,去山外世界谋生,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其次,农村女孩考不上大学的全部进城打拼,村中变成了"敬老院"、"幼儿院",村中男青年甭想在农村找到老婆。所以只有去城市打拼挣钱成家立业。这一现象目前在农村很难解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