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纹枯病,危害很严重!发病高峰到来,农民怎么办?

小麦纹枯病在小麦生长期均可发生,春季起身期是纹枯病发病高峰期,要及时观察防治。否则将严重影响到小麦的正常生长,导致成片死亡。

小麦纹枯病,为喙角担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侵染病害。发病症状:

主要发生在小麦的叶鞘和茎秆上。小麦拔节后,症状逐渐明显。

发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黄褐色椭圆形或棱形病斑,以后,病斑逐渐扩大颜色变深,并向内侧发展为害茎部。重病株基部1~2节变黑至腐烂,至早期死亡。在小麦生长中后期,叶鞘上的病斑呈云状花纹。

发生特点:

病菌的菌丝或菌核在病残体上或在土壤内越夏越冬,成为初次侵染的主要菌源。冬麦播种过早、太密,冬前麦苗过旺或施用氮肥过多,麦苗徒长的麦田,以及春季遭受低温寒害、脱肥或灌水过多的麦田发病较重。秋冬温暖,次年多雨潮湿的天气,施用带病残体作粪肥而没有腐熟的,以及酸性土壤均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适期播种,春性品种不要过早播种;合理密植,播量不要过大;防止大水漫灌,合理施肥,氮肥不要过多,防止徒长;施用农肥要经高温堆沤腐熟后再使用。

(2)种子处理。药剂拌种。可选用:

α,三唑醇30~37.5g/100Kg种子。

b,戊唑醇3~4g/100Kg种子。

c,硅噻菌胺20~40g/100kg种子。

d,烯唑醇4~5g/100Kg种子。

e,咯菌腈3.75~5g/100Kg种子。

(3)药剂喷雾。

可选用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8~10g或12.5%烯唑醇悬浮剂40ml、25%丙环唑乳油40ml兑水45Kg,隔7~10天一次喷雾,连喷2~3次。

小麦纹枯病,危害很严重!发病高峰到来,农民怎么办?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土传病害,又称小麦立枯病,属于真菌性病害。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0-5级::0级为无病。1级为叶鞘发病,或茎秆病斑占茎秆周长1/4以下;2级为茎秆病斑占周长的1/4~1/2;3级为病斑占茎秆周长的1/2~3/4;4级为病斑占茎秆周长的3/4以上,但植株未枯死;5级为病株提前枯死,呈枯白穗甚至绝产。

小麦纹枯病在小麦全生育期内均可侵染,发病早的可减产20-40%,甚至绝收。

那么怎样防治小麦纹枯病呢?

其一,是选种抗病品种,但要注意不能过于单一。

其二,增施有机肥,配方施肥,合理施用氮磷钾肥,不偏施氮肥,提高小麦抗病能力。

其三,选用苯甲.咯.噻虫嗪悬浮种衣剂拌种,或用戊唑醇拌种。

其四,春季应根据病情、气温、小麦长势等综合考虑来进行药剂防治小麦纹枯病。小麦发病重,气温回升快,小麦长势好,病情发展快,3-4月雨水偏多,光照不足时,病害易大流行;反之,则轻。一般在小麦分蘖末期纹枯病纵向侵染时,当田间病株率达到10-15%,或者病情指数5时要及时防治。可选用苯甲.丙环唑、丙硫菌唑丶烯唑醇、环丙唑醇等杀菌剂喷施。使用三唑类杀菌剂,不仅能杀菌,还有一定控旺、抗倒效果。病情严重时隔10天左右再用药一次。

小麦纹枯病,危害很严重!发病高峰到来,农民怎么办?

根据我们在小麦试验研究中,建议使用康巴金牌生物克菌灵,通过喷洒和灌根解决。生物克菌灵可以治疗小麦赤霉病,在河南省和安徽省小麦上得到证实,已经推广使用三年了。生物克菌灵是一种发明专利生物制剂,不伤苗不伤人,无毒无害无残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