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在关键的浇水期时拖后几天浇水会不会对收成造成影响?

玉米在关键的浇水期时,拖后几天浇水会不会对收成造成影响?

唉呀!这个影响太大了,严重的可造成歉收甚至绝收。这个我及农民朋友都有经验体会。

玉米是高水肥作物,在生长期各阶段对水分的要求虽有所不同,播种时浇过苗水至喇叭口期这一段时间内,稍受点旱问题还不大。最关键的需水时期是拔节至抽穗扬花这一段,缺水会严重影响玉米产量。

重点是扬花这几天,俗称“卡脖旱”,如果没浇水,推迟几天到扬花后再浇水,就晚了,大局已定,获得不了高产了。

所以,玉米水肥管理方面,要抓住重点浇水时机。除底墒保苗水,再就是喇叭口期、孕穗扬花期,千万不可受旱,晚几天也不好。

玉米拔节后进入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并进期,营养体迅速增大,同时吸水需肥强度也迅速增加。大喇叭口(13~14片展叶期)至抽雄期是玉米耗水需肥最大时期,即通常所指的玉米需水需肥临界期。此期缺水脱肥将严重影响产量。

我有一年,玉米长得很不错,偏遇到在孕穗扬花期,计划浇水时,机井上的水泵坏了。待修好泵再浇吧,整整晚了7~8天,玉米授粉过程已结束。最后一亩地仅收获了6编织袋玉米棒穗,且没有一个长满籽粒的,秸秆倒不错。共收获100多斤玉米。

抽雄扬花时,扬花时间大约一周左右,因缺水扬花授粉不良,会导致玉米缺粒、秃尖或空棵现象发生。如果晚浇几天在授完粉后,再浇多大的水也与事无补了,歉收是定型了。或许能收些好秸秆,喂牛还可以!

玉米在关键的浇水期时拖后几天浇水会不会对收成造成影响?

玉米在关键的浇水期时拖后几天浇水会不会对收成造成影响?

题主说到在玉米的浇水关键期,如果拖后几天会不会对收成造成影响这个问题,建行渐远可以肯定地回答,当然有影响啦。

玉米生长关键期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了解一下玉米在生长期内,有几个关键期。一般来说,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有三个时期属于关键期:分别是大喇叭口期、抽穗开花期和结粒期。如果在这三个时期的生长过程中出现干旱天气,并且根据天气预报来看,近期内也不可能降雨,那就必须进行灌溉作业。

浇水时间的选择

玉米生长期内,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所以对玉米进行浇灌,也需要科学掌握时间。夏天的气温基本在30°左右,如果选择中午灌溉,凉水灌溉玉米后,会形成冷热温差,不利于玉米根系对水分的吸收。一般选择傍晚时候浇水,这个时候气温相对降低,玉米浇水后,水分蒸发慢,加上一夜的水分吸收,利于玉米的生长。再说了,这个时候浇地,人也不易中暑。

浇地的技巧

对于浇地用水来说,一般的庄稼地旁边都有水井。但井水相对于河水来说,如果选用河水浇地,比井水有益。但是如果河水上游有污染源,那就选择井水。

老人们经常告诫后人,浇地不能够浇“半截水”。就是地面湿,土层干,看似浇了水,实际上玉米吸收水分很少,没起到浇地的作用,实际上是费时费力费钱。既然浇水就正儿八经地浇水,最好一次性浇透。

在玉米结粒期以后的生长后期,不是天气过分干旱,一般不提倡浇水。因为在这个时期内,如果浇水,容易导致玉米倒伏,从而造成玉米减产。所以,这个时期即使浇水,也不能浇透,如果喷灌最好。

俗话说“人哄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用在这里也是一样。在玉米生长的关键期内你耽误了水分供给,那么你种植的玉米就会比人家浇了水的玉米差上一大截。“春争日,夏争时”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有的时候,同样的地块,浇透了水的玉米就会比没有浇上水的玉米一夜间长高一截,这样的情况,种过地的人都见过。所以,在庄稼需要浇水的时候赶紧浇水,选择合适的水源合适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有收获。

玉米在关键的浇水期时拖后几天浇水会不会对收成造成影响?

玉米在关键的浇水期时拖后几天浇水会不会对收成造成影响?

夏玉米就像初生婴儿一样,一天一个样,尤其是在高温高湿的三伏天,玉米生长速度很快,这个时期的水肥一定要跟得上。基肥已经施过了,最关键的就是土壤水分的管理了。

庄稼有三不等,按照节气播种不能等,浇水除草不能等,成熟收获不能等,错失其中一个良机就会给庄稼造成晚收,减产或者不收。在天气干旱,土壤墒情不好的时候就要给玉米浇水,不能等到涂层裂缝,植株干枯了还在期望老天下雨,一拖再拖就会害了自己。

俗话说,耽误人一辈子耽误庄稼一季子。在该给玉米浇水的时候一定要掐着时间赶紧浇水。但不一定非要算什么玉米关键期,玉米在生长发育期间关键期多了去了,踏墒期,大喇叭口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你说哪个关键哪个更急?其中最关键的时期应该是抽穗期和灌浆期吧,这两个时段绝对会影响到玉米的产量高低。

玉米地浇水也不能死板教条,到了时期就要浇水,有点过了。只要当时土壤里面有足够的墒或者可以保证坚持到天气预报的下雨时间,就不浇水,当然见干见湿的土壤是农民梦寐以求的好年成。

其中玉米拔节后到抽穗开花这个时间段,玉米地是不敢干旱缺水的。玉米植株开始雌雄分化,抽雄开花,受精授粉,土壤的湿度起码要保持在60%以上才能满足玉米植株发育需要的水分含量。拔节期及时浇水对减少空杆率增加果穗粒数很有意义和影响,在抽雄期及时浇水对玉米花粉的授粉活性有很大的影响。完全健康的授粉条件有利于玉米籽粒很好的灌浆减少败育籽粒,能够结大果穗增加玉米籽粒千粒重,对玉米增产有直接的关系。

再说说灌浆期浇水的好处。玉米植株灌浆的水分从哪里来?还是要从土壤汲取水分,不要认为收获已经在望,在灌浆期缺水直接会造成籽粒不饱满,造成后熟延迟和降低千粒重。但是在灌浆期水分需求要低于前期的土壤水分含量。

玉米地浇水其实没有死板规定,缺水时间长了就要浇水,两户人家挨着的地块最能看出浇水早晚的影响。比如玉米授粉期缺水,花粉花丝失去活力,造成败育,前期后期的一切辛苦劳作都会劳而无功。怎么看玉米缺水,天气连续干旱,玉米叶子白天萎靡不振早晚不能恢复的,就要及时浇水,等到干枯就晚了。根据实验,在抽雄期严重干旱延迟一两天浇水的玉米地,都会有明显的减产不良后果,减产率在20%以上。

玉米在关键的浇水期时拖后几天浇水会不会对收成造成影响?

玉米在关键的浇水期时拖后几天浇水会不会对收成造成影响?

现在是二伏,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人也热,庄稼也旱,但是这个时候正是玉米抽穗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这个时候玉米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但是天气炎热很多人不想钻在玉米地里浇地,企盼老天爷能降一场透雨好让庄稼一次喝个饱。每天的事情就是关注天气预报看看什么时候有雨,但是人等得及,可庄稼等不及呀,很多人便会存在侥幸心理,玉米在晚几天浇水也没事,马上下雨就能省很多电费了。那么玉米能拖后几天浇水么?答案是肯定的,当然不能。我爷爷虽然岁数大了,但是心一直长在地里,自己干不动便让年轻的儿孙干。尤其是夏天天气炎热,一会的时间便会骑上他的电动车去地里看看玉米的生长情况,一旦玉米缺水开始打卷,立马回来就让爸爸和哥哥去地里浇玉米。天气这么炎热又要钻在密不透风的玉米地里浇地,爸爸和哥哥当然不愿意,每到这时候爷爷便会发火,人渴了还知道喝水呢,玉米渴了不浇水能行么?今天拖一天,明天拖一天,庄稼那能受得了一直缺水。就这样,爸爸和哥哥被爷爷训斥后极不情愿的去浇地,等到玉米收获的时候明显能感受到多浇一次水的玉米比少浇一次水的玉米收成高。

玉米在抽穗时是玉米最需要水分和养分的时候,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才能保证玉米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若水分不足便会造成玉米黄叶枯萎,玉米穗没有足够的养分来生长和灌浆,自然会对收成有所影响。

我爷爷一直信奉一个道理,在这里也分享给大家,你对庄稼付出多少,它就会回报你多少,你糊弄它,它也会糊弄你。

玉米在关键的浇水期时拖后几天浇水会不会对收成造成影响?

玉米关键的生育时期没有必要刻意去浇水。旱田作物就是靠天吃饭,只要不出现极为明显的干旱情况,顺其自然即可。

题主说的玉米生育关键时期其实就是拔节期至雄穗散粉的这个阶段。在这个生育阶段,一般正处于一年中比较热的阶段,也是降水量较为集中的阶段。所以,正常情况下在这个阶段是不需要刻意的去田里浇水的。只要土壤含水量能达到60%左右,就能满足这个阶段对水分的需求,因为毕竟是旱田作物、也是抗旱能力较强的农作物。

在拔节至雄穗散粉的阶段,对土壤水分较为敏感。其实,这是大部分农作物共同的特性,在生殖生长初期至扬花、授粉的阶段,是对水分需求的高峰期,对水分的缺失也比较敏感。一旦在这个阶段出现土壤过度干旱、降水量过少的情况发生,确实会对玉米的花粉形成以及花粉的活性造成一些影响。特别是雄穗散粉期空气湿度过低,也是会对花粉的活性有着一定的影响,出现雌穗凸尖、无籽粒的情况,而对产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所以,在玉米拔节至雄穗散粉期间,只要土壤没有出现过度干旱的情况,没有必要刻意去浇水,即便是晚浇了几天也没什么影响。但是在出现过度干旱的时候,适当的浇水还是有必要的。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玉米在关键的浇水期时拖后几天浇水会不会对收成造成影响?

玉米的整个生长发育周期内可以分为玉米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授粉期和灌浆期。在玉米的每一个生长发育的重要节点,如果说干旱不浇水的话对于玉米的产量的影响将是很大的。特别是在玉米生长发育的中后期,对于玉米的浇水选择要采用看天,看地,看预报天气,看玉米的长势来进行实时浇水的选择。

玉米生长的中后期,也就是玉米的灌浆期,这时候需水量是最大的。如果说这个时候晚浇水几天会造成玉米籽粒不成熟,秃尖的现象。比如说在2018年的时候我种植的玉米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在暑假期间由于种植的地比较少我就出远门打工挣钱去了,家里的3亩多地的玉米和2亩多地的花生就交给媳妇管理了。由于玉米棵长的比较高,并且还是高温天所以媳妇真是不敢在玉米地里浇水,只能等老天爷下雨了。所以去年我家的玉米的产量跟浇水的隔壁邻居家的每亩地相差200多斤的产量。玉米在苗期的时候是可以墩墩苗的,但是在玉米进入拔节期以后要根据自己家的玉米的长势而选择及时的浇水施肥。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玉米的产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