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出苗后,该如何进行田间管理?
玉米出苗后,该如何进行田间管理?
我来交流一下,我是个农民每年要种玉米,就我的管理方法说说吧,也不够规范,想到哪说到哪了。
玉米管理可分为苗期管理、中期管理,后期管理。苗期管理主要有:保全苗、中耕除草及化控、防治病虫害、水肥管理等。一、一播全苗这个现在不难做到,多是机械精准播种,根据种子特性,决定密植问题。多数夏玉米播种时采取铁茬种肥同播,播后浇蒙头水(出苗水)。
俗话说“见苗三分收”,一播全苗是丰收的基础条件。在有底墒播种或播后(播深3~5厘米)浇蒙头水后,通常一周左右苗即出全。此期注意观查出苗率,发现缺苗的及时补种或移栽。田间玉米已长出2~3片展叶及以上时,则不可补种,只能移栽,补种的撵不成一致,光充株数长不好。
二,适时中耕除草为节约成本,可以通过中耕人工除草的方法。也可以化学除草喷施苗后除草剂。除草时机掌握在玉米2~8叶期,杂草3~6叶时进行,不要过早或过晚。使用什么除草剂及与农药的配比、喷施方法等,可咨询经销商。
三、及时防治病虫害(1)玉米苗期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由灰飞虱传播的粗缩病、由蚜虫传播的矮花叶病,根腐、茎腐病、疯顶病等。可选用杀菌剂戊唑醇、氰烯菊脂、咪酰胺等药剂兑水喷雾防治。
(2)苗期虫害主要有:多发生于玉米3~4叶左右时,二点委叶蛾、玉米螟。地下害虫等。地表及以上害虫喷药防治;地下害虫用药液喷淋灌根处理。
四、化控化学掌握在玉米7~11个叶片时进行。不可过早或过晚。过早影响玉米正常生长。过晚防倒效果差,对以后穗分化与籽粒发育也有影响。注意不可超量使用,稀植的可不必使用。
五、水肥管理农民有蹲苗的习惯,在苗期不是十分干旱的情况下,一般不进行水肥管理。可到拔节期进行水肥管理。通常在小喇叭口期9~10叶时追肥浇水。如果墒情好,底肥充足的,可推迟到大喇叭口期13~14叶时进行。
根据群体结构及长势,一般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5~25公斤。以后在抽穗期可以再酌情适量追施一次攻粒肥。
玉米出苗后,该如何进行田间管理?
玉米要高产、要稳产,“三分种,七分管”,尤其是岀苗后的科学管理是关键!
那么,玉米出苗后应该如何加强田间管理呢?有哪些实现高产、稳产的管理技术?在搞好常规管理的基础上,适时进行追肥、及时防治病虫草害、实行人工去雄和辅助授粉等是田间管理的重点。现将管理技术要点作简要介绍,供农民朋友们参考。
一要及时间苗、定苗以确保合理密度。玉米出苗后长出三叶时要进行间苗,长到五叶时要定苗,为防止苗荒徒吸养分,要及时去除植株分蘖,生长到小喇叭口期时及时去除小而弱的植株。
二要及时浇水并进行中耕除草以促苗壮苗。出苗之后到小喇叭口期间如有旱情要进行浇水,大喇叭口后要保持好田间墒情,以土表见湿不见干为宜。在小喇叭口期之前一般中耕二到三次,通过中耕松土、除草。
三要及时控制植株过旺以防后期倒伏。当玉米生长到拔节期至小喇叭口期时,如果植株长势过于旺盛而出现徒长现象,就要喷施多效唑、健壮素等安全而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合理进行控旺以防后期发生倒伏。
四要适期追肥,做到平衡施肥保证养分供应。根据玉米生长期的需肥特点,在前期施足肥料的基础上要于出苗后进行三次追肥,分别是苗肥、穗肥和花粒肥。追肥的原则是轻追苗肥、重施穗肥、补追粒肥。追肥量的分配上,按照产量预期和玉米整个生长期的需要确定,一般情况下苗期将磷钾锌肥的全部和氮肥的30%追施于苗期。将将氮肥的50%追施于抽穗期,将氮肥的20%追施于花粒期。
五要及时人工去雄以防止养分浪费。当玉米植株生长到雄穗抽出而尚未开花传粉时,要按照隔行或隔株的形式去除雄穗以防雄穗呼吸损失养分,注意玉米田的周边四米内不能去雄以防授粉不足影响结实。
六要适时人工辅助授粉以防秃顶和缺粒。当玉米植株生长到盛花期时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因为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在前期去雄的基础上为防止自行授粉不充分,可采用人工拉绳等方法让雄穗花粉飘落到雌穗上,一般情况下可进行二至三次即可。在辅助授粉后十天左右去除空杆植株。
七要及时防治病虫草害以保持正常生长。因已在玉米出苗前喷洒了化学除草剂,岀苗后要结合中耕、追施肥料等及时除草灭草。关于防治病虫害,要结合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和规律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综合防治。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时要抓住时机、选用对路药剂并严格按照相应的使用说明去操作,确保防治效果。
总之,玉米出苗后的田间管理十分重要,目的是确保植株健壮生长、促进玉米多结实并籽粒饱满而提高产量,所以,加强肥水管理、实施增产技术、及时防治病虫草害等都是必要的、重要的管理措施。以上介绍,仅供参考!
谢谢阅读,敬请关注和评论!
玉米出苗后,该如何进行田间管理?
玉米苗期是指玉米出苗到拔节这一段时期,生长时间大约20-25天。此阶段为玉米关键管理时期,小苗扎根需肥旺盛,主要的工作是促进苗齐苗壮。
玉米苗期的田间管理大体可以分为查苗补苗、间苗定苗、中耕锄草蹲苗、病虫害防治、割苗、追肥几个方面。这里以春玉米为例作一简单介绍。
1、查苗补苗玉米播种后应及时查看出苗情况,发现未出苗及时补种。
2、间苗定苗间苗一般在玉米3-4叶期进行,我们知道玉米在3叶期以前为吸收种子营养时期,在这个时期发现植株拥挤,可进行间苗,以防挤在一起贪吃损失营养。定苗工作一般在下午稍晚进行。
3、中耕锄草蹲苗中耕除草在3-5叶期进行,松土同时,控制水肥,做好蹲苗工作,主要将色泽黑绿、地力肥沃的、墒情好的地方要特别有意识地蹲苗。 杂草2-4叶期做苗后除草工作。
4、病虫害防治、割苗在玉米3叶期以后,因湿度和湿度的变化,二点委夜蛾、斑大蚊幼虫、二点委夜蛾、斑大蚊幼虫、蚜虫等一些虫害开始,应注意防治。
现在还有一种防治虫害的方法,就是割苗技术。割苗技术就是在玉米4叶一心到6叶期,将玉米米统一割断,到留一个叶。其好处是完全铲除虫害,同时倒逼养分回流,扎实根部,以期直到壮根作用,还能起到蹲苗作用。
割苗后不影响玉米苗生长,实践证明这项技术可以防虫害,长大后穗位低,抗倒伏。
5、拔节后的追肥以氮素为主,根据长势确定适宜追肥量,15-20公斤/亩为宜。
其实玉米苗期田间管理比较简单,主要注意苗齐的问题,做好补苗间苗工作,从现在的单粒播种来说,基本不会出现太多的漏苗,出芽率也是挺高的。同时配合割苗新技术做好蹲苗和虫害治理工作。关于割苗和苗后除草的时间差,可以自行掌握,也可以在5片叶时先割苗,马上除草,也可以3片叶时除草,5-6片叶时进行割苗。
玉米是大田作物,大宗作物,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利用新科技来省时省力省费用,做好苗期田间管理,相当于做好了一半多的田间工作,农资人实录实时为您服务。
玉米出苗后,该如何进行田间管理?
玉米出苗后,该如何进行田间管理?
农历三月份播种的玉米,现在都一尺左右高了。怎样做好玉米田间管理呢?
一、做好防虫工作
玉米刚出苗以后,要喷晒一次防虫药。麦茬地用硬茬播种机播后的玉米出苗后,地里的芽虫比较多,若不喷晒杀虫药,会对玉米的产量受到直接影响。玉米出黄墒,一定要抓住出苗率,苗齐长势也好。
二、清除掉地里的杂草
趁苗小时,要把地里的杂草清除干净,不然的话,会荒芜到玉米苗,影响玉米长势。
三、在玉米长到半米高时,给玉米施一回碳肥和磷肥。为玉米打花结大棒施足肥。
四、地里干旱时要勤浇水,特别是打花期间,玉米要有一定的水份,才能授好粉结大棒。
总之、以上四点就是玉米出苗后,田间基本管理工作。
玉米出苗后,该如何进行田间管理?
谢邀回答,虽然没有品种种过玉米,但这个知识还是略懂一二.
1.出苗后,首先查看的是苗出齐了没有,没有出苗的地方可以从密的地方进行移植,保证地里出苗整齐,然后间苗.
2,水分管理,玉米苗定植后就要进行浇水,浇水的原因是有一些移栽的玉米苗还没有真正的成活,如果不下雨的话,建议每隔4到6天就要交一次水,移栽的玉米苗成活之后就要减少水分,因为苗期玉米的抗涝能力极差,土壤需要保持一定的干燥度,这个时间如果出现降雨的话,要及时排涝,不然的话玉米苗就会腐烂死亡。
3.中耕除草,玉米苗在生长期建议最少都要进行两次除草,通常情况下在7到10天左右进行一次,这样做可以增强土壤的通透性,也可以促进玉米苗根系的生长,也能够减少杂草对养分的吸收。
第二次是玉米植株长到40厘米的时候进行除草,这样做是为了促进植株的生长速度.
4.追肥,每次追肥最好结合中耕除草来进行,建议以穴施为主,这样可以增强肥料的利用和吸收程度,肥料以尿素,钾肥,磷肥,复合肥为主。在玉米苗定植十天后进行一次,下一次在玉米苗到40~50厘米的时候在进行,必须合理施肥.
苗期管理很重要。
玉米出苗后,该如何进行田间管理?
一场适中的及时雨,为播种玉米提供了良好的时机。在我们胶东一带,现在满山遍野都能看到人们在忙着播种玉米。一般在3到5天的时间,正常的话玉米就应该破土而出。那么玉米出苗后要如何管理呢?梅花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
首先要观察出苗的情况,要是发现玉米苗出的不齐,要及时的进行移植或者是补种。移植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那些长得壮的玉米苗,最好是跟上带有泥土,把上面的叶子去掉,移栽后要及时的浇水,等水全部剩下以后,再把水盆儿全部用土覆盖,以保证所栽的玉米苗的成活。
玉米苗在长到30公分以前,只要经常的进行划锄,去掉地里的杂草,使土壤保持疏松。正常的情况下,不需要去过度的浇水和施肥。而在划锄的过程中,看到根部有长出的分叉,要及时的打掉,但尽量不要伤害到主杆。当然如果遇到特殊干旱,也要及时的浇水。这一时期对玉米的管理,在我们胶东叫做控苗。避免幼苗期玉米苗疯长,影响后期的拔节和授穗,避免长得过高,不能抗倒伏。
玉米从拔节到授穗阶段,是需肥最多的时期,尤其是大喇叭口期是决定玉米穗的长短、玉米粒多少的关键期。应多施氮肥,每亩可施尿素20公斤左右。肥料要采取开沟施,沟要开在距离玉米二十公分以上,避免伤到根、烧了根。到了抽穗开花期要再给玉米补施粒肥,一般每亩在十公斤左右。
浇水也很关键,从大喇叭号期到玉米拔节抽穗期,玉米长的很旺盛,特别是抽雄前10天左右,水分需要更多。这是如果缺了水,玉米拔节就会拔不出来,玉米穂长不长,穗上的颗粒也长不饱满,直接影响到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但是如果遇到了洪涝,也要及时的排水,避免因为洪涝而造成的死株。
还要注意对虫害的防治。当发现玉米有蚜虫时,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玉米螟是穗期的主要虫灾,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按照1:20的比例拌细沙,撒于玉米心叶或叶腋、果穗上。
总之,玉米在出苗后,做到缺苗及时补,幼苗多控制,施肥要跟水,浇水要浇透,虫害早防治,相信玉米一定会长得棒子长,颗粒满,获得好的收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