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杆上生了蚜虫怎么办?

玉米秆上生了蚜虫怎么办?

蚜虫是一种刺吸式口器的害虫,俗称腻虫或密虫。可以为害几乎所有的农作物及杂草。

为害玉米。

可以在玉米整个生育期为害,玉米苗期群集在心叶内,刺吸液汁为害。随着植株的生长集中在新生的叶片为害。孕穗期多密集在剑叶内和叶梢上为害。边吸取汁液,边排泄大量密露,覆盖在叶面上的密露影响光合作用,易引起霉菌寄生,生长在天穗上的蚜虫及排泄的密露影响散粉授粉。被害植株长势衰弱,严重影响到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要及时防治。

发生特点:

玉米蚜虫耐力强,平均气温7°C以上即可繁殖为害。天降暴雨可以冲刷掉部分。蚜虫天敌有蜘蛛类、瓢虫、食蚜蝇、草铃、蚜茧蜂等。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铲除田边及田内杂草,可减少虫源。

(2)化学药物防法。3%啶虫脒乳油2000倍液、25%高渗咇虫啉乳油2000倍液、或10%吡虫啉乳油3000倍液、或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注意打匀打透。

玉米杆上生了蚜虫怎么办?

1.蚜虫是比较好治的虫子,早发现早打药。

2.可以用烟碱类农药:吡虫啉.噻虫嗪.啶虫脒.呋虫胺复配阿维菌素

3.杀卵药剂:噻嗪酮复配烟碱类农药任选其一。

4.药剂里面加洗衣服或者洗洁精起到渗透剂的作用。

5.轮换用药,减少抗药性产生,连打讲三次。间隔5-7天。

玉米杆上生了蚜虫怎么办?

大家好,我是大嫂爱生活!

玉米蚜虫属半翅目,蚜科。玉米蚜分为有翅蚜和无翅蚜,俗称腻虫,蚁虫等。主要危害玉米,高粱,小麦,大麦,水稻等作物,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南,华南,华东等地。

玉米蚜寄主范围广,繁殖代数多,危害重。要及时清除田间地头杂草,以便减少早期虫源。

蚜虫一般在6月下旬7月初由其它宿主迁往夏玉米,7月下旬玉米蚜虫大量迁入,抽雄前蚜虫在心叶为害,7月底至8月上旬玉米蚜虫迅速繁殖,进入盛期。

如果玉米发现大量蚜虫必须得喷洒农药,如果不打药将严重危害秋收,减产特别明显,喷洒农药一定要按照说明书要求来,使用普通喷雾器,进行背面喷洒,这样作用比较好,喷洒过程一定要注意安全!

以上是我的观点,请大家参考!

玉米杆上生了蚜虫怎么办?

玉米蚜虫是玉米最为常见的一种虫害,我们当地称为玉米密虫,应该是玉米腻虫的地方音变。该虫子有聚集性,一旦发生会在叶片和茎杆上密集,直接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及玉米授粉,并且能传播病毒,引起玉米矮花叶病,而且玉米蚜虫是内吸性害虫,如果危害玉米穗部,主要吸取玉米的汁液,妨碍玉米的生长,对玉米的危害极大,会造成玉米大幅度减产。

要想很好地了解玉米蚜虫的防治方法,最好先了解一下蚜虫的发生规律。蚜虫一年可以生20代左右,从三四月气温上升后开始在越冬寄主上活动繁殖,到六七月开始迁往夏玉米上为害,到玉米抽雄前主要在心叶为害,7月底至8月上旬玉米进入抽雄期的时候,玉米蚜虫会迅速增殖。一般到8月下旬,草蛉、瓢虫、食蚜蝇、蚜茧蜂、蚜霉菌等蚜虫天敌大量出现,加之气候逐步干燥凉爽,蚜虫会急剧下降,集中在雌穗苞叶或下部叶片,到玉米收获前会产生有翅蚜迁飞其他寄主。

对于玉米蚜虫,要坚持防治并重,首先在种植时就要搞好药剂拌种。我们当地从上世纪80年代就推行种衣剂拌种包衣,种子发芽后,在喷洒一次药物,就能有效预防蚜虫。一般用70%噻虫嗪种衣剂包衣,或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拌种,对苗期蚜虫防治效果较好。再是,要注意改善玉米生长环境,如果不打除草剂,就要在玉米苗期开始及时锄掉田间杂草,减少早期虫源。同时,要营造田间通风的基本箱单,提倡间作套种,高秸玉米与低矮的大豆等套种,增强光照和通风。因为蚜虫多是在高温潮湿的环境发生。

而一旦发现玉米蚜虫为害,应该及时进行药物防治。玉米心叶期,在蚜虫盛发以前,可以用3%辛硫磷颗粒剂撒于心叶内,或15%毒死蜱颗粒剂拌细沙土均匀撒于心叶内,不仅可防玉米蚜虫,还兼治玉米螟。玉米苗期和抽雄初期是防治蚜虫的关键时期,可以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者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5%三氟氯氰菊酯2500倍液,以及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剂6000倍液等农药对玉米进行喷雾灭虫。一般每隔一周喷一次,三四次就可以控制住蚜虫为害。

其实,对于玉米种植户,最主要的是要操持警惕,极早发现蚜虫为害,根据为害情部,只要及时向卖农药的农资经营户打听一下,就知道如何用药了。

玉米杆上生了蚜虫怎么办?

针对性的打农药。

玉米杆上生了蚜虫怎么办?

我是农药专科,从事病虫害防治工作。我来回答“玉米秆上生了蚜虫怎么办?”这个问题吧。已经生了蚜虫,只能使用农药去防治了,我推荐使用:30%呋虫胺吡蚜酮、25%噻虫嗪异丙威、70%吡虫啉防治,三选一即可。

蚜虫的特点和习性:

蚜虫,又叫腻虫,是一种刺吸式害虫。有人戏称蚜虫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理由是蚜虫的种类繁多、繁殖速度快、危害又很重。

  • 种类繁多:目前已经发现的蚜虫有10个科约4700余种蚜虫,多数属于蚜科。田间常见的有:麦蚜、苹果绵蚜、桃蚜、棉蚜、菜蚜、玉米蚜等,这几年玉米上的蚜虫发生多了起来。从颜色上来分有:黑蚜、黄蚜、红蚜等。分布十分广泛,在世界各地都有存在。
  • 繁殖速度快:蚜虫是目前繁殖最快的昆虫,繁殖能力很强,一年能繁殖10-30个世代(在黄河流域玉米上发生20代左右),且世代重叠现象突出,所谓的世代重叠就是我们所看见的蚜虫密集的地方,往往是爷爷辈、父辈、子辈的蚜虫共生在一起危害。雌性的蚜虫从生下就可以繁殖,不需要经过雄性交配的,这叫孤雌繁殖,很神奇吧。
  • 危害重:蚜虫靠刺吸植物的汁液为生。蚜虫严重危害时,可使植物生长缓慢,会造成叶片及茎秆干枯,也是老百姓常提到的:庄稼都被被腻虫腻死了。植物被刺吸后,不光失去营养,所造成的创伤口容易被病菌侵染造成病害。这也是蚜虫容易传播花叶病毒等病毒病的原因。
玉米什么时期容易发生蚜虫:

以黄河流域举例来说:成虫、若蚜喜欢在麦类和禾本科杂草的新叶里越冬,第二年的3、4月份气温升高,开始活跃并在寄主上危害。每年的6月份开始,蚜虫会从寄主迁往夏玉米上危害;7月下旬玉米蚜会大量迁入,并在心叶及玉米秆上危害。8月份,玉米进入抽雄期,玉米蚜虫繁殖也比较快,基数会大幅增加。到8月的下旬随着天敌的出现,以及温度的下降,蚜虫会逐步减少,慢慢迁徙到茎秆和下部叶片危害,陆续再迁徙到其他寄主。

防治蚜虫的药剂:

要使用正确的方法及选择合适的药剂下,蚜虫的防治其实并不困难。

  • 方法:蚜虫基数大,在防治时的用水量要足够大,确保每头蚜虫都能均匀接触到药液。不然,蚜虫的繁殖速度那么快,有杀不到的蚜虫很快又繁殖出来很多若蚜了。另外蚜虫表层有黏液,在防治时需要添加渗透性强的助剂来提升死虫率。
  • 防治药剂:防治药剂有很多:啶虫脒、噻嗪酮、吡虫啉、吡蚜酮、噻虫嗪、灭多威、异丙威、毒死蜱、敌敌畏等,近几年流行的新成分有:呋虫胺、氟啶虫胺腈(成本高)。
推荐防治方案:

每亩地2桶水、每桶水使用:30%呋虫胺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5克+精油15毫升全株均匀喷施。

每亩地2桶水、每桶水使用:25%噻虫嗪异丙威悬浮剂50克+精油15毫升全株均匀喷施。

每亩地2桶水、每桶水使用:70%吡虫啉水分散颗粒剂5克+精油15毫升全株均匀喷施。

总结:

玉米杆上生蚜虫,还是比较容易防治的,主要是怕防治的时候打药不仔细、杀蚜不干净,过几天蚜虫又繁殖起来了。只要掌握足够的用水量,打药时添加上溶蜡、渗透强的助剂,使用30%呋虫胺吡蚜酮、25%噻虫嗪异丙威、70%吡虫啉还是容易防治的。这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是农药专科,中国农业大学毕业、从事病虫害防治15余年。请关注我,一起为粮食丰收保驾护航。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