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每月给年满60岁的农民发放1500元的退休金,这个可行吗?

要是真能如题主说的那样,60岁的农民每月发放1500元的退休金,那太好了!农民就不烧香拜佛敬神了,你若能办到,农民都会敬你,祝你万寿无疆!

又是让练习打字呢!净弄些不现实的打南不着北的问题。国家从2010年前后实行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农民交纳一定数额的养老保险15年,到60岁以后可按月领取一定数量的养老金。

刚开始时,交费档次有100~1000元十个档次,最低档次每年交100元,多交按一定比例多领。交100元的,60岁以后每月可领取55元养老金。随着国家每年对城镇职工的退休金的上涨而上调。去年农村60岁以上的养老金每月已涨到108元,今年我们这边可能还没有涨。

不过题主说的情况,农民60岁以后每月发放1500月的退休金,短期内是不现实的。国家有关部门也在研究这个农民养老金的问题。据说以后也会向这个方面努力解决的,但具体每月能领多少,及每年也需和职工一样的作法,15年交纳一定数额的社会养老保险,具体交纳多少,每月领取多少,都正在酝酿研究中。

听说在河南等地区,正在定点试行。如切实可行,有望60岁农民也有退休金,但当时每月领取的数额在600元左右。达不到题目所说的每月1500元。

假如,每月领取1500元,粗略估计,必须每年交纳3000~5000元的社会养老保险15年,或一次性交齐约十万元。

为什么这样说呢!大约在2012左右吧,有的地区,对下岗、离职、失业人员,实行一次性补齐15年的社会养老保险金,约3万~5万多元。到60岁以后每月可领取700元的退休金。以后随着国家对职工退休金的调整上涨而上涨。

至今年,这些人员每年还没有涨到每月1500呢!所以,我认为题目所说的农村60岁以上的农民每月发放1500元的问题,至少短期内是没有可能的。又没说先决什么条件,比如一次性或每年交纳多少养老保险金!没有这个基础依据,从哪里说起每月发1500员退休金呢!

别看职工60岁后有退休金,人家在工作期间已完成了交纳了社会养老保险金,甭管人家怎么交法了,可能是个人交纳或单位补贴交纳的。

而农民过去时,也没有这个交纳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所以,现在讲退休金的问题,不是一句话的事。有人会说农民劳动交公粮、修河挖渠造路桥等,不是也给国家做贡献了吗!可是,不是农民的人群人家不认可,你有啥法呢!

好在国家实行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也正是完善和改进农村老人养老的措施和途径。我想,如果在这个基础上,相应的增加缴费数额标准,同时60岁以后也增加领取的养老金标准,这不就两好并一好,城乡老人都一样了吗!甭管退休金或养老金了,反正公民老了都有现金,养老问题就万事大吉了!

纯属个人观点,欢迎交流切磋!谢谢!

假如每月给年满60岁的农民发放1500元的退休金,这个可行吗?

现在年满60岁以上的农民,很多没有基本保障。没有医保(新农村医疗保险报销地方医院多,患大病是杯水车薪)、没有养老保险。建议我国实行农民退休制,让上了年纪的农民生活医疗有保障。国家应进一步完善农民的养老制度,让广大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只有制订了制度,农民的养老问题才会得到有效的解决。

农村60岁以上农民每月发1500元的依据:无偿“三线”建设、农业税

“农民”和“工人”一样,都是一种职业。可是同时代出生的人,农民与工人的晚年区别太大了。作为现已60岁的农民与60岁的退休人员,对国家的贡献是一样大的。

图片来自网络

举个例子:1950年出生在四川的甲和乙,甲是农民,乙是工人。甲从1968年开始参加国家号召的“三线”建设,修建飞机场、铁路等,而且还自带口粮。乙进工厂当了工人,一直工作到退休。农民甲“三线”建设完成后,继续回到农村种田种地,向国家缴纳公粮直到1982年土地承包时,1982年至2006年,每年缴纳农业税。工人乙在1993年才开始个人缴纳部分养老险。最后结果是,两人都年满60岁了,工人乙每月拿着几千元的退休金。而农民甲61岁开始,国家每月发养老金100元左右。

要讲对国家的贡献,60岁以上的农民对国家的贡献一点不比工人少。60岁以上的农民恐怕没有几个没有参加过“三线”建设。我的爸妈和老公的爸妈一提起“三线”建设是很自豪的。他们十多岁时就被生产队派出去参加修铁路、公路、水渠等,在哪个年代能参加祖国的建设是一件很光荣的事,虽然连吃饭都要自己带口粮,没有任何一分钱的报酬。后来才发现哪个时代的青壮年全都轮流参加祖国的基础建设。以现在修建一条公路、铁路投资至少上亿来算,哪个时候的农民所出的劳动工资有多少呢?

再来说说农业税,从1982年开始农民开始上缴农业税。除了交公粮以外,还要交屠宰税(每年杀过年猪也得上税)、教育统筹费等等。三提五统听说过吗?百度来的这么长一串定义:三提五统是指村级三项提留和五项乡统筹。三提五统中村提留是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按规定从农民生产收入中提取的用于村一级维持或扩大再生产、兴办公益事业和日常管理开支费用的总称。包括三项,即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 “ 乡统筹费,是指乡(镇)合作经济组织依法向所属单位(包括乡镇、村办企业、联户企业)和农户收取的,用于乡村两级办学(即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修建乡村道路等民办公助事业的款项。以上这些都是农民每年必交的费用,除了屠宰费外,别的费用都是按人头算的。到了上世纪90年代,农村出现了稍困难一些的农民交不起农业税。如果说从1992年开始,部分工人自己也要交一定的养老保险费,那么农民每年也在交杂七杂八的费用,这些是不是也可以作为他们的养老费呢?再来看看这个数据,据统计,从1949年至2000年的52年间,农民给国家缴纳了7000多亿公斤粮食。如果把这些粮食折合人民币,又是多少钱呢?这些是现在已经60岁以上的农民为国家作出的贡献。

图片来自网络

现实:同是60岁老人,城市休养生息、农村天天下地干活

现在60岁以上的老人基本分为两大群体:一是参加工作的职工和国家公务员的退休人员,他们基本拿2000~5000元以上的退休金。这类老人基本是不用操心晚年生活的,因为他们的晚年生活保障是没有问题的。有退休金、生病住院或报销。他们平常一般看电视看书报,下棋打牌,唱歌跳舞,找人聊天,要么外出旅游等等。

另一类是为国家种了一辈子粮食,现在每月只拿100多元基础养老金的农村60岁以上的农民。人都是有惰性的,谁不愿意像城市退休的老人一样生活呢?可现实却是,农村90%以上年满60岁的老人还在田间地头劳动。为什么呢?根本就不是闲不住的问题。而且是有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家庭经济并不宽松,只有下地干活才能维持生活;2、农村60岁的老人国家每月发100多块的养老金,如果不下地干活只有饿肚子;3、有子女的农村老人不能享受五保等待遇,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现在留在农村的老人把家里的农事都承担下来,有的还要照顾孙辈,减轻子女的负担。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最害怕的事情就是生病,如果生个大病,虽然农村医疗保险报销一部分,自己至少也要掏上千上万。

图片来自网络

实行农民退休制,有效解决农民养老问题

现在我国绝大多数农村60岁的农民领取的是100多元的养老金,70岁以上会每月增加几十元,部分经济发达的地区例如上海每月有几百块。现在在农村养儿防老基本成为过去式了,农村养老是一个新问题。国家也看到了,我们成都市的农民从2011年开始,国家财政补贴每位60岁以上的农民每月领80元养老金,现在是135左右。虽然每月有点少,想想以前什么也没有,对比当下有少农民也就释怀了。

农民退休制的建立才能有效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年满60岁的农民,国家目前给予了一定的补助,远远是不够的。以后年满60岁的农民养老问题该怎么办呢?我认为合理提高农村当前老人养老补助合情合理,农民以后也应该像城镇职工一样,每年或每月交纳养老保险金(国家给予一部分补助),到60岁时也退休拿退休工资。

原创不易,如果你喜欢请点个赞吧。

假如每月给年满60岁的农民发放1500元的退休金,这个可行吗?

如果真这么实行离自取灭亡也就指日可待了。

为什么单单只用年龄(满60岁)来界定是不是该发退休金呢?每月发1500元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不论农民还是不是农民,是否能领取退休金和退休金能拿多少,难道不是更应该依据年富力强时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吗?

有一部分农民虽然之前没交社保,一般都是年纪比较大一点的农民,他们交过公粮、修过路等等,为社会做出过自己的贡献,现在也一直在探讨应该将这些视为工龄。如果工龄足够或者需要补足一部分费用就能办理退休的话,无可厚非,那么就按实际情况办理退休,发放养老金,养老金发放金额就按照相关标准核定。

还有一部分人包括一部分农民,认为我穷我有理,既没有这种曾经为公的贡献,又没有缴纳过社保,到了晚年想拿养老金或者说现在很普遍的是这样的老年人的儿女提这些要求,那么就是无理取闹,一旦争取到了就会产生巨大的消极的社会影响。

中国啃老族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有一些人是家庭负担重需要父母补贴,有一些人是自己高不成低不就啃老,有一些人是抱着既然父母生养了就有义务养到底的心理啃老,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很多家庭确实有条件可以将自己的孩子养活到60岁,60岁人的父母辈慢慢相继离世了,按题主设想岂不是正好国家来接手继续将他们养到送终!?

再殷实的家底这么耗一段时间也就坐吃山空了,不是自取灭亡是什么?

谁不想坐享其成了?谁愿意每月从自己的收入里拿出钱缴纳社保了?谁不是生活不易本来就负担沉重了?如果闹一下或者熬到年纪就能解决养老问题,大家有能力时都不用努力了,只管到退休年纪做会哭闹的孩子要奶吃就可以了。所以如果确实有的人年老后生活有困难,可以救济,可以帮扶,但绝不是发放退休金。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码字不易,请点个赞给个关注,可好?

假如每月给年满60岁的农民发放1500元的退休金,这个可行吗?

我认为是完全可行的,理由如下:

国家财政已经具备这个承受能力。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9年,我国财政收入达到19万亿之多。国家富裕强大了,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民生问题。我们国家,还有6亿人口月收入不足1000元,其中绝大部分生活在农村。而在这部分人中,就包括着1.3亿60岁以上的老人。这些老人,大多出生在50,60年代,那个年代,国家贫穷,工业基础薄弱,整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都是靠几亿农民出大力流大汗来完成的。他们对国家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现在老了,却没能享受到老有所养的待遇,这是历史留下的欠账。现在,国家富裕了,应该解决这些问题了,因为这是他们应得的回报,绝不是在祈求施舍。那些认为农民没交社保就不能有退休的观点,是对历史的抹杀,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这样才能体现制度的公平。

当然了,国家虽然有钱,但是用钱的地方有很多。1.3亿农村老人每人每月1500元,每年就是1.8万元,总数就是23400亿元。如果一步到位,显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可以采取逐年增加的方法,先发800元基本生活费,然后每年增加200元,等达到1500元标准时,再和其他退休人员同步增长。这样既可以解决了他们目前的困境,也给了他们生活的希望。而最重要的是,这样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社会保障的公平性。

因此,给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退休金,让他们老有所养,这既是他们应得的回报,也是公平公正的体现,是完全可行的民生大计。

假如每月给年满60岁的农民发放1500元的退休金,这个可行吗?

我认为所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发1500元,相对来说有失偏颇,为什么呢?因为在里面又有一大部分人呢一直都是吃国家饭的,领着高额退休金的老年人,过着不缺钱的生活,而一部分老年人呢就是我们农村的农民,他们辛辛苦苦一辈子,守着一亩二分地,曾经的吃了上顿没下顿,还一直用自己收成中最好的部分交了供应粮,为国家做贡献也不少,到了60岁以上的时候,好一部分人腰弯了,背驼了,失去了劳动能力,要不是国家政策好,一部分人有时候还为一日三餐愁,所以说,这1500块钱,最应该发给农民,非常支持国家以后出台这样一个政策,帮助上了年纪的,基本上没什么劳动能力的农民一些补助,让他们以后的日子过得好一点,幸福一点,谢谢!

假如每月给年满60岁的农民发放1500元的退休金,这个可行吗?

本人长期关注三农领域,解惑相关问题,+关注了解更多内容!

关于给60岁以上的农民,每月发放1500元的养老金的建议,从情理上讲,作为农民的儿子,我认为是应该的;从客观上讲,作为一名从事农业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我认为是可行的。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这一批60岁以上的农民确实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目前60岁以上的农民是出生在1960年之前。我们从解放战争开始 (1946年) 算起,到2006年国家农业税正式结束进行核算。为什么要把解放战争这三年算进来,因为解放战争的成功离不开坚强有力的农民支援。请大家到三大战役的纪念馆看看,详细了解一下当年的后勤支援情况,你就会明白国民党失败的必然性。建国之后,面对一清二白、百废待兴的局面,国家的重心首先是搞城市建设,采取的政策就是“农村支援城市”,具体的支援办法就是农业税。农民每年打的粮食 (水稻和小麦) 有很大一部分都要上交公粮。这是任务,也是义务,必须上交。我是2004年上大学离开老家的,现在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每年暑假都得要把收割碾好的小麦,装好多袋,用架子车套着毛驴跟父亲拉到乡上的仓库交公粮。我老家是在黄土高原,属于雨养农业区,也就是种庄稼得靠天吃饭,小麦的产量很低。交完公粮之后,往往家里所剩的小麦也就没多少,收成好的年份还勉强够一家人吃饭。收成不好的年份,往往都不够吃!很多时候,打的粮食实在不够,就想办法交钱来补齐。从建国开始到2006年废止,新中国的农业税交了57年,这一辈农民,从来没有任何怨言,打心里认为,这是“国库皇粮”,应该交的。前段时间还有人在网上说农民交的公粮当时国家是给钱的,而且还拿出了当时的收据。其实,国家给钱的那一部分粮食,是交完公粮剩余的粮食!实质上,那个时候,很多农村家庭都没有秤,尽量都会多拉一点粮食过去,以防不够。现在60岁以上的农民,没有哪一个没有交过这些免费的“公粮”!而现在这一辈农民真的需要一些依靠进行养老,子女很多时候也自身难保!如果每个月有1500块钱的养老金,在农村怎么生活都够了。

第二,农民老有所养是稳定我国未来粮食安全的基础。为什么现在农民不愿意去种粮?主要原因就是卖粮食的收益实在是太低了。我相信大家对农村的彩礼问题都有耳闻吧,动不动就几十万。如果农民老两口如果仅仅依靠种那几亩地,什么时候能把儿媳妇娶进家门?这几十万的彩礼,对他们来说如天文数字!即使想尽一切办法,问亲戚借、向银行贷,把儿媳妇娶进家门,将会留下一大堆债务。老父亲与儿子又得一起还好多年的债!等债务还完,孙子又大了,儿子又得为孙子考虑了。哪有能力来管年迈的父母?!真得就成为 一个死循环了。如果60岁之后能每个月拿到1500块钱的养老金,对农民来说,几乎所有问题都能解决了。即使种粮食效益较低,他们也依然会愿意干的。如果继续按照目前的趋势,50、60后无力种地,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知田为何物,我国未来粮食如何生产真的需要深入思考。

最后,农民1500块养老金解决方案。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农民约有2亿人,每个月需要3000亿。这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但是,农村免费支援城市57年,我想,城市以这笔钱“反哺”农村应该是有办法的。我这里提出一种方案:首先,从城镇居民的工资里每月扣除0.15%,作为“反哺农业税”,例如,工资1万元交15块,就权当捐款了。剩余部分,由中央财政支付2/3,而地方财政支付1/3。

我是沙漠海洋博士!长期关注三农领域并分享相关科技知识!欢迎关注,点赞,评论和转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