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玉米时直接带上底肥播种好,还是等以后追肥好?

播种玉米直接带上底肥播种好,还是以后追肥好?

近年来,通过观察,在玉米种植施肥方式方法上真的是多种多样,有底肥种肥同施以后不追肥的、有不施底肥以后分期追肥的、有施部分底肥以后再追肥的。不论哪种方式,玉米高产才是目的。不过最后结果,还真没有什么区别,就是说产量不相上下。

看来都是根据自己的管理习惯,没有什么死模式。哪种方法好,且分析它的利弊关系。

一、种肥同播,以后不再追肥。

这种方法农民起名为“一炮轰”,适宜于有其它工作或事业干的人群,种肥同播,减少了以后分次追肥的麻烦,不用结记追肥了。利处就是省事。弊端是后期玉米易脱肥、出现早衰。

但是,施用缓/控释肥另论。缓/控释肥的特性能匀衡的供给玉米各生育期的供需。和其它复合肥有所不同。

二,不施底肥,尔后分期追肥。

这种施肥方法也不很完美,不施底肥,要增加追肥次数的麻烦,必须苗期就需追肥,否则不利于苗期根系吸收、发达生长。利处,以后追肥可以满足拔节、抽雄灌浆各期的营养需求,不会出现后期脱肥及早衰问题。

三、施入部分底肥(如1/3、2/3),以后各生育期再追肥。

这种施肥方法,是农业科技人员和专家推荐的施肥方法,也可以说是最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它可以满足玉米各生育期对养分的吸收需求。

尤其是氮肥,专家推荐氮肥在玉米全生育期的分别施用方法是:要么70%底施、30%追施;要么30%底施、70%追施。不宜底肥与追肥各半。大喇叭口期可用追肥量的70%、抽雄扬花期用追肥量的30%。

总之,玉米施肥问题,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没有什么固定模式,有人即使是施用的缓/控释肥,在灌浆期愿意再少追施些尿素,以确保攻粒,以免早衰,肯定有好处。最终产量高才是最好的!

播种玉米时直接带上底肥播种好,还是等以后追肥好?

我的回答是,直接带上底肥播种好,前提是播种机是最新型的播种机。为什么这么说呢?现在我就来仔细说说我的观点。

老型播种机播种带化肥容易烧苗

在十年以前,播种玉米带化肥那是新型的做法。在那个时候,我们这里才有了第一代带化肥播种的播种机。因为看到其他地方有这样播种,即便是以后不再上化肥,玉米也产量不错,因此也就使用了这种播种机。

可是因为开播种机的人头脑不灵活,掌握不了这先进技术,因此那年的玉米都跟化肥播种到了一个垄里,导致最后玉米全部烧死没有出苗。后来又买了一次玉米种,重新种了一次。

新型播种机使用广泛

随着播种机的更新,随着开播种机的人技术提高,现在带化肥播种的玉米,出苗越来越好。因此人们都已经习惯带化肥播种玉米了。

为了高产,带玉米种播种后,还会再追肥

在我们这里,玉米是农民的主要农作物,也是主要的经济来源,因此人们除了播种玉米时候施用底肥,还会在玉米拔节期,再次追肥。这样这样种植出来的玉米,一般亩产都会在一千三四百斤,对农民增产增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综上所述,播种玉米时,带上底肥是不错的选择,当然如果为了产量更好,还可以到玉米后期再次施肥。如果一次性播种一百二十来斤化肥,后期不再追肥,效果也会不错的。你们那里是这样的吗?

我是容姐,一个有着多年种植玉米经验的农村女子,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觉得容姐说的有道理,那就关注容姐吧!

播种玉米时直接带上底肥播种好,还是等以后追肥好?

玉米生产中究竟怎样施肥才最科学?才获得最高产量?现存的施肥方式有2种1.一炮轰,种时既施足缓释肥,以后不在追肥。2.种时施适量复混肥,后期追施尿素,那么到底哪一个丰产,各有什么优缺点呢?

分期施肥能满足玉米各生长期对肥料不同需要,后期孕穗大量追肥能把好钢用在刀刃上,集中肥力为长大棒提供保证。分期施肥一般丰产田播种施底肥30公斤以上,氮磷钾各占15%。这样追肥提供苗生长所必须氮肥,更重要的是迅速释放防叶苗变红的磷肥及促进玉米发根所需钾肥,从而保证玉米苗期既正常生长,而又不徒长。玉米孕穗之后需大量肥水,才能促进棒穗及籽粒成长。而辽西农民在七月十日之前会结合封垅追施尿素30到50公斤,把肥力集中供应玉米营养生长需要,结合雨季丰沛雨水或人工浇灌达到玉米产量最高值。但分次施肥,多增加了一个追肥工序,需多投入一些人工。第二种方法一炮轰,一次在播种时施玉米专用或缓释肥。这种方法,极大节省了人工投入,适应流转种田大户管理节省人工的难题。但实际生产效果表明,它在玉米各生长期对玉米发育各阶段所供应肥力是不均衡也不科学的,一般在玉米长棒粒最需肥量大节点,却已释放完毕,无肥力供应籽粒长大与饱满。总结这二种施肥方法可看出分期施肥费些人工,但肥力却能满足玉米不同生长期对不同量肥料要,实现产量最高化。而一炮轰节省了劳力成本,却降低了产量,两种方法产量相差300斤是现实的!

播种玉米时直接带上底肥播种好,还是等以后追肥好?

玉米科学施肥一直是人们探讨的问题,过去我们把肥料分成底肥和追肥,追肥又分成拔节肥和大喇叭口肥,而现在人们普遍采用一次性施肥,也就是所说的“一炮轰”,这种方法简单方便,可节省劳力,其实一次施肥和分期施肥各有利弊,采用哪种方式要结合实际情况,否则效果不佳。

1、一次性施肥:这种方法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投入,尤其是解决了劳动力短缺以及种粮大户追肥难的问题。但实际生产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肥料浪费、肥料供应不均衡更有玉米生长后期脱肥等。所以是否采取一次性施肥要考虑以下几点。

(1)看肥料:采用一次性施肥时,所用的肥料一定是较好的长效肥(缓释肥),只有这些肥料才能保证玉米生长过程中及时供应所需的营养,否则会出现前提营养过盛,后期脱肥的情况。

(2)看土壤:我们在采用“一炮轰”时还要看土壤情况,黏质土,含沙量少,保水保肥性能好,而沙土地保水保肥性能差,容易露水露肥。所以沙土地不适宜采用一次性施肥。

(3)看雨水:雨水多或水浇条件好,那么肥料释放快导致生育前期营养过盛,而后期肥料短缺;另一方面,会出现肥料下渗或流失,浪费肥料。所以雨水偏的区域不宜一次性施肥。

2、分期追肥:分期施肥能精准的供给玉米各生长时期所需的养分,能满足不同时期对肥料的需求,可根据田间表现适时调整肥料的用量、追肥次数,但采用分期追肥一定要考虑以下几点。

(1)看劳力:分期追肥需要一定的人力保障,如果劳动力短缺,不能按照玉米需肥规律追肥,将影响玉米正常生长发育。

(2)看玉米生长:分期追肥除去按正常的玉米需肥规律外,还要鉴别田间玉米生长情况,如施有种肥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田间表现不施或少施拔节肥,若遇雨水偏多年份为防止生育后期脱肥,可实施根外追肥。所以分期追肥需要有一定的田间鉴别能力,否则不会起到好的效果。

播种玉米时直接带上底肥播种好,还是等以后追肥好?

底肥和追肥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施用的时间和所起的作用不同。如果直接说哪种做法好,显然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说法。就如人一日三餐,只吃早餐,不吃中餐或晚餐,显然是不适宜的。

老俗话说得好“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种植玉米,自然也少不了肥料。玉米播种时施入适量底肥是所有种植户通用做法。底肥可以是猪、牛、羊、鸡、鸭、鹅等动物圈肥,也可以是生物有机肥和化学复混肥。使用底肥,一来可以持续不断的为玉米生长提供营养;二来还可以改善土壤的土质和结构。可以说,使用底肥具有一举多得的效果,也是玉米生长良好的基础。

追肥是玉米在生过程中,由于底肥的不足,或者是在玉米的某个生长时期对养份需求增加,又或者缺乏某种元素,而进行的有针对性施肥。比如玉米在苗期,如果苗长的不够健壮,明显是底肥不足,可以适量追施尿素,则可以使玉米快速提苗。又比如,玉米抽穗期,对肥水需要大量增加,及时浇水和补充氮磷钾肥,则可使玉米很好授粉和生长籽粒。可见追肥能够明显提高玉米产量。

当然,实际生产中,种植玉米施肥也有例外的情。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也可以先不施用底肥,后期通过多次追肥来促进玉米生长。比如土壤土质比较肥沃,或者是因时间原因来不及施底肥,此时也可以先播种,出苗后再追施肥料,并且追肥要多样化,多次均衡追肥,才能保证玉米茁壮成长,稍有不慎,玉米减产在所难免。

综合上述,播种玉米,施入底肥,是玉米健壮生长的前提条件,是玉米丰产的基础。追肥能弥补底肥不足,为玉米高产提供保障。如果只施底肥,又或者只追肥,显然都不完美。只有底肥和追肥配合施用,玉米才会稳产、丰产。

播种玉米时直接带上底肥播种好,还是等以后追肥好?

播种玉米本人认为在播种时直接施肥充足即可。

在二三十年前播种玉米用牛耕种,施用农家肥,炕土粪,羊粪,妇女移种子,是一小步一粒,困巷耕种,到玉米八叶齐锄二次草施尿素结苗,老规矩种植玉米,是老品种产量低,每均一亩收益3一5佰斤左右。

现在播种时选好土壤湿度,有滋润的水份,立即施肥磷酸二铵,尿素1/2混合撒在地,地膜覆盖一次性成功,是优良品种,科学管理种植,一亩地平均产量1200一1500斤左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