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返青后“第一水”早浇好,还是晚浇好?

小麦返青后“第一水”早浇好,还是晚浇好?谈谈个人看法,这需根据土壤的墒情来说,如果土壤墒情好的,晚浇为好;如果墒情差,冬季无有效降雪过程,土壤已有旱情表现的,则需要及时浇灌,以保返青期水肥的供需,才能保证小麦正常生长。

总的来说,浇返青水,在有墒情的情况下,晚浇好。因为春季毕竟气温地温都偏低,浇水过早,实际有降低地温的影响,致使小麦生长缓慢。有过对比试验,春季在底墒相同的情况下,浇水过早的麦田,群体长势不如未浇水的麦田。

返青及起身期麦田管理

墒情好(土壤持水量达65%以上)、整地质量好、播种质量好、群体结构合理、尤其是适期浇过冻水的麦田,浇返青水晚点好。

什么情况下宜返青期及早浇水呢?

1、受冻害严重的地块;2、因整地质量差等问题,遇冬旱或秸秆还田量大已出现黄苗、死苗现象的地块;3、播期过早、播量过大、冬前旺长、越冬后春季苗情差的麦田;4、土壤贫瘠、底肥不足、返青期有脱肥迹象的麦田;5、种植的不抗病品种的麦田。

以上几种情况下的麦田,在气温上升大于3°C时即可开始浇水,并结合浇水追肥,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注意白天中午前后浇好、宜浇小水,温度过低时不要急于浇水。另外,冬季干旱时,返青期易发生红蜘蛛危害,要及时观察防治。

底墒好的麦田,可推迟到起身期进行水肥管理,春季起身期第一次浇水的,结合浇水追肥,亩施尿素20~25公斤。注意防治病虫害、化学除草、化控等。

小麦返青后“第一水”早浇好,还是晚浇好?

谢邀请。先一句话总结主题:早浇水减产,适当晚浇“好上加好”,即可“白捡粮食”,又可抗病抗倒能力提高,除非你家麦田受旱“不得不早浇”的特殊情况之外。

为什么这样说呢?主要依据是3点:

第一, 小麦越冬前的“初生根”长度可以达到50-60厘米,有足够的抗冻和抗旱能力。

第二, 适当晚浇“春一水”,增产显著。

据河北平山县原种场试验,3个小麦品种,早浇“返青水”的减产幅度较大,比晚浇20天“浇起身水”的减产68斤—82斤,比晚浇30天“浇拔节水”的减产122斤—150斤!

换一句话讲,就是【早春的干土层厚度不大于3厘米】,适当推迟浇水,在【不增加一分钱的投入的前提下,每亩增产68斤—150斤产量是【相当于“白捡”啊】!所以说,俗语讲的【一水晚,二水赶】是很有科学道理的。

第三, 一般小麦“春一水”都结合追施氮肥【最省钱最高效的是尿素】。但是,小麦需要氮肥在起身前总需氮量仅仅在17.05%,在抜节期到孕穗期需氮却占到63%【需氮的高峰期】,所以说,适当晚浇水,晚施肥对增产的作用巨大。而且,减少了无效分蘖,提高抗病(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等)和抗倒伏能力。

为了实现晚浇“春一水”,建议大家有条件的尽量做到三点“小绝招”,几乎等于白捡上百斤粮食哦!

1,播种后镇压,提高抗旱能力。

2,能浇则浇“封冻水”(早春苗壮,叶黑,返青快,抗旱,抗冻)。

3,为了预防小麦倒伏和土传病害(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等根部病害),在小麦起身期喷施一次“小麦壮汉3+2”或者用【氟硅唑+乙蒜素+蓝色晶典+两种调节剂】,可以实现“一喷十防”,提高抗旱抗冻抗病抗倒能力且大幅度提高磷和钾的利用率【单单追尿素就可以大幅度增产,省钱又高效】。

给你更新、更真、更好的三农科技!关注十星,一年是精英!

思想改变命运,科技创造财富!北方农村网科技总顾问、副总编“十星科技”头条号作者,从事农业技术近30年,有足够的经验能帮助到你! 欢迎关注“十星科技”头条号或“十星农业科技”微信公众号,随时为你解答问题!

真正的科技,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十星科技,更愿意帮你“一句话解决问题”!

小麦返青后“第一水”早浇好,还是晚浇好?

我做过30年的农民,我们是小麦主产区,每年春天,小麦返青,第一茬春灌很重要,但是在同一片地里,几家人不同的浇水时间,会产量有所差距。

1;关于墒情的问题,不同的地块土质问题,墒情不太相同,也与年份有关,如果墒情不是很差,尽量不要过早春灌,有一句话叫惊蛰无凌丝,就是说过了惊蛰,大地全部化冻,这个时期,土地有一个水分回潮返浆期,也是小麦返青期,除了个别实在干旱的地块,绝大部分小麦返青不会太缺水,这从小麦返青的旺盛程度就能看得出来,亲自下地检查墒情也是很必要的。若干旱严重,可适当提前春灌。

2;关于气温的问题;春暖花开,小麦返青,伴随气温的升高,小麦根系会很快发达起来,关键在于小麦生发的新根,这时的地温逐渐升高,灌溉用水也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变得不再冰冷,有的地区的人们习惯早春灌,其实这是不好的,河水温度太低,小麦正处在新根扩展期,水温太低会造成地温下降,大水漫灌一次,最少地温要过几天才能恢复,这取决于以后天气温度的上升,如果遇到寒流冷空气,地温更加下降,会非常影响小麦根系生发,导致后期小麦生长受阻,造成减产。所以春灌一定要掌握好天气情况,不宜过早,要在好天气好气温的时候,选择春灌,最大限度的给小麦根系生长一个合适的地温条件,如果你去做对比就会发现,早春灌和好时机春灌的麦田产量相差一个等级,原因是低温春灌造成小麦根系受伤,延迟发育生长。

3.关于水质的问题;春灌用水除了正常流动灌溉用水以外,还有很多地方用的是死水,甚至是污水,没有河水条件的地方,一定要注意水质问题,很多农民喜欢抢水,结果是污水酸碱问题,造成小麦生长受阻,甚至绝产,只要有希望避开劣质水春灌,宁肯多等几天。

4;随水追肥问题;能在春灌前埋施肥,劲量埋施肥,如果来不及,只能随水撒施,均匀撒施,肥到水到,以尿素为主,施肥量不宜过高,尿素有抑制作物根系生长的副作用,主要是尿二荃的含量造成的,量过大就会造成丝苗,也就是民间所谓的烧苗,其实是化肥的副作用引起的。

所以,小麦春灌不宜过早,选择好天气,好水质,根据墒情合理安排,以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小麦返青后“第一水”早浇好,还是晚浇好?

小麦返青后第一水早浇好,还是晚浇好?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和对待。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冬春两季的降水量,还有土壤墒情而定,不可简而言之。

这里是山东省临朐县农村,依据现时(3月20日)的气温和天气,小麦已经从严冬中苏醒过来,逐渐开始返青。这时应亲自到小麦田间地头做详细的考查,伸手到麦垄中间,抓起土壤仔细检查干温程度。抓起的泥土用力一攥,不容易散开,这时就不必着急浇水,可适当推迟;若发现土壤很干很松散,现在就可以浇返青水了。这里的习惯是,先在麦田撒上尿素,随后浇水,一般每亩撒50斤左右。这样做,施肥浇水同时进行,有力于小麦弱苗的转化。适当增加肥力,为保证小麦丰产打下良好基础。

浇水后麦苗生长加快,春天风大水份流失快,应在一星期左右,对小麦进行划锄除草保墒。这样,再经过半个月生长,到清明时节,整个大田就是一片绿油油的喜人景象。

小麦返青后“第一水”早浇好,还是晚浇好?

我们这些老农民常言会说,麦收《八十三》场雨,才能够保证小麦高产丰收。实际意思上可不是这个83的意时。而是农历八月,十月,三月的意思。也就是说,小麦在播种的时候必须是足墒播种才是基础。

(一)寸麦不怕丈水:

作为小麦不怕丈水,就是足墒播种的意思,小麦在播种发芽期间是不怕土壤中再大水分的,才是小麦丰收的保障。这虽然不是什么科学的说法,可是我们这些老农民,还是有亲身的经验和经过的。在六十年代的自然灾害中,我地秋季发生了涝灾,农民的主要生活来源红薯到了收获的时候,因为当时天一直雨,地里水很深,红薯全部泡烂到了地里,给农民生活上造成的灾难就不要说了。可是到了小麦播种的时候,已经是过去了很长时间,小麦的适时播种期,当时集体生产队已经有放弃小麦当年播种的想法。如果要是当年的小麦无有种上,可以说第二年就是更大的灾难。

当时农民就想出来了一种方法,就是先把小麦种籽想法种到地里,农民就创造了一种犁楼,就是在过去的木制楼上,按上象刀一样可以在泥土中,离开一道缝让小麦种籽播种进去。当时的农民就是在泥水中播种的小麦,有的地方水较深的小麦种籽还在水上漂着。可是农民谁也想不到,第二年的小麦结果还是个大丰收年。农民就总结出来了小麦播种一定要足墒,小麦播种寸麦不怕丈水的说法。

(二)夜冻日消,浇麦正好:

这就是小麦丰收的第二场雨,也就是小麦冬灌叫做开春前前的反青水。作为小麦冬灌的反青水,也是主要关系到小麦丰收的主要环节。反青水如果是供应不充足,就是直接影响到小麦的长势和丰收的主要障碍。具体什么时间浇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是天气不冷,还沒有到气温上冻浇的过早,容易造成土壞板结,不利于保墒。小麦冬灌反青水浇的最好时间,是根据气温来决定的。就是白天浇,夜里上冻,白天开化,就是最好的时间。

(三)夜冻日不消,浇麦晚了;

如果是天气十分寒冷的气温,浇灌小麦反青水以后是极为不利的。也就是气温昼夜上冻不开化的情况下,是绝对不能够浇灌小麦反青水的。这样对小麦越冬极为不利。对小麦丰收不会起到高产效果,甚至使小麦受害。所以这种天气千万不能浇灌小麦反青水。还有就是三月份的灌浆水,也是十分重要,关系到小麦丰收的饱满大问题。这就是小麦丰收八十三场雨的老农民总结出来的经验。

所以关于小麦的丰收的全过程中,主要就是靠有充足的水分,才是保障小麦高产的主要因素。对于冬季浇灌小麦反青水,也是保证小麦丰收的重要环节。作为我国中部冬小麦播种区的农民朋友们,一定根据自己当地的气温情况浇好冬季的小麦反青水。确保明年小麦大丰收,明年的小麦价格还是顺民心的价格。所以一定浇灌好小麦反青水。

小麦返青后“第一水”早浇好,还是晚浇好?

感谢邀请。你这个问题问的有点早。关于小麦返青水主要受以下几方面限制,需要结合情况综合考虑:

1、是小麦墒情。一般经过冬季之后,麦地都会出现不同情况的干旱情况,适当的灌溉有利于麦苗的健康生长,如果冬季雪多,墒情很好,可以晚浇。

2.气温变化,小麦返青水最怕的是倒春寒。如果气温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出现旱情的时候应提前浇水,但返青水最怕的是,刚灌溉过,气温陡降,造成小麦冻害死亡。

以上这两点是最关键的,先看气温变化,再看墒情。由于天气的不确定性,总体来讲,晚灌溉要比早灌溉更加保险一点。

在做好以上两点后,如果能兼顾下列情况会更好:

看小麦苗情适当安排灌溉时间。如果小麦分蘖较多,旺苗要晚浇。如果小麦生长的不是太好,可以适当提前,以促进小麦分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