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不婚主义者过得怎么样?
身边的不婚主义者过得怎么样?
不婚主义者生活有利有弊,利处主要表现在青中年时期;弊端表现在老年时期。
我本家族一个堂姐,今年84岁了,她就是一辈子未婚。她上的是医学院毕业,毕业后一直从事医药工作,在河北省军人疗养院工作,以司药为主,现早已退休,在军人疗养院家属楼居住。
她具体为什么要独身一辈子呢,这是个人的隐私问题,没人去细问,据说是,在年轻时当医生实习期间,目睹女人生孩子时的各种痛苦过程,及有的在生育过程中遭遇不幸的情景所刺激影响,而铁定不结婚、不生孩子的,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呢!怎么也是一辈子,不找那个麻烦了。
上班、下班,来去自由,想吃啥,想去哪里玩,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没有任何家庭、丈夫、孩子等等家务琐事的羁绊,自由幸福,潇洒走一回!单身真好!每月工资也不低,几大千元,居室也不要求很奢华,自己也不喜欢穿金戴银,也不打算结婚了。也不讲究“女为悦己者容”了。年轻时,单身挺好的!
思想有所转变时,是在退休后,不上班了,一个人出来进去,连个说话的搭腔的都没有,寂寞啊,无聊!出去旅游吧,老是游来游去,也就那么回事了,俗了!旅游,记得哪个名人说过“旅游就是自己待腻的地方去到别人待腻的地方看看转转”,这就是旅游最好的诠释。老是游就俗气了。其它跳舞唱歌、酒吧娱乐也不爱好。逐寂寞、孤独、空虚的意念在脑海浮现。
为排解这些情绪,逐向四妹要了一个女孩子扶养,要时女孩子就十几岁了,堂姐扶养供“女儿”上学,长大后买车、房,结婚等,这样钱也有处花了,也有了下辈人了,也不寂寞孤独了,倒也其乐融融。
可是好景不长,即使是亲女儿也是一样,在一起生活,时间长了,挡不住因教育孩子等家务琐事闹点不愉快,这都属正常的事情,可能怨谁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结果“娘俩”闹掰了,“女儿”一气之下,又和她亲妈成为一起了。
堂姐经过这一系列的变故,又成了孤家寡人了,不幸的是又患得了腰间盘滑脱,住院、手术,花十几万块钱倒不是问题,问题是回家自己生活多有不便,只有靠其他姐妹伺候照料。谁家没点事情呢,不是自己的亲儿女,谁能经常陪伴着呢!聘保姆吧,现在的人“雷锋”式的真不好找,只有姐妹或外甥女们,谁有空就多伺候几天了。
越发堂姐又摔了一跤,腰椎受损,做手术还需十几万,另外,年龄大了,手术风险也大。因此,不做手术了,用药维持保守疗养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了,全靠别人伺候照料,确实挺麻烦的。
此时,深深体验出了,不结婚,没有儿女亲人的诸多不便了。由此可见,不结婚的单身族们,自由自在逍遥快活的时候是年轻的时候,年龄大了老了的时候,没有儿女亲人是很不爽的事情。还是顺其自然,走常规路线好!
身边的不婚主义者过得怎么样?
突然想到了我小姑姑。小姑姑一辈子未婚,传说中的“老处女”。当年喜欢的男孩子品质不端劈腿了,从此她再没谈过恋爱。她不喜交际,有点乖癖。兴趣爱好是在家看教育台学外语,我小时候(二十几年前)去她家玩的时候她已掌握六门外语,其中三门是可自行阅读的程度,还三门就口语交流的程度。后来她还在继续学习,学了多少我不清楚。我不知道她晚年有没有孤独,因为家庭原因我十几岁后没再跟她联系过。就我童年记忆来看,那会儿四十多的姑姑过的挺自在的。
外婆这边有个舅爷也一辈子没结婚,活到八十多。也是精通八九门外语。我这个外语渣对此表示很难过,是不是终生独身的人更酷爱也更擅长学外语?这个舅爷以前是南大的教授,据说学生很喜欢他。问我妈,我妈说舅爷文质彬彬的特别风趣有修养。我没见过,我长大他已经不在了。
身边有几个朋友至今未婚,她们都不是不婚主义,只是觉得还没遇到合适的人。生活嘛就是上班赚钱、旅游、吃喝玩乐。我生娃之前每年我们会聚两到三次,约一个目标城市,然后一起旅行。扮嫩比较成功,看着都像二十几岁刚进社会,其实都是三十出头了。跟带娃妇女的我不一样,她们都在能晋升的时候选择了晋升,现在年薪是我两三倍。但她们不会笑我工资低带娃累,我也不会每天催她们结婚生子。在我们看来,遇到那个值得自己放弃一些自由空间去妥协磨合的人,那就结婚生子。如果遇不到就不如单着赚钱养老。我先遇到了,所以我婚了。她们还没遇到,所以单着,但有缘总会遇到的。生活的如意不如意都坦然面对,毕竟都是自己选择的人自己选择的路。
身边的不婚主义者过得怎么样?
我认识的一个姐就是一个不婚主义者,她今年已经50多岁了,孩子也已经考上了大学,她遇到了合适的会交往,但是不会结婚。
她把生活过成了诗,家里的房子收拾的像花园,把自己拾掇的像三十几岁。
1.她因父母的催婚被迫结过一次婚她今年50多年,20年前的我们这里,一个女人30岁假如不结婚,那可就成了新闻,成了很多人议论和背后戳脊梁骨的不齿事。
她很早之前就学会赚钱,干过美容,跑过推销,她的父亲是位人民教师,她却没有好好学习,作为父母觉得她让家人没有面子。
在外混了几年以后,她在快30岁的时候,被父母强行要求结婚,父母以死相逼。
她很无奈,就开始相亲。她当时是农业户口,有人给她介绍了一个城市户口,还有工作的男人,年龄和她差不多,
估计也是家人着急逼婚,于是,他们就那样结婚了。
她说当时的她纯粹是为了结婚而结婚,纯粹是为了完成父母的任务,为了给周围人一个说法,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正常。
结婚的本意不是因为爱,不是因为感情,可想而知,结婚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2.然后感觉不幸福果断离婚结婚后,她很快怀孕,因为在当时的年代,三十岁结婚已经很晚了,三十岁还没有生育,那就更难生了。
不光是家人着急,就是各种育儿书,医院的医生也是会各种散布三十岁之前完成生育任务的。
生下孩子后,他们开始产生矛盾,最后发展到打架。这个姐本来性格就独立,结婚的最初意愿也不是爱。
婚姻中出现了矛盾的时候,她似乎更是找到了离婚的理由,在孩子一岁的时候,就提出了离婚。
男方和男方的家人不愿意,她的父母和家人也是不愿意的。
但是,她这次没有妥协,想尽了一切的办法离了婚。离婚后她的前夫还纠缠了她很多年。
即便孩子都大了后,前夫还托人来说和,想复婚,她都没有答应。
3.接下来过了几十年的不婚生活离婚后,她就一个人一边赚钱,一边管带孩子,当然她的父母也是给她帮忙很多,例如买房资助,孩子的照看等。
不知道是因为她本身好爱自由,还是因为她在上一段婚姻中受到过伤害的缘故,她反正没有再婚,这么多年来都是一个人过着。
孩子现在都长大了,也考上了大学,但是,她还是不愿意结婚。
有人介绍对象,她感觉合适的,会以谈恋爱的形式在一起交往,但是,不管谁说,就是不结婚。
我问过她,她说:结婚很麻烦。结婚后男人和没有结婚前是不一样的。
她和合适的人可以交往,在一起觉得好的,多来往,假如觉得不合适,完全可以分手,也不牵扯什么。
这样不是更好。
我看网上很多文章中写道一线城市,现在很多人在一起会一起生育孩子,但是人家就是不结婚。
各人过好各人的生活,孩子生下来一起抚养,但是不干涉对方的生活,这样每个人都有自由。
不是也挺好。或许几年以后,就像李银河老师说的婚姻制度终将消亡。
我是情感领域创作者,喜欢研究婚恋,两性关系,痛恨道德说教,喜欢挖掘事情的根源解刨分析问题,如果喜欢欢迎关注我。
身边的不婚主义者过得怎么样?
我认识一女的,她想一辈子不结婚。但是,她几乎隔短时间就换个男朋友,最短一两周就换。
那个女的长得非常漂亮,身材凸凹有致,在一家公司任高层,月均收入30000+,有车有房。可以说,她的自身条件非常优越。
曾经,她谈过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但因为男朋友移情别恋而告终。分手以后,经过很长时间的自愈后,她才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但是,她的婚恋观变了。她觉得,不论是多么相爱的两个人,在一起时间久了都会厌倦彼此,与其勉强在一起,还不如各自放手。
所以,她打算一辈子都不结婚,喜欢谁就和谁在一起,等哪天两个人相互之间没有激情了,就各自离开,谁也不打扰谁。
后来,她通过朋友介绍、网上征婚、邂逅偶遇等方式,不停的谈恋爱,不停的换男朋友。相处时间最长的,也不过是一两年,甚至有时候只在一起一两个星期就分开了。
期间,也曾有不少条件优秀的男人真心爱上了她,想娶她为妻,但她觉得和人家已经没有多少激情了,并以此为由拒绝了人家。
在她年轻的时候,她沉迷于那种随时激情昂扬的感觉,甚至可以说是上瘾了。但随时年龄的增长,她开始厌倦了,想找个男人认认真真的谈场恋爱,如果彼此合适就走进婚姻。
然而,那时已经没有优秀男人再对她是真心的。一方面,她的年龄已大、容颜已老,自身对别人已经没有多大吸引力;另一方面,很多人都知道了她的经历,觉得她不是一个正经女人。
同时,她又不愿意降低标准,只能一个人过了一年又一年。直到后来,每次她看到别人领着孩子快乐玩耍时,她都忍不住潸然泪下,她后悔了。
但是,后悔了又如何?因果循环,报应不爽,自己犯下的错,只能自己默默承受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这是个真实故事。
开始,这个女人是不婚主义者,只是尽情的享受“恋爱”所带来的愉悦,但就是不想结婚,不想承担婚姻的责任。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所谓“不婚”的想法变了,这也是很正常的事。因为,这个世上阴阳相合本就是大势。尤其是女人,嫁作人妇、成为人母是自然规律。
只是可惜,女人的青春就那么多年。等自己老了,一方面选择的余地小了,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生儿育女。
总而言之,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文中的女人落得凄凉下场,完全是自作自受。
身边的不婚主义者过得怎么样?
我一个女同事,今年62岁了,坚定的不婚主义者。前年退休后又加入了“银发族”就业,返聘回校教书。返聘工资每个月一万元,退休金也有八千多。她继续工作肯定不会是因为钱。她名下房产也早已过千万。
我认识她已经20多年了。任何时候见着她脸上都带着微笑,非常和蔼。学校里不论同事还是学生都非常喜欢她。她工作认真,对学生非常有耐心。完全不是别人臆测的,没有做过妈妈就无法理解孩子。相反,她多了份孩子的好奇心,总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们离开校园多年,都还会时常回来拜访她。
她长相清秀,外表朴素,穿着普通的休闲装。头上永远扎着马尾辫,还用的是最廉价的橡皮筋。她不追求物质享受。她的业余生活非常丰富。平时主要参加兵乓球、羽毛球队活动。寒暑假一般都开着她的越野车到处自驾游。估计全国各地都游遍了。她还多年参与山区支教,做许多公益活动。她见闻丰富,和她聊天永远不会无趣。要是和她聊家长里短,她也并不反感。会热情参与到你的话题之中。
她选择不婚,肯定不会是因为嫁不出去。作为一个出生鼓浪屿,家庭环境优越的知识女性,不婚只是她的一项人生选择。
她的人生经历告诉我,结婚与否无所谓,把人生过得充实而有趣,才应该是我们的追求,而不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活着。
身边的不婚主义者过得怎么样?
我小区原来有个三十五的姑娘一直未婚,是被剩下的,姑娘长的还可以,家庭普普通通,被剩下的原因是学历不高,忘了初中还是高中毕业了,没有正式工作。她妈妈托我做媒,我也打听过,但是男孩子一听学历低没工作就不见。但是这个姑娘画画很好,给人家画画一个月也不少挣。性格也比较佛系,对人对事都很随和。她是第一个我不觉得挑的姑娘,反而是男孩子太注重表面条件了。后来姑娘家买了新房搬走了,听和她家关系好的说一直没找。但是姑娘看的开,旅游美食学画画,过的很开心。
补充一点:这条信息发出来,没想到很多私信我的。我郑重声明,这不是编的,确有其事。但是姑娘一家去年把房子卖了就搬走了,嫌这边楼层高,爬楼太累。她妈妈和我妈妈晚上在健身广场聊天说起来的,然后我妈回来告诉我,我打问了几个小伙子,没成,然后我就让我妈告诉她妈妈了。这期间我没有要姑娘电话,所以没有直接联系。关于姑娘的一切都是我妈妈和小区的老太太们聊天说的,所以想让我做媒得,抱歉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