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地里水泡了有50公分,正在出穗期,无法排涝,还能活吗?
我问一下,玉米地里水泡了有50公分,问题是天还下雨没有,地里的土质是什么性质的,就是说渗水能力如何?50公分水这个倒问题不大,只要是砂壤土质,数小时即可渗漏完的,对玉米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如果是黏性土壤、且又连续降雨,无处排涝,土壤水分已饱和或不渗漏,且已泡了数天,仍无渗漏、甚至老天爷偶尔还在下的话,即使是玉米没有倒伏的,那么,今年玉米收成就凉凉了。
玉米这种作物属于高水肥物种,尤其是在拔节至抽雄授粉灌浆这一时期,水肥充足是保证高产的关键。但物极必反,水肥充足,即土壤持水量要在70%以上,但可不是经常有水泡着。甭说50公分水泡了,即使是5公分也是一样道理,短时间泡问题不大,超过四天以上,就会受到致命影响,因受涝渍而逐渐叶片黄化、甚至萎蔫死亡,名曰水坠了。
抢救措施,马上立即赶紧排水,可用潜水泵加长水龙带把水排除,或许可以有六成以上收成。如果没法排水,那就完了。等秋后种小麦吧,底墒肯定没问题了!
玉米地里水泡了有50公分,正在出穗期,无法排涝,还能活吗?
玉米地里水泡了有50公分,正在出穗期,无法排涝,还能活吗?
地里的玉米生长旺盛,郁郁葱葱,正处于出穗期。这是玉米生长阶段中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里,玉米的生长速度很惊人,几乎一天一个模样,一天一个高度!玉米出穗期是需水量最大的时期,在这个生长阶段里,一定要保证玉米有充足的水分,来满足抽穗所需。玉米在出穗期水分充足,可以使作物产量增加20%。但是如果缺水的话,就会影响玉米的发育,容易出现缺粒、秕粒,从而造成减产。
虽然说,玉米在出穗期不能缺少水分,但是如果水分太多,玉米地里就会发生积水,导致玉米根部无法正常呼吸,从而发黄,发蔫,严重的就会死亡。就像题主所说,被水浸泡50公分,这得下了多大的雨啊?其实,只要能够及时把水排放出来,这块地就有希望,短时间的浸泡带给玉米的伤害还是比较小的,等水退了,再经过阳光和养分的滋养,根部呼吸顺畅了,就可以逐渐恢复过来,即使收成受到了影响,但是总归有产量,不会颗粒无收。
如果长时间浸泡在积水里,那就不好说了。第一,玉米浸泡在水中,3天5天排不出去的话,根部没法正常呼吸了,再加上太阳毒辣辣的照射,就像在煮开水一样,早晚得烧死,一点希望都没有了!第二,玉米处在出穗期,头重脚轻,一刮风,一下雨,玉米容易发生倒伏。地里本来就有这么深的积水,玉米要是倒了,根本就扶不起来,只有死路一条了!
所以说,玉米地里如果有了那么深的积水,又无法正常排涝,基本上就没法活了。除非有往外抽水的设备,能及时把积水抽出去,保不齐还有一线生机!要不然玉米就得发黄,发蔫,烂根,死亡!所以说,种植玉米的时候找一块排灌性能好的地是多么的重要!种任何作物都得选择又能排又能灌的地才靠谱!玉米地里水泡了有50公分,正在出穗期,无法排涝,还能活吗?
感谢悟空老师邀请,提友说的玉米地里被水浸泡有50公分,而且还是正在出穗期,无法排涝,个人认为,如果能在三,五天内水位退去,经阳光照射,再给玉米增补施一部分肥料,玉米苗会慢慢恢复正常生长,对玉米棒子成熟影响不大。
另一种情况是,玉米苗长时间遭到雨水浸泡,无法排水,错过了排水的最佳时期,使玉米苗根部严重缺氧,导致玉米叶子由青变黄,最后慢慢的失去了生长机能,只能是丰收无望了。
玉米地里水泡了有50公分,正在出穗期,无法排涝,还能活吗?
玉米出穗期是生长的最旺盛时期,植株生长非常快,有夜听啪啪响,日见玉米长之形象比喻,玉米穗期管理的孬好,是决定穗粒数的关键时期。玉米抽穗期要有充足的水分,缺水会造成玉米的秃顶,秕粒,产量的下降。但是,如果水分过多,很容易造成空秆增多,或者是倒伏,穿黄大褂,甚至涝亡。一,实例为证
我有一块玉米田,是村里有名的涝洼地,被称之为"㖞子场"(意思就是涝煞青蛙的地方)。因为这块地呈"簸箕"状,两头高,中间低。在大集体的时候,生产队里是从中间挖出来一条水渠排到圲下的沟里,然后淌到河里去的。
但自从土地承包后,机械化作业越来越频繁,再加上雨水的稀少,这条沟就慢慢的填埋了,整个排水的沟渠已逐渐消失,被种成了地。
这样相安无事的种植了十几年,期间也出现过涝害的问题,问题不大,但今年却坏事儿了。我们这里自立秋前后是三天两头的下雨,前几天连续下了好几场大雨,排水通畅的玉米地里都出涝泉子了,那我那块涝洼场就更不用提了。昨天我去看了一下,中间那段玉米的下部叶子都发黄了,有的已经烂了,根也开始腐烂,用手轻轻一体,整棵玉米就被提溜起来。我知道,今年这一段玉米又该绝产了,这才刚开始抽穗。
二,玉米抽穗期的水分该如何管理呢?根据高产玉米的管理经验来说,玉米在穗期应浇好两次水,一次是在大喇叭口期,促进气生根的生长,增强光合效率。第二次是在抽雄穗的前后,根据天气情况,要浇大水,或者是沟灌或者是隔沟灌。
但在我们这个地方,玉米在抽穗期也正是大雨行施的季节,一般是不会进行浇水的。特别是今年,雨水格外多,有的地块已经出现了涝害,低洼地带的玉米,大姜有的已经出现了枯亡的现象,特别是大雨后骤晴,玉米,大姜,大桃等已经发病。
说实在的,摊上这样的地块,实在是难办。在没有土地承包前,每块地都有畅通的排水和灌水系统,可以说是涝能排旱能浇,但自承包后,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小算盘",各为各,水利系统形成虚设或破坏严重,本来不涝的地块,现在都会出现涝害,这又能怪谁呢?
题主所说的自己玉米地里已有半米的水,如果不能及时排出的话,玉米涝亡是无疑的,最好是用排水的机械抽吧,如果你觉得可行的话,否则只能是连玉米秸都烂地里。
唉~,有时觉得实在无奈,可你动了别人的"蛋糕",人家是不高兴的,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玉米涝煞吗?那你说怎么办好呢?玉米地里水泡了有50公分,正在出穗期,无法排涝,还能活吗?
如果30℃以上的高温持续3天,玉米就会出现明显的萎焉症状。如果没有办法排水,玉米成活的几率很小
玉米地里水泡了有50公分,正在出穗期,无法排涝,还能活吗?
今年山东雨水特别多,前几天我家的玉米又被淹了,积水有40-50公分,而且由于地势低,积水也无法有效排除,看来今年的玉米又要减产甚至绝收了。
玉米其实是一种既怕干旱又不耐洪涝的作物,当土壤湿度超过80%时,玉米就会发育不良,如果被水淹后长时间无法排涝,那么玉米存活率基本就很低了,基本可以断定是绝产了。
因此,如果雨水过后要及时排涝,水位能立马下降的话,对玉米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是一旦受涝3天以上,那么玉米就会出现涝死,所以强降雨后,如果玉米地有积水,应该尽快想办法排出,降低田间湿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